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搖滾歷史版圖慢慢的越來越完整了。此前,我們已經重溫過無數經典的音樂作品,從搖滾樂的起源開始,分享過無數經歷了時間洗鍊的經典名作,分享過歷史的先驅者們,分享過極端的黑死敲,也分享過更偏向藝術性的前衛作品。
而今天,我們將開始在這個巨大的搖滾樂版圖上補充全新的內容——Doom Metal。這是一個與黑死敲等極端金屬聯繫非常緊密,但是顯然關注度並不算太高的類別。儘管小眾,它對後來的金屬樂隊們仍然有著不可忽略的影響。
Doom metal整體來說就是給人一種非常喪的感覺。它緩慢的節奏、低沉的音調、大量的失真和非常厚重的音色都營造出了難言的壓抑和鬱悶。從結構特點上來講,它還是更傾向於傳統的重金屬——以Blues為根基,以傳統的老三件樂器(吉他,貝司和鼓)為主,以Riff為主要的演奏方式,順帶著還有更偏向傳統但是更喪的主唱。
Doom metal之所以被稱為「doom(毀滅、厄運)」,就是因為它從整個音樂氛圍的營造,歌唱主題以及主唱的演唱方式都給人非常絕望,悲慟,消極,(有時候有點)慢吞吞的感覺。他們的歌詞大多數圍繞著死亡、葬禮、痛苦之類的主題,有時候也會包含宗教和象徵性的文學意象。隨著風格的發展,後來也有更多的 音樂元素融合到了這種風格之中,於是出現了諸如Epic Doom(增加了古典樂元素的史詩厄運)、Sludge Doom(更多的結合了硬核朋克的特點,也被稱為Sludge metal泥漿金屬)、Death Doom、Black Doom等等子類別,而不同的國家地域之間的Doom metal風格也有著明顯的差別。
這些我們留在會在後文慢慢介紹,而今天,我們就從它的開端——Black Sabbath的《Black Sabbath》講起。
《Black Sabbath》是Black Sabbath發行於1970年的首張專輯《Black Sabbath》的同名曲,而這張專輯當時最好的成績是Billboard 專輯榜的第23名 。關於樂隊和專輯的光輝歷史我們就不再贅述了,今天主要來說說這首歌。
這首歌的靈感來源於樂隊貝斯手Geezer Butler的一個噩夢。為了追求靈感,Geezer一度把自己的公寓所有的牆全都塗黑了,還在牆上掛了許多撒旦的畫像。有一天,他在讀Ozzy Osbourne送給他的一本關於神秘學的書的時候,睡著了。迷迷糊糊中,感覺自己的床腳有個黑色的影子一直注視著他,就驚醒了,可是書卻不見了。
這個故事可以說完美的詮釋了Doom metal給人的感覺——壓抑,低沉。而為了在音樂中實現這種效果,Black Sabbath雖然採用的是Blues式的五聲音階,演奏方式卻是金屬式的。主Riff段是一個由減五/增四和聲進行組成的三全音G-C。這就是著名的「魔鬼的顫音」,西方音樂中經常用它來象徵撒旦,而Black Sabbath第一次將它運用在金屬樂中,隨後也成為Doom Metal風格的一個重要標誌。
不過,儘管這首歌早在1970年便誕生,隨後還成為Black Sabbath樂隊最經常演唱的歌曲之一,但是一直到80年代之前,它還並沒有完全自成流派,而Doom metal的名稱也還沒有出現。
另外,Black Sabbath還有另外幾首風格類似的歌曲,包括《Children of the Grave(1971)》,《Electric Funeral(1970)》還有《Into the Void(1971)》,有興趣的可以聽一聽。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早期樂隊是Pentagram,成立於美國維吉尼亞州。他們在70年代的非常活躍,以翻唱和模仿Black Sabbath為主,留下了大量的EP和Demo,不過一直到1985年才發行首張專輯,而那時的樂隊成員除了主唱Bobby Liebling已經全換過了。在90年代Pentagram重發行了一張70年代的作品合集《1972-1979》,可以作為樂隊早期風格的參考。而樂隊更深遠的影響則包括了The Obsessed, Place of Skulls,Internal Void,Spirit Caravan等等。
另外我們在這裡先行簡單梳理一下Stoner Metal和Doom Metal的關係。現在一般認為在聽感上,Stoner Rock/Metal是Heavy Metal/Doom Metal與 psychedelic rock(迷幻搖滾)以及acid rock(酸搖)融合的產物,同樣是70-80年代便開始萌芽,但是直到90年代才正式成形。
無論是從時間上來看還是音樂風格上來看Doom 和Stoner這兩者之間的聯繫異常緊密(但是又確實有明確的區別),界定起來也很麻煩。在這個過程中許多樂隊後來被界定為Stoner metal,但是他們確實也為Doom metal風格的成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關於Stoner Rock/metal的系統介紹我們將另行開啟專題,但是為了便於讀者領會整個音樂的發展歷程,在本篇內容中我們會將比較重要的相關的作品和樂隊進行簡單介紹。
通常Blue Cheer被認為是最早的Stoner Metal樂隊之一,這支樂隊我們在之前「早期重金屬/硬搖滾」的篇章中也有提過。他們1968年發行的首張專輯《Vincebus Eruptum》也是「原型重金屬」的代表作之一。他們在作品中的吉他音色與擴音效果為其他音樂家提供了一個可以效仿的模板。
Black Sabbath的吉他手Tony Iommi在1973年還發掘了一支樂隊——Neceomandus。他們在1973年錄製了一張專輯《Orexis Of Death》,之後樂隊解散了,而這張專輯直到1999年才發行。通過這張專輯,這支樂隊也被追認為是最早的Doom Metal樂隊之一。
另外一支與Neceomandus有著相似命運的樂隊Iron Claw,他們來自蘇格蘭,樂隊同樣成立於1970年,解散於1974年。直到2009年,16首20世紀70年代初錄製的歌曲被Rockadrome唱片公司重新灌制與發行。同樣作為Doom Metal的根源樂隊,英國搖滾雜誌「Classic Rock」在2007年發布的文章《失落的重金屬先鋒》中分別提及了Neceomandus與Iron Claw兩支樂隊。
早期的Doom Metal樂隊還有來自日本的Flower Travellin` Band,尤其表現在1970年初發行的《Kirikyogen》與《Satori》這兩張專輯。除此之外,Sir Lord Baltimore,Buffalo,Lucifer`s Friend等樂隊也都對Doom Metal產生了一定影響。
不過,整體來說,當時的類似音樂風格以零零散散嘗試為主,也稱不上什麼趨勢或潮流。一直到1982年,才有Witchfinder General發行了他們的首張專輯《Death Penalty》。這張專輯其實整體說來仍舊是一張重金屬專輯,不過放慢了速度,音色也變得偏重了一些。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歌曲是《R.I.P》。
1984年2月,Saint Vitus發行首張專輯《Saint Vbitus》。其實根據樂隊主創的說法這張專輯早在1982年就錄製完成了,卻推遲了兩年發行。這張專輯一般被追認為Doom metal 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首張專輯。
同樣比較具有先鋒性的還包括1984年3月Trouble樂隊的首專《Psalm 9》,Pentagram的首專《Relentless》。嚴格說來其實他們跟現代意義上的Doom metal都不太一樣,僅作參考吧。
1986年6月,瑞典樂隊Candlemass發行首張專輯《Epicus Doomicus Metallicus》。這張專輯的風格跟當時市面上的其他歐洲樂隊都迥然不同,運用了歌劇式的唱腔和又慢又重的Riff。專輯大受好評,隨後也成為Epic Doom的著名代表作。而更重要的是,隨著這張專輯的逐漸風靡,一個全新的音樂類別正式擁有了姓名,走進了人們的目光中——Doom metal。
下一期,我們就從這張著名專輯開始,看看獨屬於Doom metal的全新畫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