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友光、杜法祖)警方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俗稱「O記」)探員,前日接獲線報前往天水圍天晴邨,破門拘捕涉在旺角暴亂中指揮示威者的「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黃臺仰,經通宵扣查後,昨傍晚押解黃返回其將軍澳彩明苑的寓所搜證一個多小時,帶走一部手提電腦,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消息指,黃臺仰被捕後一直有律師陪同,全程採取不合作態度。
22歲的黃臺仰,昨傍晚5時25分被黑布頭套蒙頭,從天水圍警署出發,由多名「O記」探員從天水圍警署押解返回其位於將軍澳彩明苑彩榮閣的住所搜查,逗留一個多小時後離去。黃因涉嫌煽動他人參與暴動、藏有違禁武器及受管制藥物,前日被警方拘捕。在他被捕的天水圍天晴邨,有街坊直言:「有炸藥,咁嚴重?好驚呀,拉咗就好啦。」並指屋內非法藏有可製造炸藥的化學原料,案情嚴重,一旦發生爆炸隨時會連累無辜街坊。
「本民前」網頁聲稱現金是捐款
警方周日破門入屋拘捕黃臺仰和單位男戶主時,曾在屋內檢走大量證物,當中包括53萬元現金。消息指,警方會調查該筆現金是否用來資助旺角暴亂。「本民前」的網頁則指,該筆錢是暴亂發生後收到的市民捐款,是用作律師費。
鄰居指黃臺仰面孔陌生
拘捕疑人的天晴邨晴海樓單位,大閘留下被警員撬毀的痕跡。鄰居指,該單位原來由一對夫婦居住,但平日鮮有人出入,近兩三個月才有一名「後生仔」出現。鄰居又稱,不認識黃臺仰,指他面孔陌生。
警方表示,案件目前續由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跟進,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自旺角暴亂事件後,警方至今已拘捕72人,當中包括63名男子及9名女子。
警方在黃臺仰家中搜獲多種化學品,包括硝酸銨、聚乙二醇和二氧化矽等,懷疑用造炸藥之用。有梁的支持者輕描淡寫地稱,硝酸銨「只是肥料」,更聲言以後在家種植者也會因藏有「爆炸品」而被拘捕。硝酸銨的確是一種肥料,但在融合汽油後可製成硝油炸彈(Ammonium Nitrate and Fuel Oil,簡稱ANFO)。由於肥料容易購得、成本便宜、製作難度較低,故又稱為「肥料炸彈」、「窮人炸彈」,更曾被恐怖分子廣泛使用。
過去多宗轟動國際的爆炸案,兇徒所用炸彈均與硝酸銨有關。1995年,美國奧克拉荷馬州首府奧克拉荷馬市發生汽車爆炸案,造成167死、850傷,炸彈就由大量硝酸銨加爆炸性燃料製成。2011年,挪威奧斯陸政府大樓外的汽車爆炸案,炸彈造成8死、30傷,嫌犯就在其農場儲存大量硝酸銨,疑製造炸彈之用。同年印度孟買歌劇院及商業繁華區發生的3宗爆炸案,就是恐怖分子以7顆自製的肥料炸彈攻擊,造成至少20人死亡、133人受傷。
另外,警方前日在黃臺仰藏匿處還發現懷疑「威而鋼」及ERNAFIL等壯陽藥物,屬於《藥劑業及毒藥條例》下毒藥表第1部。警方facebook專頁昨日發帖介紹「第1部毒藥」,說明在港銷售的所有「藥劑製品」,均受香港衛生署監管並必須註冊,其中《藥劑業及毒藥條例》下毒藥表第1部所列嘅任何毒藥,在未獲條例豁免的情況下管有或銷售,即可被拘捕及檢控。
香港社會各界關注旺角暴亂事件引發的社會問題。全國港澳研究會前日在香港舉行座談會,與會學者指出,香港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完善,不存在所謂「官逼民反」,而從反國教到「佔中」以致暴亂,即顯示暴亂有計劃有組織,同時凸顯了部分法官輕判暴力分子的後遺症。研究會會員促請司法人員守好公共秩序和國家安全,香港民間亦可仿效外國監察法庭的做法,公佈以政治姑息暴力的法官,發揮民間力量。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前日召集全國港澳研究會港區會員召開座談會,討論旺角暴亂的性質,批駁反對派所謂「官逼民反」的歪論,評估事件對香港法治基石、經濟前景和國際形象的影響。譚惠珠、鄭赤琰、楊志紅等專家會員30餘人出席會議,發言踴躍。
近全民就業 何來「官逼民反」
與會專家表示,香港醫療、公屋、綜援保障、教育制度完善,長期接近全民就業,經濟動力源源不絕,民間慈善事業蓬勃,各項發達指標都居於世界前列,所謂「官逼民反」並不合理。雖然年輕人近年在就業、買樓和創業面臨困難,但這是全球經濟一體化下的結果,年輕人跟從激進分子和反對派政客阻擾特區政府施政,拆毀法治基石殊為不智。
學者特別指出,從反國教、排斥與內地融合,到2014年違法「佔領」,再到今天的暴亂,凸顯暴亂性質有計劃有組織,令曾為香港付出血汗的成年人痛心疾首。
倡民間組「監察法庭組織」
多位專家更提到,900名被捕「佔中」分子僅17%獲起訴,絕大多數獲輕判,令社會大惑不解。2014年有激進暴力分子藉支持拉布衝擊立法會大樓,打破玻璃、撬毀大門、擊傷保安員,12名被告卻只輕判80小時到150小時的社會服務令。旺角的暴力事件正是司法機關姑息暴力的後遺症。研究會會員促請司法人員做公共秩序、國家安全和社會建制的最後屏障,建議民間社會仿效國際反貪的經驗組成「監察法庭組織(Court Watch)」。
與會學者又提到,由「本土派」煽動的暴亂凸顯港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國家。學者強調,國家苦難時仍為港供應東江水和糧油肉食,內地發生地震、水災,香港市民也傾囊相助,兩地血濃於水,國家盡責維持香港安定繁榮,香港也應盡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的義務。與會學者說,香港應盡快完善保護國家安全及利益的相關法律,並加強愛國和道德教育,讓香港年輕一代認識國史、認同國家。■記者 鄭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