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資報:對退市新規的幾點疑惑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金融投資報

作者:劉柯

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公告,擬對股票上市規則涉及退市制度的相關內容及相關退市配套規則進行修訂,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有人稱,這是A股史上最嚴退市規則,雖然從程序上講還需要徵求意見,但八九不離十。但既然是徵求意見,還是歸納幾條市場反響較大的以供各方參考。

第一,關於重大違法類退市的規定,有這麼一條新增的,「根據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認定的事實,公司披露的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上市公司連續三年虛增淨利潤金額每年均超過當年年度報告對外披露淨利潤金額的100%,且三年合計虛增淨利潤金額達到10億元以上;或連續三年虛增利潤總額金額每年均超過當年年度報告對外披露利潤總額金額的100%,且三年合計虛增利潤總額金額達到10億元以上;或連續三年資產負債表各科目虛假記載金額合計數每年均超過當年年度報告對外披露淨資產金額的50%,且三年累計虛假記載金額合計數達到10億元以上」的量化指標。

對於這一規則,市場意見主要集中在幾點:「連續三年」,如果上市公司只連續兩年造假,第三年是真實業績,第四年繼續造假,是不是不符合退市規則?「超過當年年度報告對外披露淨利潤金額的100%」,如果上市公司不是全部造假,只造假90%,10%是真正賺的,是不是不符合退市規則?「三年合計虛增淨利潤金額達到10億元以上」,很多小公司可能硬著頭皮造假都造不足10億元,是不是不符合退市規則?

第二,關於退市整理期的規定。在退市程序上,本次修訂調整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明確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觸及財務類指標即終止上市;二是取消交易類退市情形的退市整理期設置,退市整理期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將退市整理期交易時限從30個交易日縮短為15個交易日;三是將重大違法類退市連續停牌時點從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或法院判決之日,延後到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或法院生效判決之日。

對於退市整理期,市場一直爭議較多,焦點在於其意義何在?一般來說,設立退市整理期,目的是讓二級市場投資者能在公司退市前最大限度變現,避免長期套牢甚至清零,而且也為退市公司在股票進入三板之前對股價進行合理調整,有利於退市制度的平穩推進。但實際上,進入退市整理期的股票都是連續跌停,等投資者可以賣出時,基本都在很低的價位了,這時候賣與不賣意義都不是很大。

而且有了退市整理期,還會出現投機資金博傻的情形,對市場的影響非常惡劣。既然退市整理期已成雞肋,為什麼不在認定退市之後就停止交易直接摘牌?

第三,關於強制退市的賠償問題。如果上市公司被認定是造假退市,應完善強制性賠償問題,即便是因為其它原因退市,也應完善二級市場投資者訴訟與賠償問題。當年擁有上千億美元資產的美國安然公司因為造假被罰款5億美元直接退市,但這並沒完事。之後公司CEO被判刑24年並罰款4500萬美元,造假鏈上的會計師事務所安達信宣告破產,三大投行花旗、摩根大通、美洲銀行向受害者分別支付賠償罰款,二級市場投資者通過集體訴訟獲得了高達71.4億美元的和解賠償金,這就是上市公司造假的代價。

即便不是造假退市而是其它條件退市,也應妥善處理二級市場投資者賠償問題,因為投資者在與上市公司信披的「對壘」中始終處於弱勢地位,應該用法律法規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利。比如舉證倒置制度的引進,讓上市公司時刻處於監督之下,合法經營不敢逾越紅線,這樣的配套措施對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很有必要。

相關焦點

  • 再添「紅線」退市新規將加速市場優勝劣汰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本次退市新規更加接近國際慣例,對符合退市條件的公司,特別是嚴重違法違規、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公司,堅決出清。同時,退市新規「出爐」後,「炒差」「炒小」「炒殼」的投資理念將加速轉變。
  • A股閃電開啟「避雷」模式 ST公司在退市新規威懾下大面積跌停 業內...
    原標題:A股閃電開啟「避雷」模式 摘要 【A股閃電開啟「避雷」模式 ST公司在退市新規威懾下大面積跌停 業內認為資本市場投資生態迎來重塑】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退市新規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賀宛男:對退市新規還需全面解讀
    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退市新規」發布後,市場迅速作出反應。尤其是「號稱史上最嚴,但對財務造假無比仁慈!康美、康得新都不用退市了」的網文,更是到處轉載,讀者無不齊聲叫好。這說明什麼?說明從嚴退市,將財務造假的「害群之馬」堅決清出市場,已成市場共識。
  • 退市新規:怎麼看、怎麼辦
    此次出臺的退市新規主要改變包括以下幾點:財務類指標方面,由原來的單一財務指標轉變為「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的組合財務指標,在關注盈利能力的同時增加對持續經營能力的重視,減少企業通過盈餘管理手段規避退市的機會。
  •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正式落地
    另外,這也與新《證券法》的精神一致,可以讓符合退市條件的公司及時退市,鼓勵更多新經濟企業上市,實現優勝劣汰。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正式落地  隨著新年的到來,A股也正式迎來了「史上最嚴退市新規」。2020年12月31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退市新規,新規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 退市新規任重道遠
    很顯然,多年來A股市場的上市率遠高於退市率,股市年均退市率水平明顯不足。時隔多年,退市新規再度出臺,與往年的退市規則相比,今年出臺的退市規則更注重規則細分化,且更注重信披等因素。很顯然,這也是註冊制改革下的重要調整。其中,牽涉到幾項改革力度較大的措施。退市規則趨於嚴謹,有利於提升股市的退市率水平。
  • 藥企年底花式保殼,頭頂退市新規,擦邊球還能「得分」嗎?
    藥企年底花式保殼,頭頂退市新規,擦邊球還能「得分」嗎?渾身解數為自救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當前共11家上市藥企宣布稱2020年度可實現扭虧。其中,譽衡藥業、亞太藥業於2019年度曾巨虧超20億元。
  • 退市新規 有助於改變「炒差」陋習
    本報記者 張煒滬深交易所近日公布退市新規,ST板塊隨即上演跌停潮,有的個股連續多日跌停。退市新規將重塑資本市場投資生態,促進投資理念轉變,改變「炒差」陋習,鞏固價值投資理念。不少散戶盲目博傻ST股票,而不願價值投資藍籌股。在他們看來,博傻一隻ST股票成功重組的潛在賺錢效應十分誘人。例如,*ST皇臺12月16日恢復上市,股票簡稱變更為皇臺酒業,股價較2019年4月暫停上市前暴漲314.99%。博傻*ST皇臺的投機資金賺得盆滿缽滿,但應該認識到,ST股票「烏雞變鳳凰」並不容易,跌入退市深淵的數量近年來明顯增多。
  • 退市新規加大市場出清力度
    退市新規是註冊制的進一步補充,退市制度與註冊制一體兩面,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的推進是金融供給側改革的重要一環。隨著退市新規的實施,形成上市公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新生態,資本市場「內循環」有望進入良性運轉軌道。
  • 財務造假退市成退市新規的致命短板
    來源:皮海洲12月14日晚,滬深交易所發布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次退市新規的出臺,寄託了從投資者到高層各方的期待。不過,從內容來看,退市新規仍然存在著不少的短板,而財務造假公司的退市更是退市新規致命的短板,一些垃圾公司、財務造假公司的退市甚至變得更難了。退市新規取消單一退市指標,新增組合財務指標,這是被某些輿論津津樂道的。實際上,這將讓垃圾公司更加成為不死鳥了。按照現行的退市制度,上市公司虧損3年、4年就會退市。
  • 退市新規引發ST股走勢分化,優勝劣汰下回歸價值投資
    有分析人士指出,新規優化明確了退市的標準,主要針對殭屍企業、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企業,而對於短期內盈利困難,營收達標的ST企業而言卻是利好,這類企業有發展潛力,新規出臺後反而有望「摘星摘帽」。  ST股眾生相:兩極分化 風險與機遇並存  上周退市新規出臺後,ST板塊迎來跌停潮,但在經歷最初的恐慌後,目前來看,資本市場對退市新規的反應逐漸變得理性。
  • 藥企年底花式保殼 頭頂退市新規 擦邊球還能「得分」嗎?
    來源:國際金融報截至1月15日收盤,已有超100家上市藥企發布2020年度業績預告,在市場上引起連串反響。渾身解數為自救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當前共11家上市藥企宣布稱2020年度可實現扭虧。其中,譽衡藥業、亞太藥業於2019年度曾巨虧超20億元。對於「逆風翻盤」,亞太藥業在公告中解釋稱,系獲得1.78億元房屋拆遷補償款所致;譽衡藥業則是通過出售子公司股權,獲得超6億元的收入。
  • 券商解讀退市新規:A股估值體系重塑力量再加碼
    機構認為,退市新規的實施有望發揮市場化退市功能,股票市場資產質量進一步提高,A股估值有望重塑。華泰證券:資產優化估值重塑退市新規的出臺有望進一步優化股票資產端,A股估值體系有望重塑。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出臺,優化退市標準、簡化退市流程以及強化退市監管。
  • 退市新規之後,需改變投資思維
    投資者千萬不能忽視這個制度對資本市場的重大影響,而要認真從制度設計中去優化自己的投資思路。聚焦主業主營是投資選股的基礎。這次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最大的改變就是立足於全面註冊制的推行,不再把虧損與否作為資本市場入口與出口的惟一條件。而是著眼企業的可持續經營能力,把營業收入與淨利潤組合成退市考核的財務指標。
  • 退市新規下「逆向投資」難覓優質小盤...
    在三季度割肉賣出堅守三年的中國武夷(000797.SZ)和東軟集團(600718.SH)之後,淡水泉又將面對即將出臺的退市新規。新規無疑會加快市場的優勝劣汰,一方面是擅長逆向投資的淡水泉規模擴大,對優質小盤股需求增加;另一方面這類股票將越來越少,市場的容錯率也越來越低,淡水泉是否還能續寫「淡水泉時刻」?
  • 退市新規來了:ST板塊集體崩了 哪些股票危險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15日,ST板塊及績差股集體崩了。退市新規來臨ST板塊的集體崩盤,和昨晚發布的退市新規有關。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
  • 陳俊:「退市新規」下,股民們要遠離這樣的個股...
    媒體聚焦專家談如何應對「退市新規」「逢低買入、逢高賣出」,這幾乎已成為大多數股民們投資上市公司的很顯然,退市新規發布不僅是進一步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安排,更是完善註冊制改革的重要環節,體現出對資本市場從嚴監管的信號。可以預見,未來將進一步優化退市指標、縮短退市流程,加大市場出清力度,提升退市效率。Q此次新規發布對資本市場有什麼重要意義?
  • 退市新規讓A股成為源頭活水 明年的投資主線在哪裡?
    原標題:退市新規讓A股成為源頭活水 明年的投資主線在哪裡?楊德龍認為,2021年市場的投資
  • 2020年退市新規發布 退市新規增加了哪些內容?
    14日晚間,上交所、深交所分別就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向社會徵求意見。新一輪的全市場退市制度即將落地,新規增加了哪些內容?  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先後發布退市新規。在借鑑科創板、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滬深交易所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
  • 李湛:退市新規出臺,打造良好的優勝劣汰市場生態
    在退市新規發布後,截至目前,剔除15家暫停上市公司,兩市共有208家風險警示公司。截至今日下午收盤,208家風險警示公司中144家出現下跌,佔比近七成。其中,*ST公司123家,下跌87家;ST公司85家,下跌57家。可以看出,針對新發布的退市新規而言,其整體對於今日市場是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並非是所謂的放鬆標準,對於年報方面也是進一步嚴禁縱容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