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試破幼師匱乏之困

2020-12-15 中國青年報

9月9日,江西省吉安市新幹縣城上鄉中心幼兒園支教幼師敖敏慧(黃衣服)和劉智秀(白衣服)正在指導該園幼兒開展降落傘遊戲。視覺中國供圖

9月9日,江西省吉安市新幹縣麥鎮中心幼兒園支教老師鄒小琳(左五)正在對該園幼教老師進行禮儀培訓。視覺中國供圖

從教20多年,內蒙古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系主任包麗珍不止一次見識過300多所幼兒園來「搶」1000多名學前教育畢業生的「盛況」,對幼師行業的人才缺口有著切身體會。

包麗珍告訴記者,僅學校所在地鄂爾多斯市就有353所幼兒園,在園幼兒89340名,但幼兒園教職工僅有14728名,「學校每年培養的學生遠遠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一組數據印證了包麗珍的感受。2019年,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情況的報告指出,目前全國幼兒園專任教師總數為258萬人,按每班「兩教一保」標準測算,尚缺52萬人。

2019年9月,「全面二孩政策」後出生的首批適齡兒童陸續開始進入幼兒園。根據西南大學教育政策研究所的一份研究報告預測,2019年學前教育階段將因「全面二孩」政策新增適齡幼兒接近600萬人,預計到2021年,幼兒教師和保育員缺口超過300萬人。

幼師專業應屆畢業生的數量已遠遠滿足不了社會對幼師的需求。缺口當前,包麗珍認為高職院校需要有更多作為,應是培養幼兒教師的主陣地,其培養學前教育人才質量也影響學前教育行業的整體質量。

面對幼師這一缺口,教育部在行動。據悉,教育部2020年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2020年新設學前教育專業點155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布點總數超過700個。專科層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儼然成為我國幼兒園教師的主要供給源。但面向市場,作為育人源頭的高職院校還需主動作為、持續發力。

實踐實操解決「水土不服」

豐富的見習、實習經歷,成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們入園前的必要準備。

內蒙古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梁佳宇坦言,儘管在校學習了很多專業知識、做過無數次模擬訓練,但一想到要真正上手,自己還是會感覺手足無措。

在鄂爾多斯東勝區康和麗舍幼兒園見習的經歷,減輕了梁佳宇的慌張感。「以前看到小朋友拉鏈開了,總是習慣性地想幫他拉上,但是現在我懂得要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如果小朋友打鬧,要先試著讓他們獨立解決,實在解決不了,老師再出面調節。」她細數自己在實踐中積累的「經驗」。

設計區域角、比賽講故事、畫板報做剪紙……梁佳宇興奮地告訴記者自己平時的上課內容,「這讓理論知識變得活了起來,每個我都感興趣」。現在,梁佳宇正思考著今後要到哪所幼兒園當老師。此外,她還在認真準備「十項全能畢業考試」,將講故事、自彈自唱、即興舞蹈、講課等內容與實踐經驗結合起來,二次夯實,以便將所學更好地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在內蒙古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像梁佳宇一樣從校外實習中獲益的學生不在少數。為此,該校不僅與鄂爾多斯市70多所幼兒園達成合作,設置了長達半年的校外實習期,實施「雙導師制」,實操實踐課程佔比達一半以上。

有30年幼教工作經驗的合肥市安慶路幼兒園教育集團總園長李崢坦言,此舉加強了院校與幼兒園的合作、溝通,能有效彌合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人才與幼兒園實際需要之間的偏差。

「有的幼兒園缺乏先進理念指導,而院校缺乏對真實實踐場域的了解,如果在理想化的環境和背景下培養學生,等真正入職就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李崢說,當前,部分幼兒園與高職院校合作比較淺層:幼兒園作為高職院校的實訓基地,接收學校的學生進行見習和實習。在這種合作中,幼兒園處於較為被動的狀態,沒有辦法深度參與到學校的人才培養中來。

要破解這一瓶頸,就要鼓勵高職院校教師多與幼兒教師進行崗位互換合作。李崢建議,一定時期內,幼兒園的骨幹教師走入高校課堂,用生動形象的鮮活案例,將實際問題呈現,讓學生對幼兒園有更深入的認識;高校教師深入到幼兒園,實時了解幼兒園的發展動態,了解幼兒園教學理念與情況,將先進理念應用到幼兒園實際的生活和教學中。

安徽省政協委員、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教授蔡荷芳也呼籲,政府、學校、幼兒園須「三位一體」協同培養幼教人才。

蔡荷芳建議,可成立由教研機構的學前教育專家、專業帶頭人、學校和幼兒園骨幹教師組成的工作機構,來調研人才需求、修訂培養方案、組織教學團隊、建立實訓基地、評價人才培養質量。

此外,定期召開由教育主管部門、學前教育專家、學校教育教學負責人、幼兒園園長參加的聯席會議,對幼兒教師職前培養和職後培訓進行研討,設計課程標準、優化課程體系、建設課程資源、開展教學研究、評價培養質量等。

訂單培養解決「接地氣」

除了在日常教學、實習實踐中加強合作,「訂單班」也成為一些高職院校的破題之道。

就讀於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初等教育學院的高嘉璐從中獲益匪淺。2019年入學後,經過遴選,她進入該校與北京大愛幼教集團合作辦學的「大愛班」。

在這裡,這名00後的專業知識、實操技能得到不斷提升,在今年9月舉辦的講故事大賽上取得優異成績。有了信心,前不久,她又主動策劃了一場律動比賽,讓老師同學刮目相看。

在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副院長李建成看來,這是學院在探索「現代學徒制」上的一次創新——企業深度參與到學生的培養工作中,跟校方一起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選派員工在校擔任班主任、承擔企業方教學工作;雙方合力在全國範圍內對接一些優質教學資源。

兩年裡,高嘉璐就學習了由北師大出版社出版的大愛創思3.0課程,並在一名資深幼兒園園長的指導下,對家園互動與溝通課程有了了解。此外,她還能免費在公司研發的「星火學堂」系統中,獲取不少新理念、新知識。「學到本領,心也踏實了。」如今,高嘉璐對自己今後的發展有了更多底氣。

然而,伴隨學前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記者發現,在設有學前教育相關專業的高職院校裡,不是每一位學生都能像高嘉璐一樣「自信」。

李建成坦言,近10年高職院校作為主力,培養了大量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就業專業對口率相對較高,但學生入職後,不時會有離職行為,學校的就業跟蹤服務系統中,對此就有所反應。

他認為,這與高職學生達不到公辦園入門條件,民辦園工資待遇較低相關。「個人生活現狀、社會地位、收入,和自己的付出有一定差距,從而導致了一些幼教老師的身份認同感較低,職業價值難以實現。」李建成說。

為了提前化解這一問題,目前,除了訂單培養外,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初等教育學院精準對接市場,不斷細化專業分類,提升課程質量。目前,已設立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應用英語、表演藝術等方向。

除此之外,該校加強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力度,舉辦校園招聘會,邀請專家解讀就業風向,由一線幼兒園園長來指導崗前培訓工作,讓學生畢業之後,跟市場的適應更快一些,距離更小一些。

2019年,蘭州職業技術學院牽頭成立甘肅省學前教育職業教育集團,充分發揮規模效應,加強產教、校企、校際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經過一年發展,已有83家單位參與其中,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當前,該集團主動作為,對已經入職的幼教老師進行培訓,提高幼兒教師的整體水平。

「訂單班」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企業用人的燃眉之急。天津民進務實幼教集團總園長祁由園告訴記者,為保障集團內7所幼兒園的師資力量,當前,她們已經和河北對外經貿職業學院、蘭州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高職院校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通過校園招聘、訂單培養等方式選拔優質師資。

祁由園認為,幼教老師留不住的部分原因在於短暫的崗前培訓並不能讓每位求職者都能充分了解企業的課程體系,對企業文化的認識也不夠不深入。此外,學校的學習大都以學習理論為主,等真正到了實操單位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少「準幼師」無論是情緒上還是技能上,都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症狀。

針對於此,不少成熟幼兒園開始關注專業教師培養工作。天津民進務實幼教集團就有一套自己的培訓體系,以「線上課程+線下課程」的形式,讓接受訂單培養的高職學子早日了解企業的課程體系、管理模式、薪酬構成、晉升通道,師風師德建設也得到進一步強化。

「無縫對接,將適應的過程省略掉了,這就是校企合作的核心。」祁由園說,通過提早學習,能讓企業培養一名合格幼教的時間從過去的兩年左右壓縮到半年甚至幾個月。為此,務實幼教集團還為一些訂單班學子提供了獎學金,期待與學校形成合力,做好優質教育。

「高職院校最終是要解決職業化的問題。」祁由園建議,高職院校在辦學時要落地落地再落地。「校企合作越深度、越全面,就越有利,對我們辦園,對他們的學科建構、課程設置、學生管理都有推動作用」。

幼師行業如何吸引更優秀人才

對接市場是提升學前教育人才質與量的一種做法。但合肥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系主任孫誠直言,要徹底化解該專業存在的同質化傾向嚴重、培養目標雷同、定位不明等痛點,依舊任重道遠。

孫誠坦言,當前,部分職業院校辦學理念有誤區,一方面過度重視藝術課程,對師德方面教育不多,師範屬性不突出;另一方面,專科學前教育專業受到高考招生制度的限制,缺少面試環節,教師所需的基本素養無法考核,且因幼兒園教師收入低、社會認同感低,導致學前教育專業在生源上也從以往的「掐尖」向「託底」轉變。

「生源質量影響培養質量,也就影響未來崗位能力。」孫誠呼籲,相關部門要完善考試招生制度和政策,優先錄取學前教育專業師範生,鼓勵、吸引更多喜歡幼教的學生前來;制定定向招生和公費資助制度,並針對農村地區幼兒教師進行專項培養,擴大免費師範生規模和範圍;加大對獨立設置的師範專科學校,特別是幼兒師專的扶持力度,提升師範教育保障水平。

與此同時,政府需及時補充公辦園教職工,嚴禁「有編不補」。在沒有編制的情況下,以『同工同酬』為原則,按照在編教師的待遇,採取「購買崗位」的辦法來補充教師,真正實現「用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

寧波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副校長董剛也注意到,目前一些區、縣、市在組織幼師事業編制招考時,將門檻設置為「本科學歷」,這對高職高專學生就業以及相關院校人才培養造成一定「衝擊」。

為此,他呼籲,招聘幼師要人盡其才、不唯學歷,社會大眾也應轉變觀念,給予優秀的學前專業專科畢業生更多平等參與競爭的機會。

採訪中,包麗珍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她認為用人單位聘用幼師要慎重,不要一味地強調高學歷。她觀察到,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教師在幼兒園任教後流失率高,職業幸福感較低。而專科層次的學生穩定,流失率低,「我們培養出來的專業學生,能夠當好孩子王,深受家長和小朋友喜歡。」

此外,包麗珍特別強調師德教育在學前教育人才培養中至關重要。她介紹說,內蒙古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聘用了30多人的心理諮詢團隊,並且對心理諮詢團隊進行系統的3年心理成長培訓。還定期開展大學生心理普查、輔導員團體心理培訓、危機幹預和追蹤、個別諮詢、朋輩輔導、沙盤遊戲治療等活動。

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同樣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該校推行「思政一分鐘」活動,要求老師結合所教課程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在每一節課當中設置相應的思政內容,提升學生職業道德信念。

蘭州市紅古區水榭花都幼兒園園長蘇秀山在教育行業摸爬滾打數十年,經歷了從公辦小學教師到民辦幼兒園園長的身份轉換。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教育工作者,蘇秀山坦言,唯有提升民辦園教師待遇,補齊一些管理短板,才能讓真正懂行的教育工作者、民辦園得到長遠發展。

她認為,作為幼教培養源頭的高職院校要緊密結合市場需求,培養既有開闊眼界又能勝任最基礎的保育工作的綜合人才,要求學生均衡發展,對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都要有所涉獵。而步入工作崗位後,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也要做好「回爐重造」的準備,通過師徒結對「傳幫教」的形式,淬鍊自己的職業技能。此外,相關部門還要加強對於園長、辦學者的培訓。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高職試破幼師匱乏之困 可實現多贏
    原標題:封面評論丨高職試破幼師匱乏之困,可實現多贏   2019年9月,「全面二孩政策」後出生的首批適齡兒童陸續開始進入幼兒園。
  • 封面評論丨高職試破幼師匱乏之困,可實現多贏
    幼師專業應屆畢業生的數量已遠遠滿足不了社會對幼師的需求。對此,有業內人士提出,高職院校需要有更多作為,應是培養幼兒教師的主陣地。(中國青年報)「幼師缺口」一直有之,在全面二孩政策之後,這一問題被更充分地暴露。而除此以外,今年受疫情影響,幼兒園普遍長時間推遲開學,不少幼兒教師迫於生計而另謀出路,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後來都永久改行了。
  • 2021年幼師保育員料缺口超300萬 高職試破匱乏之困
    >高職試破幼師匱乏之困  從教20多年,內蒙古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系主任包麗珍不止一次見識過300多所幼兒園來「搶」1000多名學前教育畢業生的「盛況」,對幼師行業的人才缺口有著切身體會。  幼師專業應屆畢業生的數量已遠遠滿足不了社會對幼師的需求。缺口當前,包麗珍認為高職院校需要有更多作為,應是培養幼兒教師的主陣地,其培養學前教育人才質量也影響學前教育行業的整體質量。  面對幼師這一缺口,教育部在行動。據悉,教育部2020年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2020年新設學前教育專業點155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布點總數超過700個。
  • 高職院校到底值不值得讀?高職和大專讀哪個更好?
    成績肯定不是所有同學都滿意的,每年的本科院校錄取率大致也是全部考生的3分之一左右,所有還有3分之二的考生只能就讀專科或者高職院校。如果沒能考上本科,又不願意繼續復讀的話,那專科就是唯一的選擇,那麼高職院校到底值不值得讀呢?高職和大專哪個更好?一、讀專科的劣勢是什麼?
  • 幼師缺口該怎麼補上?媒體:提高薪資待遇,留住人才
    一句話道出了幼師、保育員的日常工作狀態。然而,多項學界調查研究及不少幼師卻指出,該行業薪資待遇與工作付出並不成正比。這一點在公辦幼兒園編外人員、民辦幼兒園教師及貧困地區幼師等人群中體現得尤為明顯。胥興春認為,「全面二孩」政策只是幼師短缺原因的冰山一角,歸根結底,是幼師收入與付出不平衡而導致的人才短缺。因此彌合幼師、保育員人數缺口,重點在於提高薪資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
  • 明年幼師和保育員預計缺口超300萬
    幼師專業應屆畢業生的數量已遠遠滿足不了社會對幼師的需求。缺口當前,包麗珍認為高職院校需要有更多作為,應是培養幼兒教師的主陣地,其培養學前教育人才質量也影響學前教育行業的整體質量。面對幼師這一缺口,教育部在行動。據悉,教育部2020年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2020年新設學前教育專業點155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布點總數超過700個。
  • 長三角高職院校學前教育「抱團」向前
    「長三角學前教育專業將開啟戰略性合作新模式,將持續提升長三角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學生水平、科研水平,這是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應有之義!」合肥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洪家友感慨。近日,長三角高職院校學前教育聯盟成立。
  • 高職擴招的文憑到底多有用?
    文憑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職擴招雖然只是一個專科文憑,但畢竟是全日制的,對於大部分中職以下學歷的人而言無疑是最好也是最快提升學歷的機會。1、考取本科文憑,需要有大專文憑;2、考一級建造師,需要最少大專以上;3、考取護士、職業藥師需要最少大專及以上相關學歷;4、考會計中級職稱,需要最少大專文憑;5、考取幼師資格證、小學教師資格證需要最少大專文憑
  • 「全面二孩」政策將致2021年幼師和保育員預計缺口超300萬
    幼師專業應屆畢業生的數量已遠遠滿足不了社會對幼師的需求。缺口當前,包麗珍認為高職院校需要有更多作為,應是培養幼兒教師的主陣地,其培養學前教育人才質量也影響學前教育行業的整體質量。面對幼師這一缺口,教育部在行動。據悉,教育部2020年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2020年新設學前教育專業點155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布點總數超過700個。
  • 各位天王嫂子學歷一覽:林峰老婆幼師中專,昆凌莊敬高職畢業
    2019年的12月31日,林峰宣布與張馨月結婚,張馨月比林峰小11歲,模特出身,顏值身材都很好,但是相比較起來,張馨月的家庭就很一般了,而且本身張馨月的學歷也只是幼師中專。不過這些都無關,如今的林峰曬出了一家三口的照片,正式升級為父母。
  • 幼師月薪2000,提出離職遭家長質疑:我每月交的兩三千哪去了?
    師者,傳授授業解惑者也,自古以來對教師的溢美之詞何止千萬,春蠶、燭光……以前我們常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那時的教師是一個神聖且高尚的職業,備受世人的尊敬和愛戴。但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不斷發展,家校矛盾的產生……,老師曾經的輝煌早已不再,甚至開始不受待見,這也導致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從事教師行業了,尤其是幼師。
  • 無錫「惠山區男幼師聯盟」助力幼師隊伍專業化發展
    無錫市惠山區學前教育擁有一支「特殊」的教師隊伍——男幼師。這支隊伍年輕有朝氣,總計 34 人,平均年齡 23 歲,分布在全區各公辦、民辦幼兒園中。根據男幼師自身優勢和發展訴求,惠山區教育局成立了「惠山區男幼師聯盟」,從區局到園所聯合打造男幼師隊伍。
  • 幼兒需要陽剛之氣,「男幼師荒」不能忽視
    一段題為 「有一位猛男幼師是怎樣的體驗」的視頻走紅。 視頻中,這位名叫劉寧成的幼師小哥哥有健壯的外表卻帶領小朋友跳著可愛的舞蹈,因為反差萌而圈粉無數。據報導,劉寧成是幼兒園的外聘老師,今年是他當幼師的第五年。
  • 寧願做服務員,也不願做幼師,幼師教育這是怎麼了?
    曾經的幼師是教育未來的小花朵,如今的幼師,而是一個拿著兩千塊錢的小保姆,還是一個人看著幾十個剛剛三四歲的小朋友。是社會的沒落還是教育的失敗。十六七歲,正值青春的少女,剛從藝校畢業懷著夢想出道社會,在當地民辦幼兒園當上了幼師,以為一切那麼的美好。然兒卻與學校學到的卻不一樣!
  • 聊城幼師五年制高師專科、三二連讀高職專科報名
    2、三二連讀高職專科 點擊「普通高等中等職業院校志願」,志願選填「[584]聊城幼兒師範學校」,專業選填「音樂表演專業或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確認「提交」。
  • 「我是最美幼師」結果公布!
    「我是最美幼師」專屬獎盃一個「我是最美幼師」一等獎證書一封價值388元「幼師專項技能」培訓資料一份其中包含《名師應彩雲》公開課視頻集《蒙特梭利「我是最美幼師」專屬獎盃一個「我是最美幼師」二等獎證書一封價值288元「幼師專項技能」培訓資料一份其中包含《名師應彩雲》公開課視頻集《蒙特梭利》內部視頻集
  • 高職單招報名已開始,新增國控專業點290個,什麼是國控專業?
    2020年新設備案及新設國控專業高職專業點765個,合計總共擁有專業點59111個,非國家控制高職專業點58821個。四川中醫藥高專、樂山職業技術學院等的口腔醫學專業,巴中職業技術學院臨床醫學專業,達州中醫藥職業學院的中醫學,四川警察學院的警犬技術,成都藝術職業大學、川南幼師高專、四川輕化工大學、德陽科貿職業學院、南充科技職業學院等的學前教育專業。
  • 有沒有軍事化管理的幼師學校
    有沒有軍事化管理的幼師學校,如今學幼師的學生越來越多,學生們都想學幼師,找一所好的幼師學校是不容易的,但是學生們都想自律對自己嚴格點。於是就想找一所軍事化管理的幼師學校,這種幼師學校不是很多,但是巧的是,小編這邊有一所學校,是幼師學校裡面最好的,這是一所公辦的幼師學校。
  • 疫情期間幼師經濟最弱勢,幼兒教育很重要,為什麼幼師工資最低?
    本來幼師的工資就是最低的,現在更是雪上加霜。圖片來自網絡,侵刪再加上幼兒園老師工資待遇普遍很低,也導致幼師的離職率比較高,很多幼兒園老師經常換來換去,孩子們剛適應了一位老師,沒多久又要去適應另一位,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很多家長對幼兒教育不重視,覺得學習真正開始的時間就是小學以後,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只是託管,並不期望孩子學到什麼,對幼兒園老師的敬重之情也遠遠低於小初高的老師。
  • 高職擴招,全日制大專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無論是高職擴招還是大專院校,很多人都持有這態度。自高自大的人在網絡世界中尚能呈一時口舌之快,到現實生活中又有幾人活得精彩。我們沒有達到那種高度,是需要沉下心來想想這個政策的背後,能創造出價值,對社會發展有利的方向就是好方針。高職擴招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