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之山,其上四十裡,
有泉匯而為潭,由潭入谷,
十有五裡,是為高湖之源。
其上多奇峰絕巘,大木之所盤蔚,
獻奇納秀,故士多俊彥,室常殷阜……」
▼▼
這段劉基寫給高湖的文章
你讀過嗎?
劉基,漢族,字伯溫,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與宋濂、葉琛、章溢合稱浙東四大名士。
劉基雖然是青田人,但他在家鄉生活的時間不長。年少時就負笈處州,就讀郡庠;17歲回青田石門書院師從鄭復初(名原善,江西玉山人,是仁宗延佑年間的進士,後任處州錄事)學習濂洛理學;23歲考進士一試而中,從此宦遊四方,大半生在異鄉度過,所以在他的詩文中涉及青田的內容很少很少。
▲石門書院
《季氏湖山義塾之記》是專為高湖的人事而寫,很是難得,彌足珍貴,這是高湖的幸運,也是青田的幸運。到目前為止,業已發現、並經認定確係出自劉基之手的、直接寫青田人事的文章僅此一篇。
▲現在的高湖
當年高湖有位鄉紳季謙(1306—1372),字伯益,曾經做過官,任過恩州學正一職,「平生好學尚義,樂於施捨」。其見識也非同尋常,他認為,大家都愛自己的子孫,但並不清楚怎麼去愛。世人的通病是以為多留田宅財物給子孫就好,殊不知「驕淫生於富溢」,如此反倒可能會害了子孫。
季謙覺得有一種很好的、愛子孫的方法就是「延名儒為師,以訓子弟以及族姻之人,鹹使知學」,這種理念在今天也是正確的。季謙知行合一,能想到也能做到,他出資建起學堂,聘請名師,讓族中子弟免費入義塾學習。
▲湖山義塾即現在的高湖鎮小學
那麼這座義塾為什麼稱作「湖山義塾」呢?原來高湖以前的村名就叫湖山,這也是現在位於高湖境內的北山移民安置點就取名為「湖山小區」的原因。
要說季謙辦湖山義塾之時,劉基正在杭州任江浙行省儒學副提舉,那時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劉基又是如何知道其事的呢?
劉基在文章的最後寫到「邑人洪應求道其事於予,且請為之記,予既樂鄉裡之有善人,而又嘉洪生之樂道人善也,故善而書之」。原來是鄉人洪應求把湖山義塾之事講給劉基聽,並請劉基為之作記,劉基為家鄉的好人好事所感動,所以作就此文。
《季氏湖山義塾之記》一文說明,劉基與青田有血脈相連、情感相通、文化相同的關係。
高湖的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十二都港的中下遊,屬溪谷平地,前有水後靠山,是個大村落,村民以季姓為多。上世紀80年代初,村民總數就超過二千。
▲高湖季氏宗祠
當年季氏族人拿到劉基的大作之後如獲至寶,為使季謙的義行和劉基的美文傳之萬代,特將文章刻於石碑之上,立於宗祠之內。此碑即《季氏湖山義塾之記》碑,由永嘉縣丞林彬祖書,青田縣尹葉伯顏「篆額」。
▲收藏與季氏宗祠的《季氏湖山義塾之記》
後來,季氏族人又請麗水縣尹王銓撰寫了《季氏湖山義塾後記》,同樣勒之於石,由國史院編修官鄭鎮孫書,福清知州項棣孫篆蓋。現兩碑都還保存於高湖季氏宗祠。
(▲網絡配圖)
很多人讀《季氏湖山義塾之記》會讚嘆季謙的辦義學之舉和劉基的寫作才華,其實劉基為季謙所總結出的教育思想或辦學目的更值得今人去思考。
「大則修身齊家以用於時,小亦不失為鄉裡之善士」,可見劉基和季謙都認為培養子弟或讓子弟讀書的目的不應只為一個很崇高的理想,將來能「治國平天下」成為「濟世之器」,只要學文知禮,即使不能幹大事就是在鄉裡做一個和善之人也很好。
▼▼▼
青田之山,其上四十裡,有泉匯而為潭,繇潭人谷,十有五裡,是為高湖之源。其上多奇峰絕巘,大木之所盤蔚,獻奇納秀,故土多俊彥,室常殷阜,季氏其一也。有名謙字伯益者,好學尚義,故其家日裕,乃謂其人曰:「人孰不愛其子孫,而不知所以愛之者。今有良田美宅,綿亙阡陌;堆金聚帛,充斥梁棟;自以為用之不竭,享之無窮也,一旦光銷影鑠,而無纖芥之留者何耶?驕淫生於富溢,而縱慾敗度之子,常由不悟前人成敗之跡,而自視侈然大也,及其顛連困厄於垂老之際,彷徨無所容其身,雖欲效織蒲補履以食其餘年,且不可得。若是者雖其人之不肖,抑亦其父兄處之不得其道也。今予幸藉先人餘業,以自免於凍餒,未嘗不惴惴於吾身,況能保於其子孫!故願制產以建讀書之所,延名儒為師,以訓子弟以及族姻之人,鹹使知學,大則修身齊家以用於時,小亦不失為鄉裡之善土,不亦可乎!」乃築於其居之側以為堂,中設孔子像,旁列齋舍,翼以廊廡,繚以周垣,買田若干畝以給師弟子之食,萃其族之子弟悉入學焉。於是襟佩衣裳,肅肅有容,弦誦之音,藹藹旁達,入其鄉者,莫不感嘆而慕悅也。嗚呼!若季氏者,真知愛其子孫哉!由是達於一鄉一邑以播於天下,使人人聞而效其所為,將見比屋皆為賢士大夫,而愚不肖者寡矣。邑人洪應求道其事於予,且請為之記,子既樂鄉裡之有善人,而又嘉洪生之樂道人善也,故善而書之。至正十年龍集庚寅夏五月既望記。
文林郎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儒學副提舉劉基撰
最後,來聽一聽高湖的村歌
也藏著劉基的故事哦
▼▼
信息報送單位:青田縣府辦 文章來源:世界青田
責任編輯:孫蓓蓓 排版:葉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