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中和望持續刺激核電產業鏈,核電閥門龍頭江蘇神通潛力無限
12月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為2021年的八項重點任務之一。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近期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中,「碳中和路線圖」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付出的行動及大國擔當。
-
核電國產替代關鍵領域又進一步 碳中和打開未來成長空間
2019年核電重啟,核電建設步伐加快,新機組審批逐漸常態化。據《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我國今年年底在建核電機組將超 17 臺,裝機容量將超 1900 萬千瓦。我國核電設備國產化率已逾 85%。另一方面,申萬宏源研報指出,由於新機組從核准到投產需要6~8年,「十四五」後期全國範圍內將進入核電機組投產空檔期,整個「十四五」期間廣東省沒有核電機組投產。
-
相關產品市佔率90%以上;稀缺的軍工新材料龍頭...
投資要點:1、閥門細分領域隱形冠軍,市佔率達90%以上2、國內核電機組重啟審批,核電投資需求回升3、冶金特種閥門龍頭,藉助產業資本切入通用領域4、能源化工新產品持續推進,有望獲得超行業增速5、樂觀目標價21.3元,目標漲幅超75%相關標的:
-
新能源龍頭集體大漲,「碳中和」成最強風口?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之後,今天光伏龍頭隆基股份,新能車龍頭比亞迪等千億巨頭強勢漲停,另一巨頭寧德時代更是漲超12%,雄霸創業板市值第一寶座。加上資本大佬大手筆介入,更讓不少市場人士憧憬,「碳中和」概念有可能成為歲末年初最強風口。
-
王瑞祥:加快提升核電產業鏈裝備製造水平
煙臺是我國核電發展的重要產業基地。與煙臺核電產業發展相得益彰。核電裝備企業一定能為核電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10月15日,2020中國(煙臺)核能安全暨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中國國際核電工業及裝備展覽會在煙臺隆重開幕,我代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對論壇和展會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同時,我也藉此機會對給予本屆展會支持的國家有關部委
-
巨豐早參:國務院重啟核電審批 核准兩大核電工程總投資超700億
隔夜美股再創新高,刺激A股周三高開,隨後市場分化明顯。滬指圍繞3400點拉鋸,黃金和資源股領跌,創業板殼、農業、環保、物流領漲;創業板完成了補量動作,預計將有慣性衝高動作。建議逢低關注新能源汽車、新基建等景氣度向上以及具備估值優勢的板塊,注意控制倉位。 國際市場
-
江蘇神通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核能裝備公司 註冊資本1億元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 12月7日消息,江蘇神通(證券代碼:002438)發公告稱,公司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特別是涉及核電和軍品業務的不斷拓展,公司保密資質的範圍覆蓋全公司的現狀越來越不能適應公司發展的需要,也不利於未來公司軍品業務有關保密措施的落實
-
盤後更有重磅利好 碳中和接著舞?
碳中和徹底炸了! 上周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碳達峰+碳中和任務。本周一,碳中和成為盤面最大的看點。新能車龍頭寧德時代漲超12%創新高,市值突破7500億元,首次躋身A股前十;比亞迪受其帶動午後封板。擬獲高瓴入股的太陽能第一股隆基股份收於漲停,全天成交額約89億元。
-
核電如何做到安全高效又環保?中國核電給出自己的答案!
中國核電黨委副書記杜運斌表示,一是堅持安全高效發展核電的方針不動搖;二是從技術、質量等全方位確保核電安全發展;三是注重技術領先、科技創新,讓核電項目更好地造福社會。 生態核電:踐行和諧共生理念「誰在落實新達峰目標和碳中和工作中走在全國的前列,誰就實現了高質量的發展。」
-
中國核電又有大動作!集團資源整合,核能、新能源雙發力
這是繼今年9月22日後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發布中國爭取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低碳發展目標後,中國國家元首進一步清晰表達了中國堅定走低碳發展道路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貢獻力量的決心。參股中國鈾業 產業鏈上延 保障燃料供應中國鈾業成立於1989年,作為中核集團的天然鈾專營供應商,中國鈾業與中國核電業務關聯緊密。
-
中金公用事業新能源2021年展望:多能互補,開啟碳中和徵程
盈利方面,2020年陸上搶裝將在明年盈利體現,且龍頭企業「十四五」裝機規劃均較為可觀,有望帶來持續高增長。風電製造:我們預期2021年風電新增裝機同比穩定於35GW(其中陸上、海上分別29GW、6GW),但風電長期預期較之前有明顯提振,「碳中和」目標下風電增量不可或缺。
-
碳中和承諾下的十二個「長坡賽道」
中國在國際社會上提出的碳排放承諾與格拉斯哥大會前預期目標設計碳中和策略,首先需要分析碳排放的來源。用清潔燃料代替化石燃料發電是碳中和的重中之重。在上述三種途徑均無法避免的碳排放,通過森林碳匯、CCUS(碳捕捉、利用與封存技術)、回收(塑料回收、生物可降解塑料)等方式實現最終環節的減排。基於中國碳中和的策略的共性以及中國路徑的特殊性,梳理出下圖中所示細分策略及其涉及的相關行業。
-
「碳達峰、碳中和」到底啥意思?
「碳達峰、碳中和」到底啥意思?在第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氣候雄心峰會及2020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什麼是「碳達峰」「碳中和」?為何要實現、以及怎樣實現呢?
-
核電累計裝機1億千瓦是小目標?
由於核電的安全性問題,其基本不具備調峰能力,核電最好的選擇就是成為基荷能源替代或者補充部分煤電,因其清潔能源的屬性,可以滿足我國早日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同時又不會因大量壓縮火電而導致能源供應緊張。以湖南桃花江核電站為例,按照規劃,桃花江核電項目總投資約670億元人民幣,這不僅是益陽市最大的投資項目,也是湖南省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一個工程。根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桃花江核電站在主體工程開工前,前期投入已近40億元人民幣,目前因為設備維護、留守員工工資等支出一直在持續增加。其停工造成的土地閒置、經濟下滑、就業安置等間接損失更難估算。
-
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願景下國資央企有哪些動態?
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願景下國資央企有哪些動態?今天跟小新一起來了解——什麼是碳中和?中國海油首次為中國大陸引進碳中和LNG資源6月21日,中國海油全資子公司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氣電集團)與殼牌東方貿易公司籤署採購兩船碳中和液化天然氣(LNG)資源購銷協議,首次為中國大陸引進碳中和LNG資源,守護祖國的綠水青山
-
「一語道破」碳中和背景下,中國廣核「勇闖未來」!
刻不容緩的能源轉型下,在受政策支持力度更大的光伏和風電領域面前,我國的核電行業未來有多大的增長空間?核電的發展潛力巨大在清潔能源中,相較於生物能和水能等其他清潔能源,光伏、風電和核能是全球利用範圍最廣、技術較為成熟,且增長速度較快的能源。為了加快減排力度,全球多國均列出了減排遠景目標。
-
第一屆國家核電運營產業計量測試研討會在深圳大亞灣核電基地召開...
,最終為核電運營產業提供全產業鏈、全溯源鏈、全壽命周期並具有前瞻性的計量技術服務和支撐。郭力軍表示:「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作為深圳市計量行政主管部門,始終將推進計量為企業和產業服務作為重點工作」並指出「希望中國廣核集團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統籌集團及產業鏈資源,做好核電運營產業計量的頂層設計和規劃,持續推進計量深度嵌入產業的工作模式,圍繞核電運營產業打造計量核心技術能力,將「國家核電運營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打造成為核電領域的全國性創新鏈和產業鏈的公共技術服務和科研平臺,成為深圳市產業計量領域的重要名片
-
江蘇稅收大數據助力產業鏈加速「轉動」
江蘇是製造業大省,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面對疫情衝擊,儘快讓產業鏈「轉起來」,讓經濟循環暢通起來,對於鞏固江蘇製造競爭優勢、穩住經濟基本盤、助力「六保」「六穩」尤為關鍵。 江蘇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大數據優勢,從企業生產經營、政策落實、資本市場等多個維度入手,精準排查企業涉稅需求,集成「鎖」定優惠目標企業,打通企業在產業鏈、資金鍊上的痛點、堵點,為復工復產按下「加速鍵」。
-
江蘇神通:2020年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
(3)強化資本合作 航科深圳及擬設立的私募基金將協助江蘇神通對接具有產業協同效應的各類資本主體,通過參與央企、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聯合或協助江蘇神通成立與主營業務或戰略發展方向相關的產業基金等方式,積極推動江蘇神通開展橫向及產業鏈上下遊投資併購,深化產業與資本協同,圍繞相關產業鏈中的核心技術和
-
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其中,國內光伏新增裝機20萬億元,風電新增裝機14萬億元,核電新增裝機5萬億元,儲能新增裝機7萬億元,清潔制氫新增裝機9萬億元;疊加海外光伏新增裝機47萬億元也主要由國內光伏產業鏈承接,我們預計國內清潔能源行業將受益於總價值102萬億元的綠色能源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