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為峰創作辭賦三篇

2021-01-18 民生周刊

近期,辭賦家冷為峰發千古之幽思,創作《屈原賦》、《風度閣賦(張九齡賦)》、《乾陵賦》,謳歌歷史名人。屈原是中國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 冷為峰寫屈原賦讚頌屈原生平事跡和愛國情操、詩人情懷。 張九齡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時人譽為「曲江風度」;今韶關,在張九齡老家建風度閣,冷為峰寫風度閣賦(張九齡賦),讚譽張九齡為人之品、為官之道、賦詩造詣,為後世楷模。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座兩朝帝王、一對夫妻皇帝合葬陵,是唯一沒有被盜的唐帝王陵,被譽為「歷代諸皇陵之冠」和「睡美人」; 冷為峰寫乾陵賦,歌詠兩帝歷史貢獻,政績斐然,彪炳千秋。

據悉,2021年冷為峰先生還將創作過《黃河賦》、《太陽賦》,與讀者共饗。

冷為峰作品欣賞:

屈原賦

湘水浩浩,風俗綿綿。地鋪祥瑞之始,天降順陽之端。品粽米而緬先哲,讀離騷而曉聖言。德以香草為寓,文以楚辭為源。其文浩浩似滄海,其德巍巍若高山。內外不畏亂,上下不畏艱。千載何曾屈,九州不離原。

世傳遺風,民秉俗例。其何以獨清,世何以皆醉。著靈霞以為妝,沐日月以為綺。觀其屈原抱石而投,忠心受讒而廢。蒙冤以為民,絕筆而明志。替餘以蕙纕,申之以攬芷。察潔正之心,炳忠賢之質。澤畔蕩漁夫之歌,湘江湧鮫淚之水。楚人駕舟而尋,吳姬凝歌而涕。天問憂廟堂之無休,懷沙念黎庶之有意。橘頌喻其節操,國殤悼其壯士。詞賦熠熠,列古典之尊;離騷煌煌,創浪漫之始。究淵奧於九流,匯菁華於六藝。投粽曉念君之深,建廟起弔古之熾。時來則應,物來則濟。穆穆乎遭讒臣之侵,察察乎拒塵世之敝。憂廟堂而清源,握瑾瑜而長逝。天朗朗,史煒煒。賦祖曜乎千秋,忠骨炳於百世。

嗟夫,登東皋而寄情,望南天而懷古。三千年迥,未洗冤魂之憂;一江水長,難載民眾之愫。感滄浪之濯纓,慨滄浪之濯足。倘若逢時而生,焉由投江之侮。古無盛世之機,今有太平之慕。端午有詩人節之稱,賴屈公冠以詩祖也。經典潤乎文明,國民安於洪祚。噫嘻,不以位而尊卑,不以利而榮辱。懷天下之心,謀生民之福。今遇盛世,時逢佳節,微風不才,亦歌亦賦。

乾陵賦

靈樞位乾。依山為陵,三峰鼎峙而屹屹;仿都為冢,兩水環繞而綿綿。坤含鳳侶之長守,乾隱龍脈之鴻延。唐周兩朝,上秉天地之運;龍鳳雙帝,下祚家國之安。其為文也,樹霸氣之幟;其為治也,發仁道之源。貞觀得以啟後,開元得以承前。漠水無言,載有民心所向;梁山有幸,臥得美人自眠①。德高為範,功崇齊天。皇陵孰與爭冠,功績誰與比肩。

山水滋氣,天地蓄精。巍巍乾陵不減其勢,森森松柏不掩其靈。天象發祥輝之彩,地理顯靈瑞之形。日月環明,乃垂麗天之象;山川作錦,自降命世之英。青山埋鳳冕,巨石隱龍升。其生亦光彩炳炳,其崩亦精魂縈縈。文韜擁九五之戴,武略統六合之榮。養正氣於天地,抱浮世以太清。嫵媚不失其剛決,治理不掩其才橫。廣開納諫之路,遠播德政之聲。寬有容人之量,智得識人之明。興農桑而薄賦稅,重科舉而擢賢能。觀其兩帝徵吐蕃,平漠北;定高麗,拓疆城。七節碑述高宗之偉,無字碑留後人之評。下踏司馬道之穆穆,上頂朱雀門之稜稜。一山一陵,皆探青史之厚;一碑一石,悉記德政之弘。屈馬倘逢,必留遺篇之嘆;李杜若遇,定作驚世之呈。疆域因雙鴛而廣,鼎運因兩皇而興。萬邦朝頌,九州福寧。功垂萬世,恩澤八紘。山遍仰目之跡,水溢緬懷之情。

處萬仞之巔,不忘地厚為本;居廟堂之上,不忘民悰為宗。千年壽域,萬載寢宮。名垂千秋,非一碑能表;功蓋萬古,非一山可充。所頌者崇其德,所仰者譽其功。一君之功,千萬家之福祚也;一君之德,九萬裡之民風也。為民為公則遠,為己為私則空。嗟夫,即有限之時空,贏無邊之佳境。城因帝而負名,陵因地而煥炳。駝鈴叮叮而遠揚,絲路悠悠而綿亙。以人文為瓊漿,以山水為清聖②。來者莫不俯稽,遊者莫不虔敬。布遐疆以德威,佑神州而鼎盛。

註:①遠眺乾陵,恰似一個睡美人,躺臥於天地之間,被譽為 「睡美人」。 ②清聖是酒的別稱。

風度閣賦(張九齡賦)

嶺南名郡,韶關新樓。融古今之元素,扼南北之咽喉。匯古虞以勝景,承文脈於韶州。其為相臣,風度無極;其為詩祖,曲江長流。地因一閣而盛,閣因一人而謳。文以不朽,功以無儔。

盛世興樓,可瞻先哲芳跡;遠客攬勝,當悅南天風情。上挹乾元之靈,柱矗九仞;下飾坤輿之象,簷飛百層。遠望祖庭之肅肅,近立龜山之崚崚。覺樓高而城闊,攬川秀而橋橫。銜景緯以為燭,裁雲霞以為屏。水韻淬其魄,文脈化其精。亦玄亦真,恐疑閬苑在望;若幻若夢,宛若洞府貫行。崔顥若逢,蓋有銘文之頌;王勃不遇,憾無遺篇之鳴。為師為道以奉臬,為國為民以兼榮。士憂其憂,其運暢也;民樂其樂,其地興也。追前事而思逸萬道,賞風物而視通八紘。

有選賢任能之懷,非私非畏;無趨炎附勢之態,亦正亦公。不與奸佞為伍,不因貶任自空。三度入京,不失諫諍;一朝為相,以率精忠。開大庾嶺之路,譽古京廣之通。則曰橫掃六朝綺靡之氣,首開一代清澹之風。涵骨峻於深邃之裡,融清雅於綺贍之中。感遇十餘首,不負一文宗。草木寫本心而不折,海月抒天涯之共融。為民之心耿耿,憶鄉之情溶溶。張說為之拔擢,杜詩為其推崇。曲江之脈為其質,文道之理聳其雄。淳淳乎佑地之德,曜曜乎格天之功。

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承古方成其淵,順勢方成其偉。形勝暢願景之宏,新風呈德政之斐。勝地何其榮榮,文光何其煒煒。文獻公之尊,張曲江之謂。以憂其民,以濟於世。文有唐集之崇,功在開元之治。文盛於億齡,德高於九極。嗟夫,錢權不與山川相存,名樓將以文光為繼。志承前賢,情開後輩。遊必於斯,樂必於是。

作者簡歷:

冷為峰,筆名日照微風,日照開發區人;工程技術研究員;中賦會副主席,中國辭賦網編審、特邀評論員;中華詩詞一級著作家,國家一級詩人;第四屆中國詩歌春晚「全國十佳辭賦家」,第一屆藝術獎孔子獎章;出版四部詩詞集《黃海濤聲》、《長河流韻》、《芒鞋留痕》、《微風草吟》。代表作:京都賦、北京大學賦、孔子賦、黃鶴樓賦、陰陽賦、泰山賦、世界賦、齊魯賦、姜太公故裡賦、時運賦、愛蓮賦、蜀道難、將進酒、將進茶。近20篇賦被勒石以刻。北大賦被200多官網、媒體轉發,並接受人民網專訪;孔子賦被350多家官網、媒體轉發;孔子賦被中國書法家書法,參加孔子誕辰2570周年國內外巡迴展出,永存在孔子博物館;齊魯賦被2020年第四屆中國綠化博覽會石刻於貴州。在全國獲詩詞賦徵文大獎600餘次;在各種媒體及刊物發表詩詞賦1000餘首,創作古體格律詩詞3000餘首,辭賦85篇,兼有楹聯、古代散文、歌曲、新詩等文學創作共3200餘篇。

相關焦點

  • 泰山賦——冷為峰
    2020年夏,當代著名辭賦家冷為峰先生繼創作百校之首北京大學賦、百城之首京都賦、百宗之師孔子賦、天下第一名樓黃鶴樓賦之後,又傾力創作天下第一名山泰山賦,為泰山厚重文化再添魅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厚度,功莫大焉。該賦綜述泰山厚重人文景觀,意蘊雋永,勢吞八荒。讀之豪情萬丈,大氣磅礴,韻味無窮,力拔山河,堪稱當今詠山的第一賦。
  • 孫啟民先生辭賦創作暨學術研討會在山東棗莊舉行
    2017年12月23日,孫啟民先生辭賦創作暨學術研討會在山東省棗莊市舉行,主辦方為魯南辭賦館。為紀念當代魯南辭賦創作與研究的先行者孫啟民先生,學習他高尚的思想情操和深厚的文化素養,特舉辦本次研討。研討會由民盟棗莊市委委員韓邦亭主持,與會人員針對孫啟民先生的思想品格、學術成就、詩賦創作、散文創作、書法篆刻等進行深入研討,大家對孫先生在諸多領域取得的成就給予高度評價,並追思其勇於擔當、愛人以德的人格魅力。韓邦亭在總結髮言時指出:「孫啟民先生是當代魯南辭賦界的先驅,他德藝雙馨,治學嚴謹,樂於提攜後進,是值得大家永遠尊敬的老師。
  • 劉祥:辭賦的貴族肖像:南朝蘭陵蕭氏賦學考論
    他們積極從事辭賦批評與創作,理論上以蕭統《文選》選賦為典型代表,別騷、首賦,梳理賦史脈絡,大賦、小賦並重;而創作上遵循「寓目寫心」「唇吻遒會」的原則,大量創作詠物抒情小賦,並在內容、形制上皆有開拓。蕭氏辭賦理論與創作並不完全重合,既與其皇族、文士雙重身份有關,也歸因於蕭氏成員彼此之間的理論差異。
  • 章勤:湯翁顯祖賦——中華辭賦
    大學中文專業,江西撫州市政府機關幹部,平時熱愛寫作,已發表辭賦作品50餘篇。其中《湯翁顯祖賦》獲全國大賽一等獎。巍巍戲聖,懿懿湯翁。 煌煌巨製,赫赫聲隆。開華夏情劇之廣域,領文軒遒麗之先鋒。擅展才華,詩詞歌賦俱雅;奮發逸氣,戲文曲樂皆工。臨川四夢,驚為天作;博學一表,譽比岱嵩。陶寫至情,經典悽美;慨書大愛,瀟灑臨風。世人劇賞而欽遲,德才超邁;藝界簇捧而尊尚,理意渟泓。
  • 《世界文學發展史》中國秦漢文學之四:漢代辭賦
    中國秦漢文學之四:漢代辭賦 辭賦是兩漢400年間最流行的一種文學形式。西漢初期,是騷體賦向散體大賦的過渡時期,辭賦以抒情為主,其代表作家是賈誼和枚乘。漢武帝時代是辭賦最興盛的時代,辭賦內容廣闊、辭彩富麗、體制宏大,因此成了文苑的寵兒,共有賦400餘篇。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王安明 ‖ 辭賦之聖者——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最早建立了漢賦理論,而且在創作中吸取眾長,匠心獨運,為此種文體確立了固定形式。司馬相如作為漢賦的代表作家,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02 漢武帝好辭賦,在長安讀了司馬相如的《子虛賦》,大加讚賞,對身旁的人說:「這篇辭賦寫得真好,不知道司馬相如是哪個朝代的人,要是他還在世,那就好了。」正好在上林苑裡管獵狗的狗監楊得意在場,他恰好是蜀郡成都人,聽後稟報武帝說,司馬相如在成都閒著。於是,漢武帝下詔書召司馬相如入長安。
  • 【當代辭賦】《賒店老酒賦》作者/葉文利
    ***掬心書苑*** 弘揚詩歌辭賦文化推助中華國學復興 靜山賦學網學生,曾發表作品於中國賦學網,中華辭賦等網站。多次榮獲全國辭賦大獎。
  • 與司馬相如相比,楊雄的辭賦風格是怎麼樣的?作品都有哪些?
    揚雄的賦作,據《漢書●藝文志》載有12篇。較之其他漢賦作家,揚雄作為漢賦轉變期的代表作家,其作品的題材和體制比較多樣。他既有《甘泉賦》、《河東賦》、《羽獵賦》和《長楊賦》等四篇鋪敘祭祀與遊獵的傳統題材的大賦,又有《解嘲》、《解難》、《逐貧》等抒情寫懷的散文賦,《酒箴》這樣的狀物小賦。
  • 請君欣賞:本人創作的十二生肖系列七絕作品匯總
    簡釋:本人經過三天的創作,完成了十二屬相七言絕句的創作,均已單篇發布在平臺,為了便於大家欣賞,今日經過整理後匯總於此,歡迎大家品鑑。十二生肖系列之虎篇茂密山林任我行,至尊百獸不紛爭。縱然桀暴猶憐子,一嘯生風天地驚。2020.12.4日晚8時01分作於湖北襄陽
  • 袁志敏榮獲2021第七屆中國詩歌春晚2020年度中國辭賦「特別貢獻獎」
    《中華辭賦》雜誌出資創刊人袁志敏榮獲2020年度中國辭賦「特別貢獻獎」,獲此殊榮的只有兩位,另一位為祁發林。袁志敏  《中華辭賦》雜誌出資創刊人,資深文化創意策劃人,電視電影製片人。他一直傾心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熱心社會公益,立志為優秀傳統文化事業的發展繁榮作貢獻。盛世興賦,崛起梟雄。
  • 「當代辭賦」《武王質辯夷齊賦》作者/葉文利
    ***掬心書苑***弘揚詩歌辭賦文化推助中華國學復興作者簡介:作者葉文利,筆名遺世之葉。性別男,族別漢;90後。湖北人。愛好詩詞歌賦,喜歡音樂美食,讀書繪畫。會古箏,愛寫作。靜山賦學網學生,曾發表作品於中國賦學網,中華辭賦等網站。多次榮獲全國辭賦大獎。武王質辯夷齊賦昔商紂昏也,周武伐之。有二士叩其馬而力諫,阻其道以嚴辭。辭曰:曩者成湯開商而滅桀夏,分土以立西岐。此謂君為主而臣為附,商為本而周為枝。
  • 張麗珠:庭竹滴泉賦——中華辭賦2019年第8期
    《中華辭賦》雜誌社      現任社長何建明,總編輯閔凡路、石厲(本名:武礪旺),常務副社長袁志敏購《當代辭賦名家作品精選》請點擊上圖《中華辭賦》雜誌公眾微信向您致意!微信號:zhonghuacifu點擊文章標題下面的藍字「中華辭賦」即可關注本號。《中華辭賦》由中國作家協會主管、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主辦。
  • 走了一遍陝西北路,三位網絡作家計劃創作三篇網文
    圖說:三位網文作家齊聚陝西北路網絡作家如何書寫歷史遺蹟?日前,「陝西北路主題網絡小說創作討論會」在陝西北路600號的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展示諮詢中心舉行,君天、夢風、閒聽落花三位網文作家受邀為這條街創作三篇網絡小說。
  • 【010號•水泊梁山】《懷念辭賦之祖屈原》
    在今年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為緬懷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華師祖」、「辭賦之祖」——屈原,特舉辦「定風波•屈原」杯詩歌賽。
  • 貴陽孔學堂2020(庚子)年最後一場溪山書會:講述《孔學堂賦》的創作...
    分享會現場本期書會的主題是「《孔學堂賦》的創作與賞析分享會」,由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周之江主持,活動邀請了本書作者,貴州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現代著名辭賦家易聞曉;《孔學堂賦》的書寫者,當代知名書法家戴衛華;以及書名題寫者和《序》的撰寫者,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吳承學、貴州文史館原館長顧久做客。
  • 複習籤到24:第八章 魏晉南北朝的辭賦、駢文與散文
    在各種文體中,辭賦創作的時代特徵最為突出,與漢賦的對比也最為鮮明。講究對偶、聲律和藻飾之美成為風氣,文章的句式結構逐漸發生變化,其結果是駢文的出現和成熟。賦體受詩的影響,也趨於駢化,有些賦其實就是駢文。北朝文壇雖然整體上受駢化的影響,但仍有別具風格的散體名篇大放異彩,從而構成對唐代文壇發展的多重影響。
  • 「名家欣賞」夢筆生花多妙句——賀《掬心說辭賦》出版作品集錦
    《掬心說辭賦》順利出版,以下是各位朋友們的賀彩之作。題《掬心說辭賦》作者/張政歆嶺海之名宿,有吾家之麗珠。蜚英聲於綺歲,振彌響於東都。蕙質多奇,詎識瑤池寶樹;靈根自遠,爭傳閬苑仙株。跡其美才妙質,素韻清姝。雕龍誰似,倚馬不如。繡度金針,早執藝壇牛耳;才量玉尺,遂為賦業先驅。及今裁謬誤,審異殊。整齊雜亂,闡試一隅。啟群迷於悱發,逞確論之紛敷。
  • 黃仕隱:成渝雙城賦——《中華辭賦》2020年第12期
    文昌符契,紹淵雲以有三父子;風雅弦合,循平定而存二夷齊。縉嶺雲霞,平谷吐涵綬韍;草堂喜雨,錦官濃重斐萋。裡仁奚別於遠邇,水信無分於東西。士庶曰:「善,震古爍今,翩翩其舞。教洽化齊,何必惟賈。念茲在茲,惟其成之,安得不一致都邑鄉部也哉!」微信號:zhonghuacifu點擊文章標題下面的藍字「辭賦文化」即可關注本號。
  • 韶關風度閣萬元徵文 吸引全國眾多辭賦愛好者參賽
    大洋網訊 記者昨天了解到,目前正在火熱進行中的《風度閣賦(記)》徵集大賽吸引了來自全國十多個省市的眾多辭賦愛好者參賽,他們紛紛從各種角度深入挖掘張九齡思想、生平、重大事件,文學成就和歷史貢獻,許多作品還融入了標誌性、紀念性的事件及韶關歷史文化元素,不乏立意高遠、內涵深刻、構思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