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淨虧23億、業績造假,達內「退市」已成必然?

2020-12-23 界面新聞

文|藍鯨教育 祁 青

近日,藉助新一輪的政策紅利,IT職業培訓及少兒編程行業再次站上風口。

而作為IT培訓第一股,並內生孵化了編程教育品牌童程童美的達內科技,卻宣布收到創始人兼董事長韓少雲的私有化要約,退市在即。

伴隨私有化,現任CEO孫永吉將於明年4月8日卸任。屆時,現任達內科技副總裁、童程童美未來教育研究院首席教育官兼SVP孫瑩,將出任新任CEO,她的另一個身份是創始人韓少雲的妻子。

東風正起,達內為何急流勇退?從「IT培訓第一股」到「夫妻店」,達內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三年淨虧23億,從高光墜入泥淖

達內剛剛出現在資本市場時,也是自帶光環。

2000年初,IT職業教育在國內迎來了飛速發展。初出茅廬的達內看準了國內市場對於高學歷IT教育的剛需,以及大學IT教育與市場脫節的問題,將用戶群鎖定為在校大學生。

2002年,達內內部孵化出「童程童美」,為大學生提供職業編程教育。從亞信辭職的高管、身為軟體設計師的韓少雲親自參與課程開發。面對越來越多玩家,達內提出「先上課,後交費」的新路徑,一舉開拓了市場。

一時風頭無兩的達內也得到了資本的關注,2003年,達內科技斬獲了IDG資本數百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北大青鳥赴美IPO折戟,達內卻將集富亞洲領投、IDG跟投的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收入囊中。並於2011年獲得高盛集團2000萬美元C輪融資。

2014年4月達內成功以IT培訓第一股的高姿態登陸納斯達克。

上市首日,達內發行價9美元,盤中一度漲至10.5美元,最終報收8.76美元,跌破發行價。這似乎是接下來達內發展路徑的預演。

2015年,達內科技嘗試轉向少兒編程市場,童程童美轉型切入K12編程教育賽道,打造國內首家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編程教育平臺。

然而,或許是由於少兒編程教育與成人職業培訓教學模式之間存在巨大差異,又可能是前期不斷加碼,經過兩年大力發展,達內科技在2017年由盈轉虧,2018年更是巨虧5.92億元,超過上市前三年盈利總和的1.5倍。

自此之後,達內科技的盈利能力一蹶不振,2019年巨虧10.39億元。接連的虧損也使得達內的股價坐上了過山車。從2017年7月18日21.09美元的股價峰值,跌至2019年10月29日的最低值0.72美元,區間跌幅達96.59%。

2020年前三季度,達內科技實現營收12.48億元,較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的15.42億元同比減少19.1%。淨虧損6.77億元,較2019年同期淨虧損的7.35億元,僅收窄8.02%。

截至12月15日收盤,達內科技市值也僅剩1.8億美元,較上市首日的4.1億美元市值縮水了56.1%;較2017年10月峰值時期的11.88億元市值,蒸發了約85%。

五年財務造假超六億,「退市」還望回A股?

實際上讓二級市場對達內失去信任的,不只是虧損,還有達內的「失信前科」。

2019年10月29日,達內收到納斯達克上市資格部門通知:由於持續拖欠2018財年年度報告,除非達內及時在納斯達克聽證會上進行聽證,否則公司的美國存託股份將被退市。

當時,達內科技對藍鯨教育的回應是:因公司董事會發起了內部合規調查,所以沒能按時提交2018年年報。同時達內提出的延期提交2018財年年報的申請,得到了納斯達克的批准。

財務問題導致達內股價一落千丈。2019年,達內甚至連續30個交易日低於1美元/股。當年11月26日,納斯達克上市資格部門書面通知達內,其股價已不符合納斯達克上市要求,重新獲得交易的寬限時間是180天,即到2020年5月25日。

最終的結果讓人吃驚。今年4月末,達內科技正式公布了重新審計後的2014年至2018年業績。這五年間,達內科技的營收分別為7.12億元、11億元、15.2億元、17.53億元、20.85億元。而根據此前公布的財報數據,各財年營收分別為8.37億元、11.78億元、15.8億元、19.7億元、22.39億元。對比可知,上市五年來,達內科技各財年業績均注水,累計虛增了約6.3億元營收。

同時,利潤也被相應誇大,2014年至2018年,達內科技的實際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67.9萬、1.58億、2.26億、虧損14.7萬、虧損5.9億,此前達內科技公布的則為1.48億、1.79億、2.42億、1.85億以及虧損5.98億。對比可知,達內自2017年便由盈轉虧,而非始於2018年,且虧損額度也被粉飾。

財務造假事件引發內部人事地震,創始人韓少雲辭去CEO職務,但仍然繼續在董事會任職。原獨立董事孫永吉成為CEO。達內科技CFO楊餘多離職,由原完美世界CFO劉永基接任。

成熟的資本市場裡,財務造假無異於失信,達內被打入冷宮。直到現在,達內的成交量慘澹,單日不足百萬美元。

如今,隨著私有化的開展,孫永吉也即將卸任,轉而由韓少雲的妻子孫瑩接替,上市公司變成「夫妻店」。

對於此舉,有分析表示:達內也許是看到了A股教育企業上市的契機,也有資本看好達內回歸A股巿值溢價很高,願意幫助其私有化。

強敵林立,「失信」的達內還有幾分勝算?

事實上,對於「達內科技擬私有化是為了回歸A股」的判斷,也並非空穴來風。

今年11月,A股教育企業上市剛剛實現破冰,而達成這項成果的也不是別人,正是達內的「老熟人」——傳智播客。

同樣做IT職業培訓起家的傳智播客,目前主營業務可分為IT短期培訓、IT非學歷高等教育培訓和少兒非學科素質教育培訓三個部分,與達內高度對標。

據2019年5月傳智播客向深交所遞交的招股書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傳智播客分別實現營收5.4億元、6.99億元、7.91億元和4.41億元;實現淨利潤7201萬元、1.37億元、1.73億元和0.84億元。2016-2018年三年內的營收及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21%和54%。

兩相對比,如若達內科技也打算回歸A股和傳智播客正面對壘,如何突破自身持續淨虧損這一困境,可能是達內需要優先思考的關鍵問題。

另一方面,有著財務造假「前科」的公司,能夠順利回歸A股嗎?二級市場投資者對其的信任度還餘下多少也未可知。

即便達內此次擬私有化退市,只是為了回歸自由度更高的一級市場,擺在達內面前的路也並未一片平坦。

在最新披露的財報中,2020年前三季度,達內科技成人教育業務收入佔總營收比重達62.8%,但收入金額由2019年同期的11.99億元同比下降34.6%至7.84億元;而K12教育業務收入雖然僅佔總營收的37.2%,但收入金額由2019年同期的3.43億元增加至4.64億元,同比僅增長35.2%。

從註冊人次上看,2020年前三個季度,達內成人教育業務總註冊數達6.08萬人次,同比下降35.9%;而K12教育業務付費學生總人數達12.32萬人,同比增長50.4%。

儘管達內K12教育業務發展迅速,但背後卻是持續增長的營銷費用。2014-2019年,達內科技營銷費用持續增長,六年內年複合增長已達33.82%。儘管2020年前三季度營銷費用同比下降了16.20%,但從2014年起,達內科技的營銷費用率持續增加。

隨著新政落地紅利期的到來,少兒編程賽道的各個玩家即將開啟新一波的跑馬圈地,而縱觀行業內的核桃編程、編程貓、小碼王等頭部玩家;以及猿輔導旗下猿編程、有道旗下卡搭編程和小圖靈等背靠大廠的新玩家,持續虧損的達內科技家底還能「燒」多久?

相關焦點

  • 達內科技擬私有化退市 收購價每股4美元
    【TechWeb】12月10日消息,近期,IT培訓企業達內科技宣布,其董事會已收到其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韓少雲的不具約束力的初步收購提議,擬議收購價格為每股A類普通股4美元(每ADS 4美元)。倘若收購完成,達內科技將從納斯達克交易所完成退市。2014年4月達內科技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至今已有6年。然而,在2019年達內爆發財務造假事件,一度陷入退市風險中。2019年4月,達內科技董事會獨立審核委員會發現,公司財務狀況出現問題,隨後啟動調查。
  • 達內科技(TEDU.US)中期淨虧6億,K12竟成財務風暴後的「救命索」
    K12或成救命稻草智通財經APP了解到,達內科技成立於2003年,2014年登陸納斯達克,號稱中國職業培訓第一股。培訓的主要內容集中於包括java、C++等在內的IT課程。上市之初,達內曾獲得教育業界大佬新東方的背書,著名投資機構IDG和高盛均為其主要股東。然而,達內一度股價巔峰曾經高達21美元的高光時刻已是一去不返。
  • 財務造假退市成退市新規的致命短板
    當然,退市新規最致命的短板當屬財務造假退市判定標準的認定,該判定標準公然保護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不僅與管理層及高層所主張的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零容忍」的精神相違背,而且也背離了《證券法》的精神,畢竟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但退市新規百般刁難財務造假公司退市,為財務造假公司開綠燈,這確實令人震驚!
  • 達內教育的救贖
    今年8月,達內發布上半年財報,營收6.3億元,淨虧損6.12億元。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將是達內連續第四年虧損。從「中國IT教育第一股」、「雙師模式先行者」、「首創培訓貸」,到「退市危局」、「投訴高企」、「財務造假門」、「轉型少兒編程之殤」……這家職業教育龍頭企業,用18年的歷程,講述了商業的光與暗。
  • IT培訓機構達內科技差點兒退市,今年已兩次換高管
    達內科技於4月13日宣布,董事會已任命原公司獨立董事孫永吉為CEO,創始人兼前CEO韓少雲則繼續擔任董事長。新任CEO孫永吉從2014年4月起開始擔任達內科技獨立董事。在加入達內科技前,孫永吉擔任迪拉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此前他還曾擔任尚學教育科技公司執行長、海輝軟體國際集團公司執行副總裁。
  • 達內科技收到私有化要約,擬收購價4美元
    藍鯨教育12月9日訊 昨日,達內科技宣布,其董事會已收到其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韓少雲的不具約束力的初步收購提議,擬議收購價格為每股A類普通股4美元(每ADS 4美元)。此前,達內科技一度因財務造假事件陷入退市風險之中。2019年4月,達內科技董事會獨立審核委員會發現,公司財務狀況出現問題,隨後啟動調查。10月29日,達內收到納斯達克上市資格部門通知,內容顯示,由於達內持續拖欠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財政年度,除非公司及時在納斯達克聽證會上進行聽證,否則公司的美國存託股份將被退市。
  • 退市新規之殤:造假不再零容忍?
    在財務造假退市判定標準方面,新增「根據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認定的事實,公司披露的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上市公司連續三年虛增淨利潤金額每年均超過當年年度報告對外披露淨利潤金額的100%,且三年合計虛增淨利潤金額達到10億元以上;或連續三年虛增利潤總額金額每年均超過當年年度報告對外披露利潤總額金額的100%,且三年合計虛增利潤總額金額達到10億元以上;或連續三年資產負債表各科目虛假記載金額合計數每年均超過當年年度報告對外披露淨資產金額的
  • 達內科技「飛來橫禍」:員工刷單騙取獎金,公司卻被質疑財務造假
    來源:讀懂財經近日,有媒體報導達內科技高管辛某親自刷單,公司也因此被質疑刷單造假。讀懂財經了解到,達內科技獲悉該消息後,第一時間成立稽查小組,全面徹查該事件。據悉,辛某是達內科技員工,並非高管,公司現已查明其違規行為系個人行為,目的是騙取更多績效獎金。
  • A股「德隆系」重出江湖,唐萬新造假遭60萬「重罰」!
    *ST斯太(SZ:000760)公告稱:6月3日收到了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據查,該公司2014年、2015年、2016年均存在財務造假,導致公司2015年至2018 年連續四年淨利潤為負,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股票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 達內科技收私有化要約,少兒編程業務猛漲仍難掩2020年頹勢
    而此前,達內科技一度因財務造假事件陷入退市風險之中。曾多次爆出財務問題據其官網資料顯示,達內科技成立於2002年,2014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主營業務包括成人IT培訓和少兒編程品牌「童程童美」。
  • 金融投資報:對退市新規的幾點疑惑
    第一,關於重大違法類退市的規定,有這麼一條新增的,「根據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認定的事實,公司披露的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上市公司連續三年虛增淨利潤金額每年均超過當年年度報告對外披露淨利潤金額的100%,且三年合計虛增淨利潤金額達到10億元以上;或連續三年虛增利潤總額金額每年均超過當年年度報告對外披露利潤總額金額的100%,且三年合計虛增利潤總額金額達到
  • 翡翠第一股*ST金鈺退市已成定局
    下午14點41分至14點43分,一波大賣盤蜂擁而出,*ST金鈺迅速被砸到了0.90元跌停板上無法動彈,至收盤時跌停封單157461手——這意味著,該股已提前被推下了面值退市的萬丈深淵。尾盤砸到跌停鎖定退市然而,好景不長。就在A股上市公司相繼擺脫下降周期迎來新一輪繁榮通道時,東方金鈺的基本面卻節節下滑。2013年公司0.4461元的每股收益成為了難以逾越的大頂。
  • 藍鯨教育一周熱聞:達內科技收私有化要約 編程教育將納入中小學...
    在教育部「收官」系列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呂玉剛司長透露,「十三五」以來,已摸排整治了40萬所校外培訓機構,處理違規平臺帳號2萬餘個。對於此前引起輿論關注的家長批改作業問題,教育部指出,將嚴處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公司方面,紅黃藍發布三季度財報,淨虧損為710萬美元,同比擴大115.15%。美聯國際教育第三季度營收2.98億,同比下滑29.6%。
  • 【上交所:增強財務造假強制退市指標的可操作性 新增財務造假量化...
    2020-12-14 18:27:02來源:FX168 【上交所:增強財務造假強制退市指標的可操作性新增財務造假量化標準】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徵求意見稿)》。
  • 達內科技(TEDU.US)年報:2018年淨虧損為5.92億人民幣,創始人持股...
    智通財經獲悉,達內科技(TEDU.US)於4月24日向SEC提交了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20-F年度報告,披露了2018年業績和最新股權變動。全年業績2018年達內科技的淨營收為20.8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8.9%;毛利潤為11.6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0.5%。
  • 瑞幸:退市已成定局,如何收拾殘局
    換句話說就是退市已成事實。 從上市到退市,瑞幸花了13個月在資本市場走了一遭,最終因財務造假黯然離場。 29日,瑞幸在開盤時停止交易,股價停留在26日的收盤價1.38美元,市值僅為3.47億美元,這僅僅是巔峰時期百億市值的零頭。
  • 賀宛男:對退市新規還需全面解讀
    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退市新規」發布後,市場迅速作出反應。尤其是「號稱史上最嚴,但對財務造假無比仁慈!康美、康得新都不用退市了」的網文,更是到處轉載,讀者無不齊聲叫好。這說明什麼?說明從嚴退市,將財務造假的「害群之馬」堅決清出市場,已成市場共識。
  • 連續18日股價低於1元 *ST金鈺退市已成定局
    原標題:連續18日股價低於1元 *ST金鈺退市已成定局   2020年12月21日,冬至。
  • 剛剛,樂視網確定退市!28萬股民無眠:三年巨虧近300億...
    別了,樂視網三年虧290億!2010年,樂視網上市;五年後樂視網的市值已超過了千億元,並成為了彼時的創業板的「一哥」。4月26日晚,樂視網披露2019年報,再次巨虧112.8億元,已是連續三年虧損,近三年淨利潤累計虧損290億元左右,並且連續兩年資不抵債,2019年末淨資產為-143.3億元。2019年的巨額虧損,主要是計提了超過90億元的負債。由於違規對樂視體育、樂視雲融資提供擔保而後者違約,樂視網為此計提負債90.64億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