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老中醫自編「舌尖上的同安」 將自費出書

2021-01-08 閩南網

  據廈門日報報導 他出身中醫世家,掌握了家傳醫術,繼而「十年磨一劍,今朝鋒芒露」,寫了一本《同安歷史名人與民間小吃》,談「舌尖上的同安」,他叫陳永建。閩南文化學者彭一萬先生為這本書寫序,他認為這本書有三大亮點:歷史名人與傳統小吃相結合、中醫藥理與飲食文化相結合、弘揚文化與發展旅遊相結合。

和患者拉家常,積累素材

  年輕時為了提高醫術,陳永建走了閩南很多地方,後來回老家同安開了間診所。每日在診所裡與患者們聊天,常會說到些家長裡短、人文軼事、故土遺蹟以及歷史文化和鄉俗名人。陳永建就是在和病人的「拉呱」中,積累了不少素材。「我把聊天積累下來的民間素材進行梳理分類,再查詢相關史料,發現很多民間流傳的小吃總和歷史名人有牽連,而且具有養生保健價值,我便萌生了以名人故事為引,介紹民間小吃的想法。」此後,陳永建開始頻繁走訪民間搜集資料。

  陳永建在發現一樣小吃後,會買來材料試做,「曾有一道菜,需要用到的食材溪鰛魚在廈門已經找不到了,特地從浙江空運過來。」陳永建說,買回材料後,他會請廚師烹煮,然後和朋友一起試吃,覺得不錯的話,他便記錄下來。

書中內容豐富,圖文並茂

  這本《同安歷史名人與民間小吃》不僅圖文並茂,還有對聯、燈謎、歌謠等,按照故事中的朝代先後順序編寫而成。

  其中「老爺菜——爆炒田雞加豆豉」,來自民間傳說「審田雞」,故事講述的是葉心朝任閩侯縣令時,農田蟲災肆虐,稻田歉收,人們便開始懷疑是田雞破壞稻田。於是縣令命令人把田雞捉來,在公堂上「審田雞」。

  陳永建還特地給記者介紹了一道「提督菜」,講的是清朝武官吳必達以米粉配溪鰛魚款待客人的典故。書中不僅介紹菜式,還收錄了一些相關的史料,譬如關於這道菜,書中還講到清朝雍正年間,原籍同安縣的吳必達時任水師提督,曾命水師巡防東沙、西沙、南沙等領域海島,記錄海礁位置和水道航行線路。「這也為我國西沙群島的主權歸屬留下了寶貴的資料。」陳永建說。

  書中介紹的小吃還有「善人菜——酒雞」、「復臺菜——菜頭粿祭鄭經」、「縣長菜——湯清莫過白開水」等。陳永建告訴記者:「這些菜名是我把小吃與民間名人故事結合起來,想出來的。」

將自費出書,已排版印刷

  在介紹小吃的同時,陳永建還從醫學的角度, 闡述了主料、配料等的功效與作用,許多都是有利於防病、治病。他說:「我覺得這本書很實用,也具有足夠的可讀性。」

  近年來旅遊業發展勢頭不減,地方特色小吃也成為遊客的最愛,「我打算自費出這本書,不是想賺什麼錢,只當做是做一點社會公益。出書後打算送給旅遊團,我相信這本書會是遊客一個不錯的伴手禮。」陳永建告訴記者,這本書已送往印刷廠排版印刷,預計今年就可以順利出版。(文/圖 記者 陳露露 實習生 楊藝婷 社區新聞助理 林琳荷)

相關焦點

  • 【廈門美食】同安碗仔粿,舌尖上的鄉愁
    同安小吃眾多,最具特色的當屬碗仔粿。同安做碗仔粿大都家庭作坊,祖傳秘方,小本經營。
  • 嚮往廈門同安(上)
    王公廟廟門上掛有「開閩第一」的橫匾,廟內懸掛有宋太祖趙匡胤特賜御匾「八閩人祖」。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曾鞏(1019年—1083年)在《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中寫道:「變革因循,號令必信,使海內觀聽,莫不震動。」曾鞏的名言,不僅是對同安歷史變革的寫照,更是對變革同安歷史的人物的光輝寫照。
  • 同安青島啤酒節昨晚開幕,將持續至20日
    今年,活動將繼續以景區為據,以文化傳播為內容,以打造豐富的夜間消費場景為亮點,展現富美同安面貌,豐富居民娛樂生活,助力銀城經濟建設。  本次活動由同安區委宣傳部、同安區工信局、同安區文旅局指導,同安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青島啤酒東南營銷有限公司、青島啤酒(廈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 做為同安人朋友圈必發的一條——同安的由來!
    另外,這裡原先的古名叫「大同」,邊上又有一座山(今梅山)叫「同山」,所以配上「同」字,成為「同安」。至於正式設立同安縣,那是過了650年後的五代後唐長興4年(公元933年)的事,那時同安屬泉州府管轄。同安區是廈門市的一個市轄區,原為同安縣,別稱「銀城」、「銀同」,地處閩省東南沿海、「閩南金三角」的核心地帶。那麼同安為什麼叫銀城?下面就來了解同安的別稱「銀城」的由來。
  • 同安青草藥王陳永健去世 享年69歲
    26日,他的家鄉同安大同田洋村舉行紀念活動,追憶這位永遠神採奕奕、笑意盈盈的「草藥仙」。  情系家園  編書傳承飲食文化,作品被譽為「舌尖上的同安」  「太突然了,聽到消息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流。近年來,在陳永健的幫助下,吳招治製作、還原了一批同安歷史名人小吃,引起多方反響。  陳永健情系家園,深入民間搜集,在2013年編印了《同安歷史名人與民間小吃》(上下集),被譽為「舌尖上的同安」。
  • 嚮往廈門同安(下)
    廈門同安方特旅遊度假區廈門同安方特東方神韻「牛郎織女」是將高科技和新創意融入這個古老的愛情故事中,帶給人們既浪漫唯美又有十足「科技範」的全新體驗。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邑人籌款就原址將坊改建為同安通往泉州古道的關隘。隘前立有清代同安知縣吳鏞撰寫的《改坊為關記》碑石。現在三株古榕大樹相傳也是朱熹當年手植的「擋風樹」。同安錦仔山村景古同安民居同安還有一條「古宅十八彎」 古道,位於新圩鎮古宅村北的後壁山上。
  • 廈門食記「同安封肉」
    可當我將所有廈門的美食吃遍的時候,忽而由衷的是心生慨嘆,廈門的確不大,但是廈門的「食味」卻成了當地人最大的驕傲。宴席上的封肉作為一個工業區,同安默默承載著廈門最原始、最正宗、也最出色的味道。同安的氛圍是寧靜的,人們不愛晃在街上,大都坐在店裡,蹲在家裡。略微的悽清感總讓人有些涼意。
  • 同安大事記(1949—2019)
    ☆ 2月,同安開展第一次工業普查。    ☆ 3月,同安國稅與地方稅合併。    ☆ 3月,舉辦首屆新法接生員訓練班,學員22人。    ☆ 4月,廢除保甲制度,將保改為鄉。    ☆ 5月3日,縣公安局副局長楊文慶率員剿匪,在西山後擊傷活捉匪首康繼。
  • 同安70年大事記(1949—2019),身為同安人你應該了解!
    ☆ 2月,同安開展第一次工業普查。    ☆ 3月,同安國稅與地方稅合併。    ☆ 3月,舉辦首屆新法接生員訓練班,學員22人。    ☆ 4月,廢除保甲制度,將保改為鄉。    ☆ 5月3日,縣公安局副局長楊文慶率員剿匪,在西山後擊傷活捉匪首康繼。
  • 決戰脫貧攻堅,點讚富美同安!第九屆廈門網絡文化節同安脫貧攻堅...
    訪談以「勇做新時代新農民 帶領鄉親共圓小康夢」為主題,講述了他們作為新時代的新農人,助力傳統農業實現產業化、科技化,為農業發展插上騰飛的雙翼,帶領同安鄉民共同走上致富路。首播點擊量高達20.7萬。訪談直達→(點擊下方文字可跳轉)富美同安 |「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 我們的脫貧故事」在線訪談第③期三「美麗鄉村代言人」雲上展播在央視移動網、廈門網、同安發布公眾號等平臺
  • 同安縣誌《大同志》點校,你不知道的同安歷史都在這裡啦~
    (通訊員 何東方 攝)原來,2006年,同安曾點校出版了二十世紀初的《同安縣誌》。志書一經出版,在社會各界尤其是海內外同安籍鄉親中引起強烈反響。許多海外同安鄉親通過各種渠道上門求書,希望通過志書了解家鄉的歷史及文化。社會各界要求點校和出版發行舊版《同安縣誌》的呼聲與日俱增。
  • 「富美同安」全省攝影大賽評審揭曉
    「富美同安」全省攝影大賽舉行評審會。千年古城同安,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有科技巨匠蘇頌、民間醫聖吳夲、民族英雄陳化成、語言大師盧戇章、曠世奇才辜鴻銘、桌球世界冠軍郭躍華等不少名人,素有「海濱鄒魯之地、聲名文物之邦」之美譽。本次大賽的獲獎作品發現和宣傳了同安區美麗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展示同安區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風貌與成就,體現廣大同安人民飽滿向上的工作熱情。
  • 故事裡的平樂||同安圩的變遷
    建廟之初是因為當時同安發生了瘟疫,死了很多人。又因風水上有「九曲陰陽倒流水,龍船無舵兩邊爬」的說法,在當時的風水先生看來同安就是龍潛地,而當初的同安小學就相當於龍頭的放鼓地,觀音廟是鑼,一鼓一鑼配合才能平安,在觀音廟建成之後,果然同安就沒了瘟疫,百姓平安,因此備受推崇。
  • 同安船,叱吒19世紀東亞海域
    從秦漢時期開始,南中國的海面上,滿載著絲綢、瓷器、茶葉和香料的古老船隊,從閩浙、嶺南的諸多港口揚帆西行,在太平洋、印度洋上譜寫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歷史。在這條跨越遙遠時空的海洋之路上,一個叫作「同安船」的文化符號歷久彌新。船隻除作為交通工具之外,也是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隱形橋梁。同安船為清朝中葉興起的大型古帆船,因建造於福建省同安縣而名之。
  • 同安記憶:楊柳溪是誰?
    《美術年鑑》於1948年正式付印,楊柳溪作為同安和廈門籍唯一入選的藝術家,與當世眾多藝術名家一道,照片、小傳及其兩幅代表畫作印上了這本權威的《美術年鑑》,意義自是非凡。按照文人墨客的習慣,他也許還曾將八景一一繪於紙上,並題了詩句,可惜他的畫作大多散佚於「文革」,這些作品是否存在,卻是再也無法求證了。
  • 串起同安居民慢生活
    賞古城韻味東西溪慢行系統 這是一條建在溪床上、古城牆下的親水步道,踱步於此,你能欣賞到一幅美麗的小城畫卷,這是同安老城區獨有的韻味。同安東西溪慢行系統工程全線長 6.5 公裡,整個慢行系統路線起於祥平東路,途經銀湖公園、蘇頌公園、雙溪大橋、碧溪路、鋪前路、東橋、雙溪公園、西安橋,再回到祥平東路,形成一個閉合系統。
  • 同安三大景區:「五一」邀您鬥陣行
    遊戲每天上、下午各一場,參賽者均可獲得紀念品一份,每場獲勝者即可直接免費體驗貢院科考並獲得影視城精美禮品一份。心動了就趕快來吧!  此外,深受遊客喜愛的經典特色活動將如期上演,上朝大典、喜拋繡球、雜技表演、清宮秘史……絕對讓您大呼過癮!
  • 同安國投T2010P02地塊
    致電了解現場詳情 吉屋網為您提供同安國投T2010P02地塊樓盤信息、房價走勢信息,戶型介紹:同安國投T2010P02地塊賣多少錢一平方同安國投T2010P02地塊怎麼樣、好不好、有投資價值嗎?
  • 同安特產大全,過年再也不用愁送什麼了!
    5、同安封肉  閩南同安「封肉」。是將整塊的肉裝盆,加蓋入籠蒸熟之,上桌才掀蓋,所以叫作「封肉」。頗有名氣,每當人們辦喜事或建新房,舉辦筵席,都忘不了「封肉」。僑胞回鄉探親時,也一定要吃這道家鄉風味菜。6、龍眼
  • 這,就是同安70年巨變!
    ☆ 2月,同安開展第一次工業普查。    ☆ 3月,同安國稅與地方稅合併。    ☆ 3月,舉辦首屆新法接生員訓練班,學員22人。    ☆ 4月,廢除保甲制度,將保改為鄉。    ☆ 5月3日,縣公安局副局長楊文慶率員剿匪,在西山後擊傷活捉匪首康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