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者:當陸生都清空了,臺灣就要提高警覺

2021-01-08 騰訊網

臺灣元智大學教授王佳煌接受採訪時表示,大陸對臺灣戰術有所改變,但是統一目標沒有變,方式從「促統」漸漸變成不排除使用武力,他提醒臺灣不要挑釁、做好備戰準備,平常也要留意相關徵兆,尤其陸生來臺也是指標,當雙方禁令持續並且擴大,全面緊縮人才交流,大陸下一步會採取哪種行動?要提高警覺。

日本《共同社》日前引用消息人士說法,指中國大陸將於八月在海南島進行「規模前所未有」的大型兩棲軍演,模擬奪取東沙群島,連日來各方對此訊息之評論、臆測不斷。

王佳煌說,蔡英文在520就職演說,提到未來四年,亞太地區的安全情勢也變得越來越複雜,而兩岸關係,也成為建構區域和平與集體安全的重要一環,臺灣會做一個「和平的堅定維護者」,這些都是勇氣與承諾,但也要認清國際現實,以及中美對抗下的臺灣困境。

他說,臺美關係這麼好,當然美方不會說要用臺灣當棋子去壓制中國大陸,蔡英文也自認臺灣不會挑釁,但是站在戰術戰略來看,臺灣身處兩大強權底下,如果太傾向美國,當然會被視為打「臺灣牌」跟大陸談判的籌碼。

王佳煌表示,臺灣要覺悟,不能太靠美國,美國真心對臺灣好嗎?終究還是希望賣魚雷、坦克車等武器裝備、賣美豬美牛等農產品給臺灣,中國大陸也沒有放棄統一目標,未來怎麼走?看「執政者」的決定,但是單押一方太冒險,最聰明睿智作法,就是兩邊都不得罪,才是最好的戰略。

被問到大陸對臺戰略是否改變?

王佳煌認為,戰術上有改變,但是大戰略還是不變,就是促進兩岸統一,過去可能和平促統,現在和平聲音變小,武統聲量被放大,大陸要把臺灣打下來,以兩岸軍力比較,當然輕而易舉,只是中國大陸還要面對美國勢力,就要評估發動武統的代價有多少?

他坦言,國民黨馬英九時代,雖然兩岸立場被罵得很慘,但是仍維持兩岸交流,相對武統聲量就小很多,反觀現在臺海容易陷入緊張,怎樣化解衝突?還是要努力趨吉避兇。

王佳煌表示,衝突發生之前,往往會有徵兆,現在因為疫情,臺灣基於防疫限制陸生來臺,大陸官方也宣布今年暫停陸生來臺讀書計劃,但是舊生仍維持。等於今年臺灣沒有大陸新生,如果這樣政策持續且擴大,未來兩三年都是這樣,這不是中斷兩岸學生交流這麼簡單,就要留意陸生、交換生都不來了,把這些人清空,下一步會怎樣?值得好好思考。

來源:中評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臺教授:大陸對臺灣戰術有所改變,但是統一目標沒有變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灣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教授王佳煌接受中評社採訪時分析稱,大陸對臺灣戰術有所改變,但是統一目標沒有變,方式從「促統」漸漸變成不排除「武統」,他提醒臺灣不要挑釁、做好備戰準備,平常也要留意相關徵兆,尤其陸生來臺也是指標,當雙方禁令持續並且擴大,全面緊縮人才交流
  • 臺灣大學搶陸生 優勢學科有賣點
    中新網2月14日電 在臺發行《讀者文摘》報導,二○一○年八月十九日,臺當局「立法院」三讀通過「大學法」、「專科學校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陸生三法」修正案,臺「教育部長」吳清基宣布,二○一一年開始,臺灣大學將可招收陸生赴臺攻讀學位,為臺灣高等教育開啟新的扉頁。之前不斷陳情奔走、如今終於如願以償的島內各大學,也在此激勵下馬不停蹄、如火如荼地展開招生規劃工作。
  • 臺灣大學呼籲當局儘快開放陸生返臺就學
    臺灣大學校方20日表示,從感染風險與防疫要求來看,都沒有繼續禁止陸生返臺必要,呼籲臺當局以學生的學業與前途為重,儘快開放陸生返臺就學。據「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媒報導指出,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臺當局全面暫停大陸居民赴臺,大量在臺就讀的陸生因此無法返校。隨著近期疫情趨緩,臺灣開放19個國家和地區境外學生申請返臺,但陸生未在開放名單中。
  • 「很多臺灣學生以為大陸疫情都和武漢一樣嚴重」,陸生感嘆:民進黨...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臺灣大學攻讀研究生的王同學目前還在家中,他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臺灣放開陸生返校的政策遙遙無期,他已經做好本學期全程上網課的準備。「我是從媒體上得知,臺當局宣布禁止陸生返回臺灣。」
  • 臺灣《旺報》採訪桃子:陸生書寫臺灣 包容多元活出自己
    作為第一屆來臺攻讀研究所的陸生藺桃,看到近日臺灣因洪素珠辱罵老榮民事件而激化「敵我現象」,她卻認為臺灣人不需要太焦慮,且仍相信:「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曾是杭州《都市快報》記者,申請成為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陸生,剛來臺時,整個臺師大林口校區只有她一個陸生,加上臺灣同學早已報到彼此熟悉,她也曾有難以融入地不適感;來臺雖已做好準備接受「三限六不」,但得知陸生無法和其他外籍生一般獲得健保,無法參與指導教授的研究計劃等限制,也曾讓她「氣到發抖」。
  • 臺灣高校損害陸生權益一味催學費,教育部暫停大陸學生赴臺就讀
    4月9日,教育部發布消息,暫停2020年陸生赴臺就讀試點工作。其主要原因是綜合考慮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兩岸關係形勢,當務之急,要解決陸生返回臺灣高校就讀受阻問題,切實維護他們的正當權益。這則消息的發布也意味著今年高考就不能報臺灣的學校了,同時大學畢業生也不能申請臺灣高校的研究生了。這對兩岸關係和一些學生都有一定的影響,但在國家利益面前,學生自身利益就要往後放放了,畢竟,臺灣不同於其他地區,而且,近年來,臺灣的種種做法,一直不友好,突破了我們的底線。
  • 臺世新大學校長:歡迎陸生到臺灣「中國傳媒」
    臺灣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  「陸生三法」今年8月19日已經通過,明年陸生即可赴臺。但「陸生三法」對赴臺陸生仍有很多的 「區別對待」,比如學費不得低於臺灣私立大學收費、不能參加臺灣健保、臺當局也不提供獎學金等。  那臺灣的大學將憑什麼優勢來爭取大陸的優秀學生赴臺?昨天,在兩岸大學校長論壇現場,本報駐臺記者專訪了臺灣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  導報記者:「陸生三法」對大陸學生還有很多限制,世新大學未來靠什麼來吸引大陸學生?
  • 臺灣師範大學為招陸生去掉「國立」二字引發爭議
    環球網7月19日消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了爭取陸生就讀,首次印行2000份招生海報,字體改成簡體並去掉校名中的「國立」二字,此舉引起部分臺灣網民的不滿,對此師大解釋說,招收陸生海報未冠「國立」,只是希望大陸各校在張貼上避免困擾。
  • 陸生禁入臺灣,蔡英文刻意歧視,馬英九:不理智
    編輯:堅果審稿:悠悠近期,臺灣教育事務主管部門宣布全面開放境外學生返回臺灣進行學業的政策,但政策內卻不包含陸生,這也意味著大陸學生被阻止返回臺灣。事實上,大陸學生被禁止進入臺灣已經超過半年,大陸對防控疫情採取的措施,是世界有目共睹的,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大陸的嚴格防控讓其成為了全球最安全的地方,而蔡英文卻打著防疫的旗號,阻止陸生返臺,阻礙了大陸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臺灣這樣的政策,深深地破壞了兩岸的發展,也影響了大陸學生對臺灣的信任感。
  • 臺灣中興大學校長:陸生議題不能當成零和遊戲
    臺灣中興大學校長:陸生議題不能當成零和遊戲 來源:人民網 2010年05月11日09:19   人民網5月11日電 民進黨已決定有條件放行「陸生三法
  • 臺灣大學呼籲臺當局儘快開放陸生返臺就學
    臺灣大學20日發布官方聲明指出,大陸近兩周新增確診病例比日本、新加波、澳洲都低,呼籲臺當局開放大陸學生返臺,且強調「宜快不宜遲」。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對此回應稱,相關事項正在進行跨部門協商討論中。臺灣大學引述世界衛生組織公開數據表示,過去14天的新增確診病例,日本約為5100人,新加坡超過2900人,澳洲也近3000人,但這3個地區都被臺當局列入「中低感染風險地區」。與此同時,大陸地區(含港澳)確診人數遠低於上述地區,但是大陸學生卻被排除在返臺就學名單之外。
  • 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陸生恐懼被找麻煩,有些猶豫返臺
    蔡當局8月下旬已放行陸生返臺,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兼兩岸事務長李功勤接受訪問時表示,世新有近200位大陸學位生,已知八成以上都會返臺;不過有些陸生擔憂年底放寒假,蔡當局又會找理由阻止入境,已有陸生考慮留在臺灣過農曆新年,也有一些陸生還在猶豫要不要現在返臺。
  • 臺灣開放2歲以下「小明」回臺,何時能解禁陸生?
    至於不允許陸生返臺繼續學業,就更沒有道理了。據臺灣教育主管部門統計,因疫情衝擊,2019學年度第二學期,臺灣有境外學位生2萬5千人無法返臺就學,其中陸生就有7000多名,在境外生中人數最多。面對這個數量最大的群體,民進黨當局嫻熟地祭出政治話術,讓他們因為身份問題無法入境臺灣。
  • 臺灣實踐大學校長:陸生叫停的真正原因,其實是沒有「九二共識」
    日前,大陸宣布暫停2020年大陸各地各學歷畢業生赴臺升學就讀,臺灣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時分析,如今「九二共識」不復存在,當然就不會有陸生,將來赴臺就讀的陸生數歸零不無可能。  陳振貴表示,早在他2009年3月擔任私校協進會理事長時,就曾與前民意代表陳漢強、前兩岸高等及職業教育交流合作協會理事長陳希舜赴大陸洽談陸生自費來臺研修事宜;2010年又赴大陸洽談兩岸學生交流,如今看到兩岸關係生變,陸生不來臺灣就學,令他感到遺憾。  教育的發展其實是政治的延伸。
  • 臺灣某些教授惡意滿滿,竟問陸生「來自非洲大陸還是南美洲大陸」
    我們不能矮化自己,臺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這樣的經歷,讓陸生只能無奈發笑。文章在開篇中表示:說實話,書寫「陸生」這個群體,需要一種「不怕被罵」的勇氣——每每談到陸生赴臺的相關事情,在代表著「家鄉」的大陸,有人會炮轟陸生「不愛國!跪舔鬼島!滾出去!」在註定無法久留的「異鄉」(臺灣),深綠們痛斥「426滾回對岸!我們不爽賤畜來!」
  • 19個地區學生均可返臺,唯獨陸生不行,臺灣大學:不要區別對待!
    撰文丨琳琳 小宋最近,臺灣疫情局勢緩和,民進黨當局開始陸續開放19個地區的境外學生返臺讀書,然而卻遲遲不讓陸生返臺。民進黨當局對陸生的區別對待,遭受各方的質疑和批評。近日,臺灣大學出面呼籲民進黨當局,應該儘快讓陸生返臺,以學生的學業為重。19個地區學生均可返臺,唯獨陸生不行今年年初,民進黨當局以疫情爆發為由,全面禁止大陸居民返臺。要說這個理由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疫情面前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
  • 臺灣學者:臺灣性別平權還有努力空間
    李順德/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8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當局推動性別主流化,女性政治參與雖大為提高,公部門推動3分之1性別比例原則有進展,但包括性別薪資有落差、婚姻與家庭仍影響女性就業、遺產拋棄繼承人數,女性遠高於男性,及女性人身安全問題,都是未來要再努力的方向。
  • 臺灣有關開放邊境的問題 , 這些惡果竟是全民承擔...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指出,如果臺灣人一直抱持永遠「+0」心態,那邊境就很難有鬆綁的那一天。遠見雜誌今天舉辦論壇,邀集官方、相關學者與會,針對臺灣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對談。臺灣以十倍計算就好,一天一萬人入境,一人至少可以帶來3萬元的收益。他認為,可由先從入境者付費,若篩檢一個人要花3千元臺幣,但可以再消費,會再花3千元,受益的是臺灣的旅館、餐飲業者等,且防疫單位還有採檢練兵的機會,現在3千元卻是花掉就沒了,若臺灣共識是持續鎖邊境,那就要鼓勵消費,持續發三倍券才能避免經濟萎縮。
  • 臺灣當局開放陸生回臺速度太慢 兩岸學生戀情遭扼殺
    「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日前已在指揮中心宣布,開放應屆畢業生返臺,但所有流程時間太慢,臺灣當局面對此事態度更是不斷拖延,一名陸生的臺灣男友陸生投書到「返臺推動小組」臉書,坦言因防疫政策讓陸生女友返臺之路艱難,半年來兩人不斷爭吵到已分手,他對戀情遭政治扼殺感到悲苦萬分,但還是期望所有陸生都能回臺念書,不再被歧視。
  • 境外生全面解禁入臺:唯獨排除5000多名陸生,叫苦的還有臺灣高校
    臺灣教育部門昨天發函給全臺大專院校,宣布境外舊生全面解禁入臺就學,其中包含5000多名未入境的在學陸生。但隨後改口表示「因兩岸考量」,排除陸生舊生入臺。為何只排除陸生?其中必有政治動機。民進黨當局昨天指稱是陸方在「阻撓」,指近期已發生多起陸方「阻撓」陸生返臺就學的個案,云云。而外界不乏對臺灣當局的抨擊之聲,認為事情再清楚不過,還不是「仇中、歧視」作祟,何必講東講西。今年6月17日,民進黨當局宣布開放境外學生返臺複課,但大陸學生不在首批開放入境的名單中。陸生權益一再受到傷害。其實,受傷害的何止是陸生,叫苦不迭的還有臺灣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