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實驗不是伽利略做的

2020-12-23 東方網


福建日報9月1日報導: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歷史上著名的兩個球同時落地的重力實驗是伽利略在義大利的比薩斜塔上做的。現在,絕大多數國家正式發行的課本上也是這麼說的。但美國語言與信息研究中心的執行主任、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數學系的客座教授凱斯·達維林卻提出一個驚人的理論:伽利略根本就沒有做過那樣的重力實驗!

為防誤導,伽利略不做試驗

根據課本上的說法,著名的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作了一個著名的重力實驗:他從比薩斜塔上同時拋下了兩個同樣大小的球,其中一個球是重金屬球,另外一個則是木製球。實驗的目的是證明兩個球在地球重力作用下同時著地,從而推翻了亞力士多德的理論。

時至今日,各國的教師們仍然在向他們的學生講述著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著名的重力實驗的情景,但達維林卻指出,這個實驗根本就不是伽利略做的,而是他的一個學生做的。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伽利略曾經從斜塔上同時拋下了兩個球,伽利略是個非常謹慎的人,他不會在公眾面前做這樣的科學演示,因為結果極有可能會誤導缺乏科學常識的群眾。

達維林指出,伽利略非常清楚地知道,任何物體在沒有空氣阻力的情況下都會以同樣的速度從高處下落。同時,他也非常清楚地知道,如果體積相同但重量不同的兩個球同時從高處下落,由於在下落過程中受到空氣阻力的影響,重量大的物體總是會比重量小的物體先接觸地面。

伽利略臨去世之前,他的一個學生在比薩斜塔上做了這個著名的重力實驗。但是,實驗的結果卻最終證明,兩個物體的下降速度的確有微小的差別,重量大的物體比重量小的物體落地時間要稍微早一些。得知這一實驗結果後,亞裡斯多德學派的學者奔走相告,慶祝他們的勝利。事實上,這是空氣阻力作用的結果,伽利略心裡清楚這一點,這也是他不公開做實驗的原因,因為他無法消除空氣阻力,而他的學生所做的實驗竟然證明了希臘的亞裡斯多德是「正確」的,這無疑有些諷刺意味。

伽利略還有更驚人的結論

伽利略於1564年生於義大利城市比薩,1642年死於佛羅倫斯郊外,世人一直將其視為世界上第一位現代科學家。在他進行的重力研究領域,伽利略作了大量實驗,通過這些實驗他測量了物體從不同高度下落所需要的不同時間,他觀察到,時間越長,物體下落的距離就越大。

伽利略還在經過詳細精確的觀察後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重量小的物體在開始下降時比重量大的物體下降速度快,這一說法引起了後來一些學者的迷惑,他們紛紛對伽利略的學說產生了質疑,像伽利略這樣一個偉大的科學家怎麼會犯如此愚蠢的錯誤呢?

但事實上伽利略是對的。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一些科學家再一次進行了那個著名落球重力實驗,這次,他們第一次使用了現代化的高速電影攝影機,而不再僅僅局限於肉眼的觀察。攝影機將物體的下降過程用慢鏡頭一幀一幀地播放出來,結果證明,伽利略的理論是完全正確的。在一開始,重量小的物體的確比重量大的物體下降速度快,但是後來由於空氣阻力的影響,後者的下降速度才趕上了前者。

科學家仔細研究了前面的幾幀照片後發現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怎麼回事。原來,負責釋放球的人的雙手的肌肉疲勞程度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著物體的下降速度。當聽到放開物體的信號後,拿著重物的手由於肌肉疲勞,放開重物所需的時間就相對多一些,而拿著比較輕的物體的手則不同,因此放開物體所用的時間也就相對來說少一點。

達維林教授最後指出,作為一個對科學有著高度負責精神的科學家,伽利略認真記錄下了這一現象,雖然這與他所提出的如果沒有空氣阻力兩個物體將同時落地的理論背道而馳,但是他仍然將這一記錄保留了下來,以供後人參考。伽利略這種對科學負責的精神,值得所有的人學習與讚揚。

 選稿:宋爭 來源:福建日報 

相關焦點

  • 還原歷史真相,伽利略真做過兩個鐵球同時落地?
    最近幾天,當我在網絡上瞎逛時,我發現了一個令我感到詫異的消息,伽利略沒有做鐵球實驗。不知道各位讀者朋友聽到這則消息時是否和筆者一樣的震驚呢?人教版的小學課本收錄的內容,還會有假?這可是官方的權威。課文講述的是年輕的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敢於挑戰權威,並對人人都相信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所謂真理表示懷疑。經過反覆的實驗和驗證,他在人們的嘲笑和懷疑中登上了比薩斜塔,並用實驗驗證了真理。這篇文章讚揚了伽利略不迷信權威的獨立人格和他對真理的執著追求。
  • 伽利略:兩個鐵球同時落地
    公元1590年,在義大利比薩城,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教師在著名的比薩斜塔上,做了一個糾正了兩千年錯誤結論的實驗:他將兩個分別重10磅和1磅的鐵球在塔頂同時拋下,結果「兩個鐵球同時落地」。這個年輕人就是後來著名的科學家伽利略。
  • 伽利略著名的「鐵球實驗」向世人證明了什麼,有什麼科學意義?
    很多人都知道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重力實驗的故事:亞里斯多德時代,人們普遍相信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先落地,而伽利略從比薩斜塔上同時扔下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這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從而證明了物體下落的速度與它的質量無關,因此伽利略的實驗證實了人們以前的想法是錯的。
  • 伽利略沒做比薩斜塔實驗 "兩球同時落地"也並非事實
    大洋網訊 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歷史上著名的兩個球同時落地的重力實驗是伽利略在義大利的比薩斜塔上做的。現在,絕大多數國家正式發行的課本上也是這麼說的。但美國語言與信息研究中心的執行主任、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數學系的客座教授凱斯·達維林卻提出一個驚人的理論:伽利略根本就沒有做過那樣的重力實驗!
  • 兩個鐵球重量不一樣,從同一個地點拋下,會同時落到地面上嗎?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篇文章出現了兩個偉大的人物,一個是亞里斯多德,一個是伽利略。亞里斯多德是世界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學家之一,而伽利略當時只是一個數學教授。而且那時人們都信奉亞里斯多德,把亞里斯多德的話當作真理,誰要是懷疑亞里斯多德,人們就會責備他。
  • 《萬國覺醒》伽利略的鐵球實驗推翻了哪位古希臘科學家的理論答案...
    導 讀 「伽利略的鐵球實驗推翻了哪位古希臘科學家的理論?」
  • 一片羽毛和一個鐵球,在真空中同高同時落下,哪個先落地?
    這樣不管是一根羽毛,還是一個鐵球,在沒有空氣的情況下,當它們在同一高度,起始速度為零時,都會同時到達地面。但如果這個真空在太空,沒有重力條件下,就會失重。在失重條件下,一個鐵球和一片羽毛都不會「下落」。因為「下落」的「下」本質上就是引力,重力是引力作用下產生的,沒有引力就沒有重力,也就沒有上下之分。
  • 兩個什麼球同時落地——關於一篇小學課文的燒腦科普
    小學語文有一篇精巧的課文《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它描述的或許是科學史上最早最著名的思想實驗,也是許多人印象深刻的科學啟蒙。筆者將從這篇滿載童年回憶的課文出發,與讀者朋友共同努力,嘗試將伽利略開發的思想實驗擴展成實驗平臺,探究其中科學的趣味。
  • 蘋果沒砸牛頓,伽利略的鐵球
    蘋果沒砸牛頓,伽利略沒扔鐵球從小學開始,我們總是聽到,牛頓在蘋果樹下休息,然後被蘋果砸中了,然後發明萬有引力的故事,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們的成長,這些我們曾經深信不疑的科學故事,竟然被現代科學和真實歷史給證偽。
  • 這些斜塔和比薩斜塔之間,夾雜著一個扔鐵球的伽利略
    至此比薩斜塔名聲大噪雖然據考證「兩個鐵球同時落地」是個虛構的故事anyway伽利略為人們解鎖了新知識的同時人們也自發的解鎖了許多新姿勢人們喜歡這樣大本鐘其實以0.9mm/年的速度向西北方向傾斜估計等到大本鐘成了英國的比薩斜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不是被矯正就是徹底倒塌了吧
  • 比薩斜塔與伽利略
    比薩斜塔與伽利略 安立志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是小學四年級的課文
  • 力與運動的關係,力並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伽利略通過實驗證明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科學實驗正式進入科學研究的殿堂。關於力與運動的關係,伽利略通過斜面實驗進行了探討。左右兩個斜面組成一個V形(如圖所示),當鋼珠從左邊斜面下滑時,如果接觸面沒有阻力,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會產生能量損耗,鋼珠必然會在右邊斜面上爬升到同樣的高度。如果將右邊的斜面水平放置,由於鋼珠無法達到原先的高度,鋼珠將永遠運動下去。
  • 為什麼16匹馬拉不開兩個半球?
    讓馬來拉兩個合在一起的半邊鐵球,這是由德國的一個熱愛科學的市長提議的實驗。實驗發生在17世紀,市長的名字叫奧託?馮?格裡克。這個市長可不簡單,他非常喜歡科學實驗,而且博學多識。因為小的時候經常聽有關物理學家伽利略實驗的故事,所以他對物理這門學科充滿了興趣。
  • 伽利略的相對性思想 | 《相對論-少年版》先讀為快
    醉心於通過什麼測量研究物理學的人,不妨多思考一下伽利略的工作),小球應該爬升到下落時的初始高度而與斜坡的坡度無關。伽利略進一步做他的思想實驗 (Gedankenexperiment):「若小球從高處滾下後滾到了一個傾角為零度的斜坡上,傾角為零度的斜坡那就是地平面,按理它依然要爬升到初始時的高度,可是在地平面上它又一點兒也爬升不起來,那結果會怎樣呢?小球就只好一直、永遠這麼無助地往前滾下去。
  • 牛頓三大定律有兩個是伽利略發現?為何經典力學還被稱作牛頓力學
    答案居然是8牛頓提出的物理學定律具有巨大的開創性,尤其是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事實上,三大定律中的前兩條定律都是伽利略發現的,只有第三條才是牛頓發現的,那為什麼還要叫做牛頓三大定律呢?巨人伽利略牛頓曾經說過: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句話雖然是調侃別人的話,但是牛頓的成就也來源於對之前科學巨人的繼承,這個巨人就是伽利略,伽利略也被稱作現代物理學之父,經典力學的鼻祖,物理學上的速度、加速度、自由落體、重力和慣性等理論都是伽利略率先提出的。
  • 聖經讓伽利略嘆服上帝的大能
    他在力學領域內進行過著名的比薩斜塔重物下落實驗,推翻了亞里斯多德關於「物體落下的速度與重量成比例」的學說,建立了落體定律;還發現物體的慣性定律、擺振動的等時性和拋體運動規律,並確定了伽利略相對性原理。伽利略他是利用望遠鏡觀察天體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同時還重要發現有: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的四個衛星、太陽黑子、銀河由無數恆星組成,以及金星、水星的盈虧現象等。
  • 問卷實驗知多少:調研家一起做實驗吧!
    原創作者:胡婧煒說起實驗,大家眼前首先浮現出來的場景可能是穿著大褂的科學家,堆滿試管儀器的實驗室,還有小白鼠等。我們經常也能聽到一些實驗,比如耳熟能詳的伽利略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實驗,改革開放或者扶貧政策實施前的試點工作,還有最近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各種新藥和疫苗的實驗等。
  • 霍金在伽利略逝世300年後出生,他們分別做出了什麼貢獻?
    然而,與伽利略的望遠鏡裡肉眼可見的月球環形山不同,霍金研究的黑洞一開始是從廣義相對論方程推導出來的。廣義相對論提出了半個世紀,人類才在6000光年外的天鵝座X-1裡首次確認了黑洞的存在,又過了50多年才拍下了第一張黑洞的照片,可以說人類最先是利用數學方程而不是望遠鏡這樣的實驗儀器發現了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