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企年底花式保殼 頭頂退市新規 擦邊球還能「得分」嗎?

2021-01-19 金融界

來源:國際金融報

截至1月15日收盤,已有超100家上市藥企發布2020年度業績預告,在市場上引起連串反響。

例如,1月14日,亞太藥業發布業績預告稱,2020年度公司可實現扭虧為盈,預計歸母淨利潤達2000萬元至3000萬元,隨後該股連續收穫2個一字漲停板;同日,另一上市藥企聖濟堂也發布了業績扭虧公告,在近2個交易日中該股累計漲幅達10.93%……

記者注意到,包括前述兩個順利扭虧的企業在內,還有數十家藥企為了保殼,在年底做出了「苦苦掙扎」得舉動。為了美化業績,一些公司選擇轉讓子公司股權,一些公司轉賣專利,甚至還有公司用房屋拆遷補償款賭上了虧損的漏洞。

渾身解數為自救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當前共11家上市藥企宣布稱2020年度可實現扭虧。其中,譽衡藥業、亞太藥業於2019年度曾巨虧超20億元。

對於「逆風翻盤」,亞太藥業在公告中解釋稱,系獲得1.78億元房屋拆遷補償款所致;譽衡藥業則是通過出售子公司股權,獲得超6億元的收入。此外,在前述11家扭虧的企業中,覽海醫療、聖濟堂、冠昊生物也均在2020年度轉賣了部分資產,僅美康生物一家公司的扭虧是因經營情況較2019年發生較大改善所致。

記者注意到,2020年度不少藥企都曾轉賣資產,如新華醫療擬公開轉讓子公司70%的股權,哈藥股份作價1310萬元轉讓旗下房產,信立泰轉讓多款產品的相關權益……而對於轉賣資產的原因,大多都是盤活資產、聚焦主業等。

有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受行業政策影響,確實有部分企業需要通過出售資產的方式,調整業務結構。但也存在部分企業因主業不濟,需要依靠轉賣資產,甚至是政府補助從而實現所謂的業績增長或盈利。

對此,深圳市國亙財務諮詢有限公司合伙人王耀武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公司主營業務沒有發生大的變動下,公司往往是通過轉賣資產粉飾業績,例如處置子公司股權、房屋、土地等。這一類的收入屬於非經常性損益,不具備持續性,僅能解決公司的燃眉之急。如果上市公司一直依靠非經常性損益『掙扎』,尤其不停地變賣資產時,說明公司很可能已經在走下坡路了,投資者尤其需要當心。」

王耀武進一步指出,「上述這些被轉賣的資產,往往都是非流動資產,一般只能找到關聯方來接盤。而關聯交易大多都不是市場行為,可能會存在比較明顯的利益輸送。」

難以再打「擦邊球」

財經評論員趙歡則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補充道,「一直以來,上市公司為了扭虧、不被戴帽或者不退市,通過甩賣資產、資產重組等行為實現短時間的大額盈利。但治標不治本,沒有優化、改善企業的長期盈利能力,反而破壞了市場公平,導致市場中不成熟的投資者很難判斷上市公司的好壞,損害了廣大投資者利益。對於這類行為,監管層需出臺政策嚴管,促使企業做好經營、健康發展。」

去年12月31日,滬深交易所正式發布了退市新規。其中,新增了「扣非淨利潤+營業收入」組合類財務退市指標。根據新規,連續兩年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值且營收低於1億元的上市公司,將面臨退市風險。

經《國際金融報》記者梳理,在退市新規下,僅覽海醫療或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2019年度,該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1.75億元,實現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91億元。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其僅實現3800.05萬元的營收,且歸母淨利潤及扣非後淨利潤仍為負值。

儘管該公司於1月13日發布了業績預盈公告,稱2020年度將實現歸母淨利潤7000萬元至1億元,但扭虧是因其出售子公司上海禾風醫院51%股權所致。扣除該項非經常性損益後,覽海醫療的扣非後淨利潤預計為-1.27億元至-1.57億元。

上海地區一私募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退市新規下,那些長期主業不佳、持續依靠政府補貼或出售資產保殼的上市公司,不能夠再打」擦邊球「。反之,主業正常但尚未開始盈利的科技型企業,或因行業周期原因暫時虧損的企業將不會再面臨股票退市風險。」

相關焦點

  • 藥企年底花式保殼,頭頂退市新規,擦邊球還能「得分」嗎?
    藥企年底花式保殼,頭頂退市新規,擦邊球還能「得分」嗎?例如,1月14日,亞太藥業發布業績預告稱,2020年度公司可實現扭虧為盈,預計歸母淨利潤達2000萬元至3000萬元,隨後該股連續收穫2個一字漲停板;同日,另一上市藥企聖濟堂也發布了業績扭虧公告,在近2個交易日中該股累計漲幅達10.93%……記者注意到,包括前述兩個順利扭虧的企業在內,還有數十家藥企為了保殼,在年底做出了「苦苦掙扎」得舉動。
  • 退市新規:怎麼看、怎麼辦
    自1998年正式實施至今,A股上市公司共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及其他風險警示(ST)共1013起,同期撤銷705起。為保殼,被ST公司紛紛採用盈餘管理的手段避免最終被退市,旨在警示退市風險的ST制度,客觀上卻成為幫助上市公司免於退市的一道緩衝屏障。
  • 財務造假退市成退市新規的致命短板
    來源:皮海洲12月14日晚,滬深交易所發布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次退市新規的出臺,寄託了從投資者到高層各方的期待。不過,從內容來看,退市新規仍然存在著不少的短板,而財務造假公司的退市更是退市新規致命的短板,一些垃圾公司、財務造假公司的退市甚至變得更難了。退市新規取消單一退市指標,新增組合財務指標,這是被某些輿論津津樂道的。實際上,這將讓垃圾公司更加成為不死鳥了。按照現行的退市制度,上市公司虧損3年、4年就會退市。
  • 退市改革直指創利保殼 引導公司聚焦長期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四季度以來,A股已有超150家公司發布了擬出售房產、土地、子公司股權等公告,一年一度的「保殼大戰」進入「關鍵時刻」。不過,即將出爐的退市新規,或讓這道特別的「年度風景」有所不同。暢通多元退出通道,直指創利保殼成規退市制度作為資本市場一項重要基礎制度,承擔著及時出清劣質資產、提升市場資源配置效率的作用。
  •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正式落地
    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已於2020年12月31日起正式實施。相比早前的徵求意見稿,退市新規的退市力度再度升級,全面修訂了財務指標類、交易指標類、規範類、重大違法類退市標準。對此,業內分析認為,退市新規的落地將進一步完善退市制度,有力打擊「惡意保殼」行為。
  • 以退求穩的退市新規可能適得其反
    退市新規的寬容只會帶來更大損害正式發布的退市新規,雖然根據市場意見對徵求意見稿做了一些修改,但依舊保持了對虧損退市指標的畫蛇添足,並未有實質性的改變。連續虧損的考核時間從之前的三年縮短為兩年不失為一個進步,但新規增加的組合性指標則很難不讓人覺得別有心機。
  • 退市新規下的冰火兩重天(附公司名單)
    美股為啥長牛,就是因為註冊制下,退市常態化,市場幫助投資者自動篩選出各行各業的好公司讓大家投資。通過舊規、新規對比,可以明顯發現新規增加了很多細節。新規將退市情形分為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重大違法類等4類強制退市類型以及主動退市情形,並按每一類退市情形分節規定相應的退市情形和完整的退市實施程序。退市規則細化是從嚴的一種表現,但市場更多解讀是大赦天下,就比如今天一些垃圾股仍然在炒作。探雷哥就簡要解讀下退市規則。
  • 退市新規正式出爐
    經過充分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備受關注的退市新規正式出爐。12月31日晚,滬深交易所分別正式發布退市新規。與徵求意見稿相比,退市新規重點對此前市場質疑較多的重大違法「造假金額+造假比例」退市指標等做出完善。
  • A股保殼江湖巨變前夜:玩不轉的老套路 難續命的「不死鳥」
    玩不轉的老套路 難續命的「不死鳥」「過去的方式恐怕行不通了,保殼的遊戲規則可能會被徹底顛覆。」某上市公司董秘王剛(化名)日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這段時間一直在密切關注退市制度改革。年底已至,ST股一年一度的「保殼大戰」又進入「尖峰時刻」。
  • A股保殼江湖巨變前夜:玩不轉的老套路 難續命的"不死鳥"
    「過去的方式恐怕行不通了,保殼的遊戲規則可能會被徹底顛覆。」某上市公司董秘王剛(化名)日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這段時間一直在密切關注退市制度改革。   年底已至,ST股一年一度的「保殼大戰」又進入「尖峰時刻」。伴隨註冊制改革的深入推進,A股退市制度將更加完善,保殼江湖將迎來巨變。機構認為,未來主動退市案例或逐步增多。
  • 再添「紅線」退市新規將加速市場優勝劣汰
    退市新規呈現三大亮點「退市新規不僅是註冊制改革的配套,更是補齊了我國資本市場的制度短板。」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內容看,退市新規完善和優化了上市公司退市標準、簡化了退市流程、加大了對財務造假打擊力度。
  • 退市新規引發ST股跌停潮 面值跌破1元將觸發退市 哪些個股存在風險?
    原標題:退市新規引發ST股跌停潮,面值跌破1元將觸發退市,哪些個股存在風險?  退市新規的威懾力量正在逐步顯現。12月15日收盤時,ST股迎來大面積的跌停潮,有31隻個股跌幅超過5%,觸及跌停線,共有144隻ST股下跌,在所有ST股中佔比為66.98%。
  • 退市新規標準從優路徑從速,87隻...
    總體而言,退市新規標準更合理,退市節奏更快。從15日市場表現看,新規威懾力顯現,*ST板塊情緒萎靡,個股跌多漲少。(資料圖,新華社發)(小標題)豐富退市路徑對於採用組合財務指標的初衷,交易所表示,隨著註冊制理念不斷深入,盈利已經不是衡量公司價值的唯一標準。
  • 「瘋狂的石頭」涼了 不論新規舊規,*ST金鈺退市無懸念
    因此,*ST金鈺就將因為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面值而被退市。退市是任何一家公司以及持有這家公司股票的投資者所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所以,面對退市的威脅,*ST金鈺股票也進行過掙扎。12月17日,該公司股價跌到0.82元,公司「保殼」的希望眼看就要破滅,結果當天尾盤的時候,該股票來了一個「地天板」,由跌停直接拉到漲停。
  • 賀宛男:對退市新規還需全面解讀
    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退市新規」發布後,市場迅速作出反應。尤其是「號稱史上最嚴,但對財務造假無比仁慈!康美、康得新都不用退市了」的網文,更是到處轉載,讀者無不齊聲叫好。這說明什麼?說明從嚴退市,將財務造假的「害群之馬」堅決清出市場,已成市場共識。
  • 重磅:退市新規來了!炒ST的模式不行了
    退市新規來了!炒ST的模式不行了今天,滬深交易所都發布了新的退市規則,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 ,退市整理期從30個交易日縮減至15個交易日。具體就是,退市會加快,退市門檻也更低了,會有更多退市,比如,連續三年淨利潤為負,改成扣非淨利潤為負,按照這個標準,很多每年靠其他利潤粉飾業績的公司可能就無法繼續了,比如賣點資產這種。
  • 「四退兩不退」,退市新規詳解及政策建議
    來源:刺客財經觀察作者| 王驥躍來源 | 刺客財經觀察(ID:cikeguancha)12月14日晚,滬深交易所出臺了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新規相關的答記者問介紹得比較籠統,具體規則又法言法語不易理解。刺客總結了一下,本次退市新規思路清晰,可以簡單總結為「四退兩不退」。
  • 麻辣財經:退市新規來了!有進有出優勝劣汰
    深交所新聞發言人表示,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重要的基礎性制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是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的關鍵環節,也是完善「有進有出、優勝劣汰」市場生態的重要路徑,對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促進資本市場良性循環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發布的退市新規,上交所、深交所均就市場關心的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麻辣財經對相關重點進行了梳理,一起來看看吧。
  • A股退市新規出爐:新增多個退市紅線 取消暫停和恢復上市
    同時,明確淨利潤取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值,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多年來公司通過外部輸血、出售資產等盈餘管理手段規避退市的問題。本次改革後,那些長期沒有主業、持續依靠政府補貼或出售資產保殼的公司將面臨股票退市風險;而主業正常但尚未開始盈利的科技企業,或因行業周期原因暫時虧損的企業將不會再面臨股票退市風險。
  • 2020年退市新規發布 退市新規增加了哪些內容?
    14日晚間,上交所、深交所分別就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向社會徵求意見。新一輪的全市場退市制度即將落地,新規增加了哪些內容?  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先後發布退市新規。在借鑑科創板、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滬深交易所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