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學名著,儒家經典之一:《穀梁傳》

2021-01-19 阿蝸愛生活

大家好,我是小編阿蝸,今天和大家來說一說古代史學名著,儒家經典之一:《穀梁傳》。

《穀梁傳》的寫定時間比《公羊傳》為晚。後世學者論此,大抵有三條理由:

一是《史記》中不見《穀梁傳》或《穀梁春秋》之名,而其名始見於《漢書·儒林傳》:「瑕丘江公受《穀梁春秋》及《詩》於魯申公,傳子至孫為博士。」

二是《穀梁傳》在宣帝時始立於學官。

三是《穀梁傳》中有襲用《公羊傳》的證據。然而,這三條理由都不能算是《穀梁》寫定晚於《公羊》的確證。因為不見於《史記》只能說明《穀梁》的流傳不廣。晚立於學官的原因也未必就是沒有定本,至於說《穀梁》中有襲用《公羊》處,焉知不是《公羊》襲用了《穀梁》?問題的關鍵在於《穀梁傳》中有反駁《公羊》之義者。如宣公十五年《穀梁傳》對「蝝生」的解釋:「蝝,非災也。其曰蝝,非稅畝之災也。」這是承上條經文「初稅畝」而作的解釋。說「蝝非稅畝之災」就意味著有以蝝為稅畝之災者。而以蝝為稅畝之災者,正是《公羊傳》的說法。《公羊傳》雲:

未有言蝝生者,此其言蛛生何?蝝生不書,此何以書?幸之也。幸之者何?猶日受之云爾。受之云爾者何?上變古易常,應是而有天災,其諸則宜於此焉變矣。

《公羊》之意是說,蝝生本可不書,之所以書,是因為「初稅畝」變古易常,本應有災,但雖有蝝生而無災,不過是上天示警,督其改過而正,故而幸其無災。由此可見,《公羊》以蝝生為「初稅畝」之警,而《穀梁》則認為與「稅畝」無關,且在「非災也」之後特地強調「非稅畝之災」,顯然是針對《公羊》義而發的。

《穀梁傳》的成書比《公羊傳》為晚是可以肯定的,但晚到何時,由何人著之竹帛,則無從考定了。

從《公》《谷》二傳的傳授淵源來看,其學術的源頭都在子夏。《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孔子既沒,子夏居西河教授,為魏文侯師。」公羊高、穀梁赤同學於子夏,又各以師門傳授加乎己意而自成一說,不是不可能的事。加之二傳都有一段口耳相傳的過程,因而從文義多所相同到問答體式的基本一致,是毫不足怪的。但就其對於中國思想文化的影響而言,其深遠之處,《公羊傳》遠為《穀梁傳》所不及。後文將有詳論,茲不贊。

《春秋》及其三傳,是先秦史官文化崛起之後的產物。《春秋》是孔子在魯史策書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編年大事記;而三傳之於《春秋》,則是闡釋與被闡釋的關係,但闡釋方式又是不盡相同的。雖然不能說《左傳》傳事不傳義,《公》《谷》傳義不傳事,但畢竟還是各有側重的。就成書的時代及成書的過程而言。《左傳》成書較早,約在戰國中期以前。而《公》《谷》二傳在先秦只是師弟子之間口耳相傳,至西漢初年才先後著之竹帛,流傳於後世。

相關焦點

  • 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公基知識積累:史學著作——春秋三傳
    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事業單位微信公眾號(nxsyks),寧夏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 6027571,微信號:ht18295188220   在事業單位考試中,史學著作作為中國文學常識中的重要考點,出現比較多,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史學經典——春秋三傳。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史學著作-春秋三傳
    在事業單位考試中,史學著作作為中國文學常識中的重要考點,出現比較多,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史學經典-春秋三傳。   春秋三傳是《左傳》、《公羊傳》、《穀梁傳》(音穀梁)三本古代作品的合稱。《左傳》記事基本以《春秋》魯十二公為次序,內容包括諸侯國之間的聘問、會盟、徵伐、婚喪、篡弒等,對後世史學、文學都有重要影響,主要記錄了周王室的衰微,諸侯爭霸的歷史,對各類禮儀規範、典章制度、社會風俗、民族關係、道德觀念、天文地理、曆法時令、古代文獻、神話傳說、歌謠言語均有記述和評論。
  • 貴州農信公基:春秋三傳簡介
    在備考過程中,經常會涉及到對古代文學的考察,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下常見的一個知識點:春秋三傳。《春秋三傳》是《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的合稱,均為對孔子所著《春秋》的注釋,《春秋》經文言簡義深,如無注釋,則無法理解。目前可考的僅有左氏、公羊、穀梁三家。
  • 《春秋穀梁傳》濃縮的10句精華,通古今,明世事
    《春秋穀梁傳》簡稱《穀梁傳》、《穀梁春秋》,是儒家經典之一,與《左傳》《公羊傳》同為解說《春秋》的三傳之一。1、兄弟,天倫也。出自《春秋穀梁傳·隱公元年》。兄弟情意深重,是天生倫常。2、知者慮,義者行,仁者守。
  • 【走進經典】第三十期《春秋公羊傳》
    《春秋公羊傳》《公羊傳》又名《春秋公羊傳》,儒家經典之一,是專門解釋《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訖年代與《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釋史十分簡略,而著重闡釋《春秋》所謂的"微言大義",用問答的方式解經。《公羊傳》是春秋三傳之一即注釋《春秋》的書,有左氏、公羊、穀梁三家,稱為"春秋三傳"。
  • 古代史學:優秀的——古代史學文化傳統(下)
    讓我們接上之前的文章,繼續來了解一下古代史學:優秀的——古代史學文化傳統,從中國古代史學發展來看.關於史家自身的修養問題,史家歷來都十分關注,他們在總結、評論前人的史學成果時,也同時就史家修養作了評論。
  • 國學知識:先秦文學之《春秋三傳》
    《春秋三傳》即《左氏春秋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 《春秋》與《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
    首先,《春秋》《左傳》《公羊傳》《穀梁傳》是四本不同的書,後面的三傳全稱是《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都與《春秋》這本書有關,這是怎麼回事呢!《春秋》是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據傳由孔子修訂而成。
  • 2020甘肅輔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春秋三傳簡介
    《春秋三傳》是《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的合稱,均為對孔子所著《春秋》的注釋,《春秋》經文言簡義深,如無注釋,則無法理解。目前可考的僅有左氏、公羊、穀梁三家。《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注意區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原名《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
  • 《語文提高》春秋三傳是指哪三傳
    《春秋三傳》即《左氏春秋傳》、《春秋公羊傳》和《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春秋》是中國古代記事史書的通稱。
  • 中國除了四大名著外還有什麼好書?
    《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是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中的四大名著,簡稱四大名著.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中國發展了幾千年,各種書籍浩如煙海.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讀完的.在中國古代的時候,有很多的小說也非常經典,出現了數不勝數的經典小說,而這四本書之所以能夠成為四大名著,還得從四大奇書說起。
  • 《穀梁傳》:詳禮制,重德行
    大家好,我是小編阿砌,今天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穀梁傳》:詳禮制與重德行。相對《左傳》《公羊傳》而言,《穀梁傳》的思想略顯蕪雜。可以說,《春秋》及《左》《公》二傳的思想,《穀梁傳》都有涉及,但均流於皮相。如桓公十四年:宋人以齊人、蔡人、衛人、陳人伐鄭,以者,不以者也。民者,君之本也,使人以其死,非正也。
  • 「春秋三傳」是哪三傳?知道一個算及格,兩個算優秀,三個很無敵
    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注重精神文明的民族,古代有盤古開天闢地的偉大奮鬥精神,愚公移山的偉大堅持精神,大禹治水的偉大鬥爭精神,神農嘗百草的偉大探索精神。這些精神都源於先秦時期,先秦古籍正是這些精神的實物載體。說起先秦古籍,所留下來的已經為數不多了,經過秦始皇焚書坑儒般的毀損和後世朝代更迭戰亂不斷,我們能聽到的就是那幾本書了,如《詩經》《禮》《荀子》等。
  • 古代史傳文學,《公羊傳》《穀梁傳》,敘事風格
    大家好,我是小編阿砌,今天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古代史傳文學,《公羊傳》《穀梁傳》,敘事風格。《公》《谷》二傳敘事較略,因而對人物品格個性的描寫亦不如《左傳》清晰生動,但有個別段落亦可依稀見出人物品格對歷史事件的導引作用。
  • 【書香北京】太廟國學講壇——韓田鹿:四大名著中的儒家文化
    本期《太廟國學講壇》的主題是四大名著中的儒家文化。話須通俗方傳遠,語必關風始動人。說到中國文學,我們不能不提到《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與《三國演義》這「四大名著」。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
  • 2020廣東事業單位考試:歷史人文常識之春秋三傳,簡介與名言匯總
    注釋《春秋》的書就是「春秋傳」。《春秋三傳》是《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的合稱。1.《左傳》《左傳》左丘明著,原名《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左傳》代表了先秦史學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歷史和春秋時期歷史的重要文獻,對後世的史學產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對確立編年體史書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於它具有強烈的儒家思想傾向,強調等級秩序與宗法倫理,重視長幼尊卑之別,同時也表現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歷史資料。
  • 《春秋穀梁傳》:對孔子《春秋》的闡釋,風格峻潔
    《春秋穀梁傳》對孔子《春秋》的闡釋,純粹出自義理的角度,這是它和《春秋公羊傳》相同的地方。不過《毅梁傳》的作者是魯國人,章太炎先生說它「有儒者之風」,不像《公羊傳》那樣氣勢飛揚,漢代鄭玄亦評價它「善於《經》」,不像《公羊傳》那樣通篇充斥藏緯神秘主義,可知它對孔子隱藏在《春秋》字縫中的「微言大義」確有切近而獨到的領悟與理解。
  • 『備考資料』2020廣東事業單位公基知識:春秋三傳
    注釋《春秋》的書就是「春秋傳」。《春秋三傳》是《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的合稱。   1.《左傳》   《左傳》左丘明著,原名《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左傳》代表了先秦史學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歷史和春秋時期歷史的重要文獻,對後世的史學產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對確立編年體史書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於它具有強烈的儒家思想傾向,強調等級秩序與宗法倫理,重視長幼尊卑之別,同時也表現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歷史資料。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春秋三傳
    注釋《春秋》的書就是「春秋傳」。《春秋三傳》是《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的合稱。   1.《左傳》   《左傳》左丘明著,原名《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左傳》主要記錄了周王室的衰微,諸侯爭霸的歷史,對各類禮儀規範、典章制度、社會風俗、民族關係、道德觀念、天文地理、曆法時令、古代文獻、神話傳說、歌謠言語均有記述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