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足聯提出了一份每場比賽可換5人的議案,如果最終通過,將延續到2021年年底、適用於明年歐洲杯等大賽的臨時政策。
個人覺得,這個政策可以推而廣之到全球所有比賽,一直施行。
首先,比賽會更加激烈,球隊排兵布陣靈活性更大,也能更大的調動球員訓練比賽的積極性,增加比賽激烈程度、增加比賽的觀賞性,從而促進足球運動的發展。
國內聯賽,一場比賽只能換3個人,除了鐵定上場的幾大高價外援,如果再加上受傷和犯規,再加中國特色的U23政策,對於球迷,本場比賽教練員調度換人全部內容都已瞭然於胸,一點懸念和額外想法都沒有。
足球最大的魅力就是懸念和不確定性!一場比賽,因為換人少,開場就猜到結尾,是很傷害足球的。
作為替補球員,如果每場比賽就是在替補席上當觀眾,那是很傷踢球的積極性、那是很傷自尊!但是如果一場比賽能換5人,意味著機會多了去,自然訓練和比賽的積極性會高漲。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再也不是陪太子讀書了!
就這麼個皆大歡喜的足球政策,到滬上媒體看來,居然說恆大是最大贏家,因為恆大歸化球員多。
其實,這個太片面。明明是大家得利,為啥只拿恆大說事,不厚道。
我能想到的最大壞處是神馬?大家猜猜看?
按照中超的尿性,經常以換人拖延時間,那換5個人,整場比賽還不被拖死。建議換人時,不必等到下場球員出場,替補球員到位就能開球。那還有誰敢拖延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