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反覆發作的炎性疾病,主要症狀是關節出現紅腫疼痛,發作快,病情急。痛風患者的肢體末端又是病症好發點,比如手指、腳趾。如果不及時接受治療,後期會出現一些併發症,危害身體健康,因此應該重視。
痛風發作後,患者可能會經歷三個階段,一級比一級痛,自測一下
01無症狀期
臨床上,持續的高尿酸血症會引發痛風。通常在這一階段,患者尿酸會出現稍微波動,如果不加重視,尿酸會持續走高。但是患者不會有明顯的不適感,而從尿酸升高,到出現症狀,往往需要十幾年的時間,當然有的人一輩子也不會出現症狀。
但是,在這一時期,患者需要積極配合醫生接受治療,並且在生活中作出調整,遠離高嘌呤的食物,如海鮮,濃骨湯,啤酒,豬肝豬腦,沙丁魚等,控制好尿酸水平,避免病情加重。
02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期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是痛風的典型症狀之一,誘因有很多:關節受損嚴重,穿太緊的鞋子,吃了太多高嘌呤食物,關節受到寒冷的刺激或者細菌感染,身體過度操勞等。一般發生在下肢關節,發病急。患者很可能在睡夢中被疼醒,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裡,身體忍受著病痛的折磨。另外有的人還會出現體溫升高,頭疼,關節刺痛,身體疲勞等症狀。
患者在第一次發病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多個關節疼痛,主要是足部關節(腳踝腳跟,腳趾關節等)跟拇指關節。關節出現紅腫,疼痛,一般持續半個月。
在這個時期,患者一定要避免喝酒,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攝取,儘可能地臥床休養,並且將出現疼痛的肢體抬高。同時對出現紅腫疼痛的關節進行冷敷,以此減少疼痛。控制好體重,堅持鍛鍊。另外,如果症狀沒有緩解,患者過於痛苦,一定要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炎止痛類藥物。
03痛風石和慢性關節炎期
患者如果出現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症狀時,不及時接受醫治,會慢慢發展成慢性關節炎。在這一階段,炎症頻繁發作,疼痛加劇,嚴重的話導致關節畸形,身體活動受限。痛風在反覆發作的時候,尿酸鹽會在關節腔中不斷沉積,形成類似於結節的物質,這就是痛風石。痛風石如果出現潰破,會排出白色粉末狀結晶,傷口難以痊癒。
以上就是痛風患者經歷的三個階段,一級比一級痛,大家可以自測一下。如果有,可以依照建議,調整飲食生活,接受必要的治療。
平時生活中,要積極預防痛風,首先要多喝水,促進身體代謝,排出身體多餘尿酸,建議每天保持1500毫升左右的飲水量。其次就是適度運動,過於激烈的運動容易加劇關節磨損,導致關節炎症。最後,飲食上要格外注意,多吃菜,少吃肉,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取,減少痛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