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中,紅一軍團六個主力團的團長都是誰?1955年授予啥軍銜

2020-12-23 歷史八卦社

長徵剛開始時,紅一方面軍共下轄5個軍團,由於李德等人的錯誤指揮,我軍在突破湘江封鎖線時付出了很大的犧牲。為了方便統一指揮,1935年2月,紅一方面軍在雲南昭通的扎西地區進行了一次整編,史稱扎西整編。

扎西整編時,在突破湘江犧牲較大的紅八軍團被整建製取消,紅3、5、9三個軍團則取消師一級建制,由軍團直接下轄團級單位,紅一軍團則由三個師縮編為兩個師,師長分別由李聚奎、陳光擔任。每個師各下轄三個團,那麼,紅一軍團六個主力團的團長分別是誰呢?在日後分別授予什麼軍銜呢?且聽本人慢慢道來吧。

紅一團團長楊得志,出身於一個貧寒的手工業者家庭,為了生計他曾經做過煤礦工人。後來,楊得志參加了朱老總指揮的湘南起義部隊,在人民軍隊中憑藉出色的軍事能力節節高升,長徵中,楊得志率領的紅一團擔任開路先鋒的角色,指揮過強渡大渡河、強渡烏江天險等戰鬥。

以後的革命歲月中,楊得志先後擔任過八路軍115師344旅旅長、華北軍區19兵團司令員等職務,是一位用兵鬼神莫測又擅長打攻堅戰的傑出名將,1955年,楊得志毫無懸念地被授予上將軍銜。

紅二團團長龍振文,江西永新人,在湘鄂贛蘇區參加了黃公略率領的紅六軍,走上了革命的徵程。在紅軍中,龍振文作戰勇敢,又有著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一路升任副連長、連長、副營長、營長,扎西整編後,龍振文被任命為紅二團團長。可惜的是,龍振文於1935年9月在巴西地區去世。作為紅一軍團的主力團長,龍振文如果能活到五五授銜,肯定會是上將軍銜。

紅三團團長黃上將,參加過秋收起義,是井岡山根據地時期即揚名立萬的一位名將,革命歲月中,他擔任過紅31師師長、紅四師副師長、紅二師師長、八路軍教導第二旅旅長、東野8縱司令員、13兵團司令員等職務,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紅四團團長原本由耿飈擔任,扎西整編後,耿飈升任師參謀長,王開湘(又稱黃開湘)調任紅四團擔任團長。王開湘在長徵中與政委楊成武齊心協力,指揮過飛奪瀘定橋、飛奪婁山關等戰鬥,表現極為突出,堪稱紅軍中的一位名將。可惜的是,王開湘因為積勞成疾,患了傷寒症,於長徵結束後在陝北羅漢川去世。

紅五團團長張振山,出身於西北軍孫連仲部。1930年,張振山隨季振同、董振堂、趙博生等人參加了寧都起義,加入了人民軍隊的陣營中。在紅軍中,張振山憑藉出色的軍事能力做到了紅五團團長的位置。1935年11月,張振山調任特務團團長,在長徵勝利後我軍抵達陝北,張振山又率部參加了東徵山西的一系列戰鬥,表現十分突出,可惜的是他在1937年於陝西保安犧牲於敵人的飛機轟炸中。

張振山調任特務團團長後,繼任紅五團團長的是陳正湘。紅五團與紅一團、紅四團是長徵中的三大開路先鋒,團長陳正湘自然也是一位戰功赫赫的傑出將領。陳正湘在抗日戰爭時期先後擔任八路軍團長、晉察冀軍分區司令員等職務,解放戰爭時期擔任過晉察冀軍區第四縱隊司令員、第二縱隊司令員,並在建國後成為鐵道兵團首任副司令員。

由於陳正湘後期的級別不算高,最終在1955年只被授予了中將軍銜,以他長徵時期主力團團長的資歷來說,只授予中將有點低了,他的資歷還是夠得上上將的。

紅六團團長朱水秋,湖南瀏陽人,大革命時期效力於葉挺獨立團,在北伐戰爭中表現不俗。南昌起義時,朱水秋隸屬於粵軍73團,隨團長周士第參加了南昌起義。南昌起義部隊南下時,朱水秋隨朱老總血戰三河,又參加了湘南起義,最終成功轉戰到井岡山。

在人民軍隊中,朱水秋的表現極為出色,率部攻佔黎平、遵義等城池,打出了紅軍主力團的赫赫威風。長徵勝利後,朱水秋擔任朱德警衛團團長,在人民軍隊中的前途無比光明。

但是,因為在長徵時負過傷,朱水秋在延安舊傷復發,被迫回到家鄉休養。在家鄉瀏陽,朱水秋一邊養傷,一邊成立我黨的地下組織,在暗中從事革命活動,為此,他多次遭到國軍特務的追捕,均憑藉在革命隊伍中訓練出來的靈活身手成功脫險。

朱水秋因為長期與組織上失去了聯繫,直到解放前才回歸組織,但此時他離開軍隊時間太久,戰績方面自然是跟不上同僚的步伐了,也沒有參加1955年的授銜。晚年的朱水秋在家鄉擔任過一些職務,1994年去世,終年84歲。

感謝您的閱讀,敬請繼續關注。

相關焦點

  • 長徵初期,紅一軍團六個主力團團長分別是誰?後有幾人參與了授銜
    紅一軍團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之一。1933年6月整編,取消了紅四軍、紅三軍、紅二十二軍番號,軍團直轄師。在長徵初期,紅一軍團有三個師,分別是第一師、第二師和第十五師。其中一師、二師是主力師,十五師是彭紹輝和肖華領導的少共國際師。其中第一師和第二師下轄6個團,其中著名的中央三虎便誕生於這兩個師,這三「虎」是指:紅一方面軍第1軍團第1師第1團,第2師第4、第5團,在紅軍時期可謂立下了汗馬功勞。那麼除了這三虎,剩下的的3個團分別是?
  • 紅軍戰鬥力最強的三個主力團,團長都是誰?後來都授予什麼軍銜?
    當時在紅軍部隊之中,有三個團被稱為「主力中的主力」、「精銳中的精銳」,在第四次反「圍剿」戰役勝利表彰大會上,這三個團還受到了表彰,它們都是紅一軍團的主力團,分別是紅一師第1團、紅二師第4團、紅二師第5團。那麼,這三個主力團的戰鬥力怎麼樣?團長都是誰?後來都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 扎西整編後,紅一軍團下轄六個團,團長都是誰?55年授何軍銜?
    相比之下,紅一軍團情況好一些,只撤銷了15師,部隊下轄兩個師六個團。那麼紅一軍團這六個團,團長分別是誰?1955年被授予什麼軍銜?我們可以回顧一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楊得志作戰英勇,晉升很快,長徵前夕被任命為紅一團團長。他率部多次擔負前衛任務,強渡烏江、強渡大渡河,功勞很大。建國後,楊得志成為了正兵團級將領,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 115師五大主力團團長,建國後被授予何銜,擔任何職
    115師五大主力團團長,建國後被授予何銜,擔任何職 115師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三個主力師之一,成立之初人數最多,戰鬥力最強。由紅軍第一方面軍和第七十四師等部編成,林彪任師長,聶榮臻任副師長。下轄第685團、686團、687團、688團、獨立團,共1.5萬餘人。
  • 1955年授銜時,北京軍區4個軍的軍長都是誰?分別是什麼軍銜?
    1955年授銜時,中國人民解放軍12大軍區的司令員都被授予將官軍銜。北京軍區的前身是華北軍區,是解放戰爭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大軍區之一。華北軍區由晉察冀軍區與晉冀魯豫軍區合併組成,晉察冀軍區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大軍區之一,領導與指揮河北省大部和山西、察哈爾、熱河、遼寧省邊界地區所屬人民武裝。
  • 1955年授銜儀式都授予什麼軍銜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鐵面將軍--王建安 1931年1月紅1軍和紅15軍合編組成紅4軍,因善於組織部隊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宣傳鼓東工作,被稱為「軍政雙全」的指揮員。
  • 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徵的24位師級將領,後來分別授予啥軍銜
    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鬥爭失利後,人民軍隊開始了波瀾壯闊的長徵之旅。為了方便指揮,組織上對紅軍進行了重新整編,共編成了五個軍團,五個軍團共下轄12個師。那麼這十二個師的師長、政委都是誰?後來又分別授予什麼軍銜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
  • 紅軍先後成立過十個軍團,軍團長都是誰?後來授何軍銜?
    說起「軍團」這個編制,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的地位在軍之上,方面軍之下,一般下轄若干個軍或者師。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軍先後成立過十個軍團,能當上軍團長的,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大英雄,活到建國後,基本上授勳封將。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紅軍的這十位軍團長都是誰?後來授何軍銜?
  • 抗日戰爭時期,115師四大主力團團長,誰打仗最厲害,發展最好
    115師是八路軍三大主力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紅一軍團、紅十五軍團及陝南紅七十四師合編而成,下轄三四三旅、三四四旅及師直獨立團、騎兵營、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教導營,全師共15000人。改編即日便開赴山西抗日前線,工兵、輜重營留守陝甘寧。聶榮臻率獨立團等部開闢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師部南下開闢呂梁抗日根據地。
  • 四大野戰軍第一縱隊為何下轄四個師?師長是誰?後授予什麼軍銜
    尤其在萊蕪戰役中打出了赫赫威名。而作為一縱的司令員葉飛在1955年更是被授予上將軍銜,那麼這支強悍的縱隊下轄的師部都由誰擔任師長呢?他們在後來又被授予什麼軍銜呢?我們接著往下看。縱隊和軍的形勢是相同的,而他們的編制也是以「三三制」,及一個縱隊下轄三個師,一個師下轄三個旅,不過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卻設立了四個師,而且師長在後來都被授予將銜,那麼這四人分別是誰呢?
  • 中央紅軍長徵時,12個師的師長都是誰?55年分別授予了什麼軍銜?
    1934年10月10日,中革軍委率領中央紅軍第1、第3、第5、第8、第9軍團及軍委直屬隊共8.6萬餘人,從江西省瑞金和古城等地出發,開始長徵。當時這5個軍團共轄12個師,那麼這12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呢?後來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紅1師師長李聚奎:湖南安化人,早年曾在湘軍唐生智部當兵,參加過北伐戰爭。1928年7月,24歲的李聚奎參加平江起義,正式加入了紅軍隊伍。
  • 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六個兵團司令員是誰?後來誰的軍銜最高?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為了保家衛國無數熱血男兒踏上異國的土地,前後共有六個兵團加入了戰鬥,那麼這六個兵團的司令員分別是誰?他們後來又是什麼軍銜?
  • 紅軍時期的10個軍團長中只有3人授予元帥,那其他人呢?
    在各個革命根據地中先後組成了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西北紅軍等紅軍隊伍。在紅軍主力會師前,先後存在過10個軍團。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林彪:土地革命時期最年輕的軍團長。抗戰時期任115師師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野戰軍司令。
  •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12個團的團長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當時,在八路軍的戰鬥序列之下,有三個師六個旅十二個團的編制,就團級作戰單位而言,分別是第一一五師序列下的第685團、第686團、第687團、第688團,第一二〇師序列下的第715團、第716團、第717團、第718團,第一二九師序列下的第769團、第770團、第771團、第772團。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以上十二個團的首任團長都是誰?
  • 唯一增設主力團的八路軍,團長都不陌生,後來成為上將
    比如八路軍115師下屬還有一個獨立團,這個獨立團的前身比較特殊,是紅一軍團第一師的3個團改編來的,由於編制限制,因此獨立團並未授予獨立的番號,只能直接屬於師部下轄,成為最特殊的一支主力團。但實際上還有一個旅,在抗戰時期也設立了一個主力團,不過這個主力團比較特殊的是,他是有番號的。
  • 中央紅軍長徵的五大軍團,軍團長分別是誰,建國後授何軍銜?
    說起「紅軍軍團」這個編制,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的地位在方面軍之下,軍之上,一般下轄若干個師或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央紅軍先後成立了七個軍團,其中有兩個軍團在長徵前夕奉命先遣,分別是蕭克領導的紅二軍團、尋淮洲領導的紅七軍團。
  • 129師五大主力團,四位團長被授中將,為何僅他一人授上將?
    不過129師在抗戰初期,也僅僅只有五個主力團,但這五個團的首任團長,都是久經考驗的紅軍將領,除了抗戰中犧牲的772團團長葉成煥之外,其餘四人日後都成為了解放戰爭中的重要將領。當然772團因為葉成煥的犧牲,因此代表性人物也成為了曾短暫帶領過772團的副團長王近山將軍。
  • 紅二、六軍團會師時7位團長,後來怎樣了?犧牲五位一上將一中將
    1934年10月24日,賀龍率領的紅三軍(原紅二軍團)在川貴邊的印江縣南腰界同任弼時蕭克王震率領的紅六軍團勝利會師。會師後,紅三軍又恢復了紅二軍團的番號,由紅二軍團總部統一指揮行動。兩支軍團此時共計7700餘人,下轄7個團,是日後紅軍三大主力之一紅二方面軍的前身。
  • 授銜時,紅軍十個軍團的政委,都是啥軍銜
    在這十二位軍團司令員中,紅一軍團軍團長朱總、林帥、紅二軍團軍團長賀總、紅三軍團軍團長總,都被授予了元帥軍銜,紅十五軍團軍團長徐海東,則被授予了大將軍銜,紅六軍團軍團長蕭克,則被授予了上將軍銜,而紅五軍團軍團長季振同、董振堂,紅九軍團軍團長羅炳輝,紅七軍團軍團長尋淮洲、紅十軍團軍團長劉疇西都未能活到授銜時,紅八軍團軍團長周昆則在抗戰時期神秘失蹤。
  • 八路軍最特殊的一個團,團長和副團長,1955年都被授予上將軍銜
    八路軍第115師獨立團是由長徵時期的紅一軍團第1師改編而成的,在獨立團成立之後不久,兵力規模得到了很大發展,一度被擴編為八路軍獨立第1師。這個八路軍獨立第1師雖然存在的時間很短,但它卻是整個全面抗戰時期,八路軍除了第115師、第120師和第129師之外,唯一一個師級作戰單位,後來發展為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