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861工廠在其歷史演變過程中經多次分合和搬遷,其前身是原國民黨軍政部兵工署第十一兵工廠辰溪分廠,主要是由清朝晚期籌建的湖北槍炮廠所屬槍彈廠演變而成。
1890年,湖廣總督張之洞籌建湖北槍炮廠,1894年,清光緒二十五年五月,槍廠建成。雖然創建時間晚於上海、南京、天津等地軍工企業,但由於不惜巨資從德國購買了當時最先進的製造連珠毛瑟槍和克虜伯山炮等成套設備,所生產的漢陽式步槍(漢陽造)、陸路快炮、過山快炮,均是當時較先進的軍事裝備,因此成為晚清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軍工企業。其中兵工廠所生產的步槍「漢陽造」,聞名全國,直到世紀中期,依然是中國最主要的步兵武器。1898年至1904年,湖北槍炮廠擴建,分廠林立,於1904年9月改稱湖北兵工廠。1908年湖北兵工廠改名漢陽兵工廠。
1911年,武昌起義,北洋政府派軍隊攻打武漢,漢陽失守,廠房及機器設備遭受破壞。1913年,湖北鄂軍都督黎元洪籌銀60萬兩,擴建兵工四廠。至1934年,漢陽兵工廠生產槍彈8640萬發為新中國成立前最高產量。1937年11月,漢陽兵工廠因抗日戰爭爆發,時局緊張,奉命南遷。
1938年上半年,漢陽兵工廠改稱兵工署第一兵工廠,6月,因武漢受日寇威脅,漢陽兵工廠機器、動力等分廠奉命遷湖南辰溪。搬至辰溪,選定雍和鄉南莊坪為廠址,正當工廠搬遷行將結束,全面復工之際,日軍用飛機轟炸辰溪;1940年初,第一兵工廠奉命由辰溪遷往重慶,後與第十一兵工廠(第十一兵工廠的前身系袁世凱於年籌辦的河南鞏縣兵工廠調整作業。
1949年9月21日,湖南辰溪解放,工廠改稱辰溪兵工廠。1951年,工廠在辰溪孝坪建廠,改稱湖南槍彈廠,代號961廠,第二廠名國營新源公司。1952年春,孝坪新廠基本建成,工廠由南莊坪遷往孝坪。1953年-1957年為蘇式管理時期。1959年,部分遷至湖南湘潭,1962年分立為兩個獨立企業,辰溪部分稱沅江機械廠,湘潭部分稱江麓機械廠;1988年,沅江機械廠更名為白雲家用電器總廠。
工廠的成長
辰溪861工廠是國家「一五」、「二五」時期重點建設起來的以發展多種軍工、民用產品的大型綜合性工業企業。工廠的民品生產,始於解放後的「一五」時期。隨著國家形勢的變化,雖幾起幾伏,但總的趨勢仍然是發展的,為社會主義建設和滿足人民生活需要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一五」時期裡1954年朝鮮停戰後,工廠著手試製縫紉機,友誼牌縫紉機可以和上海當時生產的縫紉機媲美,除國內暢銷外,還遠銷東南亞國家。1957年,民品生產顯著增加。4月,工廠第二廠名改為國營中南縫紉機廠。「二五」時期裡從1958年至1961年,工廠持續生產縫紉機、鋅片、水輪發電機組等產品。其中1960年在湘潭新廠生產的水輪發電機組,是當時湖南省最大的水輪發電機組。「五五」時期1979年,工廠開始進行電冰箱的調研工作。「六五」時期裡在「保軍轉民」方針的指引下,工廠狠抓了電冰箱的建線和開發工作,取得顯著成績。1970年,正式成立白雲家用電器總廠。
1983年開始試製「白雲」牌BYD-160A直冷式電冰箱,1984年9月生產定型。該冰箱1985年榮獲湖南省優質產品稱號,深受省內外用戶的好評,暢銷全國29個省市。1986年至1988年,工廠正處於生產電冰箱的鼎盛時期。與此同時,工廠還生產了仿日輻射式煤油取暖器、電池鋅片、電池鋅筒、電池銅帽、纖維板、人造大理石、節煤爐外殼、塑料製品等多種民品。
861工廠迎來豐富的發展時期,並由此奠定了孝坪鎮的工業發展道路。工業化發展給孝坪鎮帶來巨大的衝擊,它使城鎮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孝坪鎮因861工廠的推動從一個偏僻集鎮發展成為工業製造的中心城鎮。城鎮化的發展和擴張,相應的交通運輸設施,工業住區等相關配套建築也隨之出現和增加,在社會結構方面,工人的人口總數在所佔比重中增加,他們推動了全鎮乃至辰谿縣經濟運轉的進程。
工廠的衰落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產業架構的調整和社會需求的變化,產業結構向知識、技術密集型的演變促進了技術的進步和需求的發展,這些發展和變化促使工業轉型。1989年後,861廠因產品單一,沒有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電冰箱產量逐年減少,效益普遍降低致使工廠在1955年全線停產,迅速崛起的品牌又迅速的衰落了。
1985年末至2000年,工廠職工人數從7617人降至1869人。2001年12月白雲家用電器總廠宣布破產,原本繁榮的工業集鎮逐漸衰落,伴隨著產業蕭條帶來的土地及河流嚴重汙染的問題,失業及經濟問題、社會問題,城鎮中心地位下降造成城鎮建設停滯等問題,儘管有新產業的補給和服務業的增長,都不足以阻止861廠的衰退對真箇孝坪鎮乃至辰谿縣的負面影響,大量的職工下崗紛紛外出打工或者搬遷,曾被視為工業文明象徵和驕傲的孝坪鎮成為經濟不發達地區之一。
工廠的再生
白雲家用電器總廠宣布破產以後,1998年8月成立湖南懷化雲箭機械廠。2003年改制為湖南雲箭集團有限公司,屬於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直屬的大型軍民結合型企業,是國家重點保軍科研生產型企業,在長沙設有研發中心,民品研究所、銷售公司。公司分為總廠區(孝坪鎮)、長沙新區、紅敏火工區三大區域,擁有固定資產5億多元,員工3000餘人。
2004年公司利用精密機加能力,控股成立湖南雲箭水輪發電設備公司,生產中小型水輪發電設備,2006年公司與南方工業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南大學、59所合資成立股份制公司——湖南南方搏雲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並利用白雲牌商標,與懷化宏達電器有限公司合作,生產銷售電冰箱、冷凍櫃等產品,重新進軍家用電器領域。
2010年,根據懷化市委、市政府「大幹新三年,再創新輝煌」的總體要求,861廠整體搬遷,從某種意義上說,孝坪鎮的歷史是一部近現代工業發展的歷史。861工廠對於孝坪鎮來說是生存和發展的動力,在推進城鎮完成經濟增長的同時,也促進了整個社會的現代文明和社會方式的轉變,如興辦了學校、圖書館、俱樂部、醫院等文化、公共設施。
861工廠在孝坪鎮建造的配套工業住宅由愛國、勝利、先鋒、解放、幸福、紅旗、和平、建國、友誼、團結、生產、勤勞、民主等具有那個年代鮮明烙印的詞語命名,並以「村」的形式組成。
孝坪鎮作為具有一定地域覆蓋範圍的工業城鎮,見證了861廠工業文明發生、發展、高峰乃至衰落的全過程。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工業文明系統。所以說工業遺產的產生不是偶然的,而是隨著工業轉型必然出現的。
建設格局特徵
不同類型的工業建築有著不同的、獨特的空間結構特徵。861工廠的工業遺產建築格局特徵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住宅建築格局特點
861工廠的住宅建築大部分屬於周邊式街坊住宅建築,這種居住形式的平面布局特點是建築沿道路呈十字網格狀走向布局,表現出強烈的秩序感;建築在布局時會在旁邊留出一些綠化區和居民戶外活動的空地,以愛國村為代表。
公共建築格局特點
861工廠的公共建築大部分建於60年代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公共建築經規劃建設,與周圍人工或自然景觀形成結合。建築憑藉景觀而增色,景觀也因建築而突出。平面布局上一般有清晰的中軸線,並且由建築和庭院串、並聯形成,例如職工俱樂部。
生產廠房建築格局特點
861工廠的生產廠房建築大部分建於50年代後,廠房建築多數造型簡潔,構圖靈活多樣。建築類型較多,佔地面積大,年代也不同,工業設施和廠房建築成群組布局,平面布局特點是有一條明顯的中軸線,在中軸線的兩旁布置生產廠房建築及辦公樓。
2018年進行規劃,將打造成兵工旅遊特色小鎮。
感恩相遇,承蒙厚愛,我是小周周,喜歡請關注,咱們下一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