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教育12月9日訊 昨日,達內科技宣布,其董事會已收到其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韓少雲的不具約束力的初步收購提議,擬議收購價格為每股A類普通股4美元(每ADS 4美元)。
該公司董事會將評估擬議交易,但無法保證將提出任何最終要約,無法保證將就擬議交易籤署任何最終協議,也無法保證該交易將獲得批准或完成。
此前,達內科技一度因財務造假事件陷入退市風險之中。
2019年4月,達內科技董事會獨立審核委員會發現,公司財務狀況出現問題,隨後啟動調查。10月29日,達內收到納斯達克上市資格部門通知,內容顯示,由於達內持續拖欠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財政年度,除非公司及時在納斯達克聽證會上進行聽證,否則公司的美國存託股份將被退市。
11月,達內發布公告稱,計劃通過聽證會的形式向NASDAQ申請延期年報提交。隨後,董事會獨立審核委員會表示,達內科技涉嫌故意誇大收入。達內科技的學生帳戶、公司客戶關係管理(CRM)系統中記錄的狀態、貸款數據不準確。其中,對於收入確認方式上,達內提早確認一些學生的課時費,對學生的學費退款會計處理不正確。同時,獨立審核委員會發現,達內違規向第三方提供資金、為學員的貸款提供擔保,收取沒有適當文件支持的不當費用。除此之外,調查結果還顯示,達內科技內部存在腐敗行為,公司與員工或其家屬的組織進行商業交易,存在公司向第三方輸送資金或其他利益的跡象。在獨立審核委員會調查期間,一些員工甚至故意幹涉公司財務報表的外部審計。
12月,達內再次收到納斯達克聽證會的反饋。專家組同意達內在其要求的2020年4月24日之前恢復履行報告義務,並且要求達內最遲在2020年4月24日之前完成並提交2018年財報的審計報告和備案。
今年4月,達內科技公布了重新審計後的2014年至2018年業績。報告顯示,五年來,達內科技每年的業績都有注水現象,累計虛增了約6.3億元營收。同時,利潤也相應地出現誇大,2014年至2018年,達內科技的實際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67.9萬、1.58億、2.26億、虧損14.7萬、虧損5.9億,此前達內科技公布的則為1.48億、1.79億、2.42億、1.85億以及虧損5.98億,除了2018年,其餘均出現大規模的虛報。
財務造假事件出現後,今年3月,達內科技CFO楊餘多離職,原獨立董事孫永吉成為CEO,創始人韓少雲辭去CEO職務,繼續在董事會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