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縣在園幼兒5214人,學前三年入園率達98.09%,公辦園覆蓋率為57.98%,普惠性學前教育覆蓋率為82.95%;2016年,「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已通過國家評估認定; 2018年度省級教育「兩項督導」工作被評為優秀等級;近三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是97.1%……
屏南實驗幼兒園 王志凌 攝
一連串的數據,彰顯了「十三五」以來屏南縣教育事業取得的成就。近年來,屏南縣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均衡發展,緊緊圍繞教育保障、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主題,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以推動教育改革創新為重點,以優化教育行風、師德師風為抓手,不忘教育初心,牢記歷史使命,實現了教育「十三五」規範預期,為教育「十四五」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強基固本 補齊教育短板
初冬的屏南氣溫持續走低,但屏南縣東城(國寶)小學項目卻是一派火熱的建設景象,一臺臺工程機械緊張作業,一個個工人爭分奪秒趕工……該項目位於東區旅遊生態城,項目規劃總投資1.8426億元,建成後可開設36個班級,新增1620學位,預計於2021年9月投入使用。
自2020年7月3日動工建設以來,僅四個多月時間,屏南縣東城(國寶)小學項目就已完成1號教學綜合樓、教學樓、多功能教室主體建設,正在進行室內裝修,一所美麗校園初見雛形。
平地起校園,東城小學書寫的「屏南速度」後面,是屏南縣委縣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目標,著力補齊教育領域短板的縮影。
「屏南縣堅持研用上級各項政策,合理制定『謀劃項目優先、薄弱短板優先、資金安排優先』三個優先原則。」屏南縣教育局局長包章語介紹,該縣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快教育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十三五」教育發展專項規劃》《「十三五」學校布局專項規劃》以及《城區學校布局和建設規劃》等一系列文件。充分研用上級資金扶持政策,積極將公辦幼兒園建設、校舍安全長效機制、塑膠化跑道建設、薄弱校改造項目納入國家、省級資金補助盤子,2017年來共爭取上級各類項目補助資金達1.06億元,獲得國開行貸款額度達4.33億元。
光華小學舉辦家庭教育講座
成立了教育補齊短板工作領導小組和教育項目提升領導小組,負責全縣教育建設項目的統籌、協調、指導和管理工作。出臺《屏南縣教育系統基建招標管理試行辦法》等多項措施,進一步規範了教育系統工程招標、基建程序。同時多次組織「屏南縣教育系統基建程序及財務管理培訓會」邀請發改、住建、國土、審計、財政等部門專家對各校校長、總務等工程項目參建人員進行工程領域專項培訓,努力打造一支業務熟悉、敢於擔當的教育領域基建隊伍投入全縣教育系統工程建設工作。
2017年以來,屏南縣共謀劃實施教育補短板項目13個,計劃總投資約8.3億元,建設總面積21.69萬平方米,新增各階段學位8970個;完成校安工程建設1.86萬平方米;「薄弱學校改造」項目3.12萬平方米;新建塑膠運動場地8個。
屏南一中新校區
屏南一中新校區、新蕾幼兒園、甘棠幼兒園、二中教學綜合樓建成投入使用;屏城幼兒園、熙嶺幼兒園、嶺下中學教學綜合樓、二中教學樓等項目將於今年9月份投入使用,國寶小學、代溪幼兒園等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一個個落地的教育項目,認真描繪著屏南教育發展新藍圖。
創新機制 提升教師素質
9月9日,屏南縣召開慶祝第36個教師節、第3屆醫師節、第109個國際護士節暨教育、衛健系統表揚大會,對全縣49名教師和16名教育工作者進行了表彰;
10月8日,由屏南縣育才教育發展基金會主辦的、華僑中學承辦的年度優秀教師頒獎典禮在華僑中學禮堂裡舉辦。在典禮上,近80名教師分別獲得教學質量優質獎、優秀班主任獎、優秀管理獎、終身榮譽獎……
高素質的教師是興教根本。圍繞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目標,屏南縣通過完善教師補充機制、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強化業務培訓、實施正向激勵,著力提升師資隊伍整體素質,為教育質量提升提供強有力保障。
「十三五」期間,屏南縣教育系統著力化解教師隊伍總量超編,結構性缺編矛盾,加大緊缺學科教師補充力度,2015-2019年新增教師257人,逐步改善教師老齡化嚴重現象,中小學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達到85%以上。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做好「傳、幫、帶」工作,通過「屏南縣名師名校長培訓工作」「屏南縣中小學教師技能大賽」「中小學教師崗位大練兵」等活動,不斷提升教師專業素質。
名師工作室授牌儀式
校長是學校的「領頭羊」。為發揮名校長、好校長的帶動輻射作用,屏南縣創新述職機制、競聘機制、校長負責制、校長獎勵機制、容錯糾錯及退出機制等,選拔一批想幹事、能幹事、幹好事的校長和學校班子,提高學校的管理效率。
學習取經「走出去」,經驗方法「 引進來」。屏南縣整合優質教育資源,積極開展「大手牽小手」幫扶活動,開展縣外名校、名師定期對縣內學校進行結對幫扶工作;加強縣域內優質校與農村薄弱學校之間結對幫扶工作;做好縣內優秀教師、名師與中青年教師的「傳幫帶」工作。
同時,每年組織開展優秀校長、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評選表彰活動。每年9月初開展教學質量先進個人、教學質量先進學校表彰獎勵工作,並充分利用媒體、網絡等宣傳渠道,大力宣傳優秀教師先進典型,讓尊師重教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從成立名校長工作室到「城鄉雙向支教交流」,從「請進來」到「走出去」,一場場由內而外的蛻變,一次次引發觀念轉變的「頭腦風暴」,驅動著屏南縣一批批教師、校長走上名師、名校長成長之路。
匠心築夢 擦亮職教品牌
走進屏南縣職業中專學校,只見學校建設層次分明,寬敞明亮的教學大樓、窗明几淨的學生公寓、整潔乾淨的校園食堂被綠樹環繞、鮮花點綴……朗朗書聲迴蕩在煥然一新的校園裡,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創辦於1982年的屏南職業中專學校是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承擔著全縣職業學歷教育和社會職業崗位培訓的重任,校園面積84.5畝,建築面積2.4萬多平方米,開設有電子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計算機動漫與遊戲製作、旅遊服務與管理、電子商務、建築工程施工、音樂、美術繪畫、汽車電子技術應用、幼兒保育十個專業。
「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屏南職專緊扣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內涵,搭建融合高效的平臺載體,秉承「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技能為核心」的職業教育辦學理念,以培養「能力+學歷」技術型人才為主,融就業與高考為一體,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實行學分制管理和「雙證」制度,並結合省級課題「5Q8S」管理研究,進行管理實踐。
「我將要幹什麼,崗位是什麼,工作是什麼?」面對學生剛進入學校後十分迷茫的情況,該校通過加強對學生社會認知和專業認知的引導,夯實基礎能力,促進職業素養。實行專業基礎實訓,每年至少組織一個輪次的學生走進企業、擁抱行業,體驗崗位與工作,使學生逐漸認清自己,並對將來有一個實際性的規劃,激發技能學習的信心;對專業技能進行分析解構,遴選編制適合學生技能成長的實訓項目,從零開始,夯實基礎技能,達成認知實踐教學目標。
此外,屏南職業中專還緊緊圍繞市場辦專業,依據需求育人才,靈活設置專業並適時調整,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專業技術人才。以一專多能、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為教育方向,在「招得來、學得好、送得出」三個方面紮實有效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並與本地企業以及廈門國貿集團、福建省銳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暢翔智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公司、上汽集團十多家企業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開辦訂單式培養班、企業冠名班,為學生就業架設橋梁。同時,還與寧德職業技術學院、福建工程學校、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福建華南女子學院等高職院校建立了「3+2」分段制大專班的聯合辦學模式,鼓勵學生進入大學繼續深造。
屏南一中校運會
「多教合一」的職教辦學模式、「一路一臺一館十二欄」的核心文化建設,造就了屏南縣職業中專學校的特色職業教育體系。連續九年,屏南職業中專在高職招考這個領域獲得全市本科錄取人數最多、錄取率最高的佳績,職業教育綜合辦學實力已位居寧德市山區縣前列,先後被評為「福建省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和「寧德市文明學校」。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新時代有新使命,屏南縣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補齊短板、保障公平、深化改革、提高質量,增強教育發展活動,努力提高教育發展水平和質量,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本版部分圖片由屏南縣教育局提供)
閩東日報 記者 葉陳芬 通訊員 甘葉斌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