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新聞發布會召開。如何打造現代化都市圈?此次會上出了哪些新消息?一起來看看!
11月20日,杭州都市圈第十一次市長聯席會議將在嘉興海寧市召開。今天下午,在杭州都市圈合作發展協調會辦公室指導下,由杭州都市圈宣傳專業委員會主辦的杭州都市圈「十三五」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舉行。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會上,杭州都市圈合作發展協調會辦公室主任、杭州市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局局長楊釗發布了杭州都市圈「十三五」期間的建設成果和「十四五」的發展計劃。
相比往年,今年新聞發布會上進一步突出了節點區縣市的主體作用,由杭州都市圈各個節點區縣市政府相關負責人登臺「唱主角」。除了安吉、桐鄉、德清、海寧、柯橋、諸暨六個節點區縣市介紹融杭成果外,還有衢江、開化、歙縣、休寧四個臨杭區縣市首次亮相新聞發布會。
杭州都市圈
「十四五」期間初步建成國際化大都市圈
從成立之初提出「七共」的合作理念,到進一步提出打造「七個圈」,多年來杭州都市圈將都市圈跨區域合作推向一個又一個的新高峰。
2019年,杭州都市圈地區生產總值達32038億元,相較於「十三五」起步的2015年增長超60%。今年,杭州都市圈各城市又努力克服疫情影響,成功實現經濟V型回升,前三季度,杭州都市圈六城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3614億元,增長2.4%,高於全國1.7個百分點。
「十四五」時期,杭州將緊扣高質量和一體化兩個關鍵詞,著力打造現代化都市圈。力爭到2022年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取得明顯進展,到2025年初步建成國際化大都市圈,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圈,高水平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海寧
杭海城際鐵路預計明年6月通車
「十三五」期間,海寧全面實施「融杭接滬」戰略,加速「與杭州同城」步伐。
在平臺共建上,海寧「杭海新區」被納入杭州錢塘新區戰略規劃範圍。
在交通共聯上,現有5條高速公路、1條高速鐵路、1條普通鐵路聯通杭州。杭海城際鐵路全線隧道、橋梁和地下站臺出入口已實現「三通」,預計2021年6月通車運營。
在產業共興上,「十三五」期間累計引進市外內資 847.8億元,其中來自杭州226.65億元,佔比26.73%。在杭州建設2個「飛地」孵化器,已入駐項目8個。
在民生共享上,海寧6家縣級醫院與杭州9家三甲醫院合作辦醫。成功引進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海寧國際校區)等3所高校。海寧市高級中學分別與杭州第二中學、餘杭高級中學開展合作辦學。
桐鄉
成立融杭經濟區 開啟發展新起點
「十三五」期間,桐鄉市全面推進杭州都市圈發展,在產業、交通、民生等領域開展全方位接軌,融入杭州都市圈工作取得新突破。
在規劃領域,去年10月底融杭經濟區正式掛牌成立,開啟了桐鄉西部崛起、融杭發展的新起點。
在產業領域,宇視科技、福瑞泰克等一批高端企業紛紛落戶桐鄉。成立了浙江理工大學桐鄉研究院、浙江傳媒學院桐鄉研究院等一批科技合作平臺。
在交通領域,去年6月臨杭大道正式通車。杭平申線航道四改三工程、京杭運河三級航道整治工程、錢江通道北接線建設工程等項目穩步推進。
在民生領域,全力推進項目式「校校」結對建設,目前已經結對學校33所。桐鄉市第一人民醫院由浙江省人民醫院全面託管,市第二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都與杭州建立深度合作關係。
德清
全縣30%規上工業企業來自杭州
德清縣開展融杭工作已有近二十年的歷史。截至2019年底,該縣承接了超680家杭資工業企業落戶,其中規上企業240餘家,佔全縣的30%左右。
德清參與共建了浙江工業大學莫幹山校區、浙江省渦輪機械與推進系統研究院、浙江大學—德清先進技術與產業研究院、浙江科技學院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德清分中心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積極推動資源轉化。
今年以來,德清、餘杭兩地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籤訂了杭湖運河(苕溪)「流域共治」框架協議,開通了德清禹越至餘杭臨平跨區768路公交線路。浙江工業大學莫幹山校區迎來第一批師生,浙大兒童醫院莫幹山院區籤約落戶。
安吉
商合杭高鐵開通結束無高鐵歷史
「十三五」期間,安吉主動融入,積極作為,打開了開放合作的新局面。
在交通領域,商合杭高鐵正式開通,結束了安吉無高鐵歷史,蕭山機場安吉航站樓順利運營。
在產業領域,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飛地即將運營。與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滬杭高校共建研究院。
在民生領域,浙江科技學院-中德工程師學院、杭州育瀾中學、藍潤天使學校先後建成。樹蘭醫院一期即將落成,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醫院、兒童醫院多個名醫工作站落戶安吉。浙江省自然博物院安吉館落成。
柯橋
紹興大城市建設排頭兵
接軌滬杭都市圈橋頭堡
「十三五」期間,柯橋堅持「紹興大城市建設的排頭兵、接軌滬杭都市圈的橋頭堡」戰略定位,各領域高質量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在經濟領域,去年全區實現GDP 1504億元,較「十二五」末增加25.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萬元,較「十二五」末增加37.8%。
在產業領域,全面實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步魚計劃」、數字經濟五年倍增計劃,加快構建「5+3+4」現代產業體系,累計引進總投資2705億元的重大項目161個。
在開放融合領域,柯橋區與蕭山區結成友好城區,建立柯橋-蕭山政務服務一體化模式,交通互聯互通全速推進。
在民生領域,柯橋區先後引進浙一、浙二、省兒保等優質醫療資源,浙江樹人大學楊汛橋校區投入運行,亞運場館改造提升順利推進。
諸暨
打出「接滬融杭、與杭同城」組合拳
近年來,諸暨打出「接滬融杭、與杭同城」組合拳,全力以赴融入都市圈、接軌大上海、擁抱長三角。
在交通領域,諸杭、諸義城際公交開通運行,杭州都市高速公路諸暨段即將建成,G235國道諸暨段、諸柯高速等項目加快推進,諸杭通勤時間縮短至19分鐘。
在產業領域,2016年以來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72個,累計實到內資573億元。「十四五」期間將在原有兩大融杭平臺基礎上打造諸北「融杭新城」。
在創新領域,加快建設「諸暨島」、「高新島」等離島式平臺,長三角中試基地、城西科技客廳等一批重點項目加速推進。以滬杭科創高地為依託,與浙江大學等8所高校共建科技協同創新中心,常態化開展「智匯暨陽」引才系列活動,累計引進高端人才44名。
在民生領域,目前已與杭州合作共建學校20餘所,引進名醫工作室80家,出臺實施諸暨至杭州高速雙向通行免費政策、杭州市民免費遊諸暨政策,開通杭州至諸暨旅遊巴士,推出全域旅遊精品線10條。
衢江
打造「活力新衢江,康養大花園」
「十三五」以來,衢江區緊緊圍繞「活力新衢江,康養大花園」總體目標,全面加速融入長三角一體化、融入杭州都市圈,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突破性成果。
經濟方面,衢江地區生產總值從2015年的137.33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98.47億元,年均增長7.65%。產業方面,創成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生態循環農業示範點,成為G20杭州峰會農產品主供地。11月8日,全國最大盒馬村落戶衢江。民生方面,成功引進杭州育才中學等省內優質教育資源。交通方面,杭衢鐵路在衢江設立預留站,建成後到杭州僅需37分鐘。
「十四五」期間,衢江將聚焦轉型升級,打造現代產業新體系。打造浙江理工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衢江分中心等創新平臺,加快盒馬村阿里數字農業示範區建設。加速融入杭州都市圈,積極對接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西延工程。
開化
堅持生態立縣22年 保障一江清水送杭城
開化地處浙皖贛三省七縣交界處,是浙江省母親河錢塘江的源頭。「十三五」期間,開化牢記「一江清水送杭城」的重大使命,堅守生態立縣發展戰略22年不動搖。全年出境水質近乎百分之百在Ⅱ類以上,Ⅰ類佔比過半。
在交通領域,杭新景高速和黃衢南高速錢江源互通建成投入使用,九景衢鐵路建成通車,讓開化邁入「高鐵」時代,正式進入全省2小時交通圈,大大縮短與都市圈內城市間的時間距離。
在產業領域,開化圍繞轉型升級後的產業布局,成功引進了244個山海協作產業合作項目,包含了傳化公路港、修正快運智慧物聯網產業園、浙醫健開化二院、海納半導體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
在民生領域,通過山海協作,杭二中、建蘭中學等一大批知名學校結對開化,浙醫二院、浙江醫院、省中醫院等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開化,開化城市形象旅遊宣傳窗口入駐杭州西湖、桐鄉烏鎮。
歙縣
謀劃實施「新安江保護十大工程」
歙縣自2018年全面啟動「融杭」工作以來,主動加強與杭州都市圈城市的交流合作,綜合實力實現大幅提升,城鄉面貌和生態環境極大改觀。
交通方面,黃千高速全面啟動,高鐵歙縣北站、三陽站投入使用,與都市圈時空距離進一步縮短。生態環境方面,持續推進新安江流域補償機制試點,謀劃實施「新安江保護十大工程」,投入108億元,實施綜合治理項目476個,與浙江交界的街口斷面出境水質常年保持1類水標準。政務服務方面,深入推進「一網一門一次」和「證照分離」改革,先後與杭州都市圈城市達成合作事項93項,建立工作機制67項。
「十四五」期間,歙縣將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加強與淳安、臨安等地交流合作,統籌做好環境共治、服務共享、交通共聯、機制共建等各項工作,共建杭黃綠色產業園。
休寧
擦亮生態底色保護都市圈水環境
休寧縣毗鄰杭州臨安區,擁有齊雲山、徽州大峽谷等豐富的旅遊資源,縣內茶葉、茶幹、菊花、泉水魚產業綜合產值達百億元,是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
「十三五」期間,休寧深入貫徹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與杭州市臨安區締結為友好區縣,並與開化縣籤訂區域間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累計籤約億元以上項目91個,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年均增幅達18.2%。
「十三五」期間,休寧實施新安江綜合治理項目62個、完成投資21.5億元,全縣水質狀況年均值達到或優於Ⅱ類水質標準,有力地保護了下遊水環境。
資料/杭州都市圈宣傳專委會、杭州日報
原標題:《臨杭十縣市融杭「成績單」出爐!杭州都市圈成功實現經濟V型回升》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