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學》2019年3月號總第411期

2021-02-19 香港文學網

「第四屆韓國世界華文文學國際論壇」去年10月在韓國首爾舉辦,陶然先生應樸宰雨教授之邀,與韓國、馬來西亞、德國、葡萄牙、俄羅斯、紐西蘭、泰國、中國內地幾十位作家和學者,齊集首爾參與盛會,會後主辦單位組織了南怡島之行。本期我們推出「從首爾到南怡島」專輯,便是幾位與會者對首爾和南怡島的觀感,讀者可從這些文字中,細細體味他們的歡樂心境。

小說〈紅塵修行〉體現出作者吳鑫霖對敘事的用心。某天,一次突如其來的尋人,最終變成了一位死者對生者的訪問。小說的視覺化敘事,調動了讀者的感官與情緒一同找真相。

惟得的觀察視點與也斯的詩歌,共同遊走於「馬蒂斯旺斯教堂」,從設計和色彩,道出馬蒂斯晚年創作思想在相容並包中回歸簡約;傅傑來到克羅埃西亞的梅汗格漁村,描繪被原始天地所收藏的一片自由的海;阿心收集日常偶遇與偶得,以誠懇記錄平凡之人的天使之心。

辛金順將馬華現代詩研究放置於「臺灣――中國性――現代性」框架之中,以《蕉風月刊》發展史反觀馬華新詩發展史,分析臺灣現代詩的思想和技術對馬華新詩本土性建構的一種介入,既促其發展,又成其掣肘。

辛其氏「學詩散記」以詩情貫穿,回顧葉嘉瑩先生對古典詩學的熱誠與謹嚴,並談及葉師顧隨先生的清風亮節,讚邢慕寰先生「一手寫反覆驗證的研究論文,一手寫寄意遙深的古典詩詞」。

洛夫先生逝世一週年,章繼光先生再論其「王者之氣」的成因,讚先生終其一生在人格上追求「真我」,在藝術上追求中西詩學的融合。方明先生《洛夫情書結集》序言,似你與我兩兩相對,娓述情衷,以盎然詩意描繪洛夫先生內心綿長而跌宕的山脈,那裡風色纏綿、光影深邃。

葉英傑詩歌〈花燈〉觸及時間和生命的流逝,看似直白的勸喻,實質是另一層意義的暗示。盛可以的〈勇敢〉詩畫互釋,借童趣場景,給出巨大隱喻,饒有回味空間。

本期「九零後」欄目的三篇小說都極具特色,體現出九零後作者創作的多樣性。袁子桓小說〈感光〉聚焦生活重壓之下的掙扎,被放大的孤獨感,與世界的對抗。路魆〈圍爐取冷〉極具表現主義,營造了一個疏離又獨特的場景氛圍。吳千山〈坦克森林〉敘述群體暴力之下個人心理的異變和扭曲,有反思意義。

本刊下一期的「『華語科幻小說』專輯」,將刊出寶樹〈轉換期〉、陳楸帆〈刻舟記(V2.0)〉、飛氘〈河外憂傷一種〉、王侃瑜〈失樂園〉及黃金明〈霍今傳〉。

敬請期待。

樸宰雨     南怡島、金裕貞文學村和我的苦惱

陳瑞琳     好想多看你一眼,韓國!

崔銀化     難忘的三次南怡島之旅

木 鳶     站在島嶼的中央

朵 拉     秋天在首爾

菲 爾     二到南怡島

陶 然     別了首爾,登上南怡島 

周 淼     南怡島隨感

梵 君     一瞬萬年——南怡島共和國紀遊

高關中     瞻仰「韓國莫泊桑」,流連忘返南怡島 

吳鑫霖     紅塵修行 

心 薇     消失的按摩院

紐約桃花  應太太紐約生存記

 

惟 得     在馬蒂斯旺斯教堂捧讀也斯

傅 傑     在克羅埃西亞

阿 心     天使點燈 

葉英傑     花燈 

嚴瀚欽     冷的夜晚 

羅樂敏     池裡風 

盛可以     勇敢

辛金順     擬象與轉繹:論六、七十年代

                  臺灣現代詩對馬華現代詩的影響

辛其氏     學詩散記說迦陵——兼談邢慕寰詩詞選集

方 明     洛夫瓊芳相惜相知的廝守

                 (洛夫情書結集 · 序)

章繼光     再讀洛夫——獻給詩翁的一炷心香 

袁子桓     感光

路 魆     圍爐取冷

吳千山     坦克森林

周潔茹

相關焦點

  • 《香港詩人》第28期(2019年冬季號)目錄
    《香港詩人》第28期(2019年冬季號)                        目  錄總  編  輯      吳永彤(恆虹)出版時間       2019年冬季號出版期數       第28期國際刊號       ISSN2309-088X頋       問        藍海文 丘樹宏 祁人                       度母洛妃 非馬 向明                        胡東光  林春華
  • 印刻文學生活誌 10月號/2018 第182期
    印刻文學生活誌 10月號/2018 第182期雜誌名稱:印刻文學生活誌  刊別:月刊出版地區
  • 香港文學研究專輯 |《香港文學》2019年10月號
    本期「香港文學研究專輯」刊發一組精耕史料的文章。趙稀方〈香港文學源流辨析〉的研究對象是香港報刊,通過紥實的文獻儲備,提出《遐邇貫珍》是香港文學源頭,而《中外小說林》是香港最早的文藝期刊,並闡釋《英華青年》《文學研究錄》與中國現代文學的關係。
  • 香港文學研究雙璧 (書評) ── 趙稀方的《小說香港》與《報刊香港》
    數年後,《香港文學》創刊號又開闢了「筆談會.談香港文學」的專輯,專門回顧香港文學以及在未來的發展,同時探討香港文學與中國文學之間的關係。他們討論的其中一個要點是:香港文學需要進行有系統的整理。如果香港文學需要進行整理,我們應該如何定義「香港文學」?這不是一個可以簡單解決的問題。
  • 《香港詩人》第29期(2020年春季號)目錄
    《香港詩人》第29期(2020年春季號)                        目  錄總  編  輯      吳永彤(恆虹)出版時間       2020年春季號出版期數       第29期國際刊號       ISSN2309-088X頋       問       藍海文 丘樹宏 祁人                      度母洛妃 非馬 向明                       胡東光  林春華  張林
  • 《香港詩人》第32期(2020年冬季號)目錄
    《香港詩人》第32期(2020年冬季號)                        目  錄總  編  輯      吳永彤(恆虹)出版時間       2020年冬季號>出版期數       第32期國際刊號       ISSN2309-088X頋       問       藍海文 丘樹宏 祁人                      度母洛妃  胡東光                     許連進  林春華  張林
  • 香港作家散文專輯 |《香港文學》2021年1月號
    新一年《香港文學》在保留經典欄目的同時,亦致力於推出創作與評論專輯的新選題與新策劃。敬請期待。本期「香港作家散文專輯」集結二十八位香港作家,從敘事、抒情的路徑,講述生活、情感、藝術三者之間的微妙關係。往事故人懷思,如黎翠華〈日曆牌〉、馬輝洪〈「冷公」不冷──緬懷辛鬱先生〉、何杏楓〈有生〉、胡燕青〈鄰舍〉、黃仁逵〈兩面牆的兩面〉、黃秀蓮〈揚眉策馬〉、吳見英〈晃盪與孤寂〉、吳燕青〈我的阿婆〉、袁子桓〈藝術的幽魂〉、鄭明仁〈啞行者蔣彝〉;生活意趣追索,如蓬草〈吃的藝術〉、黃維樑〈我也「煲劇」〉、遊欣妮〈聖誕禮物〉;文藝風骨品評,如鄭培凱〈散文如詩〉、樊善標〈深邃與連結〉、潘步釗〈敲牙記〉、施友朋〈「香港城市學
  • 《新文學》庚子紀念特刊之五編輯部專輯《乾坤日月 翰墨春秋》(總第333期)
    截止總第336期,《新文學》公眾號共計刊發之作者數為1068人次,作品數為3869件。內容涵蓋文學、美術、音樂和舞蹈四大藝術門類,包括詩歌、詩詞、賦、曲、楹聯、文章、小說、書法、國畫、油畫、篆刻、粉彩、聲樂、器樂、交響樂、舞劇選段、劇本、評論、理論、藝術家海報、詩朗誦和翻譯。《新文學》以擁有如此廣泛藝術門類的作者群和豐滿的作品為榮。
  • 《香港文學》2018年第7期目錄
    小    思   淺論劉以鬯與香港文學的血脈關係  陳國球    詩人劉以鬯
  • 《香港文學》2018年第2期目錄
    「香港文學選集(第五輯)」評論專輯袁勇麟    多元現代性的抒情重構                    ――評《土瓜灣敘事――〈香港文學〉散文選》劉倍辰>凌   逾    打通時空的傳世之珍                   ――評《繁華落盡見真淳――香港文學筆記選》劉   俊    世界華文文學的香港形態                    ――論「香港文學選集」之散文選《土瓜灣敘事》方   忠    傳統與現代的交匯  本土與世界的融合
  • 《香港文學》2018年第3期目錄
    「香港作家散文大展」專輯陳國球    一葉渡海:懷念陳炳良老師王良和    留皮鳥葉 輝    新界古老墟市的前世今生  批評空間鍾怡雯   論1990年代以降的旅行書寫袁勇麟   遭遇西方:早期海外華文文學中的歐美華人記述
  • 香港文學,故事難說
    長年漂泊在外, 早已不在意這些標籤了,他們總歸是血脈相連的親人啊。上大學讀英文系,沒有機會系統性地研讀中國文學。「系統」原本是一個中性的詞語,但是在修讀文化理論的影響下, 總覺得它是一種限制。為了突破限制,我往往去圖書館亂看一通。我偏愛讀現代文學,厭倦了五四時期的新詩和小說,就會去翻翻當代文學雜誌。
  • 訪談 || 香港文化與香港比較文學 ——黃維樑教授訪談錄
    本文原刊香港《文學評論》2018年總第57期特此致謝!
  • 《香港文學》2018年第10期目錄
    王芫〈活成萬語千言〉以溫情的時代追索,表達外婆對她的人生觀及創作觀型塑的影響,從此探知文學創作又何嘗不是依賴從筆端滑出的千言萬語,聚合成一段豐滿而充沛的生活?方麗娜和李鳳群,分別以抒情與敘事的筆法,傳達各自經歷的異國生活的圖景。〈蔚藍海岸剪影〉展現自然風景與文化風情的交融;〈沒有名字的女人們〉揭示平淡生活和平凡人性的相守。
  • 《香港詩人》第27期(2019年秋季號)目錄
    《香港詩人》第27期(2019年秋季號)目錄總  編  輯       吳永彤出版時間       2019年秋季號出版期數       第27期國際刊號       ISSN2309-088X頋       問
  • 如何去定義香港文學?
    然而過去三十年來,已有前輩辛勤造磚鋪路,為重尋往昔打開通道。我們編纂《香港文學大系》也是在前輩先導的基礎上,再作接力,讓本屬香港人可以集體擁有的文化記憶的重要部分,回到我們身邊。香港文學未有一本從本地觀點與角度撰寫的文學史,是說膩了的老話,也是一個事實。
  • 《香港詩人》第25期(2019年夏季號)目錄
    《香港詩人》第25期(2019年夏季號)目錄總  編  輯       吳永彤出版時間       2019年夏季號出版期數       第25期國際刊號       ISSN2309-088X頋       問
  • 2019香港書展|新書巡禮:文學精選
    在書架上,文學書群總是特別精緻,當中不少更是精裝書本,不管內容類別,當刻就令人很想買下,放到手上慢慢撫摸。知道各位文學迷久等了,以下為大家推薦幾本今年香港書展絕不能錯過的精選文學新書!許迪鏘編選盧瑋鑾先生(小思)一九五七年至二○一九年超過六十年間寫作的文章,結集成:《盧瑋鑾文編年選輯(1957–1980.傻瓜的夢)》、《盧瑋鑾文編年選輯(1981–1997.一夜風雨)》及《盧瑋鑾文編年選輯(1998–2019.浴火鳳凰)》三書。這幾本書記錄和梳理小思大半生的寫作脈絡,讓讀者和研究者進一步了解小思多年來寫作的心路歷程。
  • 臺灣《文訊》2020總目錄(第411~422期)
    ◎「人物春秋」:我們可以看到終生投身文學的長者們的智慧風華、黃金盛年作家馳騁文壇的心路軌跡、年輕作家的初試啼聲,以及學者致力研究的學思歷程。 ◎「書的世界」:每月刊出3~5篇文學新書書評,匯整近期文學新作資訊,並邀約出版人書寫工作心情,或製作藏書家或編製過程等主題小輯,反映時代文學脈動與品味。
  • 2019年7月21日(周日)早安香港
    3.前警務處處長鄧竟成為警隊加油打氣,鼓勵同袍團結,呼籲社會各界攜手保衛香港,支持警察。4.警方搗破「港獨」組織「香港民族陣綫」一個武器庫,檢獲大量TATP烈性炸藥及燃燒彈,拘捕盧溢燊等3人。5.民陣今日再發起擾民大遊行,早前疑不滿遊行終點改為灣仔盧押道作出投訴,被遊行上訴委員會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