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15次核爆試驗,隱居朱涇50年...這些金山人的故事令人淚目

2020-12-22 澎湃新聞

親歷15次核爆試驗,隱居朱涇50年...這些金山人的故事令人淚目

2020-12-03 1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什麼是感動?

我們一直在尋找,

是真,是善,是美

——剎那間

心神交匯、思想碰撞、靈魂震撼,

淚水奪眶,情感綻放。

年逾古稀的「馬蘭人」黃恆亮,親歷15次核爆試驗,隱居朱涇50餘年,發揮餘熱為社區添光彩;耄耋老人楊少峰,35年遠赴雲南36次,一生與援邊幫扶事業緊密相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李彥靚用生命的火種為千裡之外素不相識的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城市「啄木鳥」王敏,靠一本筆記本、一部手機,用2萬小時志願路為城市做「體檢」,扮靚城鎮「高顏值」;年近八旬的彭銀泉奮不顧身臨危救人,不幸多處被鋼筋嚴重戳傷,縫了20餘針……

12月2日下午,在金山區朱涇鎮,第四屆「感動朱涇」人物頒獎典禮暨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主題活動溫情舉行。通過播放視頻短片、宣讀頒獎詞和採訪對話等方式,10名「感動朱涇」人物、6名「感動朱涇」提名獎人物的感人事跡和摯樸心聲躍然人前。至此,從2012年首屆「感動朱涇」人物評選活動開始,已產生四屆共76名受表彰人物,他們以敬業奉獻、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孝老愛親等凡人善舉,為全鎮人民樹立了可親可敬、可比可學的道德標杆,成為朱涇最暖心、最閃亮的人文名片。

而伴隨著「感動朱涇」人物的擴容,由在朱涇的「金山好人」「感動朱涇」人物等身邊好人文明實踐點構成的朱涇鎮「德善先行」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路線,也得到了拓展和延伸。

▲往屆「感動朱涇」人物代表共同點亮「感動朱涇」專屬LOGO

在活動現場揭幕的朱涇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紫金廣場上,還同步啟動了「感動朱涇」人物事跡巡展及「紫金先聲」宣講團「感動朱涇」人物事跡宣講活動,結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展覽和宣講,把黨的創新理論和時代新風,努力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到基層。

▲紫金廣場分會場,市民們通過現場大屏幕或是網絡直播同步觀看頒獎典禮實況

▲各村居、鎮屬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也通過視頻系統進行收看

此外,來自全鎮各行各業的志願者們現場設攤為市民提供量血壓、理髮、家電維修等多項便民服務,營造了濃厚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氛圍。

活動中,掌聲一次次響起,來自身邊好人的真實故事直抵人心,深深感動了臺下觀眾,更把冬日暖流帶進千家萬戶。在紫金廣場分會場觀看了活動直播的南圩居民區唐連觀老伯感慨地說:「 『感動朱涇』」人物事跡對我觸動很大,特別是黃恆亮,我認識他。但他從來沒跟人說起過這段光榮歷史,參與核武器實驗,多了不起!退休後他還熱心參與社區活動,擔任樓組長、黨小組長等。其他的人物也是,都是我們身邊普普通通的人,但他們都有閃光點。同樣都是朱涇的居民,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近期,金山區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喜訊令人振奮,朱涇鎮「全國文明村」的版圖中也在大茫村基礎上新增了待涇村,同時,上海永太服裝金山有限公司榮獲「全國文明單位」殊榮,心啟航惠民服務社獲評全國「敬老文明號」……朱涇這一個個沉甸甸的「全國文明」稱號背後,離不開「好人文化」的高天厚土,離不開基層基礎精神文明建設的養分滋養。

朱涇鎮歷史人文底蘊深厚,一直以來,深入貫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始終堅持傳遞平凡而又偉大的向上向善力量,通過對一系列凡人善舉的挖掘宣傳,厚植見賢思齊「文明沃土」,構築崇德向善「精神高地」,常態化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和文明修身等活動,越來越多的朱涇市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召和影響,也積極踐行善心和善行。從「好人現象」到「感動效應」,如今,在朱涇,崇德向善蔚然成風,涓滴善行就像雨露,滋潤著這方花海水城。

資料:今日朱涇

通訊員丨汝晶晶

攝影丨莊毅

編輯丨沈彥菲(見習)

責編丨翁羽

原標題:《親歷15次核爆試驗,隱居朱涇50年...這些金山人的故事令人淚目》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金山解放前後,那些鮮為人知的往事!
    北部擔任主攻金山的是解放軍二十軍偵察營約500人,他們從浙江乍浦、新埭兵分兩路進入金山。部隊先在興塔下坊渡附近擊潰國民黨守軍後,分兵直取呂巷、朱涇。進攻朱涇有一連多兵力,配有馬隊。1949年2月,從山東集中出發。這批南下幹部部隊,隨大軍渡江,再分赴各地。負責接管金山的幹部渡江後,由於聯繫和交通等方面原因,儘管最後幾天幾夜急行軍,但還是在5月15日下午,才抵達金山朱涇。
  • 金山有家開了15年的「診所」,坐診的卻不是醫生
    ▲籤約儀式2020年12月金山法院朱涇法庭和朱涇鎮南圩居委會、朱涇司法所、朱涇派出所等單位籤訂協議,聯合打造南圩「無訟社區」。為了更有效地發揮各種化解機制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2009年4月,金山法院朱涇法庭與南圩社區聯合成立了「南圩社區法律診所」, 由一名退休法官、一名人民調解員、一名社保隊員組成調解隊伍,「診斷」「治療」小區內的糾紛。
  • 一年進行20次核爆試驗,這個島被炸了67次
    美國如今的瘋狂比之前的瘋狂:小巫見大巫核武器已經問世70多年,早在1942年,美國就開始了所謂的「曼哈頓計劃」,集結了當時諸多最頂尖的核科學家,一共有10萬多人參與其中,成功造出了原子彈。這麼多年過去了,哪國核武器最多?
  • ...功夫」繪就幸福民生畫卷,「十三五」期間,朱涇城鄉建設日新月異
    五年來,朱涇鎮堅持以民生為根本,以規劃為引領,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繡花功夫」「工匠精神」、更高的格局,加快推進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優化交通路網,一系列建設成果,成為朱涇城鎮化建設進程裡舊貌換新顏的精彩註解、「顏值」擔當。「人在花園裡、行在綠蔭下、樂在花海間」的人文環境,給百姓的生活品質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提升。
  • 被美國核爆67次的太平洋島國,全部國土均遭核汙染,50年內或亡國
    馬紹爾群島文明開化的歷史很晚,直到1529年西班牙航海家德薩阿韋德拉發現該群島時,這裡依然處於原始社會狀態。1592年,西班牙曾宣布佔有該群島,但不久便因為毫無價值而放棄。1788年,英國航海家馬紹爾重新發現該群島,並用自己的姓氏為其命名。1886年,馬紹爾群島淪為德國的「保護領地」,一戰開始後不久又被日本佔領。
  • 金山朱涇這兩家23年老企業抱團發展謀求共贏
    近日,一場特別的「就業聯動」活動啟動儀式在上海永太服裝金山有限公司舉行,來自上海林雄科技有限公司的10名員工正式報到。現場,永太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李長虹向大家詳細介紹公司情況、工作時間、工作內容等。啟動儀式後,這10名林雄公司員工就將暫時來到永太公司上班。
  • 12年做67次核爆試驗,美國行徑導致此國無法生存,卻拒不承擔後果
    對於世界各國來說,核能一直都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愛的是能夠在能源、航空航天以及工業領域做出巨大貢獻,恨的則是它帶來的一系列負面事件,比如說核洩漏、核爆等等,一旦發生,那對於當地居民來說就是滅頂之災,不過在太平洋有一個小小的島國,卻成為了美國試驗核飛彈的基地,如今已經快要面臨滅國的危險
  • 金山這些教育培訓機構可以恢復線下服務
    金山這些教育培訓機構可以恢復線下服務 2020-06-02 16: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美遊記】費平《朱涇的味道》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為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上海市民文化節舉辦「市民遊記」大賽,旨在以旅遊「小美好」承載市民「大幸福」。現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節遊記大賽圓滿落幕,金山區共有12篇作品入選百篇「最美遊記」。文旅金山將分期推出最美遊記作品賞析,今天推出的是費平的《朱涇的味道》。
  •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一個被美國核爆了67次的國家
    二戰結束後,蘇聯在1949年也研製成功了原子彈,此後在美蘇冷戰時代,美國和蘇聯為了爭奪世界霸權,開始瘋狂的軍備競賽,兩國大大加強了核武器的研製力度,不斷的進行大量的核爆試驗,蘇聯國土廣大,自然不缺核武器試驗場,而美國則選擇了其控制下的遠離其本土的一個太平洋島國為自己的核爆試驗基地,1946-1958年間在這個太平洋上島國上,瘋狂的試爆核試驗67次,對這個國家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這個國家就是太平洋上的島國馬紹爾共和國
  • 千年古鎮,善美朱涇,邀您開啟一場 「靈雨花海徒步禪」心靈之旅
    旅行,其實是需要具有一些流浪精神的,這種精神使人能在旅行中和大自然更加接近,悠然享受和大自然融合之樂,旅行,有一種蒼涼,「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孑然一身,隱入蒼茫自然,自有一種孤獨的意味;旅行,更有一種逍遙,渾然忘我,與大自然交融的境界令人心弛神往。
  • 【最美遊記】高文斌《一讀再讀是朱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
  • 俄羅斯在悄悄搞核爆試驗?俄媒:美國又在吹啥「妖風」
    &nbsp&nbsp&nbsp&nbsp參考消息網5月31日報導俄媒稱,五角大樓軍事情報部門負責人宣稱俄可能違反禁令悄悄搞核爆炸試驗,俄方立即予以駁斥,稱俄不可能也沒必要搞秘密核爆,美方此舉是對俄信息戰的延續,可能是為本國拒絕執行核爆禁令作輿論準備。
  • 新建大橋、改善交通、綠化帶改造…金山這個鎮就像一個「大花園」!
    五年來,朱涇鎮堅持以民生為根本,以規劃為引領,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繡花功夫」「工匠精神」、更高的格局,加快推進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優化交通路網,一系列建設成果,成為朱涇城鎮化建設進程裡舊貌換新顏的精彩註解、「顏值」擔當。「人在花園裡、行在綠蔭下、樂在花海間」的人文環境,給百姓的生活品質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提升。
  • 朱涇花燈節唱田歌舞草龍
    本報訊(記者 黃勇娣 通訊員徐茜)第四屆中國·朱涇花燈節前天在金山朱涇鎮大茫村拉開帷幕。草龍舞起來,花燈亮起來,田歌唱起來……有著民俗文化「活化石」之稱的朱涇花燈,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返璞歸真的新姿態。
  • 12月28日起,金山這條重要公交線路有調整!將增設、取消這些站點→
    12月28日起,金山這條重要公交線路有調整!久而久之,這些公交短板成為了沿線居民出行的堵點和痛點。加強朱平公路沿線區域與濱海地區以及金山北部鎮區的公交聯繫,是沿線市民乃至平湖市廣陳鎮居民多年來的夙願。
  • 俄羅斯剛剛解禁的「大伊萬」核爆畫面,細節多得令人髮指
    試驗區域內的一架米-4直升機 其實在1961年10月之前,蘇聯早在1949年8月29日就進行了第一次核爆試驗,其中第一枚原子彈就是RDS-1
  • 廣島與長崎核爆75周年:核威脅捲土重來
    這枚核彈將廣島夷為平地,頃刻間造成約七萬人喪生,數十萬人重傷。三天後,即8月9日,第二枚核彈摧毀了長崎市,瞬間導致3.9萬人死亡。 核爆後的廣島和長崎 截止1950年,約有34萬人死於核爆的各種後果,包括電離輻射所引起的疾病。
  • 金山是什麼?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的金山衛是我國著名的海防「四大衛」之一,「屹然為東南一雄障」。清雍正四年(1726年)金山建縣。1958年由江蘇劃歸上海,1997年撤縣建區。南北朝文字語言學家顧野王居住金山亭林,其「讀書堆」名列亭林八景之首;唐代著名高僧船子和尚寓居朱涇30年,撥棹吟詩成千古佳話;宋代名士陳舜俞客寓楓涇,其「清風亮節」是為楓涇鎮得名的由來;元末詩壇領袖楊維楨在亭林手植羅漢松,今冠「江南第一松」。
  • 被核爆67次的太平洋島國,國土被全部汙染,至今沒有得到一聲道歉
    為了得到威力更大的核武器,美國和蘇聯在數十年時間分別進行了上千次核試驗,蘇聯核試驗次數比美國較多,但大部分試驗是在本土進行的,而美國卻把一些高風險、大威力核試驗放在其他地方進行,給試驗地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環境破壞。直到今天,美國都不肯對這一事件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