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和姜子牙對著幹?其實,他一直想證明自己

2020-12-14 裡外雅堂

動漫《姜子牙》從去年就開始宣傳了,小編直到昨天才有機會看,是個110分鐘的刪減版。整部劇既沒有一些人說得那麼糟糕,也沒有一些人期待中的那麼好。

有些人接受不了申公豹變成「好人」,然而,

申公豹

無論是「對著幹」還是「迷弟」,申公豹一直想證明自己

無論是80年代最還原原著卻只拍了5集的《封神榜》,還是後來雖然服飾被人詬病卻仍被奉為經典的1990版,第一個通過天象發現有妖想要為禍人間的,都是申公豹。

發現了天象異常的申公豹怎麼做呢?他第一時間趕到了師傅面前,匯報自己所見,並主動請纓下山降妖。

然而,師傅並沒有馬上同意,而是說了這麼一句話,「申公豹,你心術不正……」

心術不正?一個修道之人發現了人間即將有難,立即向自己的上司匯報,卻被斥責為心術不正。有的人看到這裡可能有點疑惑。原來,申公豹想下山,並不單純是為了降妖,而是為了立功,證明自己有這個能力。

1990年《封神榜》裡的申公豹,雷長喜飾演

放在普通大眾的社會裡,這個心思是再正常不過了,誰都想證明自己的能力。但放在修道之人身上,降妖除魔乃是本分,而不是為了證明自己;如果將降妖除魔作為證明自己能力的目標,就顯得功利心太重。而修道之人是不能有功利心的,否則就是「道家說的心術不正;佛教說的六根未淨;基督宗教說的私慾太重」。

論能力,申公豹並不比師兄姜子牙差,然而,降妖重任沒有落到他的身上,反而是落到了看起來比他還要愚鈍,卻一直默默無聞的姜子牙身上。

看上去似乎很不公平?

的確,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明明自己更有能力,上司或長輩卻更加器重另一個,有時候甚至另一個在多數人看來智商還不如我們自己。

2001年TVB《封神榜之忠義乾坤》裡的申公豹,李國麟飾演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從古至今,鋒芒畢露的人向來得不到器重。因為這樣的人給人一種自負、自以為是、缺乏合作精神的感覺,最主要的是容易出現不可控狀況,影響大局。

這是人安全感的需要。

師傅從申公豹眼裡看到了對功利的渴望,他擔心的不是申公豹降妖失敗,而是申公豹下山之後沉迷於人間的權力與功名。

事實也確實如此,當申公豹成為殷商的國師,他曾一度勸姜子牙與自己聯手輔佐帝辛,享受榮華富貴。因為在他看來,能夠成為國師,就是對自己能力最好的證明,也是對師傅「眼瞎」的一個證明。

此後,沉迷於人間權貴的申公豹為了保住這份榮華,也為了證明自己有能力保住這份榮華,多次遊走於截教與三妖(狐妖、錦雞精和琵琶精)之間,在修道初心上越走越遠,而他自己似乎並不認為自己有什麼不對。

2006鳳鳴岐山和武王伐紂申公豹,苗海忠

這和今日的不少人極其相似。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一個終極目標——活出自己。心理學上,稱之為人格完善,心理成熟。

而一個人想要活出自己,首先得敢於面對真實的自己,即,敢於正視自己的內心,挖掘自己的潛意識。

這,並不容易。

多數人在發現事情的走向不是自己所期望的,或者離自己的理想越來越遠時,首先想到的,不是聯繫自身和周圍環境客觀分析,而是先從外界找原因,有的中途會突然覺悟,有的則選擇一直以「外歸因」來逃避。

師傅將下山降妖的任務交給姜子牙,申公豹的第一反應是,「憑什麼?」

他首先看到的姜子牙對道術的領悟不如自己,而不是自己想下山降妖的動機是什麼。

同樣的,當一個人戀愛失敗,婚姻失敗,事業失敗……首先想到的是「我付出了那麼多,憑什麼!」

除了不甘心,還是不甘心。

這份不甘心,不止是對自己的付出,還有一份內心深處強烈想得到的肯定。

2015年《封神》裡的申公豹,海一天飾演

得不到肯定,是每個人心中的痛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想獲得來自父母的肯定。

這,並不可恥,也不是不成熟,而是人的社會屬性決定的。作為群居性生物,人如果只需要憑自己喜好,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需要在乎他人的感受和看法,社會就會混亂——沒有限制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禍亂的根源。

所以,才有了道德規範,有了法律制度;所以,我們會在意他人的看法。這種思維從另一個角度講,是人對自己的制約,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然而,人一旦過分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評價,就會迷失自己,終生追求被他人認可。有的變成一輩子的討好型人格,有的越活越叛逆,有的甚至走極端。

2008年動畫片《哪吒傳奇》裡的申公豹

在「封神」系列IP中,申公豹就像一個叛逆的青少年。

師傅不容許自己下山,他就悄悄下山;師傅想要輔佐西岐,他就想辦法接近西伯侯姬昌,結果被大師兄南極仙翁的仙鶴給叼走了頭顱……最後,他乾脆來了個對著幹,師傅想滅殷商,他就偏偏要輔佐殷商;師傅不容許自己貪戀人間權力與富貴,他就偏偏要當國師;師傅想要姜子牙輔佐西岐,他就追著西岐窮追猛打。

表面上看,他總是和姜子牙對著幹,實際上,他也想師傅肯定自己的修為,只是沒有看清自己的內心。他不敢直視自己的缺陷,卻過分看重大師兄對自己的嫌棄和師傅對自己的冷淡,過分看重了那份原本自己想得到的「降妖」重任,以至於被封神時還不忘嘲笑姜子牙,「百年以後,你自己將無神位可封!」

直到位列仙班的那一刻,申公豹心中念念不忘的,始終是要證明自己比師兄姜子牙強。

而動漫《姜子牙》,則通過「迷弟」的形式將申公豹內心的真實想法表達了出來,「其實我一直都很羨慕你,受師尊器重,是人人敬仰的大英雄。」

所以,無論是原著,還是後來的各種「封神IP」,或是今天的電影《姜子牙》,申公豹從來都是想證明自己。

只是,一個人如果看不清自己,就無法活出真實的自己,更談不上證明自己。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裡的申公豹

#電影姜子牙#

這裡是心理諮詢師裡外雅堂:解析生活,分享心理,用另一個角度看世界。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是和自己對著幹?家長可了解「禁果效應」,先學會接受孩子
    孩子總是和自己對著幹?家長可了解「禁果效應」,先學會接受孩子很多家長和孩子相處時,總是會非常苦惱,因為孩子經常做出一些令自己無法理解的事情,而自己怎麼管教也不管用。不過寶媽卻不是這麼想的,她覺得如果孩子一直這樣下去,總有一天會闖出更大的禍,為此特意責罵了孩子一頓。自此之後孩子是老實了,小趙又擔心兒子變得內向不合群了。原來兒子現在不經常跟人出去玩,也不願意和其他人交流,每天自己在家玩玩具。小趙又對孩子說,你出去玩玩吧,經常悶在家不好。孩子卻反問道,媽媽,不是你不讓我出去玩的嗎?
  • 不要被《姜子牙》劇情騙了,別忘記想把玉帝位置留給自己的姜子牙
    那姜子牙封神的時候實際上是幹了什麼,下面來普及一下。《封神演義》中,姬髮帶領眾人打敗紂王,創立大周。姜子牙手中拿著封神榜,對功臣進行了封神。李靖,哪吒等人都封神完後,在冊封最後一個玉皇大帝的時候,姜子牙傻眼了,這個天書並沒有給他指示。而現在沒封神的還有自己。
  • 《姜子牙》和《琉璃》,都離不開他!
    幕後 |《姜子牙》配音演員姜廣濤講述配音的秘訣 《姜子牙》背後的聲音 「若天道不公,我便走自己的道。」《姜子牙》不僅因獨特的畫風和深邃的主題引發熱議,幕後強大的配音團隊也可圈可點。高中時,他曾是學校的廣播員,老師便建議他報考北京廣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的前身),結果遺憾落榜了。 後來,又碰上長影譯製片廠招考配音演員,姜廣濤順利考取,本想當播音員的他就這樣意外踏入了配音的大門。
  • 她毫無法力,只因是姜子牙老婆而被「封神」,一直被人罵到了今天
    實際上,姜子牙的前程是被自己毀掉的,而馬氏的一切是靠自己奮鬥得來的。老神棍其實很弱智姜子牙是真實歷史上存在的人,他能掐會算,還腹有良謀,在諸葛亮還未出生的時候,他是那個年代最靚的仔,加上他是晚年得志,所以充滿了勵志的色彩。
  • 封神演義:為何姜子牙第一個封的神是他?其實是元始天尊親自指定
    他一生中有記載的只幹過兩件事,一個是督促建造了封神臺,另一個則是將戰死沙場的元神引到了封神臺上。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毫無貢獻的人,為什麼卻成為了第一個被封神的人呢?而且一封就是一個這麼高的職位。其實柏鑑的個人背景非同小可,他曾經是軒轅氏族黃帝的手下,是黃帝的左膀右臂。
  • 姜子牙封神時,為何給自己的妻子封為「掃把星」?說起來都是淚
    圖片:新版的姜子牙之妻馬招娣劇照一、受老婆威脅的姜子牙新版的馬招娣是個略帶喜劇的角色,她在一開始就喜歡上姜子牙,姜子牙卻並不喜歡她。這位女子的臉皮超厚,不顧姜子牙拒絕,非得把他追到手,甚至做出在大婚之夜強上夫君的事情。姜子牙最擅長降妖伏魔,他在娶妻以前,一直都做得挺順手的。然而,自從他娶了馬氏以後,在這方面卻開始屢屢失敗。
  • 《姜子牙》,信念讓我一直堅信,成神只在我心
    姜子牙大戰九尾妖狐,一戰成名,萬民敬仰,姜子牙意氣風發,以為自己完成了神的蛻變,挽救了蒼生。天梯為他而開……可就在對九尾妖狐執行死刑那一瞬間,他看到了狐妖幻象中那一個無辜元神,師尊說那是狐妖幻象,讓他不要迷失執行死刑,可是看到那個楚楚可憐的少女,他終是未下狠心,救了元神殺了狐妖,他以為自己終於做到了兩全,卻被師尊貶到北海,讓他想通了再回天庭。
  • 姜子牙有起死回生之術,為什麼偏偏不救比幹?
    姜子牙下山代掌封神榜渭水河旁垂勾釣、冰凍岐山直至火燒摘星樓分封正神而告終。姜子牙會起死回生之術,為什麼就不活比幹? 姜子牙下山的重要任務就是輔佐西岐,滅掉商朝。要想滅掉商朝,就必須把商紂王身邊的那些忠臣良將一個個滅掉。
  • 姜子牙:誰說我釣魚不用魚餌,只是乾等著「願者上鉤」?
    誰知道姜子牙完全不給面子,一句話給他懟了回來:「你這個問題問得,實在是太沒水平了!如果一個人釣魚只是為了得到魚,那他也只能做一個凡夫俗子。我開心不是因為釣到了魚,而是通過釣魚這件事,領悟到了治家治國的道理。」周文王一聽這果然不是一般人,趕緊搬個小板凳兒坐了下來:「老先生能不能好好兒說說,這釣魚和治國有什麼關係呢?」
  • 孩子為什麼總喜歡和家長對著幹?「白熊效應」了解一下
    有些家長就有類似的煩惱,就是孩子無論自己怎麼講,就是喜歡跟自己唱反調、對著幹,這樣的情況也讓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無從下手,因此,不僅親子之間的矛盾加劇,同時孩子的教育問題也變得極為棘手。那麼,如果家長一直處於這樣被動的狀態,任由孩子跟自己的唱自己唱反調,那麼會有哪些不好的負面影響呢,家長不妨了解一下。
  • 《姜子牙》,其實是一部「成長」電影,可惜大部分人都沒看懂
    這就導致電影還未開始,就已經在很多觀眾心裡有了大致的預想,加上之前《姜子牙》的宣傳片引導,其實包括我在內,一開始也覺得這部電影應該是輕鬆的、熱血的、勵志的、搞笑的。然而,它並不是。可電影院那麼多的孩子,對於他們來說,《姜子牙》無疑是燒腦且無聊的動畫片。
  • 孩子總是尿褲子了才說尿尿?不是要跟你對著幹,原因家長要知道
    不少媽媽遇到過這個問題,記得之前有位奶奶就跟我抱怨說,孩子真的是喜歡跟我對著幹,讓他拉在馬桶裡他偏不要,一轉身就給我拉褲子上,而家長看到這種情況,總是覺得氣不打一處來。其實,還真不是孩子要跟家長對著幹,如果家長因為覺得孩子對著幹而對孩子打罵的話,反而會讓如廁訓練成功的時間不斷地延長。
  • 為啥孩子偏喜歡和家長「對著幹」?科學的解釋是這樣,一次性講透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一個父母會特別心煩和頭疼的時期,那就是父母越是禁止,孩子越喜歡對著幹。很多父母就困惑了,怎麼養孩子變得越來越失望了呢?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聽話又乖巧,不再唱反調。
  • 每個人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孩子總是頂嘴怎麼辦
    每個人都希望證明自己是對的,即使明明是錯的,或者水平很低,依然有想證明自己是對的欲望。誰都不想被別人批評和指責。人的腦中仿佛有根保險絲,一旦接受到外界的批評就會自動的斷掉。大腦就會停電,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並且集中精力為自己的錯誤辯解。
  • 《姜子牙》失利,「彩條屋」神奇不再
    在看完電影後,大家失望地發現,《姜子牙》和《哪吒》其實完全就是兩部電影,就連共同出現的人物申公豹,在形象和性格上也大相逕庭。 他就是王長田。 《大聖歸來》上映第四天,王長田一聲令下,光線傳媒火速注資2000萬,與《大聖歸來》的導演田曉鵬成立了十月文化公司。 其實早在三年前,田曉鵬就曾找過光線傳媒,但王長田的態度一直猶豫不決。 光線此前參與的兩部動畫電影《賽爾號大電影3》和《秦時明月之龍騰萬裡》,市場表現均不理想。
  • 《你是我兄弟》老二馬學軍為什麼一直和大哥馬學武鬧騰對著幹?
    改革開放電視劇小編前幾天從新回顧了一下鄧超和張嘉譯.董潔主演的《你是我兄弟》觀眾在觀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心中一定想著馬學武真的挺不容易的,父母因為車禍英年早逝了,留下孩子們自己生活了。但是小編在回顧整個電視劇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小問題,鄧超飾演的馬學軍一直在和張嘉譯飾演的馬學武對著幹。
  • 姜子牙壯年出山才能解釋他後來的功業
    姜子牙的封地在齊國,齊國貴族對這位先祖的事跡本來就進行了很多修飾與神化,而齊國從周初以來一直是諸侯中的強國大國,在諸夏很有影響力,司馬遷在著述《史記》時運用一些史料中沒有的傳說時也很可能受到齊國貴族的影響,儘管如此,他也沒有將所謂姜子牙白首建功的傳說寫得很實。
  • 身為三國頂級謀士,田豐的下場卻很慘:永遠別跟自己的老闆對著幹
    而有的人看起來好像是沒做什麼,但是卻總是能升職加薪。這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職場嗅覺的差異了。在職場當中決定你下限,如何做到不會失業的是埋頭苦幹,而決定上限,怎麼去升職加薪的則是與領導的關係。我們拿演義當中的田豐與大家聊聊這個問題,希望能夠有所啟發。
  • 《姜子牙》重要細節公布!宿命鎖之謎解開,天尊一直監視姜子牙
    所謂宿命鎖其實就是天尊給狐族和人類下的套,為了達成其一統三界的目的,最大程度的削弱人族和狐族的能力,才能讓天尊把人與妖掌控在股掌之間。宿命鎖相連的人類與狐族,同生共死,不知情的天界弟子,在誅殺狐妖的同時其實也是在殺人,人與妖元氣大傷,此時天尊趁虛而入,以救世的神明登場,便可一統三界。
  • 封神|姜子牙下山後不去西岐,而去朝歌,原來他早有打算
    這位大富豪宋異人很義氣,不僅幫他娶媳婦兒,還給錢支持姜子牙創業。姜子牙試過了賣笊籬、賣面、開酒店、販牲口......那真是幹一行毀一行,做啥啥不行。利用這段空檔期,姜子牙首先來到朝歌來獲取敵方情報。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儘管師父和師兄弟們會在關鍵時候幫自己,但是,打仗的事情還需要他擼起袖子帶著隊伍一刀一槍地幹。況且,你若是對敵人一無所知,到了西岐,又怎麼讓老謀深算的文王姬昌委以重任呢?你想靠一大把白鬍子鎮住姬昌,人家姬昌的鬍子比你的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