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風蕭蕭兮易水寒,又是立冬到眼前

2020-12-23 湘湘愛旅行

立冬時節

立冬

這個時候

秋風還在

冬雨就要來臨

催促著萬物積蓄溫暖

海浪推湧著沙灘

留下了迢迢記憶

我試著去靠近你

陪你等秋的經過

風入蒹葭

蘆花如絮如雲

似冬的第一場雪

把金黃的輕影帶入世界

秋冬之際

與你握手

不關乎冷暖

只惦記悄悄時光的顏色

立冬時節

立冬,二十四節氣之一,鬥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陽黃經達225°,於每年公曆11月7-8日之間交節。立冬是季節類節氣,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意味著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其氣候也由秋季少雨乾燥向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轉變。

立冬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冬季普通盛行東北風和北風,氣溫逐漸下降,由於地表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時期還不是很冷;隨著時間推移,強冷空氣南下頻繁,並越過南嶺,天氣越來越冷。在北方地區,立冬前就已很寒冷了。

補冬

立冬後,就意味著這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立冬意味著進入寒冷的季節,人們傾向進食可以驅寒的食物。在南方,人們會吃些滋陰補陽,熱量較高的食物,如雞鴨魚肉等,有的還會和中藥一起煮來增加藥補的功效。

立冬在北方則有吃水餃的風俗。在我國北方地區過節通常要吃餃子,為什麼立冬吃餃子?有一個說法是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人們已經習慣了這一習俗。在北方,立冬的規矩是吃餃子,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立冬時,包餃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異,還要蘸醋加蒜吃,才算別有一番滋味。

【來源:山海關旅遊文化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秦時明月》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hello,大家好 我是墨汐,想必大家對這句話都很熟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沒錯,在高中語文課本上這篇文章《荊軻刺秦王裡面就有這句話。對於荊軻的行為,可以說是人云亦云,到底是捨生取義的壯士?還是微不足道的亡命徒?不管做出什麼樣子的評價,荊軻已經是歷史傳奇人物。
  • 荊軻刺秦《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
    《易水歌》是戰國時期,荊軻為燕太子丹去秦國刺殺秦王,在易水餞別之際,所作的一首楚辭。歌以詠志,表現主人公大義凜然,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抱定必死決心,深入虎穴的獻身精神。創作背景荊軻本是齊國人,後來到衛國遊說衛元君,但衛元君並沒有任用他,荊軻就輾轉來到了燕國,到燕國以後,和當地擅長擊築的高漸離成了知己,他兩個經常和歌而泣。(公元前232年)燕太子丹從秦國逃回燕國後,之後太子丹怕秦兵總有一天會來攻打燕國,於是引見賢才,商討應對之策,最終敲定要尋找一名合適的刺客。太子的老師鞠武推薦了田光先生,田光年老體衰,推薦了荊軻。
  • 郭文浩 :風蕭蕭兮易水寒
    風蕭蕭兮易水寒(內蒙古) 郭文浩易水河畔,白衣勝雪,寒風如刀。「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一個熱血沸騰的時代,這是一位英雄造就血與淚的時代。——題記燕太子丹立於園中,一襲白衣,雙手束後,眉頭緊鎖。
  • 立冬問候語 2019最新 立冬快樂溫馨簡短經典立冬問候語錄
    我拉著立冬的手,獅子大開口,不讓寒意跟你走。借天地一場風,把你煩惱全清空,祝您快樂幸福一冬天!  立冬到,祝你心情舒暢身體好;立冬來,祝你事業有成發大財;立冬臨,祝你幸福美滿家溫馨;立冬好,祝你吉星高照祥雲繞;立冬節氣,增衣防寒,多多鍛鍊,健康永遠。
  • 荊軻刺秦-風蕭蕭兮易水寒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我整理了凌亂的衣冠,披上冰冷的戰甲,隨侍從到太子丹面前。太子丹對我說去秦國吧,燕國所有臣民的性命都把握在我手中。我並不奇怪,反正遲早會有這麼一天。易水邊,蕭瑟的秋風拂動著我們的臉頰。朋友們為我擊築送行。我含淚唱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就這樣,我們便裝打扮,跨上戰馬,奔赴秦國。我們走過霧靈山,穿過雲霧河,一路走到了鹹陽城。城中人頭湧動,熱烈的氣氛將街道顯得燥熱不堪。在一個不起眼的蘭亭下,走出一位女子。
  • 秦時明月:風蕭蕭兮易水寒,寒冰裡的世界
    水寒劍也是排名在劍譜當中赫赫有名的一把寶劍,這是一把充滿靈性的寶劍,取名於燕丹送別荊軻之時所唱之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當中。首先不得不提出來的就是高漸離在和農家傻小子田賜的那場對決當中,施展出來的易水寒之威力了。因為從動漫的發展來看,人物總是到後期越來越厲害,而這時候的高漸離所始出來的易水寒,當然也要比在墨家機關城被毀一事當中所施展出來的易水寒更加的精妙,威力也會更加的高強。
  • 秦時明月,風蕭蕭兮易水寒,一個劍客的覺悟
    同樣身為一個劍客,高漸離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和蓋聶的差距。在墨家機關城一戰中,蓋聶殘血斷佩劍制衛莊。高漸離曾說,劍相當於劍客的聲音,而蓋聶卻可以在危機關頭斷劍,這個人對於劍的領悟達到了一個令人可怕的境界。相比於蓋聶,高漸離身為劍客還有做好隨時斷劍的覺悟,他所覺悟的是劍在人在,人劍一體。正如他在對戰白鳳所使出的那一招「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
  • 立冬問候語2020 立冬快樂溫馨簡短經典立冬問候語錄
    我拉著立冬的手,獅子大開口,不讓寒意跟你走。借天地一場風,把你煩惱全清空,祝您快樂幸福一冬天!     立冬到,祝你心情舒暢身體好;立冬來,祝你事業有成發大財;立冬臨,祝你幸福美滿家溫馨;立冬好,祝你吉星高照祥雲繞;立冬節氣,增衣防寒,多多鍛鍊,健康永遠。
  • 清風典歷|風蕭蕭兮易水寒
    易水歌 荊軻 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丹祖送於易水上。高漸離擊築,荊軻歌,宋如意和之曰: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文選》卷二八   燕國太子丹派遣荊軻前去刺殺秦王,燕丹在易水岸邊設宴餞別。高漸離擊築,荊軻引吭高歌,宋如意跟著應和,其歌詞云: 風聲蕭蕭啊,易水悽寒,壯士一去啊不再回還!
  •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義無反顧的荊軻到底是怎樣的人
    當荊軻高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昂首挺胸,毅然大步走向秦國鹹陽的時候,小編還真有些肅然起敬。但是越往後看,越感覺志大才疏,空有一腔熱血,沒有一點本事和頭腦,根本配不上戰國第一殺手的稱號,徒有虛名。
  •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何等的悲壯!他,荊軻,一代勇士,絕世刺客,就這樣踏上了刺秦的不歸路。王翦破趙,燕國危急,太子丹恐。召見荊軻,與之議事,得出「樊將軍之首與燕督亢之地圖可見秦王,並刺之。」定好計謀,準備好暗殺武器,荊軻待客與之同行。可丹卻疑其有悔改。荊軻怒呀,他要的是百分之百的成功,才待客。
  • 《戰國策》最著名的十句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戰國策》是按東周、西周、戰國七雄、宋、衛、中山等十二國依次分國編寫,共12冊,33卷,497篇,約12萬字,作者到今天都沒有確定,西漢的劉向是這本書的校訂者和編訂者,《戰國策》的書名也是劉向起的。1. 交絕不出惡聲。語出漢·劉向《戰國策·燕策》。
  • 風蕭蕭兮易水寒 不可不知詩詞創作中情景交融的幾種方式
    詩人抒情寫景的組合也有各種不同手法,例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上句寫景,下句寫情;又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每一句都情景交融,緣情而寫景;「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 由景而生情。詩幾乎都是情景交融,老街這裡說的,是以分析句子的情或景而不是指特指整首詩。下面按照自己的學習體會,說一說詩詞中情與景的不同表現手法。
  • 【立冬】關於立冬的諺語
    北方立冬打雷要反春;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立冬之日起大霧,冬水田裡點蘿;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氣多;霜降醃白菜。立冬不使牛;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北風呼。立冬猶十日,衣亦未裝綿。半夜風翻屋,侵晨雪滿船。非時良可怪,吾老最堪憐。通袖藏酸指,憑欄聳凍肩。枯腸忽蕭索,殘菊尚鮮妍。貧苦無衾者,應多疾病纏。
  • 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專業選定兮不復還!
    風蕭蕭兮易水寒,專業一選定兮不復還!山東統招專升本可以跨專業嗎?學姐曰:想得美!你以為你專升本報名的時候可以哪個專業火熱就選哪個嗎?其實很多同學也不用擔心專業的限定問題,大學的專業,學姐說句比較難聽的,你學的不一定到時候你進入社會就會選擇相應的崗位,咱們專升本的學生,最重要的是拿到一個統招本科的畢業證,而且就算到時候你準備考研,考研就會再限制專業了,你大可以挑選簡單的或者你喜歡的專業去考。而且只考基礎學科的話,好處也是很多的!
  • 風蕭蕭兮易水寒,曾經的古蹟,如今的景點,不來易水湖,怎可體會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句詩出自《易水歌》。聽到這句詩,我們立刻就能感到詩歌中所描繪的壯士斷腕的悲愴情感。易水則是現在的易水湖,易水湖位於保定市易縣,現在這裡是聞名的旅遊景點,而我的家鄉也就是這裡。
  •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身亡,高漸離被通緝!
    有時唱到憂傷之處,二人抱頭大哭,哭罷,哈哈大笑,攜手而去。自從燕太子丹把荊軻請走之後,高漸離就失去了往日的快樂。獨自一人喝酒,仿佛酒變得沒了滋味;獨自一人擊築,築聲好像也沒有以前那樣動人。荊軻出發到秦國去的那天,高漸離懷抱築匣,手提一條豬腿,趕到易水邊上,為好友送行。二人見面之後,默默對飲數杯,荊軻開口說道:「高兄,你我何不再和最後一曲?」
  • 立冬丨一路向寒,勤添衣,常歡喜,祝你安好!
    舷窗望月置頂立冬落葉蕭蕭下層層疊疊似遍地碎金堆積風乾衰草一派枯黃衰敗 等待一場野火 永生秋日遠去氣溫漸降寒秋已盡開啟漫長的冬日序章寒冬是強者的世界夏蟲不可語冰柔弱的夏蟲怎敵冬日嚴寒?懼怕霜打雪欺早已匿於洞穴蜷縮 冬眠豈可領略皚皚白雪的聖景?
  • 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臨行前,燕太子丹、高漸離等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荊軻與秦舞陽入秦後,秦王在鹹陽宮隆重召見了他,在交驗樊於期頭顱,獻督亢(今河北涿縣、易縣、固安一帶)之地圖,圖窮匕首見,荊軻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劍擊成重傷後為秦侍衛所殺。傳說荊軻本是齊國慶氏的後裔,後遷居衛國,始改姓荊。
  •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時期一個悲壯的歷史故事
    秦國經歷數百年,商鞅變法之後,秦國的實力一再強大,到了嬴政時期,他一心要統一中原,重用國尉繚,野心很大。秦國國力強大,不斷地向各國進攻吞併。燕國的太子丹曾經留在秦國做人質,見嬴政決心吞併列國,還奪取了大片燕國的土地,於是偷偷的逃回了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