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研製出一種機槍,三個優點,西方盟軍:這是希特勒電鋸

2020-12-14 騰訊網

二戰時期,德國的軍事力量不可輕視,因為精良的裝備再加上精心的準備,導致前期席捲歐洲而鮮遇對手,另外其單兵作戰能力也是首屈一指。

在德軍中,其基本軍事作戰單位為班,或者說一個步兵班是德軍的基本作戰單位,其中配一個士官、9個作戰士兵。這樣一個步兵班的裝備是配置MP38(MP40)衝鋒鎗 、一挺MG34機槍( 後期MG42), 其餘士兵裝備毛瑟98式步槍。

德軍步兵班的配備

德軍靠這個配置幾乎打遍歐洲無敵手,無論是法國的馬奇諾防線,還是波蘭精銳軍隊,都被德軍的閃電戰迅速擊潰,而在進攻蘇聯前期也如入無人之境,總能以少勝多,在主場的蘇軍前期對德軍幾乎沒有還手的力氣。結果這支戰無不勝的不多西邊被英吉利海峽阻擋,其精銳陸軍無法及時投入戰鬥,而海軍被盟軍封鎖,空軍又不佔優勢的情況下,盟軍才有了反應的時間,東邊被嚴寒天氣延緩了行動,後勤補給線的拉長和嚴寒消耗掉很大一部分德軍的戰鬥力量。

不誇張的說,是天塹和極端氣候摧毀了德國的擴張步伐,它們給盟國爭取到的時間遠比前線軍隊對德軍的阻擊有用的多。德國靠什麼取勝的?正是這一些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步兵班,作為最基礎的作戰單位,他們是當時無愧的作戰精英。

本來德軍已經非常精銳,單兵素質極高。令人恐懼的是,除了這一些,他們還有著撐起這個步兵班的王牌武器:MG34機槍( 後期MG42)。MG是首字母縮寫,其全名是Maschinengewehr,34指的是1934年研發生產,42就是1942年研發生產,屬於對MG34的改進型,1943年最早應用於突尼西亞戰場。

這種機槍有三個特色,這個撐起一個步兵班的機槍的火力有多強?

第一射速極快,一分鐘可以達到1500發。

這兩挺機槍才是德軍的制勝法寶,在當時的條件下幾乎是火力之王,因為即使是MG34,該槍設計理論射速為 800到900發/分鐘,MG42實際作戰應用中可達1500發/分鐘,這種高效能的機槍卻操作簡單,容易上手,能夠適應極端氣候,穩定、可靠,這一綜合起來,有了不錯的成績,幾乎是當時達單管機槍的極限。

這種射速極快的機槍無論是衝鋒還是陣地守護都是完美的武器,既可以壓制對方的火力,還可以給自己突擊隊做掩護。

第二,殺傷力極大,所向披靡

高速的射擊自然帶來高效的殺傷力,這一種機槍尤其是MG42,被西方盟軍成為希特勒電鋸。因為這個機槍的射擊聲音不是噠噠噠,而是類似電鋸一樣的蜂鳴聲,它帶給盟軍的是死亡和絕望,對手幾乎沒有什麼還手的能力,無論是諾曼第低矮灌木叢;或者北非炎熱的沙漠戰場,或者柏林郊外的碎石瓦礫堆,或者蘇聯的冰天雪地,MG42都能發揮它的性能,一直都是德軍絕對的火力支柱。

當時羅斯福將進攻柏林的任務扔給蘇聯,不僅僅是因為想成績壓制英法等國,還在務實的考慮不這樣的結果就是美國人可能會多死十多萬,實際上,蘇聯人的陣亡率也符合羅斯福的推斷。

如果不知道它的殺傷力,可以具體點就是一顆碗口粗的大樹都能輕鬆打斷,至於人堵機槍,現實一點理解畢竟人是肉長的。

而精細的德國人還設計了兩根備份槍管,目的是一旦槍管因為高速射擊導致過熱可立即更換,既方便又迅速。這樣避免了機槍因為過熱無法工作而失去火力支援

第三多功能使用,成本低,生產快速。

德軍的這種機槍可以輕機槍重機槍無縫切換,作為輕機槍使用時,有效射程為800米;可以作為重機槍使用時候,這時候它的有效射程為1000米。而改進的MG42造價只有MG34的百分之七十,所費工時和材料只有MG34的百分之五十。可以通過小生產線快速生產,整個二戰中,MG42生產了約100萬支。意味著可以裝備100萬個步兵班,要知道1943年才投入使用,可以看見這種機槍的生產速度有多快。

正是因為這一些優勢,讓裝備這一些武器的德國步兵班笑傲天下,稱為很多國家軍隊模仿的對象,除了建制模仿,如日本和我國都安裝德國模式,其中武器裝備也是模仿,國內有很多的德械師,但是在淞滬會戰的時候,因為沒有制空權和制海權,陸軍的精銳部隊幾乎全部損失,這是南京迅速陷落的前提。

相關焦點

  • 為何兩腳架就是輕機槍?三腳架就是重機槍?起底二戰中的「希特勒...
    二戰作為人類有史以來最慘烈的世界大戰,期間出現了多款世界名槍,日本的「三八大蓋」、美國的「M1」、英軍的「恩菲爾德」、蘇聯的波波沙等等。但是他們都不如德軍的MG42機槍精工細做,也沒有哪款機槍可以與之媲美。
  • 二戰時如果是英美盟軍攻佔柏林,希特勒還會不會自殺?
    二戰最後階段,美英盟軍和蘇軍分別從東西兩線逼近德國首都柏林,而且美英盟軍一度比蘇軍更接近柏林,但艾森豪考慮到根據雙方協議,柏林戰後是由蘇軍控制,就沒有繼續向柏林推進。如果是美英盟軍攻佔柏林,希特勒還會不會自殺?希特勒的死,跟誰先進入柏林,一點關係都沒有。
  • 二戰德國研製的這款步槍,堪稱槍械王國的一次革命,背著希特勒偷偷...
    二戰爆發前夕,德國陸軍技術部設想研製一種把步槍和衝鋒鎗的特點合一(步衝合一),能夠代替現有步槍,衝鋒鎗,甚至輕機槍的一種武器。這是劃時代的觀念,使用短藥筒彈藥可以將衝鋒鎗的特點結合到全自動步槍上,可保持步槍輕便以及連發射擊容易控制的特點。1941年經過反覆實驗後德國研製成功一種7.92×33毫米步槍短彈。這種子彈長度比原有毛瑟步槍彈縮短三分之一,有效射程相應縮短,槍的後坐力大大減小,解決了自動步槍無法連續準確射擊的技術瓶頸。這類短彈被稱為中間型威力槍彈。
  • 二戰時著名重機槍大盤點,第三個重機槍被呼為「死神鐮刀」
    重機槍作為火力最猛的槍械之一,在這種高火力的壓制之下敵人幾乎沒有還手的機會,重機槍最盛行的便是二戰時期。整個戰爭期間,給士兵帶來傷害最大的不是飛機大炮,而是敵軍陣地的重型機槍。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帶來幾款最著名的重機槍。 「希特勒的電鋸」德國MG42通用機槍
  • 淺談德軍二戰單兵武器發展
    說到德軍二戰裝備,就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K98步槍,1924年毛瑟公司推出了一種標準型毛瑟步槍,在毛瑟步槍早期型Gew.98步槍的基礎上將槍管縮短為600毫米,全槍長度由Gew 98的1.25米縮短為1.11米,該槍可以步騎兵通用。
  • 二戰期間,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德軍去哪了?
    諾曼第登陸前夕,德軍在西線戰場上共布置了58個師,其中有10個裝甲師。而盟軍因為登陸艦艇數量有限,第一批抵達的僅有6個師,第二批的6個師則要在一星期後才能送到。因此在盟軍最初抵達諾曼第時,如果德軍反應足夠迅速,那麼完全有時間將盟軍趕下海去。
  • 二戰經典之作98k,德軍制式步槍惹人喜愛
    到了上個世紀30年代,納粹黨完全控制了德國,這時候希特勒的狼子野心開始逐漸顯現,他開始重整軍備,而這也就意味著德軍士兵需要一種新型的步槍,因此德國在Kar.98b步槍的基礎上,結合了標準型毛瑟步槍的一些突出特點,生產出了著名的98k步槍,這種步槍也成為了二戰時期德軍的主力步槍。
  • 閃電戰的先驅,二戰德軍最開始的那三個裝甲師
    德軍最初的三個裝甲師 二戰德軍的裝甲部隊創造出了輝煌的戰績,更是引領了一個時代的戰術革新。但是它的建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它也是在周圍的質疑聲中成長起來的。
  • 二戰美、俄、德、日四國的單兵裝備比較,德國性價比高,美國最壕
    德軍單兵裝備 德軍二戰期間步槍主要以98k單發步槍為主,射程遠,威力大。是二戰期間最好用的旋轉拉栓式步槍,一直服役到二戰結束。這把錢大約售價$28美元。 手槍則是魯格p38手槍,這是一種半自動手槍,直到二戰結束時德國還在大量生產。每把手槍大約售價$13美元。
  • 二戰時期,這幾款槍比德軍98k強太多了,大家不要被遊戲給誤導了
    拋開一些客觀因素不談,咱們單就二戰德軍的軍事實力與德國人的嚴謹性來說,他們確實了不起,這點不服不行。小編記得好像是在2017年,某款網路遊戲在全球「大火」之後,一些相對懷舊的輕武器,也逐漸走進了大家的視野。其中,人氣最高,也最受大眾所喜歡的一把槍就是二戰時期德軍制式步槍Kar98k毛瑟步槍。在遊戲中,玩家們普遍認為這把槍「穩,準,狠」,對其更是讚不絕口。
  • 二戰1944年諾曼第戰役的法國坦克擋住了盟軍三天三夜
    B集團軍裝備是何等落後,希特勒的不重視導致後來即使德軍有力挽狂瀾的戰機也都無濟於事。但在諾曼第戰役期間,這一次輪到德軍裝甲兵駕駛法國的輕型R35坦克與盟軍登陸展開激戰,在德軍具備主場作戰的前提下,作為防禦性的法國的輕型R35坦克隨著戰場的改變,其有限的性能在德軍裝甲兵的駕駛下顯得不再那麼弱不禁風,而是作為了移動碉堡對盟軍先頭部隊,展開猛烈反擊,法國的輕型R35坦克的炮塔機槍更換成德軍MG13系列機槍,使得火力方面十足,在隨機作戰中有效的壓制著盟軍前期進攻的步兵推進,在謝爾曼坦克沒有抵達預定的戰場之前
  • 二戰德軍在庫爾斯克戰役慘敗,責任到底該不該讓希特勒來背?
    李三萬 摘要:二戰蘇德戰場,1943年的庫爾斯克戰役,是個具有轉折點意義的重大戰役,德軍在戰役中慘敗,徹底喪師了在蘇德戰場上的主動權。對於這場戰役,戰後很多德軍高級將領都將責任歸咎於希特勒的瞎指揮,這個責任到底該不該讓希特勒來背?
  • 二戰中最優秀的德軍名將,既是空中悍將,又是陸戰奇才
    還有中華民國的薛嶽,白崇禧,日本的山本五十六,以及德國,在二戰時期,德國出了許多名將,比如古德裡安,隆美爾,還有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二戰時期最優秀的德軍將領阿爾貝特·凱塞林元帥。
  • 希特勒死時手裡還有多少兵力?德軍真的沒有一戰之力了嗎?
    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令全人類付出最慘痛代價的一次戰爭就是二戰。這場戰爭遍布三大洲四大洋,參戰軍隊達到了1.1億人,死亡人數達到了5120餘萬人。將這場世界戰爭推至高潮者,當屬推行法西斯主義的希特勒,由於他的上臺,導致德國瘋狂擴軍備戰,令西方戰場陷入了一片血海之中。不過,隨著對抗法西斯的同盟國成立,史達林格勒會戰後,西方戰場開始進入有利於盟軍的戰略轉折階段。1945年春日,同盟國取得柏林戰役勝利;同年4月30日,希特勒在地下室畏罪自殺。
  • 二戰時期製造的一款機槍,至今仍在使用
    二戰德軍被認為是近代史上最優秀的軍隊之一,它擁有一支高素質軍官團,在基層軍官的組織下構成一支軍紀嚴明、作戰素養極高的現代軍隊,無論武器裝備、後勤補給、軍令政令甚至是軍服設計在今天都有值得借鑑之處,尤其是它的武器裝備和火力配置,更讓二戰軍迷們津津樂道。那麼,二戰德軍武器有多先進呢?MG-42機槍足以說明。
  • 二戰中,德軍為何寧可犧牲也不用化學武器?其實希特勒並沒那麼高尚
    二戰中,德軍曾啃過好多硬骨頭,前期採用閃電戰戰術,由於雙方的軍事實力懸殊,基本是兵不血刃的。但是後來到了蘇聯戰場,雙方力量旗鼓相當,戰役一個比一個慘烈,傷亡越來越多!可是納粹一直卻沒動用過殺傷性極大的化學武器,有些人說,德軍沒有用化學武器是德軍沒有具備那個能力, 這顯然是錯誤的。
  • 被希特勒寄予厚望的「齊格菲」防線,為何4個月就被盟軍攻破?
    文/滅霸他爸提到防線,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二戰初期法國的「馬奇諾」防線,這條被法國人寄予厚望的防線,在戰爭爆發後,並未發揮出阻擋敵人的作用,從而成為戰爭史上的笑柄。實際上以規模而論,「馬奇諾」防線只能屈居第二,二戰期間還有一條比它更長、更堅固,規模更加龐大的防線。
  • 二戰盟軍的市場花園行動進攻戰役最遙遠的橋
    1944年盟軍6月盟軍在諾曼第登陸戰役中成功攻下卡昂後,又在法萊斯戰役重創了德軍10個精銳裝甲師。盟軍在西線取得了一場又一勝利後,開始呈現出樂觀的情緒。這也難怪,美軍的巴頓將軍是代表美國來摘桃子的!收復了法國一座有一座的城市。美國人這一刻成了英雄,他們享受其中,無暇對荷蘭一線的德軍發動新的攻勢。
  • 希特勒夫妻自盡時擁有百萬大軍,擁有一戰之力的德軍真的打不贏嗎?
    1939年,由納粹德國和義大利、日本組成的法西斯軸心國夥同僕從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王國發起了席捲整個世界的侵略戰爭,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令全人類付出最慘痛代價的一次戰爭就是二戰。這場戰爭遍布三大洲四大洋,參戰軍隊達到了1.1億人,死亡人數達到了5120餘萬人。
  • 性價比極高的裝甲獵手,德軍38式驅逐戰車
    Pz.38(t)輕型坦克在二戰前期的實戰中表現出了十分優秀的性能,在德軍標誌性的「閃電戰」中,這種坦克憑藉其超強機動能力每天可推進百裡左右,幫助德軍裝甲部隊衝擊敵軍陣地,並在防線處於撕裂狀態時迅速對慌亂的士兵進行分割包圍。然而在二戰中期面對盟軍的重型坦克時,38T坦克表現出了明顯的無力感,德軍只能將這款坦克放在倉庫裡積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