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也是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季節。許多的文人雅士也對春天有著無限的嚮往:「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等等都是古代詩人對春天的讚美,春天的到來驅趕了嚴寒,也讓人們的心情變得更加美麗了一些。因此,中國的城市中,也有帶「春」字的地名,它們都表達了人們對春天的嚮往。
長春是這些城市中最讓人耳熟能詳的一個,它是吉林省的省會,東北老工業基地代表性城市,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北國春城」。長春的綠化在東北來說是最好的城市,基本上春夏秋三個季節滿眼看到的都是希望的顏色。
如果把東北三兄弟做個對比,哈爾濱一定是一個沉默寡言但是充滿力量的大哥,瀋陽則是「嗚嗚渣渣」鬧騰不已的老二,長春則是一個相對而言的軟妹子了。雖然長春沒有紅腸和格瓦斯,但是這裡卻有著江南一般的文藝範,慢節奏的生活,讓這裡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琿春則是另一個吉林省的城市,處在中國、俄羅斯、朝鮮三國的交界。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中國地圖的雞嘴位置),在琿春不僅可以「一眼望三國」八月份更是旅遊的好季節。20度左右的溫度讓整個城市處在綠意之中,卻沒有南方的炎熱。
陽春位於廣東省陽江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漠陽江中上遊,毗鄰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門,是廣東省面積第二大的市。陽春寓意:「漠水之陽,四季如春」。這裡南方城市的山清水秀,還有北方城市的草原草甸,因此這裡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春砂仁之鄉、中國馬水桔之鄉和全國科普示範市等諸多讚譽。
宜春應該是網友們最熟悉的一個叫「春」的城市,它位於江西省西北部,是長江中下遊城市群的一員。它的名字出自於王勃的《滕王閣序》:「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其人、其事、其物均典出宜春。」
宜春以山地丘陵為主,氣候溫和,四季分明,自古就被稱為「江南佳麗之地,文物昌盛之邦」。儒學集大成者、宋代理學家朱熹也曾讚嘆道:「我行宜春野、四顧多奇山。」
宜春近代最令人記憶深刻的是在2010年一個草長鶯飛的春天,「宜春,一個叫春的城市」的網絡宣傳語出現在了宜春市旅遊政務網上。由於其含有一定的歧義,迅速地傳遍大江南北,飛越了五湖四海。一時間,宜春猶如戴上了皇冠的王者,媒體聚焦,萬眾矚目,著實火了一把。
冬去春來,萬物生長,春意盎然,春心萌動,宜春的本意是:「一個呼喚春天的城市,一個創造春天的城市,一個生機勃勃的城市,一個推陳出新的城市」,可惜被人們誤解。
這幾個名字中帶「春」的城市小夥伴們都去過嗎?感受怎樣?歡迎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