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西3年投入21億元補農村短板 近25萬人喝上「放心水」

2020-12-22 中國網湖北

鄖西縣上津鎮絞腸關盤山路鳥瞰。(通訊員鍾建華攝)

鄖西縣店子鎮鋪設農村飲水工程水管。(通訊員楊洪霞攝)

水龍頭輕輕一扭,白花花的水「譁譁」流出。

「自來水入戶,生活方便了許多。」張平女是鄖西縣三官洞林區蒿坪河村村民,11年前從內蒙古嫁過來,印象最深的就是吃水難:走3公裡山路挑水,一天兩擔,衣服都不敢經常洗。

2019年,林區新水廠投用,全村再不為吃水發愁。同時,道路刷黑、電網改造,小山村面貌一新。

鄖西地處秦巴山腹地,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落後。2017年至2019年,該縣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水電路」問題,投入約21億元,實施安全飲水、農村電網和路網改造工程,補齊短板,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近25萬人喝上「放心水」

三官洞林區有5個行政村、19個村民小組,散居在溝溝岔岔中,常年地表無水,又屬高山高海拔林區,霜凍期長。每逢冬季,自來水管網極易凍裂。有一年,蒿坪河村因水管爆裂連續3個月無水可用。

2018年,林區爭取220萬元資金建設安全飲水工程。2019年2月,新水廠投入使用,建有網格絮凝池、斜管沉澱池、無閥快濾池、清水池、加藥間、消毒間、配電及自控間、管理房等,配套自動化加藥設備、消毒設備、水質儀表,實現自動化控制。水廠的原水質、水量和出廠水質、水量、水壓都可在線監測。

「從前年冬天到現在,家裡沒有斷過水。」9月4日,張平女開心地說。

鄖西年均降水量不足900毫升,是湖北最乾旱的地區之一。2017年以來,該縣整合各類資金4.04億元,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成各類飲水工程1580處,新建聯村小水廠49個、小型集中供水工程658處和分散飲水工程855處。

三分建、七分管。該縣出臺農村飲水工程運行管理辦法和運行經費管理等制度。各村聘用專職管水員管理水網設施,縣水利部門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對每一塊水錶給予15元的管理經費補貼,實行「國建村管」。分戶飲水工程由縣水利部門免費提供管材,實行「自建自管」。

縣水利和湖泊局局長陳剛介紹,目前,縣內269個村、1116處易遷安置點、24.9萬人的飲水困難問題基本解決,安全水、放心水流進千家萬戶。

電網改造惠及6.16萬戶

9月1日,湖北口回族鄉新川小學開學,健康廚房給孩子們做出豐盛餐飯,校長夏習山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這是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學,隨著搬進易地扶貧搬遷點的群眾越來越多,學校不斷擴招,現有學生242人。8月,學校加緊擴建健康廚房。「廚房裡都是大功率電器,遠超原有線路負荷。」8月26日,夏習山向國網鄖西縣供電公司關防供電所緊急求援。供電所所長黃強當天趕到現場勘查,制定遷改方案。27日清晨,施工隊進場施工。由於頭一天準備充分,電線拆除、組立新杆等工作進展迅速。當日16時,改造工程順利完成。

鄖西山大溝深,許多鄉鎮存在用電線路老化問題。

近3年,該縣聚焦易遷點用電、機井灌溉用電、農業生產動力電等需求,投入2.93億元,大力實施農村電網改造,新建改造10千伏等中低壓配電線路8421公裡、配電臺區978個,供電可靠率提升至99.89%,惠及6.16萬戶。

國網鄖西縣供電公司還為全縣光伏扶貧電站提供現場勘查、接入方案制定、併網驗收、電費結算等「一站式」服務。

9月3日,城關鎮小河村黨支部書記蔡興旺收到國網鄖西縣供電公司發放的5萬多元轉帳支票,這是村裡一年來的光伏發電收入。他介紹,小河村光伏電站年發電量達6萬千瓦時,每發1度電,供電公司支付0.41元基本電費,並轉移支付扶貧補貼0.54元。僅此一項,村集體年收入5萬多元。

目前,鄖西已建成147個光伏扶貧電站,截至今年5月,總收益4400餘萬元。

打通斷頭路1200公裡

9月5日,天剛蒙蒙亮,夾河鎮夾河跨江大橋橋頭,20多名菜農挑擔、推車,過漢江到陝西白河縣城賣菜。

兩年前,過江可沒這麼容易。「以前坐船,來回2個多小時,車船費40多元。2018年橋通了,來回不到30分鐘,方便多了。」張太亮是夾河鎮夾河關村村民,種植大棚蔬菜50多畝,每天往白河縣送兩次菜,年收入近10萬元。

溯江而上,景陽鄉蘭灘口漢江公路大橋建設已進入收官階段。這是漢江入鄂第一橋,預計下半年通車。該鄉騾馬店村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過去交通不便,祖祖輩輩靠騾馬運貨,村名由此而來。村民餘致東開了間榨油坊,油香飄到對岸白河縣。可漢江阻隔,送貨要坐輪渡,許多生意黃了。眼看村頭的蘭灘口大橋即將通車,餘致東計劃用汽車換「騾馬」。

湖北口回族鄉坎子山村是個「絕壁村落」。早年間,村黨支部書記魏登殿帶領鄉親鑿山開路,被譽為「當代愚公」。如今,在各級政府幫扶下,村裡修通35公裡出山鄉道,寬6米,瀝青路面,安全暢通,「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歷史一去不復返。

2017年以來,鄖西籌資14.3億元,大力推進農村路網改造和「四好農村路」建設,優化縣、鄉、村三級交通物流體系,僅2019年打通斷頭路1200公裡,目前全縣僅剩最後200公裡堵點。

「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關乎脫貧攻堅戰收官,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一步。」縣委書記張濤表示,鄖西將進一步加大投入,建立健全管護長效機制,全面推進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相關焦點

  • 湖北計劃投入91億元讓農村居民「喝好水」
    新華社武漢12月13日電(記者侯文坤)為持續提升農村飲用水質量,湖北計劃3年投入91億元,實施農村飲水提標升級工程,讓農村居民從「有水喝」到「喝好水」。該項工程預計可惠及1071.56萬人口。這是記者從湖北省水利廳了解到的。
  • 汩汩清水到農家,廬江7.4萬人喝上「放心水」!
    汩汩清水到農家,廬江7.4萬人喝上「放心水」!在今年的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中,縣水務局和水務集團齊抓共管,加大對城鄉供水一體化的建設力度,對已通水地區增設增壓泵站;對未通水地區加大鋪設管網力度,打通最後一公裡,著力解決好農村飲用水這一短板問題,實現從「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轉變。
  • 農村居民喝上了乾淨水、放心水!
    「以前喝的都是山上接的泉水,時有時無,遇上乾旱,水還渾濁。現在喝自來水,不用擔心不衛生、不安全。」12月8日中午,五指山市南聖鎮新春新村村民曾德興剛回到家,就拿起水壺去廚房接水,準備燒水泡茶。「十三五」以來,我省圍繞實現全面小康的任務和要求,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城鄉供水管網延伸工程,全面深化農村飲水安全改革,將乾淨水、安全水引入千家萬戶。 2015年,省水務廳編制我省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規劃,規劃受益農村人口58.73萬人。
  • 廣西環保水務集團:聚力「智惠」水務建設 讓群眾喝上放心水
    聚力「智惠」水務建設 讓群眾喝上放心水——北投環保水務集團大力開展智慧水務建設紀實BOUT US關於我們智慧水務是水務企業乃至行業發展的趨勢和方向。其中,由北投環保水務集團上善若水公司承建的四川川投大廈直飲水系統也已投入使用,得到了客戶好評。目前,北投環保水務集團擁有專利12項、軟著22項,其直屬企業上善若水公司不僅入編了「科技型」中小企業庫,榮獲「2019年區內首批高新技術企業」「2019年度自治區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單位」稱號,其申報的「智慧水務平臺建設項目」還獲得第一批數字廣西建設標杆引領重點示範項目稱號。
  • 讓鄉親們喝上安全水|貴州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掛牌督戰紀實
    從1996年開始,貴州相繼啟動渴望工程、解困工程、飲水安全工程、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農村飲水安全攻堅決戰行動等。截至2019年底,累計投入近200億元,解決近3000萬農村群眾的飲水問題。  但由於貴州農村群眾居住分散,飲水工程點多、面廣、線長,工程性缺水、季節性缺水、管理性缺水等問題仍然存在,特別是威寧、納雍、赫章等「9+3」深度貧困縣區,仍有部分農村群眾飲水不安全,遇上持續乾旱,群眾山溝找水、連夜守水、排隊等水、河谷背水、靠政府送水的現象仍然存在。同時,其他縣(市、區)也不同程度存在盲區、死角。
  • 深圳寶安:瑤山巧用「三字訣」 群眾喝上「放心水」
    自扶貧協作大化以來,寶安根據「兩不愁三保障」工作要求,緊扣貧困群眾飲水安全這一突出問題,面對打井20餘個,鑽探300米仍取不到水的巨大困難,巧用「集、建、引」三字訣,累計投入7095.73萬元,讓3.7萬名大化群眾(其中貧困群眾2.5萬名)喝上了便利、純淨的「放心水」,一舉解決瑤山群眾困擾多年的飲水問題。
  • 91萬村民喝上「放心水」公安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交出滿意答卷
    近日,從縣水利和湖泊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中心傳來消息,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交出滿意答卷,全縣91萬農村人口的安全供水問題得到解決。縣飲水中心堅持「規模化發展、標準化建設、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專業化管理」的思路,加強對工程建設質量的監督和管理,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穩步推進。2019年年底,章田寺鄉毛家水廠、孟家溪鎮寶崗水廠等鄉鎮水廠啟動供水管網改造工程,該工程將於今年12月底前全部完工。
  • 江蘇省《關於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環保網獲悉,近日,江蘇省發布《關於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突出短板的實施意見》,通過實施農業農村領域10項補短板工程,力爭建設1000個以上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推動1萬個以上企業「聯村帶農」,帶動1萬億元以上資本進入農村,把農業基礎打得更牢,把「三農」短板補得更實,
  • 5年間投入專項扶貧資金 788.39億元
    本報訊 12月15日,記者從貴州省財政支持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6年至2020年,中央和省級加大投入力度,共累計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788.39億元,其中中央451.9億元、省級336.49億元,年均增長21.59%。
  • 臺安縣農業農村局進一步落實農村補短板保障措施深化農村改革
    臺安縣農業農村局通過多項措施進一步落實農村補短板保障措施深化農村改革:一是產權交易服務中心已具備線上交易,線下鑑證、頒證,他項授權質押融資功能,下發了《臺安縣農村綜合產權流轉交易市場發展的實施意見》和《臺安縣農村集體資產資源交易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關於進一步規範臺安縣農村集體資產
  • 湖北省水利廳發布新一輪補短板行動方案
    本站訊 9月23日,湖北省水利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靜在省委宣傳部召開的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動新聞發布會上,對新一輪水利補短板情況進行了介紹。  李靜表示,新一輪水利補短板工程涵蓋了湖北省納入全國150項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的9個重大項目、去年底謀劃的抗旱補短板項目以及針對今年汛期暴露出的薄弱環節謀劃的洪澇災害防禦補短板項目等三個方面,重點圍繞防洪能力提升、引調水及骨幹水源工程建設、排灌工程續建改造、農村飲水提標升級等四個方面,擬實施127個項目,總投資1731億元。
  • 黃山市九成農村人口喝上自來水
    記者12月8日從黃山市水利局獲悉,近年來,該市累計投入47628萬元,建成運行1776處農村集中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達58.48萬噸,全市農村人口自來水普及率達94.3%,其中農村貧困人口自來水普及率達99%。
  • 補短板有力度!屏南又一所投資近2億元小學開建
    強基固本 補齊教育短板初冬的屏南氣溫持續走低,但屏南縣東城(國寶)小學項目卻是一派火熱的建設景象,一臺臺工程機械緊張作業,一個個工人爭分奪秒趕工……該項目位於東區旅遊生態城,項目規劃總投資1.8426億元,建成後可開設36個班級,新增1620學位,預計於2021年9月投入使用
  • 從「有水喝」到「喝好水」,湖北鄖陽提升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助脫貧
    11月30日從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水利與湖泊局獲悉,該區投入中央和省級水利資金2.8億元,重點傾斜支持9個水利扶貧項目,主要用於農村飲水、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等6類水利項目,全力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讓人民群眾從「有水喝」到「喝好水」。
  • 晉中市完成14.98萬人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
    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事關脫貧攻堅、事關鄉村振興、事關農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今年,晉中市繼續把「完成4萬人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作為保障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一項重大民生事實來抓,不斷加大實施力度,確保讓飲水困難的農村群眾吃上「安全水」「放心水」。
  • 福建安溪18條教育補短板任務全部完成
    2017年秋,福建省吹響教育、衛生等民生領域補短板的號角。百萬人口大縣——安溪迅速行動,踐行「對教育再怎麼支持都不為過,對教育再怎麼投入都不嫌多」的理念,一路踐行,如今交出靚麗的成績單。義務教育方面,生源擁擠的「一城(鳳城、城廂、參內區域)兩翼(官橋、龍門、湖頭區域)」新增學位近4萬個,60多所農村學校的老舊校舍煥新面貌。普通高中方面,近3億元投向硬體配套設施和辦學資源配置,安一中、銘選、沼濤三所高中入選省級示範校、試點校,金火完中高中部招生實現安溪高中方陣擴容。職業教育方面,緊密的產學對接中,建成6個省市級特色專業群,3個省市級示範性公共實訓基地。
  • 多方發力補短板 年內農村電商物流需求量創新高
    農村市場是擴內需促消費的重要領域,數據顯示,11月農村電商物流需求量達到今年以來最高值。不過,農村物流「慢」和「貴」的問題依然突出。近段時間,多部門頻頻部署挖掘農村消費潛力,進一步補齊農村物流短板,完善電商進農村物流配送體系,降低農產品物流成本。業內人士認為,下一步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將再度按下快進鍵。
  • 「飲水自由」築夢小康:杭州三年增139萬農民喝上放心水
    中新網杭州12月25日電(錢晨菲 臧辰庚)打開家中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譁譁流出,杭州市富陽區佛魯村村民徐中華喜笑顏開,「依靠單村水站佛魯水站,我們村上近300人終於告別雨天黃泥水、旱季沒有水的日子了,『飲水自由』是我們的小康生活。」
  • 1710萬貧困人口喝上放心水
    據央視報導記者從水利部了解到,自2006年以來,經過各地艱苦努力,全國共提升了2.56億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解決了1710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按照現行標準,我國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得到全面解決。
  • 荔波:水潤民心 讓貧困群眾喝水不再難
    為讓全縣廣大群眾能喝上穩定、優質、安全、潔淨的放心水,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荔波縣先後實施了水庫、山塘、渴望工程、解困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農村人畜飲水工程等。特別是脫貧攻堅以來,全縣上下齊動,齊心合力,聚集人力財力物力聚焦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