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好萊塢正在努力應對許多影片集中在八月底或者九月初上映的問題,華納兄弟開始制定出了新的市場側路啊——很可能會首先在海外市場推出那些因為特殊原因延遲的影片。北京時間7月21日上午,好萊塢記者Pamela McClintock報導,為了避開《花木蘭》的上映檔期,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信條》決定8月初在海外上映,並且取消了北美首映。另外一部讓華納兄弟耗資2億美元的《觸角》,預計將不在北美地區上映,很可能會首先在海外市場上映。這已經是諾蘭的大作第三次「搬家」,原定時間是7月17日,接著是7月31日,現在推遲到了8月12日。
諾蘭和華納高層一直致力於在影院重新開張時,為陷入困境的影院業主提供新的作品。在美國範圍內,它可能首先在電影院可以安全重新開放的城市上映,而不是在全國範圍內。 McClintock預計華納將在未來幾天宣布新計劃,該影業集團主席託比·艾默裡奇說:「我們在整個過程中的目標是確保我們的電影獲得最高成功率,由於現在很多大熱電影也擠在這段時間上映,所以我們只能講部分電影取消北美上映以及懸窗的計劃。」畢竟在一系列推遲到八月份的好萊塢影片中,《花木蘭》屬於大熱中的「頂級流量」,原本宣傳也不是很多的《信條》為了節省沒必要的損失,先在海外上映也是明智的舉動。
託比·艾默裡奇同時也準備好在我們的影院合作夥伴能夠安全重新開放時,儘快為他們提供新的影片創作思維。華納兄弟同時也在官網上表示,他們將很快為Tenet共享一個新的2020年發布日期,這是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獨創性和令人振奮的特性。他們不把《信條》當作傳統的全球日發行,我們即將推出的營銷和分銷計劃將反映這一點。《花木蘭》也是一部在全球流行病爆發後,三番五次推遲上映的大流量電影。在最後一次定檔中,Mulan是定在8月21日上映,根據美國現在的情況來看,可能該檔期還有延期的可能性。因為製片方負責人還宣布,將於9月11日上映的《魔術師3》將推遲到2021年6月4日(這一舉動被廣泛關注)。
筆者(沾沾自喜看電影)特別需要提醒的是,華納周一的聲明不會影響到《神奇女俠1984》和《沙丘》,前者定於10月2日出版,後者定於12月18日上映。幾乎所有將目標放在院線的好萊塢影院,都知道《花木蘭》的檔期關係到其他電影的票房,美國電影院原本希望在7月底重新開張,但在加利福尼亞這樣的州已經不可能了。儘管周一紐約市進入了重新開放的第四個也是最後一個階段,但影院何時恢復運營還不清楚(洛杉磯和紐約是美國最大的兩個電影院市場)。在其他地方,劇院可以在超過35個州全面開放,部分在另一批州開放。
所以個人認為諾蘭的《信條》決定8月初在海外上映,也是華納將疫情到來的損失降低到最低的策略。在大片時代,好萊塢通常會在全國同時發行其電影,顯然這回全球流行病讓影院停擺了好幾個月,可能會結束美國影壇的這種傳統。而在全球範圍內,美國通常是第一個或第二天發布新版本。隨著七月底部分州院線恢復上映,華納兄弟這樣的大影業開始重新考慮如何發行電影,而可能會選擇在大流行已緩解的市場退出滾動式發行,這也可能降低營銷活動的成本。
同時,個人也覺得海外許多地區的電影院已經開始重新開放。上周末,新的韓國電影《半島》從韓國和其他四個亞洲市場獲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2000萬美元。雖然北美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市場,但像特尼特這樣的好萊塢巨擘,三分之二的票房來自國際市場。諾蘭耗資2億美元拍攝的電影除了與國際間諜活動有關外,幾乎無人知曉。約翰·大衛·華盛頓領導著一個包括羅伯特·帕丁森、伊莉莎白·德比基、亞倫·泰勒·詹森、肯尼斯·布拉納和麥可·凱恩在內的劇團演員。迪士尼是否會再次讓《花木蘭》更改上映日期,還有待觀察,畢竟這也關係到好萊塢其他電影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