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巨震,大宗商品市場多數品種下挫為主,以豆粕為代表的飼料原料相關品種卻是堅硬異常,表現相對抗跌。最近兩個交易日,豆粕期貨月間價差同樣出現了一波相對可觀的行情,連粕5、9價差持續收縮,呈現出近強遠弱格局。對於此,筆者將從國內外兩端進行簡要闡述。
首先從價差上來看,本輪豆粕5、9價差開始縮小啟動時間是2月4日,當日收盤價差為-93元/噸,上周開始受連粕5月合約明顯走強,基差縮小進度加快,今日達到階段性高點-2元/噸。為什麼近日近月05月合約,從此前被市場相對不看好,受到南美大豆豐產壓制的合約,卻壓倒了被市場寄予厚望的遠月09合約呢?
1、海外疫情蔓延,市場擔憂巴西大豆到港恐生變
國內疫情在進入3月份得到明顯的好轉,但當前海外疫情累計確診人數已超我國,且海外多國政要出現新疫情現象,其中最受豆粕市場關注的,莫過於關於巴西總統波索納羅訪美的團隊中,已有11人檢測呈陽性這一事件。而另一方面,彭博社關於上周國內貿易商至少採購兩批美豆,主因巴西港口出貨延遲新聞。似乎讓市場各方更加擔憂原本4月大量供應國內的巴西大豆,是否還能如期到達,以及後期是否物流不出現大的問題。
2、國內大豆庫存一降再降 未見拐點來
據最新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第11周,全國主要油廠大豆庫存繼續下降,大豆庫存僅僅231.83萬噸,環比上周減少57.02萬噸,減幅19.74%,同比去年減少170.82萬噸,減幅42.42%。從下圖可以清楚看到,大豆庫存連續五周大幅下降,當前處於歷史性低位,且下周恐庫存進一步繼續降低。大豆庫存回升拐點尚未到來,過快的降庫給予豆粕現貨極強支撐,同時帶動盤面近月05月偏強運行。
3、油廠開機率走低 制約短期豆粕供應
據最新數據顯示,最近兩周國內主要油廠開機率連續下降,從2月底的周度產量184.02萬噸,開機率65.26%,下降到本周的135.78萬噸左右,開機率48.16%。而從縱向來看,國內大豆周度壓榨量同樣處於今年低位水平。上遊工廠因大豆不足導致斷豆停機現象屢見不鮮,嚴重製約了豆粕的供應,在下遊養殖需求並不樂觀,尤其3月國內生豬出欄加快。但豆粕近月價格依舊得到支撐,終究是供應壓過了需求。
4、近月合約點價受支撐 遠月合約套保單施壓
從豆粕國內產業的運行狀況來看,因進入到3月國內進口大豆量不足,油廠開機率持續走低,豆粕現貨價差,近月基差偏強運行。尤其以近日海外疫情發酵,讓豆粕中下遊對於4月的豆粕價格開始逐步相對樂觀起來,較2月的謹慎發生明顯變化;另一方面,本年度南美大豆豐產,後續正常國內供應無虞,後期豆粕價格仍將受到考驗成為市場共識。因此,在面對近期相對堅挺,且有走高的M2005合約,產業中下遊對4-5月豆粕基差合同點價可謂積極,從而對近月合約形成一定支撐。但遠月M2009受進入3月以來,國內上遊油廠開始大力預售6-9月,甚至10-1月基差,且銷量整體不錯,數據顯示,3月國內豆粕成交總計 265.55萬噸,其中遠月基差206.4萬噸,佔比77.7%。現貨產業遠月基差的火熱成交,短時期無疑給遠月期價帶來了些許壓力。
綜上所述:進入3月以來國內進口大豆供應偏緊形勢逐步明朗,給予豆粕市場參與各方對近月豆粕價格信心增強;疊加海外疫情蔓延,令市場擔憂4月進口大豆供應,特殊時刻之際加劇促進連粕5、9價差收縮。但對國內進口大豆3月供應季節性偏少這一共性不可忽視,且疫情相關消息變化節奏較快。短期來看豆粕近月豆粕價格仍有支撐,或許為後續逐步兌現提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