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不是那樣,在國家隊,郭永林只有83年亞錦賽有存在感,而吳忻水在國家隊只是黃頻捷的替補。沒有貶低二位的意思,是實事求是。
分析評論的很有水平,那時候的籃球規則單一,技術水平和現在的有所單調,就穆鐵柱師兄本身身高和素質也就是在籃下周轉。
本人曾有幸於1970年3月到5月在湖北黃石同穆鐵柱有過近3個月朝夕相處。那年穆大哥21歲,是後來重回八一體工隊當大隊長當年下放黃石當體委的餘邦基先生組織的黃石男藍隊員,我當時是一軍一師業餘籃球隊一員。隨一軍一師和二師兩支半專業籃球隊到黃石同黃石隊一起訓了個月。後穆鐵柱因餘邦基推薦先去了濟南部隊後調入八一隊。
在黃石那兩年穆鐵柱剛從新疆被餘邦基招到黃石隊,當年穆鐵柱藍球水平還不高但在黃石非常有名,我有一次去百貨大樓買東西借他的自行車騎,我一米八六身高,只能跨梁上才可蹬腳蹬子,他的車無鎖,全黃石人都認識,放百貨大樓門口不鎖絕不會丟。穆大哥為人非常和善,那三個月和他成了好朋友,多年後我當記者後還去北京重訪過穆鐵柱,那年他已提前退休在八一體工大隊養老,非常遺憾不幾年後,穆大哥在2008年59歲即英年早逝,永遠離我們而去了。那年我剛採訪完北京奧運會不久的9月,還去八一體工大隊其家送過穆大哥最後一程。
以筆者之見,穆鐵柱以最巔峰時代的水準在那年代的NBA應有被某隊選中機會,但很難達到姚明在NBA時的水平和地位。只是,在上世紀穆鐵柱在籃球場上受歡迎程度,絕不亞於當今cBA比賽。畢竟那時代藍球在中國廣泛普及,要不一個軍師単位也不會有一支半專業的業餘藍球隊建制,我這號業餘水平藍球員也沒機會遇上穆鐵柱並有過三個月的同訓練同生活之經歷。
當年中國身高超2米的中鋒都很笨,因為不是從小開始培養的,都是成人以後才發現召到球隊的。穆鐵柱稍好點,年輕時也是一表人才,但是與外國的高中鋒相比還是笨了許多,與姚明相比也笨不少。所以我認為穆鐵柱根本去不了美國,在亞洲打球還行。
對穆鐵柱NBA就沒感過興趣!倒是穆之後的中國隊中鋒河北的韓鵬山對NBA特別有吸引力,要不是當時中國運動員不讓出國打職業聯賽的鐵規定,就早姚明一步登陸NBA了,韓高度2.2米,靈活性也有,去了NBA沒準有大發展,可以後來在運動黃金時期的心臟病走了。
人家派了一個大學生業餘連隊來打比賽。然後贏了。實話實說他進不了nba,即使進去了因為不會英語,隊友也不會給他傳球。可以參考喬丹第一次全明星託馬斯聯合了一幫人不給他傳球,全場8分,鐵柱大叔的水平和喬丹比不了,所以這種話題就沒必要說出來。
穆鐵柱那時在亞洲所向披靡,各隊在內線根本沒辦法,只能靠外線,他的特點就是接球,排球頂開防守隊員,投籃,當時叫三板斧,確實無解。
穆鐵柱是屬於那種半路上手的,二十來歲才從事籃球運動的,所以基本功很不紮實,如果不是身材、力量出眾的話,是很難與籃球扯上關係的,各項指標均難以達到NBA水平,光有塊頭也只能在亞洲地區橫行,八一隊有好成績是除穆鐵柱外還有一群高手而形成的,馬佔福、刑偉寧、匡魯彬、郭永林、吳析水、馬連保等就足夠稱霸亞洲了,而黃雲龍、李亞光、王立彬等和穆鐵柱不是一撥。
記得當年看中國籃球隊比賽,穆鐵柱搶下籃板,交給後衛,後衛過半場後,慢慢運球,過一會,鏡頭裡出現穆鐵柱,慢慢跑到籃下,接後衛傳球,投籃,不進,搶下籃板,再投,球進。反反覆覆。這就是籃球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高人運動,個子矮的不能參與。以至於後來看到NBA裡有一米七的球員,感到很奇怪。
薩搏尼斯能進,穆鐵柱當然能進,都是站樁型中鋒,穆的籃下面積猶如一扇大門板,除了運球與速度,防守、站位,強打,籃板、補籃、策應在亞洲乃至世界屬一流水平,當時的NBA,最缺少這樣的強力中鋒,但由於政治原因,那個時期,中國籃球不能參加世界大賽,穆也肯定無緣美職籃!
對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剛上小學的時候,爸爸去看籃球比賽,那時候我們那裡經常舉辦全國比賽的,下雨了,我去給爸爸送雨傘,我站在十米高的樓梯上,他從體育館裡面走出來,我遠遠的看著,心裡想這個人怎麼這麼高,他走上樓梯在我身邊經過,我的天,太嚇人了,我見到了傳說中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