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段時間宣布在2月13日到14日在華沙舉行中東安全和穩定國際峰會,主辦國是波蘭,由於前段時間美國和伊朗交惡,想都不用想這個峰會針對性多強,波蘭最近拿到了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的地位,用波蘭外交部的話說,希望在國際事務大展拳腳,波蘭已經在2016年舉辦過北約峰會,這是波蘭舉辦的第二個有影響力的會議。
截止到目前,據BBC的新聞說,這次中東會議看起來是一個「奇怪的外交場合」,一個主要由西方和阿拉伯國家的集會為什麼會在波蘭的華沙舉行?這次聚會讓歐洲外交界「集體打哈欠」,在最後一天都不能確定到底誰回來,先是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表示有其他安排,所以恕不奉陪,英國很給面子,外交大臣會到---至少出席個開幕式,其他歐洲國家會派更低級的官員來,中東的一票國家,沙特,葉門,約旦,科威特,巴林,摩洛哥,阿曼和阿聯會派部長來,埃及和突尼西亞派副部長來。
俄羅斯表示恕不奉陪。
最給力的當屬以色列,內塔利亞胡表示親自來。巴勒斯坦對川普不滿,拒絕派人來。
這裡面比較詭異的是波蘭為什麼會舉辦這個峰會,伊朗外交部長憤怒的表示,二戰時期伊朗收留了12萬波蘭人,波蘭就是這麼對待伊朗的?
歐盟之所以對這個峰會冷淡,想也想得到,本來歐盟就對美國撕毀伊朗核協議不滿,現在又在華沙這個遠離中東的地方舉辦什麼中東會議,想必又要變成譴責伊朗大會,興趣寡淡是正常的,波蘭不可能不知道歐盟的態度,但是波蘭本為歐盟的一員,外交政策和歐盟完全相悖,當年德國天天還對中國吵吵說「尊重一個歐洲」,那現在誰在不尊重一個歐洲呢?
波蘭過去不是這樣的,大家都知道波蘭有多重身份,除了身為歐盟一員,維謝格拉德一員,波蘭同時還是所謂的「魏瑪三角」一員,所謂的魏瑪三角,指的是1991年,德國,法國,波蘭,三國外長在魏瑪舉行的會議建立每年定期會晤的機制,法德為核心,波蘭為東歐前鋒,以法德框住波蘭,維護法德在歐盟的軸心作用,突出波蘭在中東歐國家中的「示範生」地位,推進歐盟東擴。而波蘭一直不甘心為魏瑪三角中的小卒子,在此後又成立了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組成的維謝格拉德集團,同時這四國還搞了一個《中歐自由貿易協定》,成立了中歐自由貿易區。
波蘭成為東歐的「優等生」,不是意外的,是安排的,什麼叫意外?中國崛起就是意外,如果時間能重回1995談判那會,美國人就算把手剁了都不會讓中國進入WTO。
波蘭從一開始加入歐盟的時候就充滿了曲折。波蘭位置非常特殊,地理面積不小,有31萬平方公裡,對比來說,德國35萬,英國24萬,對比來說波蘭真算是「歐洲大國」了,波蘭這種「大國心裡」外加上地理位置特殊導致波蘭經常利用自身的政治籌碼,在棘手問題上非常強硬,這是歐盟在東擴時期非常特殊的現象。
舉個例子,土地自由買賣問題。歐盟要求所有加入歐盟的國家必須允許其他歐盟國家的農民自由購買他國土地,這是硬要求,但是波蘭有800萬農民,佔據人口40%,大多數農民比較窮,波蘭一方面擔心外國廉價購買波蘭土地,一方面又擔心歐盟的農產品衝擊波蘭農業,在外國人購買本國土地問題上,一開始波蘭堅持18年過渡期,歐盟認為18年太久,建議7年,討價還價後商定為12年,這新聞一出來,了不得,波蘭國內輿論大譁,波蘭反對黨指責波蘭外長出賣波蘭國家利益。
在安全防務問題上,波蘭也和歐盟不一致,波蘭一直強調歐盟應該和北約合作,歐盟應該維護北約的作用,避免北約在歐洲問題上被邊緣化,想想前段時間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倡所謂的歐盟軍隊,以及德國的附和,你就知道法德兩國對于波蘭這種說法有多麼惱火了。
在法德看來,波蘭似乎成了另外一個「英國」,從歷史上看,波蘭似乎就和沒和歐盟一致過,美國要求歐盟增加防務,北約東擴,建立東歐反導體系等等問題上,波蘭和法德完全不一致,尤其是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波蘭堅定的站在美國一邊,無視法德的態度,使得法德兩國對于波蘭忠誠度疑慮不小。
最近的新聞,波蘭要和義大利建立華沙--羅馬軸心,對抗法德軸心,這個事情新聞已經曝過了,我就不多說了,但是實際上波蘭的野心遠不止於此,早在烏克蘭尤先科在歐洲委員會發表演講,稱烏克蘭未來將會和歐盟在一起的時候,波蘭隨即表態對烏克蘭堅決支持,當時波蘭總統第一時間就和歐盟成員國商議,就歐盟成員國和烏克蘭加入歐盟的計劃舉行談判,2014年烏克蘭基輔暴力衝突,波蘭外長也進行第一時間調停,但是你會發現,歐盟對烏克蘭的事情其實相當冷淡,反而德國一直在北溪二號線的問題和俄羅斯勾勾搭搭,美國譴責德國依賴俄羅斯,要求停建北溪二號線,用美國的天然氣替代俄羅斯的天然氣,德國到現在為止都不肯停建,本身這是美國想兜售天然氣的行為,很容易被理解,但是波蘭在歐盟內部言辭激烈指責德國,給德國造成不少困擾。
波蘭對於烏克蘭問題上心是有原因的,波蘭意圖建立起一個東歐和波羅的海國家的大波蘭勢力圈,吸收烏克蘭,白俄羅斯以及摩爾多瓦,喬治亞地區,外加上維謝格拉德的四兄弟,可謂勢力大增,野心委實不小。
波蘭法律與公正黨,也就是現在的波蘭執政黨目前的政策比較詭異,一方面在國內倡導「清除共產主義影響」,另外一方面又加大國家對經濟的幹預力度,不贊成波蘭加入歐元區,仿效英國和歐盟之間的關係,改變自80年代後期溫和的外交策略,從過去的親歐的態度變成了親美防俄,疏遠歐盟的態度,為此波蘭曾經三翻番四次否決歐盟和俄羅斯之間的談判,比如說2006年11月的歐盟外長會議,波蘭就一票否決歐盟對俄談判。
波蘭是歐盟成員,但是不是歐元區成員,希臘爆發主權債務危機後,波蘭立即將貨幣貶值,在2009年反而實現了經濟正成長,而當年法國和德國都損失慘重,法國GDP當年-2.94%,德國更慘-5.62%,法德兩國在此後出臺各種政策,力求穩定歐元,由于波蘭不在歐元區,這些措施反而惠及不到波蘭,在歐元區進行整頓以後,歐元區內部的財政,經濟和政治一體化加強,波蘭反而被排斥在邊緣地區。
波蘭執政黨法律與公正黨領導人雅羅斯瓦夫·卡欽斯基
目前波蘭執政的法律和公正黨被指為卡欽斯基的傀儡,想當年卡氏兄弟在2005年執政期間搞出一堆反歐親美得事件,導致波蘭和歐盟關係嚴重倒退,這次基本上屬於歷史重演,剛上臺就搞出了波蘭憲法危機,弱化波蘭憲法法院職責,氣的歐盟祭出第七款要剝奪波蘭在歐盟內部機構的表決權,在難民協議,媒體法案,外交政策等等問題上數次和歐盟作對,這次的華沙會議,只不過是波蘭和歐盟之間鬥爭的一個小插曲。
如果英國能順利脫歐,那麼波蘭將會成為美國影響歐盟政策的最重要的棋子。
不得不想對波蘭的外交層做一個建議:義大利真心不靠譜,所謂的華沙--羅馬軸心,人家德國真的試過,不咋地,想找盟友請換一個。
順便說句,前段時間波蘭搞華為的問題,現在回過頭來看,再清楚不過了,就是給美國的投名狀,伊朗從來沒惹過波蘭,一樣被波蘭拿去給美國人當祭品,只不過波蘭這種得罪中國,俄羅斯,歐盟,只討好美國一家的外交政策是否妥當,那就見仁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