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生態優勢 添彩城市魅力 ——中衛市「三個大會戰」為高質量...

2021-01-19 網易新聞

寒冬時節,黃河中衛段水天一色,各類鳥兒不遠萬裡,前來趕赴「黃河之約」。這是黃河沿岸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美麗中衛生態建設成果的魅力所在。

78歲的沙坡頭區迎水橋鎮孟家灣村村民何天傑在黃河邊生活了一輩子。這幾年,他眼看著黃河一天天變得清澈,河岸邊一天天綠了起來。「如今,黃河邊的溼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水鳥的影子,它們成了村裡的新『村民』。」何天傑說,這兩年,村裡組織村民參與植樹活動,在黃河沿線的荒灘荒坡上種了樹木。樹多了,環境好轉,鳥兒也越來越多。

走進市區,香山湖公園如今已經成為很多市民親近自然、擁抱自然的首選地,這裡有木橋棧道、寬闊的草坪,樹木成林,人為的雕琢和自然的饋贈相得益彰。「約上三五好友,或和家人漫步香山公園湖畔,走走停停,沐浴午後的陽光,看著湖面泛起層層漣漪,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市民馬睿說。

山青、水秀、人幸福,這是中衛守護生態得來的回報。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中衛力爭在高水平保護中促進高質量發展,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高水平保護。去年以來,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產業高質量發展,中衛市全面打響生態保護、汙染治理、植綠增綠「三個大會戰」。按照「因水定綠、宜林則林、宜灌則灌、宜草則草」的原則,我市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圍繞「一漠一川兩河兩山三城」空間格局,著力構建生態產業體系,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市,守好生態環境生命線和全區生態安全西大門。

生態保護大會戰——為城市築牢一道生態屏障

位於寺口子風景旅遊區附近的寧夏勝金水泥有限公司天景山水泥用石灰巖礦一直以來揚塵較大,嚴重影響了寺口子風景旅遊區的環境。去年以來,寧夏勝金水泥有限公司嚴格按照批准的環評報告,利用5個月時間,按照第三方設計,投入1000餘萬元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對礦區進行了工廠化改造。

「通過環境綜合整治,礦區揚塵大幅度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大為改觀,礦區環境煥然一新。該礦區成為中衛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取得效果最好的礦山之一,也成為建設綠色礦山、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示範典型礦山。」市自然資源局負責人姜守清說,礦山的治理與生態修復,是我市開展「三個大會戰」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於減輕地質災害,防止水土流失,維護黃河岸堤安全,改善黃河沿岸生態系統,實現經濟、社會、生態三大系統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已經啟動的生態保護大會戰中,中衛市以南華山等區域涵養林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加強水源涵養;在年降水200毫米以下地區加大封育保護力度;加強小流域治理,實施黃河上遊生態保護和修復建設工程,推進以海原黃土丘陵水土保持區為重點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同時加強生態修復,力爭用5年時間,對甘塘石膏礦等11個大型廢棄礦山進行全面整治,並加強黃河沙坡頭區楊家湖段等19處險工段整治等,維護岸線安全。

汙染防治大會戰——給百姓一片碧水藍天

這些年,中衛市頻頻出現的藍天白雲,讓市民紛紛駐足,拿出手機拍下美麗的一幕,微信朋友圈瞬間被美圖刷屏。大家在讚嘆之餘,也表示中衛的空氣品質越來越好了。目前,我市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全區五市排名第二。

「以前冬天靠燒煤取暖,屋裡又髒又亂,牆也被燻得黝黑,氣味嗆人,還需要不停添煤。現在好了,煤改氣讓屋裡既乾淨又暖和。」寒冬臘月,在沙坡頭區東園鎮八字渠村張振科家中,他告訴記者,已經改裝天然氣的村民家中都裝有天然氣壁掛爐,熱水通過管道輸送到各個房間。

「煤改氣」是沙坡頭區的民生工程之一。去年,沙坡頭區共投資1855萬元,在迎水橋、東園、柔遠等鎮14個村實施「煤改氣」2650戶。

讓廣大群眾呼吸上清新空氣,享受到藍天白雲,是市委、市政府矢志不渝的目標。我市加大推進汽塵、煙(粉)塵、煤塵、揚塵「四塵」共治,對所有主幹道路實行「以克論淨」精細化管理機制,對主要通行道路實施多次清掃、灑水。同時,督促施工單位落實6個100%施工工地揚塵防控措施。

「過去,工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物,導致土壤受到汙染。現在我們加強了涉重金屬行業企業汙染防控,將生產廢物運到一般工業固廢填埋場進行處置,有效解決了土壤汙染問題。」中衛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張龍說,為更好地保護土地資源,(下轉第二版)

中衛市強化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加強重點行業企業監管和固危廢排查,實施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開展了重點企業和工業園區周邊土壤環境質量狀況調查。嚴厲打擊固體廢物非法傾倒、填埋行為,提高工業固廢處置和綜合利用水平,確保土壤安全。

同時,中衛市深化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全力推進黃河流域中衛段水生態保護和汙染治理工程、第一排水溝黑山嘴溝等重點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加快對排水溝沿線農村生活汙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全面提升水環境質量。

植綠增綠大會戰——給人民一座園林城市

春夏,驅車行走在濱河路上,猶如走進了一條綠色長廊,樹木鬱鬱蔥蔥,綿延不絕,空氣清新溫潤。寒冬時,駕車穿城而過,來到黃河兩岸,兩旁的樹木已經凋零,但仍讓人心懷期待,憧憬著新一年的綠色美景。「中衛的生態變好了、氣候變好了、風沙小了、雨水多了」已成為人們的共識。

去年秋冬兩季,從城區到山野,機關幹部、村民、中小學生……大家揮動著鐵鍬,或挖坑,或回填,或栽植,植綠大軍身體力行。

既要為環境「減負」,也要為生態「增綠」。經過全市堅持不懈的植樹造林,截至目前,全市森林覆蓋率達14.5%。「按照植綠增綠大會戰部署,中衛將持續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通過實施沿河沿路綠化、鄉村綠化、城市綠化、防風固沙4項工程,力爭到2025年森林覆蓋率達18%左右,草原植被覆蓋度達60%左右。」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說。

「十四五」期間,中衛市將大力實施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態修復、沿路沿河綠化、治沙用沙、城鄉綠化、產業富民工程,按照200毫米至400毫米年降雨量分布和生態產業發展要求,打造8萬畝荒漠草原防沙治沙區、9萬畝平原綠洲生態屏障區、48萬畝黃土丘陵水土保持區、77萬畝環香山生態修復區。實施未成林撫育提升60萬畝、退化草原生態修復13萬畝、溼地保護修復12萬畝,建設美麗鄉村183個,確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0%以上,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59%以上,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40%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8平方米以上。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中衛市乘勢而上,鞏固提升,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努力譜寫出一曲「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交相輝映的華美樂章。 (記者 馮博睿)

相關焦點

  • 永軒:厚植生態優勢 打造生態高地
    厚植生態優勢 打造生態高地——二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工作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永軒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做好湖南工作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特別是對湖南生態文明建設始終高度關注、殷切期望。
  • 厚植生態優勢 激發綠色動能
    新華社福州12月18日電題:厚植生態優勢 激發綠色動能新華社記者塗洪長、秦宏作為全國最綠省份的最綠城市之一,地處閩中內陸山區的三明市被稱作「中國綠都」。近年來,三明以落實新發展理念為牽引,走出一條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產業化齊頭並進的新路子,為相對落後山區實現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有益鏡鑑。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方式要與時俱進。作為以「小三線」建設起家的老工業基地,三明在很長一段時間承受著發展成本之重與環境汙染之痛。
  • 三大會戰丨寧夏海原縣「三大會戰」綠染大地
    海原縣植綠增綠大會戰的序幕也從此拉開,孕育出逐步修復生態、改善環境的綠色新希望。今年以來,中衛市提出了全面打響生態保護、汙染防治、植綠增綠「三大會戰」的決策部署。海原縣精準施策,圍繞流域綜合治理、改善人居環境,以縣城及周邊、村莊集鎮、農戶房前屋後、主幹道路兩側為重點,實施經濟林建設(含庭院經濟林)及其他林草生態修復工程,完成造林綠化15.67萬畝(南華山外圍區域水源涵養林建設提升工程13萬畝)。其中,今秋重點以村莊集鎮、農戶房前屋後、機關單位植綠為主,計劃完成造林4.22萬畝,種植各類苗木26萬餘株。
  • 龍嶽輝:錨定目標 厚植優勢 開創稅收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咬定青山,錨定一個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高質量推進以「六大體系」「六大能力」為主要內容的新時代稅收現代化建設是稅務部門服務這一宏偉目標的具體體現。
  • 寧夏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紀實:春山可望...
    《黃河流域寧夏段國土綠化和溼地保護修復規劃(2020-2025年)》(送審稿)提出,在中部防沙治沙區,主要採取圍欄封育、草方格固沙造林種草、退化草原生態修復、退耕還林還草、鹽鹼地改良等措施,提高植被蓋度,增強防風固沙能力。 中衛市已全面打響「植綠增綠大會戰」,實施黃河上遊生態保護和修復建設工程。
  • 奚明:弘揚河姆渡文化 厚植城市底蘊 努力讓餘姚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更...
    ,弘揚河姆渡文化、厚植城市底蘊,努力讓餘姚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更具魅力。   河姆渡遺址,方其軍 攝   根據總體規劃,河姆渡考古遺址公園是以河姆渡遺址、田螺山遺址、鯔山遺址與井頭山遺址為主體,以傳承河姆渡文化為目標,結合公眾日常休閒遊憩活動,集考古遺址公園、城郊生態公園、河姆渡文化與海洋文化露天博物館
  • 權威發布丨中衛市四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
    始終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培育壯大新動能,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始終堅持加快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落實「一帶兩廊」發展規劃,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紮實辦好民生實事,民生水平大幅提升。 李曉波說,「十四五」時期是中衛轉型追趕、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市的關鍵五年。
  • 東平州城街道推進沿湖生態帶建設,厚植綠色屏障
    州城街道全面學習貫徹《東平湖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項規劃》專題會議精神,加快推進轄區沿東平湖、沿大清河生態帶建設,厚植生態屏障,做靚生態底色。州城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鄭燕:「州城街道高點定位、迅速行動、因地制宜,按照縣委縣政府 『四季常青、三季有花、錯落有致、點線結合』的統一要求,高標準、高質量打造東平湖生態隔離帶州城段。
  • 人大代表獻智工業強市:數據賦能厚植土壤,打造城市競爭力
    今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咬定發展工業不放鬆,堅持工業強市不動搖」,在與會代表中引起極大反響。圍繞智能製造、數字賦能,代表們暢所欲言,獻智獻策。去年7月,濟南市出臺工業強市建設「19條意見」,聚焦製造業優化升級、數字經濟引領、服務實體經濟三大重點任務。在今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有36次提到了工業和製造業,25次提到了數字經濟和數字賦能的相關內容。
  • 厚植普惠沃土 培育企業成長
    厚植普惠沃土 培育企業成長 2020-12-08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湖州引進彩葉樹種為城市生態增色添彩
    湖州引進彩葉樹種為城市生態增色添彩 2017-12-07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洱海生態廊道60天大會戰全面展開
    10月14日,洱海生態廊道大會戰推進會議召開,提出採取超常規措施,奮戰60天,打一場洱海生態廊道建設的年度攻堅大會戰,在12月10日前高質量、高標準完成129公裡洱海生態廊道主體工程建設的目標任務。
  • 大同市科技局:匯聚磅礴之力,厚植科技創新沃土
    大同市科技局:匯聚磅礴之力,厚植科技創新沃土 2021-01-17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繪城市美景 建宜居家園——中衛市著力推進環境改善工作綜述
    2016年,中衛啟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為市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2018年,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上升期,中衛審時度勢,啟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 藍圖已繪就,奮起正當時。中衛持續改善城市市容市貌,著力提升城市景觀品質,全面夯實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城市品質明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明顯提高,為推動轉型追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高品質生活區、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美麗現代城市提供了堅強保障。如今,置身中衛,昔日的「髒亂差」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道路、清幽的環境、齊全的設施……這些顯著變化,折射出了全市上下矢志不移推進環境改善的鏗鏘步伐。
  • 陝西眉縣:厚植高質量發展的土壤
    自2014年眉縣被省科技廳列為首批創新型試點縣以來,該縣堅持以「科技支撐產業發展」,不斷挖掘和釋放創新活力,匯集各種資源要素,厚植高質量發展的土壤。縣域全境運營思想上更開放,發展路徑別具一格,行為方式上更果敢,眉縣正向著國家級創新縣區的目標大步邁進。
  • 陳豪:在改革中破局開路克難前行 為雲南高質量發展厚植根基
    原標題:在改革中破局開路克難前行 為雲南高質量發展厚植根基 本報訊(記者 張寅 楊猛) 7月6日,省委書記、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陳豪主持召開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會議強調,要拿出「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和幹勁,不斷在改革中破局開路、克難前行,危中尋機、化危為機,不斷開創發展新境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為高質量發展厚植根基。 省長、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阮成發,省委副書記、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王予波,常務副省長、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宗國英出席會議。
  • 論冰雪名城在興市發展中厚植冰雪文化
    冰雪文化對哈爾濱這座城市發展關連度高、涉及面廣、輻射力強、帶動性大、具有活力,為哈爾濱名城建設、生態建設和文化經濟發展提供了新動能,為哈爾濱人民帶來了福祉、為城市增添了榮耀。冰雪文化對於冰城哈爾濱來說是興市文化、是作用城市發展的動能文化,也是冰雪產業的文化支撐,是重要的精神力量。
  • 西吉:厚植髮展底蘊 砥礪奮進新徵程
    昔日「山是和尚頭,溝裡沒水流,耕地山梁峁,颳風浮土跑」的景象一去不復返,曾經「貧困樣本」蝶變為「脫貧樣本」,收穫了成功與喜悅。  邁上「十四五」新徵程,西吉縣初心不改,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標,聚力新階段牢記使命,聚焦高質量砥礪前行。
  • 各地林草頭條丨寧夏:厚植綠色發展底色 奮力築牢生態屏障
    同時,寧夏在嚴格保護耕地的前提下,精準實施退耕還林工程,按照新退耕還林政策,積極服務基層,充分尊重老百姓意願,五年間爭取、落實、完成退耕還林任務21.47萬畝,惠及全區13個市縣(區)近150萬農民。「十三五」期間,共實施林草科技推廣示範項目110個,其中33個項目建設用地在貧困縣(區),推廣示範面積3.1萬畝,輻射面積7.2萬畝。 制定出臺了《寧夏回族自治區枸杞產業促進條例》《再造寧夏枸杞產業發展新優勢規劃(2016-2020年)》,明確枸杞產業現代化建設主攻方向和目標任務。
  • 綠色城市第40名南通:「小上海」勇爭先,厚植「綠底色」
    在城市綜合能力方面,據中國投資協會、瞭望周刊社《環球》雜誌、中國人民大學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和第三方綠色評級機構標準排名調研編制的《2019中國綠色城市指數TOP50報告》顯示,南通和揚州在169個城市中以綠色指數76.6並列榜單第四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