電梯裡閃進倆香豔的美女,還竊竊私語地聊著男人:「你說前幾年,他還追我,那時他又窮又醜,看起來還傻兒吧唧。
「後來同學聚會,都說他混得不錯,我還以為撐死也就一個月10000,沒想到人家已經開上豪車、住別墅了。」
那女孩用手半掩著羞紅的臉,嬉笑中流露出「如果上天再給一次機會,我一定要登上他那艘破船」的渴望。
女孩接著又說,他肯定運氣好遇到貴人了。
「你說,貴人幹點什麼不好,沒事兒去幫一個傻子。」
……
「你才傻呢!」,估計那男人聽到後,定會如此噴過去。
也確實是。一個總覺得又矮又醜的男人變得富有了,就是遇到貴人的人,才是真傻吧。
成功都是有它的方法和底層邏輯的。
就比如,相遇貴人。
貴人可遇不可求,誰不想遇到貴人,讓自己改頭換面。可是天天喊著:「貴人啊,你在那?寡人需要你!」能喚來貴人嗎?
那什麼樣的人生,才會高概率地出現貴人?首先你得讓貴人能看到你,或者聽說過你;而不是你天天仰慕貴人,去聽貴人神侃膜拜。其次,你要有吸引貴人的獨特長處,而不是你被貴人長處吸引著。
當貴人沒有出現時,你要集中一點優勢,讓它不斷變長,當你成為全場最長的那位,貴人定會把持不住地投來目光。
就像要做模特就要腿長,要做鋼琴家就要手長,要做古典型美女就要頭髮長……
但貴人真來了,卻出現了兩種人。
一種人能靠著貴人,洞悉機會,並牢牢地把握住,快速取得成功。這種人有一套系統的方法,自然成功概率也就高。
另一人是靠貴人賞賜機會,就像我的朋友小高,他有幾個大客戶,經常照顧他,他每次都 盡力服務好,取得了不錯銷售收益;但是這樣的大客戶必定不多,所以他成功地把自己公司做垮了。
由此單靠遇貴人就能成功嗎?顯然不是,如果自己抓不住機會,有貴人相伴,也是無能為力。除了抱怨不公平,也只能做一個平庸的人,每天做著不喜歡的工作,平庸的活下去,最後平庸得心服口服。
也有一些很聰明的人,願意主動去尋找機會,去學習一些大咖們的成功經驗,聽他們的演講很是動情,十分共鳴,覺得和他們比,自己也不笨,可為什麼實際做起來差距就那麼大呢?
這其中,就是因為你沒有形成自己完善的方法論體系,由此既不能給你輸出價值,也不能給你創造出機會點。
如何修煉一套自己的獨特方法論呢?
歷史上要數笛卡爾的《方法論》最為出名。書中總結了1套自我提升方法,教我們如何正確使用理性、如何培養正確思維的方法和原理。
一提起笛卡爾,可能會是哪些數學學渣們最頭痛的人,是他開創了數學由研究固定數,成為研究變化數,於是提出了變量、函數的概念;他還打破了數字和幾何圖形的鴻溝,構建了解析幾何體系。
是他開啟了現代數學大門,他還被稱為現代唯物論的開拓者,是因他數學和科學才變得宏大而變化萬千。在他的基礎上,牛頓等大神們開創了微積分學,人類進入了不再單靠「眼見為實」的科學時代。
科學從此進入了它獨有的邏輯,按照這個邏輯,就會得出違背一般人常識的結論,但這些結論是有效的。於是電磁波、量子物理、計算機科學等,那些前人無法想像的事物出現了。
但是,這些事物早在幾百年前,在笛卡爾的《方法論》中就有體現,他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方法論,笛卡爾的路數是:他覺得感官不可靠,眼耳鼻舌靠不住,不能相信實驗和觀察,他相信的是他的大腦。
我們也該相信我們的大腦,這個靈長類動物變異、遺傳下來的寶物。
如果你總想努力、改變自己,卻始終找不到好方法?不妨就讀一讀笛卡爾的這套方法論。書中列舉了笛卡爾總結的1套方法、4個人生信條,詳細介紹如何通過科學思維的基本法則,如何運用理性,將自我提升到才智與生命所允許的最高層面。
笛卡爾正是靠這些方法論,從一名普通律師,發展成為一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他研究過光學、解剖學、氣象學等許多領域。事實證明,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們無需做科學家,但我們需要學習最科學的方法,來武裝我們的大腦,實現我們的人生理想。
#今天我讀了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