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4字是郭沫若所寫,其他銀行的題寫者更有來頭!

2020-12-12 小二說文

郭沫若先生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匾額,大多數過了幾十年還都在使用,這也說明他的匾額銘文也是深入人心的。

尤其是他題字的「中國銀行」四字,字更顯的自由、易開和易寫,整體上書法顯現的鏗鏘、積極一些,邊緣性更為明顯。同時在筆畫、對比和節奏變化中,你會發現「中」字更加縱筆粗胖、橫劃薄勁,節奏變化力極強,視覺上對比性十分明顯,讓人難以忽略忘記。

我們都知道「中國銀行」4個字是郭沫若題寫,那其他三大銀行呢?

中國工商銀行是全國政協原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創會副會長趙樸初所題;

中國建設銀行是學郭沫若體的名書家李鐸研究員所題。

而中國農業銀行是使用了宋體,具體誰題寫的就不知道了!

除了以上四大行之外,不少銀行的招牌都是由名家題寫。

交通銀行

始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的交通銀行,是中國早期四大銀行之一,也是中國早期的發鈔行之一。

交通銀行四字為我國近代著名書法家鄭孝胥所書。鄭孝胥(1860年—1938年),滿洲國建國的參與者之一,曾任偽滿洲國總理。

交通銀行四字,字體結構緊煉方折,既肅穆典雅,又險絕縱逸,既不出規範,又奇姿流美。據後人推斷,該字更多地源出於有「魏碑之王」之譽的《張猛龍碑》。

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的標誌書法與我們現在正在使用的第五套人民幣上的完全相同,這六個字是由當時在中國人民銀行任金融研究員的馬文蔚先生(1904年—1988年)書寫的,來源於第二套人民幣。

馬文蔚先生博學多才,尤善書法。他用隸書題寫的「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字力足豐潤,為漢隸和魏碑的變體,典雅和諧且剛柔並濟。雖然基本筆畫仍屬隸書,但字形與魏碑相似,尤與魏碑中的《張黑女墓誌》神似。

招商銀行

「招商銀行」是1987年由當時87歲的廣東省書法家協會主席秦咢生老先生所題。

秦咢生先生(1900年—1990年)於書兼擅數體,尤精究東晉名碑《爨寶子碑》,曾作《集爨論爨十絕》,所作「爨寶子」體,尤得其神理意趣,故時人美其名曰「秦寶子」。所以,只要略通書法的人,就會發現「招商銀行」四字與《爨寶子碑》酷似逼肖。

你們知道這些銀行的LOGO是誰設計的嗎?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他被稱為史上最牛書法家,給銀行題寫了四字,讓後世人不得不買帳
    郭沫若揮毫在書法界,字貴精貴神。精簡傳神的書法,不僅讓人視覺印象深刻,而且有一字千金的效果。在中國書法界,書法功力深厚者數不勝數,書法價值連城者則鳳毛麟角。能一字千金者,價值指數直逼中國銀行財產的人,恐怕除了他,再沒有其他人了。這個人就是文學大家,同時也是書法家的郭沫若先生。郭沫若的文學成就多有人介紹,在此不贅述。郭沫若的書法雖不能說在書法界佔半壁江山,但是很有自己的風格個性。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書法「回鋒轉向,逆入平出」。可見,郭沫若對自己的書法還是看得很通透的。
  • 郭沫若寫4字罵魯迅,魯迅寫5字回懟,人們笑道:說得沒錯
    郭沫若寫4字罵魯迅,魯迅寫5字回懟,人們笑道:說得沒錯郭沫若在現在的民間是一個很具有爭議性質的人物,但是拋開其他東西不說,郭沫若在文學、甲骨學等等領域都有著非常出色的成就,而在中國的近代文壇當中,魯迅和郭沫若都是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 郭沫若的字賣價上千萬,究竟好在哪裡?真值那麼多錢?
    比如郭沫若為「中國銀行」,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所題的名頭,字寫得既端莊又靈動,顯得非常厚重大氣,顯示出極為深厚的書法功力,堪為現代書法史上的典範之作。 所以,郭沫若只寫幾個字的書法作品受到追捧並不令人感到驚奇,出高價收藏者對郭沫若的書法看來也很有研究,深知郭沫若書法的精華之所在。
  • 郭沫若4字罵魯迅,魯迅5字回罵,概括郭沫若一生
    郭沫若魯迅不和已成為民間的話題,兩人曾經互相辱罵,文學家罵人的水平如何?也是粗魯不堪嗎?還是咬文嚼字般的暗罵?郭沫若用4個字辱罵魯迅,而魯迅則用5個字罵回並且概括了郭沫若的一生!被寄予厚望的郭沫若《四書》、《五經》等古書都耳熟能詳,在這種書香氣息的薰陶下,6歲的他便開始吟詩作對,隨口拈來的詩句都被世人珍藏並且讚賞有加。未來能否憑藉文學作為國家的棟梁之才,這是他父親的期許,在郭沫若內心中也是成長道路上的目標之一!
  • 郭沫若給故宮博物院題寫新牌匾,比起老匾,哪位的水平更勝一籌?
    1949年後,人們推選出郭沫若為故宮博物院題字,但是幾乎很少人知道其實故宮之前就有一塊匾。隨著清王朝的退位,故宮本應該收為國有,但是為了優待清室,溥儀和他的僕人及後宮妃子都居住在了這塊地方。而等到1924年,馮玉祥發動政變後,將溥儀趕出了皇宮,第二年才制定了建立故宮博物院的大綱。
  • 郭沫若論書法水準,不配稱為書法家?網友:看看山東博物館題字
    有的書法家認為郭沫若的字實屬大眾水準,他的字之所以能被如此抬高,主要還是因為他身上其他的身份標籤過於耀眼,最多屬於名氣大於真水平的「名人書法家」。很多網友認為這是題字者的責任,寫出這樣的字來可見題字者水平太差,好好的博物館幾個字卻讓人們讀出了亂七八糟的說法來。其實最開始的時候,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這幾個字是郭沫若寫的,純粹只是覺得這幾個字實在是敗筆。
  • 郭沫若過生日時葉挺在獄中為他寫壽聯,十個字讓他湧出熱淚
    從獄中給摯友郭沫若發信,替他安排後事,囑託先行題寫墓碑:「他日我死了,墓碑願至友郭沫若君題寫——歷史悲角葉挺之墓。」葉挺身在囚室,雖然不能率軍殺敵上戰場,卻仍然以無限深情,時刻關懷郭沫若能用一支大筆,橫掃千軍,高揚戰旗鬥敵寇。
  • 各地火車站名題字 大有來頭!
    書法家舒同題寫。恢宏大氣、氣吞山河的感覺有木有?不愧是江西人民的驕傲!舒同,江西省東鄉縣人。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任主席,當代自成一體的書法大師。毛主席曾讚譽他是「紅軍書法家,黨內一枝筆」。南京站還有黃帝陵《孫中山先生祭文》,西安機場「中國西北航空公司」機身字樣,著名影片《西安事變》、《高山下的花環》、《人生》、《紅高粱》片名都是他寫的。其他火車站名題字一覽:長沙站
  • 不要再調侃「山東情婦館」了,這幾個字沒那麼差
    關於山博題字的來歷,很多人可能了解得並不清楚,只知道現在所用的這幾個字是郭沫若先生所寫。實際上,「山東博物館」這幾個字並不是郭沫若專門題寫給山博的 ,而是山博從郭沫若的書法作品中集字而成的,山博最早的題字是著名文學家沈雁冰所題。 1954年,山東博物館建成之後,專門派人尋找一些著名文人題字,找來找去就找到了沈雁冰頭上。沈雁冰也很大方,立刻就幫忙題寫了「山東省博物館」幾個大字。
  • 票號、錢莊與銀行,從「交子」開始!
    交子使用後,交子鋪發現如果動用一部分儲戶存款並不會影響交子的兌現和店鋪信譽,便有了貸款性質。後來,北宋的交子由於官家參與,利用權力壟斷和洗錢,走了一段信譽升值到貶值的過程。這直接導致了交子的衰落。作為金融形式,交子代表了當時最高水平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通過「清明上河圖」畫面,我們知道宋代的商貿有多發達。
  • 為何港幣上印有中國銀行四字,港幣也中國銀行印刷?原因令人唏噓
    關於人民幣的話題也是經常可見,之前有人提出疑問,為什麼港幣上也有中國銀行的字樣呢?港幣不應該是香港的銀行發行嗎?其實,在香港回歸以前,港幣確實是由香港的銀行發行的,當時只有渣打銀行和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兩家銀行印鈔。但是自從香港回歸以後,香港政府就增加了一個發鈔銀行,就是中國銀行。
  • 康生:我夾根木棍,字也比郭沫若寫得好,看作品就知為何這麼說了
    50年代,康生在他辦公室裡的一個便籤處,一口氣揮筆寫下了十幾個大字:「如果說起書法,無論我用腳趾夾根棍子都比郭沫若強。」為證明這是他自己寫的,康生甚至蓋上了非常有辨識度的印章。必須在此說明的是,同時代的郭沫若,同樣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書法家,相信自己的筆墨,很多人也應該看過,包括題為《故宮博物院》的門匾,以及《中國銀行》四大名言,都出自郭沫若之手,至今仍被當作招牌,而康生卻成了其中的一員,為什麼會這樣評價?實際上看過作品的人會明白為什麼會這樣說。對康生來說,當時很有才幹的他,對書法這一興趣愛好,也是極為自負而蠻橫的,把別的事放在一邊,康生確實算有點才幹了。
  • 侯耀文題寫德雲社牌匾出現錯字,是有意為之還是另有隱情?
    題寫牌匾有兩大目的,一來可以展現牌匾主人的文化品位,二來能給題寫者做長期推廣,因此,從古至今,邀請社會名流題寫牌匾是皆大歡喜的事情,牌匾主人獲得了風雅,題寫者得到了宣傳,乃至留名青史的機會。
  • 郭沫若用4字罵魯迅,魯迅加1字回罵,世人笑稱:這便是郭沫若
    令人們所津津樂道的不僅僅是郭沫若的文學功底,更是因為郭沫若本身為人及其風流,喜好美人,又常常有了新人忘了舊人,可謂「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郭沫若一生有三個妻子,他甚至聲稱這些女人全部都是他的摯愛。魯迅對郭沫若這等花心的行為實在看不過眼,曾經公開發表文章,來嘲諷郭沫若的種種行為,魯迅的這種行為無疑讓郭沫若火冒三丈。
  • 郭沫若寫了兩個字,賣出1610萬天價,專家研究後:確實值這價
    比如說歷史上著名的《蘭亭序》,就中國歷史上書法的頂峰之作,《蘭亭集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飄逸,字字精妙,點畫猶如舞蹈,好像是有神人相助而完成的,被歷代的書界奉為極品中的極品,書法大家米芾稱其為「中國行書第一帖」。
  • 郭沫若寫4字罵魯迅,魯迅加1字回懟,世人笑稱:這便是老郭的一生
    在我們的文壇,郭沫若和魯迅都是響噹噹的人物,他們之間的互懟經常發生,1928年,47歲的魯迅發表了一篇題為《我的氣量和年齡》的文章,結果郭沫若開始挑刺,也寫了一些文章來批評魯迅。回顧郭沫若和魯迅的人生經歷,其實有一些相似之處,他們都曾留學日本,值得注意的是,1918年夏,郭沫若升入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此時的魯迅,已出版了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以現代體式寫成的白話短篇小說《狂人日記》。
  • 日本人問泰山「蟲二」石刻含義,我方人員都懵了,郭沫若站出來救場
    封禪泰山是古代所有皇帝的夢想,但是並不是所有皇帝都有資格去泰山封禪的。司馬遷列出的封禪泰山需四個條件,「功至、德洽、符瑞、受命。」司馬遷說:「自古受命帝王,曷嘗不封禪 ?蓋有無其應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見而不臻乎泰山者也。雖受命而功不至 ,至梁父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給,是以即事用希。」
  • 沈鵬寫的牌匾很多,不缺丁申陽的氣勢,卻敗在這4個字上面
    沈鵬寫的書法有很多,當然他留下來的牌匾字體也很多,幾乎都是大同小異,在各地方,博物館,很多地方都有屬於他的牌匾字體。與上海的書法家丁申陽一樣,他們都算是被市場認可的書法家,同樣受大家喜歡。不同對比書法,大家會發現沈鵬與丁申陽之間的書法有著根本上的區別。
  • 青浦老報紙上名人題寫的報名
    青浦區檔案館館藏有30多種老報紙。由名人題寫書名、報名、匾額等是中國文化的一種傳統,名人題字一方面說明題字的名人對所題之事的重視,另一方面也是書法藝術的一種具體體現。縱觀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各種報紙,報頭名字大都為名家所題,有些報名雖不是名人親筆題寫,但卻是從他們的墨跡中選拼而成。但由於大都不署名,時間一長,題寫者便鮮為人知了。
  • 郭沫若與世界語者樂嘉煊的友情
    1938年4月,郭沫若特邀上海世界語學會(中國左翼世界語聯盟)的樂嘉煊、葉籟士、霍應人、先錫嘉等世界語者赴武漢,在他領導的國民黨軍委政治部第三廳,負責世界語對外國際宣傳工作。同時,郭沫若還聘用了來中國抗戰的日本世界語女作家綠川英子做對日廣播宣傳工作。  樂嘉煊來到了他仰慕已久的郭沫若的身邊,為此他興奮得幾夜未合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