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只聊業餘足球奇聞趣事的綠茵三弟。
今年確實特別,疫情改變很多事情,就比如,讓我一個無所事事的人做起了自媒體,還做的不亦樂乎。
對於足球領域,也有一個值得我們聊聊的事,也許還會對未來的足球產生很大的影響。
今年5月,德甲在疫情後重啟,德甲和德乙的36支俱樂部派出代表決議,一致通過了此前國際足聯,以及IFAB(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提出的每隊、每場可換5人的規則。
無獨有偶,2020年6月6日,義大利足協也官宣,意甲重啟後的比賽,也會像德甲一樣使用五換人制,一場比賽裡每隊允許更換五名球員,但換人次數仍然是三次,並且每次換人最多2人,也就是三次五人的換人規則。
2020年5月16日的時候,2019-20賽季第26輪,多特蒙德與沙爾克04的比賽中,第86分鐘,沙爾04的貝克爾換下肯尼,用滿了第五個換人名額。
我估計,這應該能寫進足球發展的歷史中。
當然,換5人這個規則還是跟疫情有關,考慮到疫情帶來的影響,以及對球員健康的保護目的。
現在,這也只是國際足聯,對足球規則的臨時修改。
但是,我預感,若干年後,也許就會成為足球發展史上重要的一次嘗試,對未來足球的影響也許有著重大的意義。
足球換人制度的發展史
我們先回顧一下足球的換人制度,在1965年之前的100年裡,足球是不允許換人的,1965年英格蘭足總杯決賽上,利物浦後衛格裡—伯恩,在鎖骨折斷的情況下,帶傷堅持比賽,幫助利物浦斬獲足總杯。
賽後,球迷、媒體當然對伯恩的英勇事跡這也大肆讚美,同時也引發了討論,為了保護球員,也有利於觀賞性,終於確定了換人的規則,但是,只允許換一人,而且只能換傷員,不存在我們現在概念裡的,為了戰術,為了體能去換人。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句話啊,是適合全人類的。之後就不斷出現,需要防守了,前鋒就炸傷,換個後衛上來;需要進攻了,後衛就炸傷,換個前鋒。
官員們也看到了這種作弊的行為,但是,同時還發現,這樣做,還能增加比賽的觀賞性和不確定性,也是好事,索性,就把必須換傷員這個規則改掉了,但是,還是只能換一個人。
1970年世界盃開始,世界大賽基本沿用了換一人的規則。
後來呢,又不斷修改,變成可以換三個人,但是,必須有一個名額是門將!
直到1997年,正式完善了換人規則,也就是,每場可換三人且不限位置的規則,沿用到現在。
足球,作為世界第一大運動,顯然它是非常成功。
現代足球規則的改變,跟研究新冠疫苗一樣,對99.9%的人都有效也是不行的,即使只是0.01的副作用,對於全球幾十億人來說,那也是幾十萬上百萬的人命,那是災難性的,後患無窮!
所以,現代足球規則的每一個微小的改動,也都會經過嚴格的論證和實踐,一旦出現什麼副作用,後果也是不堪設想,運動同樣也有興衰更替,還是需要謹慎行事!
不過有意思的是,國際足聯對改變換人名額似乎早有心思。
2016年3月,國際足聯就對足球比賽換人規則進行過一次嘗試,在一些大型賽事、或者大型賽事的淘汰賽、加時賽階段,就啟用了換四人的規則!
比如,裡約奧運會足球比賽、U20女子世界盃、世俱杯等。
2016年皇馬與鹿島鹿角的世俱杯決賽加時賽,莫拉塔換下了C羅,就是第四人規則!之後的2018年世界盃和2018—2019賽季歐冠,也開始在淘汰賽和加時賽實施「第四換人規則」。
說到這,你發現,疫情可能是個更改換人規則的原因,也可能就成為「換5人」規則的契機。
說到這呢,我這種普通球迷,雖然說不上來,換5人對未來足球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但是,咱們倒是可以開開腦洞,猜想一下,如果能換5個人,足球會變成什麼樣呢?
犯規是不是會變多呢?牽一髮而動全身,紅黃牌規則要不要變化呢?
如果弱隊打強隊,弱隊偷襲成功,比分領先,然後換上十個防守隊員會是什麼場景呢?
每個隊都可以換5個人,那一場比賽,雙方會不會打出n種風格來?
每個球隊到底需要幾名核心隊員呢?
或者說需要幾套陣容呢?
每隻球隊的人數需不需要擴充呢?
足球會不會變成橄欖球一樣,防守一波人,進攻一波人?
能換5人,會不會造成強的更強,弱的,小的球隊越來越艱難呢?
想到這我好累啊,哈哈,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想法,留言,咱們討論討論!
好,今天的話題就到這,咱們生命不息,足球不止,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