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國營工廠,男職工的幸福生活

2020-12-14 一壺春秋

朝鮮男人真幸福,尤其是國營工廠裡的男職工更幸福這是去朝鮮旅遊後所有人的感受。這種感受來源三個方面:

第一,朝鮮女多男少,不用發愁找媳婦。

朝鮮總人口大約為2560萬人,男女比例為49.1%:50.9%。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朝鮮男人們是不用發愁找媳婦的。而女孩子愁嫁的情況,越是大城市越明顯,最突出的就是平壤。

這一點我們從平壤街頭不時可見的拍結婚照的新郎新娘就能感受到:新娘的年齡普遍偏大,長相白淨、圓潤;新郎普遍年齡偏小,個子不高,皮膚黝黑。

為什麼會這樣呢?導遊妹子今年大三,在旅行社裡實習。她告訴我們:目前平壤的大學裡男生相對較少,女生較多。這是因為很多男生在高中畢業後,沒選擇繼續讀大學,一些人直接工作了,另外一些人去了部隊裡當兵。

大學畢業後,很多優秀的女孩子畢業後會進入機關、圖書館等好的國營單位。她們對找對象也很挑剔,但同等條件的優秀男生太少了,於是就把自己的年齡等大了。這種情況下,一旦有轉業到機關裡的男孩子,雖然年齡大了一點,相貌差一點,也是很搶手的。

第二,朝鮮人不攀比,男人壓力不大。

在國營單位裡上班,就等於是在體制內。雖然單位有小有大,崗位分工不同,但大家都是吃皇糧的,身份都差不多,因此也沒什麼攀比的。

單位上制定了非常細緻的獎勵、分配製度,你該住多大面積的房子,該領幾級標準的工資,每個月能拿到多少米票、肉票、油票等等,公布上牆,一目了然,非常公平。你不用羨慕別人,過兩年你也能達到那個標準。

從2012年以來,朝鮮逐步開放了對個人經商的限制,一些人開始擺地攤做生意了,但這種情況對於更多的國營職工來說還很遙遠。讓他辭職下海,這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第三,一眼看到頭的日子,規律且踏實。

從家到單位,然後從單位到家,每天「兩點一線」的日子雖然有些單調,但很規律。大部分的朝鮮人一輩子只在一個單位裡上班,很少有想到跳槽的。企業則承擔了你的衣食住行,柴米油鹽。大一些的單位,譬如我們參觀的平壤金正淑紡織工廠、平壤製鞋廠等,企業內部還建設有醫院、學校、幼兒園等機構,解決了後顧之憂。

每天傍晚,是朝鮮街頭人最多的時候,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婦女們步履匆匆,男人們溜溜達達,很多人還支起自行車,在路邊三五成群地侃大山。在大同江邊,更有一長溜釣魚的大老爺們。問起導遊,她笑著說:女人們在回家做飯,男人們在享受生活,等到家裡飯要做好的時候才回家。

相關焦點

  • 行走朝鮮,發現朝鮮女人幸福的表現
    行走朝鮮街頭,你會發現獨自走路的朝鮮女性很多,她們走得專注,似乎在思考問題,又似乎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之中。導遊告訴我們,其實,她們什麼也沒有想,因為沒有什麼可以發愁的,沒有什麼可以著急的,也沒有什麼可以特別激動的,平淡就是最幸福的生活。
  • 走進朝鮮:朝鮮國營商店有什麼特點?
    但在六七十年代,街頭商店多是國營。經歷過六七十年代的人,一定有在供銷社購物的經驗。幾十年過去了,我國經濟突飛猛進,人民的生活物質日益豐富。現在各種商品,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買不到的。朝鮮的商店和我們過去很像,大多屬於國營。在朝鮮旅行時,在平壤街頭的見到過很多國營商店。朝鮮的國營商店一般設在居民樓一樓。和我國私營商店相比,朝鮮國營商店有很多自己的特點。
  • 朝鮮男人希望當圖書管理員,女生希望當營業員
    在朝鮮很少見到遊手好閒的人,因為朝鮮分配工作。用朝鮮導遊的話說,朝鮮人人都要勞動,沒有人會成為社會的寄生蟲。朝鮮沒有招聘會,沒有自主擇業的概念,他們的工作聽從國家安排。在朝鮮,很多男人最大的願望是在圖書館工作,圖書管理員在朝鮮非常吃香。
  • 直擊朝鮮,簡單的日子
    在我們的習慣想法裡,工資低就代表購買力差,日子拮据,但在朝鮮不這樣。朝鮮百姓並不是單靠工資來養活自己的。朝鮮實行供給制。普通職工,尤其是生活在平壤的市民,他們雖然每月發到手裡的錢不多,但生活中的柴米油鹽並不缺少,因為隨著工資發放的還有各種票證,憑著票證可以用低於市場的價格買東西,甚至免費領取物品。
  • 國營工廠|長沙紡織廠,經常有劇組來拍影視劇
    1949年,長沙和平解放,裕湘紗廠被長沙市政府接收,更名國營長沙紡織廠。新中國成立後,長沙紡織廠分別經歷了計劃經濟時代和「雙軌制」時代。至1990年,工廠進入鼎盛期。也就是這一年,師範畢業的劉婷進了長沙紡織廠,做了一名擋車工。這次她來跟我們聊聊在長沙紡織廠工作的青春過往。 劉婷畫的裕湘紗廠(曾是長沙紡織廠)大門。
  • 朝鮮女孩時尚漂亮,朝鮮男人是什麼形象?
    朝鮮男人不追求時尚,和社會風氣有關。朝鮮男人大多有大男子主義,他們覺得男人就該有男人的模樣。 朝鮮男人找對象不困難,他們不會太在意外在形象。朝鮮男人大多當過兵,軍旅生活讓他們習慣了保持低調和樸素,他們不會追求個性和時尚。
  • 朝鮮百姓如何生活?一名遊客講述朝鮮的所見所聞
    朝鮮百姓如何生活?一名遊客講述朝鮮的所見所聞朝鮮之旅,朝夕相處的是女導遊和司機,我們經常接觸的朝鮮人有觀光地的講解員、涉外商店的服務員、涉外餐廳的服務員,當地的老百姓我們很少有機會接觸,關於朝鮮居民的生活方式?這是我感興趣的地方。
  • 朝鮮百姓安穩的小日子,你會嚮往嗎?
    到朝鮮旅行,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我對朝鮮百姓的生活有了大概的了解。朝鮮人所在的單位多為國營企業。換句話說,朝鮮城鎮百姓,幾乎都是公務員,因為都在國營單位上班。國營單位工資不高,但好處很多。其中最大的好處就是穩定,在國營單位上班不用擔心被老闆炒魷魚,沒有太強的競爭壓力。
  • 走進朝鮮:街頭的商店多為國營,很少見到美食一條街
    平壤街頭的商店不多,大多商店為國營。在平壤街頭,能見到很多用藍白兩色布幔圍起來的亭子,這種亭子會賣各種飲料。他們賣飲料很有趣,一杯一杯的賣,路人口渴了,會到亭子裡買一杯飲料,因為一杯一杯的賣,比一瓶一瓶的賣更便宜。據導遊介紹,這種賣飲料店小亭子,很多也是國營大。朝鮮實行計劃經濟,民營經濟佔比很小。平壤男人抽菸的人很多,但是,我從沒見過平壤姑娘抽菸。
  • 懷舊老照片:重慶化龍橋國營工廠繁華舊影,集體生活的美好回憶
    化龍橋轄區內工廠主要以機電(機電廠多為軍工企業)、橡膠以及汽車配件生產為主。圖為重慶化龍橋地區工廠五六十年代的照片。1994年國家對國有企業進行改革,化龍橋又成為了重慶主城區內面積最大的欠發達地區。在2005年片區進行整體改造之前,這裡居住了12000多戶家庭,且絕大部分都是下崗企業職工,家庭月收入不足1000元。圖為重慶化龍橋地區工廠五六十年代的照片。
  • 朝鮮人家裡存款不多,平時很在乎吃的東西
    朝鮮人在國營單位上班,平時單位會發各種票,朝鮮人憑票可以到國營商店購買低價商品。糧票對我國年輕人來說很陌生,對朝鮮百姓來說卻非常重要,有了糧票,一家人的口糧才有保障。朝鮮人在國營單位工作工資不高,家裡存款不多。就算家裡有閒錢,朝鮮人也很少會存到銀行。
  • 朝鮮印象:遊客在平壤街頭的所見所聞
    在朝鮮旅遊的五天時間裡,至少有三天待在平壤。平壤的環境非常好,稱其為花園城市毫不為過。大同江穿城而過,岸邊楊柳依依,風光宜人。平壤因為柳樹多也被稱為柳京。漫步平壤大同江邊,頗有蘇堤的意境。平壤空氣也非常好,很少見到大型工廠,機動車數量不多,空氣完全沒有汙染,純淨明透,似乎還瀰漫著淡淡香味。抬頭望天,總能見到藍色的天幕下,浮著幾朵白雲。平壤也有小攤販,不過他們不會隨地擺攤,佔道經營。在一個固定的擺攤場所,我見到六七頂巨大的遮陽傘一字排開,有人在下面賣食物,賣水果和賣飲料。本想上前買飲料,卻被朝鮮導遊阻止。
  • 朝鮮民眾的生活,房子靠國家分配,老婆靠媒人介紹
    在朝鮮旅行期間,我發現他們的生活觀念和我們區別很大。在朝鮮沒有買房結婚的概念,因為房子靠國家分配。不管在國營單位工作的城市青年,還是在地裡勞動的農村小夥。談戀愛和結婚,都無需考慮買房問題。因為結婚之後,可以向國家申請住房。新婚夫婦申請的房子,面積一般在七十平左右。小兩口裝修一下,住著還是很溫馨的。朝鮮的住房,屬於福利性住房。
  • 朝鮮女人眼中的好男人是什麼樣的?
    到朝鮮旅遊會發現,朝鮮男人簡直太幸福了。朝鮮男人幸福,因為朝鮮女人心疼老公,寵愛老公。那麼,朝鮮女人眼中的好男人是什麼樣的呢?有男子漢氣概。朝鮮女人覺得男人應該有男子漢氣概。朝鮮的男人,大多有大男子主義思想,他們不會洗衣做飯,也不會甜言蜜語。朝鮮男人大部分當過兵,他們走路昂首挺胸,目不斜視,看起來精氣神十足。在朝鮮女人眼裡,這樣的男人更有自信心。
  • 圖說上海18家國營農場,帶你穿越時光,重溫難忘歲月(上)
    上海老底子圖說上海18家國營農帶你穿越時光,重溫難忘歲月上海的國營農場都是在20世紀50~60年代圍墾灘涂創建的。1954年9月,建立的奉賢農場(今五四農場)是上海地區最早的國營農場。
  • 湖南懷化辰溪861工廠:130年的發展歷史,沒有他就沒有孝坪鎮工業
    1951年,工廠在辰溪孝坪建廠,改稱湖南槍彈廠,代號961廠,第二廠名國營新源公司。1952年春,孝坪新廠基本建成,工廠由南莊坪遷往孝坪。1953年-1957年為蘇式管理時期。工廠的成長辰溪861工廠是國家「一五」、「二五」時期重點建設起來的以發展多種軍工、民用產品的大型綜合性工業企業。工廠的民品生產,始於解放後的「一五」時期。隨著國家形勢的變化,雖幾起幾伏,但總的趨勢仍然是發展的,為社會主義建設和滿足人民生活需要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 朝鮮人民生活到底多幸福?這3樣中國人都夢寐以求,在朝鮮全免費
    目前的朝鮮已經進入到全面開放的階段,很多的城市也接待來自於其他國家的遊客,不少人希望可以來到朝鮮感受一下當地的人民生活,但是有幾樣東西在朝鮮完全不需要花錢就能夠買到,這也同樣是中國人夢寐以求的,到底是什麼呢?
  • 記憶中的四川:三線國營東河印製公司(成都印鈔廠)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三線時期,關於成都印鈔廠(國營東河印製公司)有關的故事。你現在使用的鈔票說不定就是成都印鈔廠生產的!如果說,世界上有一種永遠不擔心工資拖欠的工作,那肯定就是印鈔廠職工了。建設之初,工廠出於保密,對外使用代號515廠,後因毗鄰旺蒼東河,更名為國營東河印製公司。1966年,國營東河印製公司開工建設,來自全國五湖四海的精英骨幹所組建的建設大軍匯聚旺蒼,按照「靠山、近水、隱蔽」、「不佔良田好土」、「大分散、小集中」的要求,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建設「大會戰」。在崇山峻岭之中建設起了印鈔、造紙、熱電,以及機械製造和貴金屬4個廠。
  • 國營企業職工和集體企業職工退休待遇是否一致?
    國營企業和集體企業職工,只要滿足上述條件,就可以享受養老金待遇。2.統籌外待遇。主要包括:採暖費報銷、體檢、房屋提租補貼、洗理補貼、獨生子女補貼、生活補貼等。該筆費用主要由企業支付,待遇標準主要由企業根據實際情況,自主設定,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待遇就高一些;經濟效益差的企業,待遇就低一點。
  • 朝鮮和韓國對比人均GDP相差44倍,天差地別的生活誰更幸福
    從人均壽命來說,韓國人均壽命現在高達82.5歲,而朝鮮人均壽命剛剛達到72歲,兩國相差10.5歲。可見一個社會經濟發達,福利待遇普遍提高,醫療條件進步,生活水平高,對於人們的壽命有很大的提高。一個人過得好不好,幸福不幸福,肯定對壽命有比較重大的影響,所以整體來說,韓國人比朝鮮人過得更幸福。我不相信一個人整天辛苦奔波,為生活所累,還能普遍達到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