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韓國世界華文文學國際論壇」去年10月在韓國首爾舉辦,陶然先生應樸宰雨教授之邀,與韓國、馬來西亞、德國、葡萄牙、俄羅斯、紐西蘭、泰國、中國內地幾十位作家和學者,齊集首爾參與盛會,會後主辦單位組織了南怡島之行。本期我們推出「從首爾到南怡島」專輯,便是幾位與會者對首爾和南怡島的觀感,讀者可從這些文字中,細細體味他們的歡樂心境。
小說〈紅塵修行〉體現出作者吳鑫霖對敘事的用心。某天,一次突如其來的尋人,最終變成了一位死者對生者的訪問。小說的視覺化敘事,調動了讀者的感官與情緒一同找真相。
惟得的觀察視點與也斯的詩歌,共同遊走於「馬蒂斯旺斯教堂」,從設計和色彩,道出馬蒂斯晚年創作思想在相容並包中回歸簡約;傅傑來到克羅埃西亞的梅汗格漁村,描繪被原始天地所收藏的一片自由的海;阿心收集日常偶遇與偶得,以誠懇記錄平凡之人的天使之心。
辛金順將馬華現代詩研究放置於「臺灣――中國性――現代性」框架之中,以《蕉風月刊》發展史反觀馬華新詩發展史,分析臺灣現代詩的思想和技術對馬華新詩本土性建構的一種介入,既促其發展,又成其掣肘。
辛其氏「學詩散記」以詩情貫穿,回顧葉嘉瑩先生對古典詩學的熱誠與謹嚴,並談及葉師顧隨先生的清風亮節,讚邢慕寰先生「一手寫反覆驗證的研究論文,一手寫寄意遙深的古典詩詞」。
洛夫先生逝世一週年,章繼光先生再論其「王者之氣」的成因,讚先生終其一生在人格上追求「真我」,在藝術上追求中西詩學的融合。方明先生《洛夫情書結集》序言,似你與我兩兩相對,娓述情衷,以盎然詩意描繪洛夫先生內心綿長而跌宕的山脈,那裡風色纏綿、光影深邃。
葉英傑詩歌〈花燈〉觸及時間和生命的流逝,看似直白的勸喻,實質是另一層意義的暗示。盛可以的〈勇敢〉詩畫互釋,借童趣場景,給出巨大隱喻,饒有回味空間。
本期「九零後」欄目的三篇小說都極具特色,體現出九零後作者創作的多樣性。袁子桓小說〈感光〉聚焦生活重壓之下的掙扎,被放大的孤獨感,與世界的對抗。路魆〈圍爐取冷〉極具表現主義,營造了一個疏離又獨特的場景氛圍。吳千山〈坦克森林〉敘述群體暴力之下個人心理的異變和扭曲,有反思意義。
本刊下一期的「『華語科幻小說』專輯」,將刊出寶樹〈轉換期〉、陳楸帆〈刻舟記(V2.0)〉、飛氘〈河外憂傷一種〉、王侃瑜〈失樂園〉及黃金明〈霍今傳〉。
敬請期待。
樸宰雨 南怡島、金裕貞文學村和我的苦惱
陳瑞琳 好想多看你一眼,韓國!
崔銀化 難忘的三次南怡島之旅
木 鳶 站在島嶼的中央
朵 拉 秋天在首爾
菲 爾 二到南怡島
陶 然 別了首爾,登上南怡島
周 淼 南怡島隨感
梵 君 一瞬萬年——南怡島共和國紀遊
高關中 瞻仰「韓國莫泊桑」,流連忘返南怡島
吳鑫霖 紅塵修行
心 薇 消失的按摩院
紐約桃花 應太太紐約生存記
惟 得 在馬蒂斯旺斯教堂捧讀也斯
傅 傑 在克羅埃西亞
阿 心 天使點燈
葉英傑 花燈
嚴瀚欽 冷的夜晚
羅樂敏 池裡風
盛可以 勇敢
辛金順 擬象與轉繹:論六、七十年代
臺灣現代詩對馬華現代詩的影響
辛其氏 學詩散記說迦陵——兼談邢慕寰詩詞選集
方 明 洛夫瓊芳相惜相知的廝守
(洛夫情書結集 · 序)
章繼光 再讀洛夫——獻給詩翁的一炷心香
袁子桓 感光
路 魆 圍爐取冷
吳千山 坦克森林
周潔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