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個著名香草,是一種這個季節裡,新疆野外比較容易見到的野花,長這樣:
仔細觀察它的葉子,跟薄荷葉子很像對不對?湊近聞一聞,有種提神醒腦的香味,如果摸一下更是手有餘香。別懷疑,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百裡香(Thymus mongolicus Ronn),最常見的香水原料和西餐調味料之一。
百裡香是唇形科、百裡香屬的半灌木,葉卵圓形,花序頭狀,花萼管狀鐘形或狹鐘形,花冠紫紅、紫或淡紫、粉紅色。果實是小堅果,近圓形或卵圓形。原產於南歐。
唇形科是芳香植物家族,百裡香無愧出身,全草都有芳香氣味。
最出名的唇形科植物大概是薰衣草和薄荷,它們和百裡香的親緣不遠,香味也有些相似,而且都能吃、好聞。外面賣的百裡香精油裡經常摻薰衣草精油,好讓味道更吸引顧客一些。
除了愉悅嗅覺,人類怎麼可能在餐桌上放過任何香草呢?百裡香在老家歐洲是一種古老的傳統烹飪常用香料,不管肉、菜、甜食還是湯,都不難見到它的身影。
在烹調海鮮、肉類、魚類等食品時,可以加入少許百裡香乾葉子、種子或者它們磨成的粉,以除去腥味,增加風味。在醃菜和泡菜時加入百裡香,能提高它們的清香味。
中國人也吃百裡香,因為它的辛香氣配烤肉非常贊,這種香型從它在中國的俗名中可見一斑:地椒、地花椒、山胡椒。元朝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就有用百裡香加入駝峰駝蹄調味的記錄。
百裡香也是一種很好的蜜源植物,百裡香蜜濃度高,香氣濃鬱。說回植物本體,它的營養成分也不錯,不過百裡香的味道適合做調味品,而不適合做主菜,所以它的營養價值對人意義不大,反正也吃不多。
百裡香本身就是個大家族,百裡香屬(Thymus)約包括400種。而且因為有經濟價值,人工栽培很多(比如我們新疆就有很多人工種植的百裡香田),於是還有大量雜交品種。
新疆百裡香資源豐富,比較常見的百裡香中,有異株百裡香(Thymus marschallianus )、擬百裡香(Thymus proximus)、烏恰百裡香(Thymus serayschanicus)、中亞百裡香(Thymus asiaticus)、高山百裡香(Thymus diminutus)、阿爾泰百裡香(Thymus altaicus)等,都長得挺像的,怎麼分我們就不細究了,總體來說,各種百裡香主要分布在天山-阿爾泰山的山地草原地帶。
這些紫色的、葉子一層一層的、香香的小野花兒,大家去野外時可以找找看哦,至於採摘,就不要了吧,幹百裡香很好買到的,人工種植的其實也更香。
文/ Eva
圖/中國植物圖像庫、暱圖網
編輯/Eva
如果覺得有趣,歡迎關注我們的帳號:
新疆博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