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把糯米粉或其他澱粉類製成的有彈性和粘性的食品叫做「餅」,日語發音(もち/mochi),臺灣音譯之為「麻糬」。在大陸又叫做草餅,浙江地區也有直接叫麻薯的說法,福建閩南地區稱之麻餈。
【產品實拍圖】【蜂蜜綠豆爽----綠豆餡麻糬】
麻糬的由來:
草餅(又叫麻糬),起源於中國,是一種流行於中國大陸,日本,臺灣、香港等地的精緻小點心,它的外皮採用糯米、糖等原料製作而成,配合各種不同餡料,產品精緻美觀,口味獨特。糯米外皮清香濃鬱,內餡清甜而不膩,粒粒晶瑩剔透,高雅大方。有綠豆、紅豆、花生、綠茶、黑芝麻、慄子六種清新口味,是一種名副其實的安全健康食品。麻餈在東陽、永康等地是別具一格的一種糯米食品,民間建房、種田和農曆七月半幾乎家家戶戶都要食用。品類有麻餈瀉、麻餈滑、米篩花、麻餈食果等等,成品潔白如雪,柔軟如綿,光滑細膩,不粘碗,不釘牙餬口,老小皆宜,食者無所禁忌,倍受人們歡迎。百年歷史純手工製作麻餈是一種特色小吃,它至今已有五百年歷史。
「如果不是為了把這手藝傳下去,我早就改行了。可每次一聽到鎮上的人稱讚我做的麻餈比我父親做的還好吃時,我就覺得這幾十年的心血沒有白費。」洪愛連說。
老手藝加入新理念看似小小的糯米糰子,製作起來可真不簡單。經過四十多年的反覆創新,探索出了一套獨特的製作訣竅,使麻餈在保留傳統口味的同時,又增強了它甜而不膩、糯而不黏的特性,讓吃過洪家麻餈的人都有一個香甜的回憶。
融入文化迎合市場英都麻餈的特色就是香甜可口,軟韌微冰。如今,古老的製作方法已經隨著電器設備的產生而逐漸改進,從原始的石磨磨漿改成了電磨磨漿,節省了不少人力、物力。但純手工製作的麻餈自有一種獨特風味。
以前做麻餈是為了填飽肚子,而現在的消費市場早已從吃飽肚子轉為品嘗文化感受歷史。所以,英都麻餈除了作為紅白喜事的珍品和祭品,還成為華僑賓客來南安時常購的馳名特產。
傳統手工麻餈的做法:
1.泡了一夜的糯米。
2.蒸好的糯米飯。
3.炒香的黑芝麻用擀麵杖碾碎,加入白糖混合。
4.蒸熟的糯米,用擀麵棍揣打,目的是要把糯米揣爛揣黏。
5.蒸熟的糯米,用擀麵棍揣打,目的是要把糯米揣爛揣黏。
6.全部裹上芝麻糖即可享用。
當然嘍,傳統的做法好像比較複雜,下面教教大家在家裡就可以做的
自家動手做麻餈的做法:
步驟1、準備原料:糯米280克、清水200ml、玉米澱粉適量(操作時做手粉用)。
步驟2、糯米淘洗到水變清為止。
步驟3、洗過的糯米用篩子將水分瀝乾,備用。
步驟4、在松下自動制麵包機容器內安裝上做麻糬用的葉片,放入糯米和清水。
步驟5、選擇麵包機菜單19,啟動機器開始自動製作麻糬。
步驟6、時間結束,麻糬製作完成。
從麵包機內取出製作好的麻糬,分割成小塊再團城小球,包入豆沙餡後即可食用。
有時間的話,用松下麵包機也可以自制紅豆沙,做法也蠻簡單,把紅豆和等量的清水、再加入適量的白糖,一起放入麵包機,選擇菜單17,按下開始,一切交給機器自動製作,就可以慢慢等待美味紅豆沙製作完成了。
YOYO貼心叮嚀:製作麻糬的糯米不需要浸泡,直接做就非常軟糯好吃。麻糬的口感和軟硬程度,而已通過增減水的用量來調節。
在製作麻糬的開始階段,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放入綠茶粉、艾草等,就可以做出不同口味的麻糬,但不要放堅果之類硬的食材,會損傷麵包機內桶的鍍膜。
製作好的麻糬可以加上自己喜歡的材料,比如花生粉、熟豆面、芝麻、和紅豆等,就能做出滋味百變的美味花樣麻糬。
美味又簡單易做的麻糬,趕快動手試試吧。下面來欣賞一下【日式麻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