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離我們現代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而且是由少數民族確立的政權,在建國的前期努爾哈赤憑藉十三服盔甲起兵,橫掃遼東,後來趁亂兵進京城使得大明的統治迅速土崩瓦解。確立統治後,前期的幾位君主還算勵精圖治,創立了康熙、雍正、乾隆的三朝盛世。
不過清王朝的命運在乾隆之後,就逐漸沒落了,尤其是後期白蓮教起義、太平天國起義等等起義不斷,而且每次農民起義的勢力都不小,還有外國憑藉船堅炮利轟開了我國的國門,強迫清政府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協議,可以說那個時代是一個群魔亂舞的年代,社會風氣一片烏煙瘴氣。
也正是因為這樣混亂的一個時局,所以會湧現出很多著名的人物,就比如晚清第一中堂的李鴻章,由於李鴻章組織的淮軍平定太平天國有功,所以一時間李家迅速成為當時的名門望族,而本文的主角就是李國秦,身為李鴻章的侄孫女,自然也是大家閨秀。
可是在她結婚20年內卻沒有生育,隨後面對丈夫的出軌,她執意要離婚,那在她身上又發生了些什麼故事呢?
一、大家閨秀
李國秦的爺爺是李鴻章的哥哥李國章,因為李鴻章在朝中的炙手可熱,所以李家一門都很受到清王朝統治者的重視,李國章在仕途上雖然不像李鴻章權勢滔天,可是也做到了兩廣總督的高官,這在我國當時的東南角也是跺一腳就顫三顫的人物。
李國秦自幼出生於名門,所以很小的時候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她和她的妹妹先後就讀當時上海最好的女子學校,「中西附小」和「中西高中」,聽這個學校的名字就知道學校內不僅教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教一些西方的禮儀和語言,她們後來還有三個著名的校友,在歷史上被稱為「宋氏三姐妹」。在這種良好的氛圍之下,李國秦成為學貫中西、才貌雙佳的一位良人。
李國秦出身名門又家世赫赫,自然受到上海不少翩翩公子的青睞,對於女兒的終身,李國秦的父親李經輻當然十分重視,為了能挑選出良婿,李經緋制定了嚴格的標準,首先家庭必須是清白家庭出身,最好是讀書人,因為這樣的家庭一般很注重倫理道德,女兒嫁過去不會受到公婆的欺辱。
其次這個女婿本身還要有本事,要那種不依靠家庭還是能在外邊闖出一片天的,最後相貌還要說的過去,不說貌比潘安但也要求儀表堂堂。這樣的女婿當然很不好找,不出意外的話,李國秦很有可能要待字閨閣很長一段時間了,不過李國秦的運氣很好,因為他的父親很快相中了一個叫做張福運的年輕人。
張福運畢業於美國著名學府哈佛大學,是當時名噪一時的大才子,學成歸國之後,曾被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先後聘任為教師,執教一段時間後,又被當時的北洋政府選中出任政府財務部中關務署的署長,也稱得上是少年得志了。
二、 奉父母之名而成婚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之後,李經緋確定張福運確實有一定的才能,而且談吐不凡,就介紹女兒和張福運接觸了幾次,接觸之後張福運對李國秦的相貌、性格也十分中意,就這樣在雙方父母的主持之下,22歲的李國秦和35歲的張福運,這對跨越13歲年齡差距的新人結合了。
新婚之後張福運對自己剛過門的妻子十分體貼,或許是比李國秦大上不少的緣故,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經濟上張福運都十分寵愛李國秦,甚至有一次李國秦說起自己想學畫畫,張福運便專門請來繪畫老師,閒暇的時候還會在一旁欣賞李國秦作畫。
而且張福運和李國秦結婚之後,有了李家這個勢力十分強大的嶽父嶽母家,張福運在官場上也是一帆風順,不僅很快在職位上得到了提拔,還利用自己關務署署長的身份進行各種投資,短短幾年時間就獲得了豐厚的回報,李國秦的藉此正式步入上流社會的富豪太太圈。
雖然在事業上非常順利,可是李國秦和張福運在婚姻生活上也不是十全十美,最大的問題就是,雖然他們兩人結婚20餘年,但李國秦卻遲遲沒有懷孕,對此李國秦雖然十分遺憾,可是卻無可奈何,但是對於張福運來說就一直耿耿於懷,因為張福運雖然在美國上的大學,可是腦子裡還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傳統觀念。
三、婚內出軌
男人的個性上總是帶些貪婪的,尤其是張福運這種功成名就的男人,心裡一旦有了缺失總會想辦法彌補。很快張福運就主動認識了一位長相甜美的名媛,張福運的名頭在上海還是很有名的,所以沒過多長時間張福運就和這位名媛搞到了一起,而且還懷了張福運的孩子。
得知這一消息後的李國秦,猶如萬丈高樓一腳踏空,她難以相信平時對自己體貼有加的丈夫竟會做出這種事來,痛苦、憤懣、怨恨等滋味一時間紛紛湧上心頭,在經過一番艱難的抉擇後,李國秦決定與張福運離婚。
可是張福運對這段婚姻並沒有死心,一方面他確實對李國秦有感情,畢竟生活在一起20餘年了,另一方面他也確實需要藉助李家的勢力。所以他提出只納那位名媛為妾,並且說到:「離了婚,你靠什麼活下去」,但是李國秦執意離婚,最終經過幾番糾纏後兩人還是協議離婚。
四、總結
毫無疑問李國秦的這一生,稱得上是非常傳奇的一生,在晚清的那個動蕩的時局內,她出生於一個很富裕的家庭,然後嫁給了一個體貼的丈夫,一切都很完美,但是沒想到結婚後20餘年卻沒有孩子,丈夫還因此出了軌,最後又離婚。
其實世事本就無常,誰又能保證自已一直幸福呢?只要遵從自己的內心,不管結局怎樣,最後總不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