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是個愛吃肉的人,平常的時候一日三餐無肉不歡,偶爾一天不吃肉,第二天雖然不像《水滸》裡魯智深剛進五臺山時,吃不慣那些素齋菜,大發牢騷「嘴裡面淡出個鳥來」,也得像梁實秋先生所說的那樣「即使見了雞毛撣子也默默地流下了口水」。
昔日孔老夫子說聞韶樂三月不知肉香,蘇東坡先生也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老虎沒那境界,老虎是個俗人,不愛革命工作,只喜歡吃喝玩樂,老虎信奉的是:居可無竹,但食不可以沒有肉呀。對了,還曾有人云「肉食者鄙」,對此老虎深惡之,人類進化了幾百萬年好不容易爬上了食物鏈的頂端,你讓我們再學老祖宗吃果子?不可不可,道不同不相為謀也。
所以,當面對著那一鍋之內,咕嘟嘟濃香四溢,豬頭肉、豬肝、豬心、豬肺、豬腸、豬肚……在白滷的湯汁間翻滾著,簡單直接粗暴地誘惑著味蕾的濰坊的朝天鍋,老虎那是毫無抵抗之力的,垂涎三尺口水四溢,面對這滿滿的一鍋肉慾噴薄,脂糯筋彈,色香味鬱的濰坊朝天鍋,就像面對一個肉慾嫵媚,風姿綽約的女子,怎麼能不動心垂涎?怎麼能不愛?
這是滿滿的一鍋肉慾呀,沉甸甸的一隻笑模樣的豬頭,被燒紅的烙鐵燙過,再用滾燙的熱水浸泡刮毛劈開,豬肝豬心豬肺豬腸豬肚也都被洗的潔淨,扔到一口大鍋裡,加蔥姜花椒大料料酒精鹽,煮得滾爛,其肉,似神蛟沉浮於江面,忽上忽下,如靈雀出沒於林間,亦行亦躍,嗅其味,濃似薰風出林皋。突然,人類最原始的欲望,就在這一大鍋肉麵前崩潰了意志,在洶湧撲面的肉香前敗下陣來。
這時候就需要一張堅韌的單餅來包裹這軟糯的肉慾噴薄了,用新磨的麥麵,和面卻不餳發,吃的就是死麵餅的那股子韌勁和面香,擀的厚厚的,用鐵鏊子烙得黃燦噴香,這張餅,在莫言的《紅高粱》中出現過呀,我還記得,在小說的結尾,在漫天遍野的一片紅高粱地裡,「汗透紅羅衫的我奶奶挑著一擔佧餅,這一擔沉重的佧餅,把她柔嫩的肩膀壓出了一道深深紫印,這紫印伴隨著她離開了人世。升到了天國,這道紫印,是我奶奶英勇抗日的光榮的標誌」……
一張單餅烙得了,那滿滿的一鍋肉,是想吃什麼就卷什麼,豬頭肉裡口條拱嘴處吃的是肉嫩細膩,臉腮處吃的是皮滑肉嫩,最妙的是豬耳,切的薄薄的,帶著些許的脆筋骨,咬起來在口中略有嘎吱脆頭,最好吃。豬肝吃的是沙沙軟軟的嫩,豬心要的是細細嫩嫩的肉感、豬肚吃的是那股子脆嫩,老虎最喜歡的是豬腸,一定要挑腸頭肥油翻贅那塊,才夠香,卷一個蕩氣回香!
都喜歡吃的,就卷一個大雜燴的,豬頭肉豬肝豬心豬肺豬腸豬肚……都來一些,細細的切成條片成片,統統卷進那一張單餅裡,捲成一個火筒的樣子,一手抓餅,一手拿蔥,就著疙瘩鹹菜條,再來一碗加了蔥末、香菜末、醋、胡椒粉的鮮美的煮肉的原湯,頻頻舉箸如暴雨驟傾,咂咂有聲似春雷乍湧,狼吞虎咽,讓那肉香面香蔥香鹹菜香在口腔內亂串,這才能品味到「大快朵頤」這個成語的真正含義。
其實喜歡朝天鍋,最主要的是喜歡這種粗暴的吃肉的方式,沒有紅燒黃燜蒸扒煎炒。就是簡單直接的煮一鍋下水,卷餅吃肉,就像一個女子,沒有欲迎還拒沒有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喜歡就是喜歡,愛要大聲喊出口。就像老虎的一個朋友說的那樣:肉就要吃的粗暴,才能咂出它的滋味。吃肉若太雅,就好像一個明明已色慾攻心的漢子,望著秀色可餐的女子,卻在強談詩詞歌賦、時事政治,太憋屈!
有人說愛吃肉的人,性慾一定高昂,那麼這一鍋朝天鍋是會吃死人的,因為大葷。就像老虎經常說的那樣:美食才是最好的春藥,不能高潮迭起的食與色,都是耍流氓呀。
一口大鍋底朝天,心肝腸肚都齊全。
一簇爐火煮滾爛,洶湧撲面全香遍,
案板叮咚聲作響,肉慾噴薄切一盤。
麵餅烙得噴噴香,脂糯筋彈捲成卷。
咔嚓一口咬下去,給個楊冪都不換。
老闆。再卷一個!
寫饞了。
後記:濰縣朝天鍋歷史淵源,傳為清朝乾隆年間鄭板橋所創,但老虎對飲食附會名人一說向來持保留態度,在老虎看來,濰縣朝天鍋與周村煮鍋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同為民間飲食傳承,細究之下,必有聯繫。初衷同為設於集市,露天支鍋,供人熱湯熱飯,材料同為事先煮好的滷貨,現稱現賣,然細分,區別亦頗大,濰縣朝天鍋是將豬肝、豬心、豬肺、豬腸、豬肚、豬頭肉等下貨滷好,稱好切碎,卷於麵餅之中,配蔥段疙瘩鹹菜段,加一碗蔥花香菜末肉湯而食。周村煮鍋則除下貨外,還有肉丸豆腐葉子等物,亦為稱好切碎,但食法為鍋內燙煮後盛入碗中,加蔥花香菜末澆湯,連湯帶肉配現烤的火燒一起食之,兩者雖食法有不同,然皆美味也。
堅持原創美食文章,央視《味道運河》《吃貨傳奇》美食顧問,搜狐吃貨自媒體聯盟執行秘書長,美食紀錄片《搜鮮記》總策劃王老虎與你共同搜尋舌尖上的「鮮」!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者
微信公共平臺:王老虎尋鮮記(wlhxxj)
新浪微博:@王老虎尋鮮記
網易新聞客戶端籤約自媒體:王老虎尋鮮記
今日頭條客戶端籤約自媒體:王老虎尋鮮記
搜狐新聞客戶端籤約自媒體:王老虎尋鮮記
投稿/合作:5630950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