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戰役殲敵遠超平型關大捷,為何卻不為人知?金一南:正視歷史

2020-12-26 聊文談史

縱觀人類的發展史,你會發現這其實也是一部戰爭史。誠然戰爭是殘酷的,因為每一次戰爭的爆發都代表著有人永遠失去了自己的父親、丈夫還有兒子。但是在客觀對待戰爭的同時,我們也要牢記「忘戰必危」的道理。

抗日戰爭史中國近代史上最慘烈的一次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我中華兒女為了趕跑日本侵略者,付出了3500萬傷亡的慘痛代價,無數革命先烈為這來之不易的勝利付出了一切。所以,當下的我們在享受這和平生活的同時,也要記住當年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在我們的學生時代,學習抗戰這段歷史的時候就會看到平型關大捷是我軍的首次重大勝利,這也是需要我們好好背誦下來的內容之一。

平型關大捷發生在1937年9月25日,當時我八路軍第115師,在聶帥和林帥的指揮下,於平型關地區阻擊日軍,並且憑藉著地形優勢取得了殲敵1000餘人的重大勝利。同時這場戰役還極大地鼓舞了我全軍上下將士們的信心。

然而,對於平型關大捷被選入教科書一事,也有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們覺得,抗日時期的石牌戰役,戰果更大,殲敵數量更多,為什麼就沒有被選入教科書呢?

石牌戰役是國軍發動的一次重大戰役,時間為1943年5月到6月。當時日軍準備先攻佔石牌,隨後染指重慶。但是國軍派遣重兵把守石牌,與前來進攻的日軍展開了殊死搏鬥,並且取得了大勝。此戰國軍消滅日軍數量達到了25000餘人,徹底粉碎了日軍進軍西南的計劃。

單從這一點來看石牌戰役的確是超過了平型關大捷。既然如此為何是殲敵數量相對較少的平型關戰役進入了教科書,被人們世代銘記,反而石牌戰役鮮有人知呢?

對此,我國著名的金一南教授發表了他的看法。

金一南表示,石牌戰役中殲敵25000餘人其實是一個不準確的數字,因為這個殲敵時間整整歷時一個月,是一個長時間戰線上的總成果。嚴格點來說,石牌戰役應該是5天內,殲敵1000人。

至於平型關大捷為什麼會入選教科書,是因為平型關戰役是抗日開始後的第一個大勝仗。並且戰役勝利的時間正好處在中華危機的關鍵時刻,所以這場戰役在當時對於其他軍隊的士氣提升有著很大的幫助。

反觀石牌戰役的時間已經是1943年,此時的日軍已經是處於下風,再加上戰鬥中國軍的武器裝備是要優於日軍的。這一點就跟平型關戰役中我軍裝備落後、後勤補給不足的特點產生了對比,所以,從戰略角度上來說,平型關大捷也是要高於石牌戰役的。

說到最後,金一南教授還表示雖然人們更看重平型關大捷,但是我們也不能否定國軍在石牌戰役上為國家奮勇殺敵的精神,我們對待歷史應該是公正客觀的。當年國共雙方在抗日戰場上都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包括國軍方面展開的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等等,都是可歌可泣的。

在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正在黨的領導下逐步走向復興,但是在我們國力日漸強盛的同時,我們也不應該忘記之前那段屈辱的戰爭歲月。不提倡戰爭,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

相關焦點

  • 聽過平型關大捷,卻不知道石牌戰役?金一南:正視歷史,不被淹沒
    其中有一個核心問題值得拿出來探討一下,這一個問題是有關於「平型關大捷」與「石牌戰役」,了解歷史的朋友對於這兩場戰役我們並不陌生,當時還被稱為是「中國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可是為何在平時的宣傳當中,我們大部分只宣傳」平型關大捷「都不宣傳」石牌戰役「呢?難道這是一段可以被淹沒的歷史嗎?
  • 石牌戰鬥可算中國的史達林格勒之戰嗎?國人應直面歷史,緬懷英烈
    導讀: 1943年5月初到6月中旬,中國抗日戰場爆發了著名的鄂西會戰,而被大家所熟知的抗戰之經典戰役石牌戰鬥就是這場大戰的一部分。鄂西會戰範圍極廣,從湖南之北一直綿延到長江之西的陵峽口石牌,在歷時一個多月的戰鬥中殲敵2.5萬人。
  • 歷史上的平型關戰役:這次大捷到底殲滅了多少日軍?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第115師在山西東北部內長城平型關地區設伏,一舉消滅日軍第五師團一部,史稱平型關大捷,名揚中外,極大振奮了全國人民的抗戰士氣。 第五師團是日軍老牌部隊,機械化程度高,裝備精良,官兵訓練有素,被冠之以「鋼軍」的稱號。
  • 單次殲敵過5萬的戰役就有8場!
    有一組說服力很強的數據:解放軍在46-49年共打出23次殲敵過5萬的大捷,三野一支部隊就佔到了其中的8次,佔比高達百分之三十五!要知道5萬人相當於國軍接近兩個主力軍的規模了。這樣的勝仗華野平均一年就要打出2-3次,你說猛不猛?第一次是在47年1月,史稱魯南戰役,也叫做嶧棗戰役。
  • 歷史:石牌保衛戰
    石牌保衛戰,是國民黨軍隊和日本軍隊為數不多的以弱勝強並且最終以較小的代價取得較大勝利的一次著名戰役。石牌保衛戰的意義極其重大,是抗戰的重大軍事轉折點,西方軍事家譽之為「東方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甚至可以說,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最後結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抗戰從8年變成14年,為何?金一南說出4個原因,細品才知用心良苦
    -03-正視歷史,尊重犧牲人士以前總是說「8年抗戰」,很多人會以為1937年以前沒有跟日本人 打仗,以為日本人是1937年才侵略中國的。這顯然是錯誤的,為了不誤導年輕人,改稱「14年抗戰」更科學。金一南將軍認為,「14年抗戰」的提法,也是對正面戰場的肯定,這是正視歷史的一種進步表現。-04- 弘揚抗戰精神抗戰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這是每個中國人必備的國家認同感。
  • 不為人知的抗日名將羅卓英,打出「上高大捷」與「仁安羌大捷...
    淞滬會戰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在戰役最為慘烈的羅店戰場上,羅卓英率領的18軍和日軍11師團進行了殊死搏殺。除了中央軍部隊外,其餘地方部隊表現也很優異,川軍,東北軍,桂軍等部隊紛紛開赴淞滬戰場,和日軍進行了激烈戰鬥。整個淞滬會戰歷時三個月,中國軍隊傷亡30萬人,將軍級別的軍官犧牲15名,戰役最激烈的時候,幾乎一天就打光一個師。
  • 國軍歷史上的五大「五虎上將」是哪幾個?他娶了蔣夫人的乾女兒
    國軍歷史上的五大「五虎上將」是哪幾個?他娶了蔣夫人的乾女兒在數百萬國軍中,戰將如雲,良將千員。其中五人一般被公認為「五虎上將」,五人被認為是「五大猛將」。陳誠的嫡系部隊十八軍,在淞滬會戰羅店戰役、石牌戰役都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2.顧祝同1926年6月,蔣介石出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7月,誓師北伐,顧祝同留師潮梅,警戒北伐後方,並參加鬆口、永定城防戰役。顧祝同率師與周蔭人軍巧於周旋,變被動為主動,避開周軍主力,出敵不意,直搗守備虛弱的司令部,開革命軍戰史上實施敵後遷回作戰獲勝的先例。蔣介石特電令獎勉。
  • 歷史上十大以少勝多的戰役有哪些?天時地利人和就能勝利!看看吧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戰役,其中以少勝多的戰役更是常常談及。你知道國內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有哪些嗎?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歷史上十大以少勝多的戰役
  • 金一南:獻給祖國的《苦難輝煌》
    金一南《苦難輝煌》的可讀性很高作者金一南以樸實無華的文筆,平實地敘述波瀾壯闊的歷史讓人切身感受到:既有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又有歷史發展起伏的偶然性,在跌宕起伏中,反映出中華民族經歷了磨難、走向成功的歷史邏輯和規律性。
  • 真正的「抗戰第一大捷」被塵封?
    》(以下簡稱《鏡泊湖大捷之謎》)。  「鏡泊湖連環戰」斃傷日軍數量,遠比馬佔山的「江橋抗戰」大得多,甚至比「平型關大捷」還大,但如此大的戰績,為何當時未產生大的震動,且記載的資料也很少呢?  「這場戰役真相是被矛盾和糾紛淹沒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研究員張量說。
  • 解放戰爭中,為何林帥和粟裕在殲敵數量上,差距這麼大?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林彪在解放戰爭時期的殲敵數量竟然遠遠少於粟裕,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下文就將展開分析。粟裕在解放戰爭時期擔任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主要負責華東戰場的指揮工作。淮海戰役粟裕指揮兵力已經達到42萬人。毛澤東主席和其他開國上將都對粟裕的軍事才能嘆服不已,粟裕被認為極其擅長指揮大兵團作戰,林彪在觀看淮海戰役戰報電報時都感慨道:"粟裕盡打神仙仗"。
  • 抗戰大捷平型關戰役之謎:115師究竟殲滅了多少日軍?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第115師在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下,在山西東北部內長城平型關地區設伏,一舉消滅日軍第五師團一部,史稱平型關大捷,名揚中外,極大振奮了全國人民的抗戰士氣。 日軍第五師團是舊日本陸軍老牌部隊,機械化程度高,裝備精良,官兵訓練有素,被冠之以「鋼軍」的稱號。
  • 石牌郵局什麼樣子?歷史證明,1946年開辦的石牌郵局是中山大學校園專用郵局!
    上一期我們講了《廣州石牌的郵史溯源——1914年大沙頭石牌信櫃碑戳》,介紹了最早的石牌郵政戳記——大沙頭石牌信櫃碑戳
  • 以前說「8年抗戰」,現在為何改成「14年抗戰」?金一南:5大原因
    金一南將軍曾經說過,「14年抗戰」,不僅是肯定了前期6年局部抗戰的歷史地位,也對後面的8年全國抗戰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完整還原了抗日戰爭的全過程,真正體現了對歷史事實的尊重。金一南將軍認為,「14年抗戰」的提法,也是對正面戰場的肯定,這是正視歷史的一種進步表現。
  • 毛主席同意粟裕暫不渡江,為其定下軍令狀:8個月殲敵10萬人
    毛主席與總部首長開會決議後,選擇從善如流,給予粟裕大將最大支持,但卻給粟裕立下了一份近乎苛刻的軍令狀:「8個月殲敵10萬人。」為了讓粟裕更好地放開手腳,將陳毅調離華東到中原參戰,粟裕成為華東野戰軍代理總司令,專司前線作戰任務,而戰爭的進程推進速度之快,不僅見證了粟裕遠超常人的戰略大局眼光,也完全出乎毛主席的預料。
  • 解放戰爭中,這3 次戰役讓他最緊張,結果每一次都刷新殲敵記錄
    經歷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人都知道,有位將領號稱戰神,他的名字讓敵人聞風喪膽,就是這樣的一位戰神,他也遇到過讓他緊張的戰役,而且不是一次,是三次,但結果每一次戰役都刷新了他的殲敵紀錄,取得的勝利一次比一次大。此人就是粟將軍。
  • 1998年一位美國將軍到訪,金一南拿出三樣東西,徹底改變平凡命運
    這個人就是《苦難輝煌》的作者,赫赫有名的金一南將軍。1998年,美國國防大學校長切爾克特第一次到中國國防大學訪問,中國國防大學對此非常重視,還專門開了籌備會,但是那時候大家都沒見過也不了解切爾克特校長,要注意什麼要準備什麼更無從得知。一籌莫展的刑世忠校長看到一直在低頭記錄的金一南,就問他: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 石牌大事記:千年古鎮的歷史
    此橋原為石牌通往鍾祥縣城的公路橋,建國後因公路取直,王家灣改道,於1972年拆毀。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本年,縣丞分駐在石牌,縣丞署設石牌集街老衙門。分防石牌汛,增設額外外委,增城守兵七十名。教師有馮煥卿等3人,學生60餘人,教學內容除《四書》、《五經》外,還開設了國文、算術、歷史、地理、自然等課程。本年夏,漢水一連上漲9次,石牌平原地區農作物9種9淹,種子竟絕。1927年(民國十六年)1月,天賦廢錢(制錢和銅元),改徵銀幣(銀元)。
  • 【戰史戰例】萊蕪戰役:首創解放戰爭內線作戰殲敵最多紀錄
    ;從特洛伊戰爭到波斯戰爭再到阿富汗戰爭,一場場戰爭就像一顆顆大大小小的珍珠串起了人類的歷史。萊蕪戰役,是華東野戰軍在山東萊蕪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一次運動作戰,該役我軍收復城市13座,使魯中、渤海、膠東3個解放區連成一片,殲滅國民黨軍7個師(旅)近6萬人,首創解放戰爭內線作戰殲敵最多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