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寫美人最經典的詩,構思精巧,言語華麗,令人驚豔不已

2020-12-23 每天讀文史

說到古詩詞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作為我國的文化魁寶之一,它無疑是為我們的民族文化增光增彩。而在其中,詩詞所包含的內容很廣闊,有的詩人歌頌自然,有的詩人歌頌國家,還有親情、友情、愛情種種,當然了,其中也少不了古代各有千秋的美人們。古代沒有攝影技術,很多美人之所以美名廣傳流傳千古少不了詩歌的傳播作用。

"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就是出自清朝詩人吳偉業所寫的《圓圓曲》,而其中的"紅顏"指的就是一代名妓陳圓圓,而類似的詩文還有很多。比如白居易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簡單的幾個字就將楊貴妃豔冠後宮的美貌描繪的淋漓盡致。

而今天為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則是李白所寫的一首詩,在他的筆下,楊貴妃之美更是令人感到無比驚豔,這首詩就是《清平調·其一》,是他創作的組詩作品《清平調詞三首》七言樂府詩中的一首作品。

《清平調·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這幾首詩是作者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做,在天寶二年時的某個春日,唐玄宗與楊貴妃正在觀賞牡丹花,身畔有舞女跳舞助興,因為唐玄宗不滿再用舊詞,於是就找來了李白命他重新譜寫。而作者在進宮之後,便寫下了這流傳千古的三首作品,而這首詩是其中最為出名的、也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便是今天為大家分享的這首。

在這首詩的第一句中,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楊貴妃的美描寫的酣暢淋漓,他以"雲"比喻"衣服",以"花"比喻楊貴妃的"美貌",只要見到天上的雲彩就能想到衣服的美麗,見到牡丹的豔麗,即能想像到楊貴妃的動人。二者之間的比喻轉換,更是能夠給人一種人花合一的感覺。

緊接著在這首詩的第二句中,作者寫到當春日的風緩緩拂過的時候,那在欄杆處盛開的牡丹也由於沾染到了那露水而變得更加豔麗多姿。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句詩文中的春風一方面是指春天的風此外還有"恩澤"之意,這二字一語雙關,可以理解為楊貴妃之所以這般美豔動人,這少不了唐玄宗的寵愛。

其實詩文到這裡就已經將楊貴妃的美麗描繪的淋漓盡致,讓人感到無比驚豔了,不過作者畢竟非同常人,他作為我國最偉大的一位浪漫主義詩人,在對容貌進行過描繪之後,他還寫下了最後兩句特別富含浪漫主義色彩的詩句。這首詩的最後兩句大概意思是說,像楊貴妃這樣的美貌,也就只有在仙境之中才能遇見,她若不是群玉山所見的仙子,那就是瑤臺殿前沐浴月光的神女。

而此時此刻,在李白筆下,人們所見的楊貴妃,早已變成一位仙女下凡一樣的人物。縱觀整首詩,構思極為精巧,言語華麗,更是暗合"楊貴妃羞花"之典故,實在是讓人感到無比驚豔,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李白這首詩,真的令人驚豔!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清平調·其一》,便是一首令人驚豔的形容女人美的詩作。它出自於唐代大詩人李白之手,是李白所創作的組詩作品《清平調詞三首》中的第一首。至於詩中的女主人公,則是有著「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稱的楊貴妃。據記載,李白這首詩寫於他在長安供奉翰林時。一次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宮中沉香亭觀賞牡丹花,伶人們也正準備表演歌舞以助興。
  • 李賀模仿李白寫一首《將進酒》,開篇驚豔,結尾令人肝腸寸斷
    說到《將進酒》,很多人都會想到李白的「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聽我傾耳聽」。 但是多數人不知道的是,除了李白,唐朝還有一位詩人寫過《將進酒》。 此人便是有「詩鬼」之稱的李賀。
  • 陸遊的一首詠物詩,構思精巧,令人遐思
    古詩詞中有很多詠物詩,作者或託物寓意,抒發內心的情感;或描摹情態,表達自己對大自然中景物的喜愛之情。比如杜甫就描寫過桃花,也寫過菊花。可是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少陵野老存詩千首,詠物詩也不在少數,卻唯獨不見描寫海棠花的詩作。
  • 最驚豔的一首詩,宛若美人出浴,叫人不能自拔
    唐詩宋詞作為中國古代文學上一朵豔麗的花朵,到現在都在綻放著,散發出無比的清香,這些詩有美之意境,有空靈,有寂寞,有悲傷,等等,總之,詩就是詩人想要表達的意思,想要說當時最想說的話,也可以說是悶騷吧,直接說出來就好了,何必要寫出來,不寫出來,怎麼還有這麼多詩流傳到現在呢,這還是要感謝他們寫出來,
  • 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便氣勢磅礴,驚豔了世人,堪稱經典
    導言: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便氣勢磅礴,驚豔了世人,堪稱經典。詩詞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結晶,以唐詩宋詞最為經典,唐詩裡面則當屬李白最具有代表性。其一生寫了3000多首詩,具有「詩仙」之稱。相傳李白酷愛飲酒,飲酒後必作詩,並且李白的詩詞均為隨性而為,處處透著豪氣。
  • 李白最刻骨銘心的一首愛情詩,詩仙一旦動起情,人世間無人能抗拒
    生於盛世大唐,對於詩酒換年華的李白而言,能寫的東西實在太多了:生平第一次自薦失敗,李白遭到來自李邕前所未有的難堪,遂憤怒地拋下「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後一展縱上;橫跨赤鬃烈馬,踏遍熾麗山川,當李白遊歷到賀知章處,奉上一曲《蜀道難》,由此正式成為「謫仙人」,俯瞰人間;與唐明皇稱兄道弟
  • 張九齡很經典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令人稱讚不已!
    或用月亮表達孤獨,如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或用月亮表達思念,如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或用月亮表達離愁,如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總之,有關月亮的古典詩詞數不勝數。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著名詩人張九齡很經典的一首詩《望月懷遠》,來看看他是如何用月亮來表達思念之情的。
  • 李白最有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作者是否另有其人?
    李白最有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作者是否另有其人?在物質匱乏、階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古人用他們的智慧創作了很多經典不衰、難以超越的作品,各朝各代湧現了一批批才華橫溢、才能突出的詩人、詞人,比如今天所說的青蓮居士李白。
  • 李白最浪漫的一首詩,開篇便驚豔了,一句便讓你見識什麼叫真愛
    視金錢如糞土的李白經常會發出「千金散去還復來」感嘆。的確,我們的人生不應該被太多的功名利祿所束縛,那些東西反而會禁錮我們那顆天性灑脫愛自由的心。李白雖然是豪放派詩人,但這也並不代表他的每一首詩都給人酣暢淋漓的感覺,有的時候也會寫詩表現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李白曾經寫下一首浪漫的詩,也讓後人大為傳頌,這首詩的名字叫《怨情》,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首詩吧,品讀經典,點亮人生。
  • 唐伯虎五十知天命,寫一首俗詩,疏狂如李白,讓人唏噓不已
    和詩三十愁千萬,腸斷春風誰得知。這是唐寅看到落英繽紛、美好的春光匆匆易逝時,寫的30首落花詩的最後一首,從詩裡可以看出唐寅「苦大仇深」的一生。唐寅五十歲時,正是知天命之年,寫下了一首總結人生的狂詩,我們或可以從此詩看到唐寅的性情。《五十言懷詩》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
  • 李白頗具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其中一句堪稱不世經典
    文/時針酒之癲狂,益的詩中謫仙。李白豪放,逍遙半生酒中意,一曲長歌向徵程;李白浪漫,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狂傲,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無視世俗的種種拘束,以手中劍劃破黑暗和陰霾,亦用一輩子踐行著詩與人生。
  • 李白被人瞧不起,寫了首詩霸氣回懟,開篇和結尾驚豔了1200多年
    而對於詩仙來說,沒有什麼問題是一杯清酒和一首詩解決不了的,而當李白棋逢對手,他的筆下又會生發出怎樣絕妙的詩篇呢?周知謫仙人李白有著天生傲骨,在他的字典裡,從沒有認輸一說,而這世上桀驁不馴者甚多,性情相似之人相遇,有時並不意味著志同道合,而是針鋒相對。
  • 李白很霸氣的一首詩,儘管只有短短的28個字,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李白,字太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一生寫過了無數的詩作,而且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寫得非常的唯美,無論是描寫愛情,還是友情,以及是詠物,那都是寫得非常棒,這也正是李白,能夠成為「詩仙」的原因。相信大部分的中國人對於李白的詩,那都是不會陌生,例如他的《靜夜思》、《俠客行》、《將進酒》、《贈汪倫》等等,那都是一流的佳作。
  • 李白的這首經典之作,被人們稱作,殺氣最重的一首詩!
    杜甫,茅草屋詩人,杜甫的詩歌是小編不用多說的,眾所周知,杜甫寫詩有一個標準,這個標準最能反映現實生活。據說每當杜甫寫一首詩,村裡的村民都會先讀一讀,看看他們是否能聽懂。因此,杜甫的詩一般都比較直白。還有白居易,他通常反映風景,可以看出白居易是一個喜歡遊山玩水的人。然而,李白的名字是眾所周知的,他所有的詩都反映了現實主義的主題。李白是唐代詩人。
  • 李白的一首相思詩,大膽又直白,寫盡相思之苦!
    從「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到「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再到「山花如繡頰,江火似流螢」,李白的所有詩句都帶著飄飄仙氣,連詩中的山山水水都沾染了太白的仙氣,真是風骨神仙籍裡人,詩狂酒聖且平生。李白把自己一生所思所想都以詩的形式告訴世人,他真正做到了留得千秋萬古名。
  • 唐詩三百首丨310李白《清平調·其三》: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這首詩總承一、二兩首,把牡丹和楊貴妃與君王糅合,融為一體。全詩構思精巧,辭藻豔麗,將花與人渾融在一起寫,描繪出人花交映、迷離恍惚的景象,顯示了詩人高超的藝術功力。起首二句「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傾國」美人,當然指楊妃,詩到此處才正面點出,並用「兩相歡」把牡丹和「傾國」合為一提,「帶笑看」三字再來一統,使牡丹、楊妃、玄宗三位一體,融合在一起了。由於第二句的「笑」,引起了第三句的「解釋春風無限恨」,春風兩字即君王之代詞,這一句,把牡丹美人動人的姿色寫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帶笑,當然無恨煩惱都為之消釋。
  • 李白最有殺氣的一首詩,連金庸都感動不已,以此詩為書名
    唐代湧現出了許多浪漫主義詩人,其中最著名的無疑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詩仙李太白。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李白其實並不出生在中原,祖籍是甘肅天水,從小李白遍熟讀經典,加上四處遊歷名山大川,因而養成了豪放不羈的作詩風格,少年時代就得到了不少詩書大家的賞識。李白不但作詩有一手,喝酒更是千杯不醉,此外李白還是一個劍術高手,大家知道嗎?
  • 李白寫的這首詩只有28字,卻有12字提到了5個地名,太經典了!
    李白寫的這首詩只有28字,卻有12字提到了5個地名,太經典了!咱們今天來講一下關於唐代時期的李白的故事,李白可謂是婦孺皆知的歷史人物,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大家學過李白的詩都知道,李白的詩句意氣風發,李白的詩句令筆者印象較深的則是電影中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此詩句的背景是,詩人李白看見天邊的雲彩就不由得想起(楊貴妃)衣裳,看見嬌嫩的花兒就不由得想起(楊貴妃)容顏,這是極言楊氏的衣飾和容貌之美。哇,這麼美的詩句真是令人望而興嘆。
  • 李白一首清新的送別詩,不寫離別之苦,卻寫相送的歡樂
    古人寫送別詩句,總免不了離愁別緒。比如「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李叔同的這首詩成為經典送別曲,廣為傳唱。王維的渭城曲陽關三疊更是傳唱了千年。李白的這首送別詩,《金陵酒肆留別》很特別,不寫離別之苦,卻寫相送的歡樂清全詩清新淡雅,有綿綿不盡之意。
  • 李白這首詩化用《桃花源記》的意境,寫得如夢如幻,通篇很唯美
    後人也是經常會化用這篇文章的意境,不斷地運用到詩歌中,雖然很多大文豪化用過,但是大部分的人都落入了俗套,只有李白在這首《山中問答》中,化用得最傳神,通篇寥寥數語,也是營造出了一種唯美的意境,寫得如夢如幻,從而成為了一首新的經典,美得也是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