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退市新規發布 退市新規增加了哪些內容?

2020-12-16 綜投網

  14日晚間,上交所、深交所分別就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向社會徵求意見。新一輪的全市場退市制度即將落地,新規增加了哪些內容?

  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先後發布退市新規。在借鑑科創板、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滬深交易所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

  參照最新的退市規則,結合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業績,目前A股市場中有超40家上市公司營收低於1億元,且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在河南,今年前三季度,天邁科技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收為9800萬元,扣非後淨利潤為-0.3047億元,但對於天邁科技來說,前三季度營收已達9800萬的背景下,今年營收過億應不成問題。

  A股退市新規出爐 新增多條退市紅線

  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對《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等多項配套規則進行修訂,並發布修訂後的相關規則徵求意見稿(以下合稱退市新規),對外公開徵求意見。

  據了解,此次修訂按照退市情形類別分為交易類、財務類、規範類、重大違法類四類強制退市類型以及主動退市情形,並按每一類退市情形分節規定相應的退市情形和完整的退市實施程序。

  財務類指標方面,取消了原來單一的淨利潤、營業收入指標,新增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人民幣1億元的組合財務指標,同時對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的下一年度財務指標進行交叉適用;交易類指標方面,將原來的面值退市指標修改為「1元退市」指標,同時新增「連續20個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盤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的市值指標;規範類指標方面,新增信息披露、規範運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拒不改正和半數以上董事對於半年報或年報不保真兩類情形,並細化具體標準;重大違法類指標方面,在原來信息披露重大違法退市子類型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財務造假退市判定標準。科創板和創業板也同步優化退市指標。

  同時,深交所還明確設立包含風險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在內的風險警示板,對風險警示股票予以「另板揭示」。同時,新增依據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財務類退市風險警示(*ST)情形以及持續經營能力存疑、內控審計意見為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兩類其他風險警示(ST)情形,並收緊違規擔保其他風險警示情形的量化標準等。

  此外,退市程序上也進行了簡化。滬深交易所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明確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觸及財務類指標即終止上市;取消交易類退市情形的退市整理期設置,退市整理期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將退市整理期交易時限從30個交易日縮短為15個交易日;將重大違法類退市連續停牌時點從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或法院判決之日,延後到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或法院生效判決之日。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正式落地
    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已於2020年12月31日起正式實施。相比早前的徵求意見稿,退市新規的退市力度再度升級,全面修訂了財務指標類、交易指標類、規範類、重大違法類退市標準。對此,業內分析認為,退市新規的落地將進一步完善退市制度,有力打擊「惡意保殼」行為。
  • 2020年最新退市規則 退市新規修改了什麼內容?
    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向市場發布了退市新規的徵求意見稿。借鑑了科創板、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經驗,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
  • 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8大要點:退市指標增加 退市進程提速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8大要點:退市指標增加,退市進程提速A股又迎重磅規定,退市新規來了。本次修訂,在對原有退市制度細化明確的基礎上,還增加了多條觸及退市的制度標準。澎湃新聞記者根據退市新規,梳理了八大要點。要點一,新增多個退市指標。
  • 退市新規來了:ST板塊集體崩了 哪些股票危險了?
    退市新規來臨ST板塊的集體崩盤,和昨晚發布的退市新規有關。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滬深兩市交易所表示,2020年3月1日生效實施的新《證券法》,對退市有關條款進行了修改,根據新《證券法》的要求,在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下,兩交易所啟動了新一輪改革和完善退市制度的工作。
  • 退市新規:怎麼看、怎麼辦
    鄭登津、陳運森/文 近日,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對退市指標做了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同時簡化退市流程,強化風險警示,被稱為「史上最嚴退市新規」。因此,要清退低質量上市企業、淨化資本市場生態,必須從退市制度入手進行改革。從退市制度的改革歷史看,此次退市新規可以與2012年的退市制度改革,並列為中國退市制度發展過程中的兩個重要節點。中國資本市場起步較晚,與之相對應的,2012年以前中國退市制度處於逐步建立和初步發展狀態,退市標準以財務指標「淨利潤」為主。
  • 財務造假退市成退市新規的致命短板
    來源:皮海洲12月14日晚,滬深交易所發布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次退市新規的出臺,寄託了從投資者到高層各方的期待。不過,從內容來看,退市新規仍然存在著不少的短板,而財務造假公司的退市更是退市新規致命的短板,一些垃圾公司、財務造假公司的退市甚至變得更難了。退市新規取消單一退市指標,新增組合財務指標,這是被某些輿論津津樂道的。實際上,這將讓垃圾公司更加成為不死鳥了。按照現行的退市制度,上市公司虧損3年、4年就會退市。
  • 退市新規正式出爐
    經過充分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備受關注的退市新規正式出爐。12月31日晚,滬深交易所分別正式發布退市新規。與徵求意見稿相比,退市新規重點對此前市場質疑較多的重大違法「造假金額+造假比例」退市指標等做出完善。
  • 退市新規任重道遠
    縱觀歷年來A股市場的退市情況,確實顯得並不樂觀。根據數據顯示,從2001年以來,剔除吸收合併以及重新上市的企業,A股市場累計退市數量仍不到百家。從2015年以來,A股市場的退市公司數量開始有所增加,但年內退市公司依然未能夠突破20家,今年屬於歷年來退市數量最多的年份,但截至目前,全年退市公司數量為17家,尚未突破20家的水平。A股市場的退市公司數量長期低迷,即使近年來的退市數量有所增長,但與同期的上市數量相比,A股市場的上市率及退市率卻呈現出明顯的差距。
  • 退市新規引發ST股跌停潮 面值跌破1元將觸發退市 哪些個股存在風險?
    原標題:退市新規引發ST股跌停潮,面值跌破1元將觸發退市,哪些個股存在風險?  退市新規的威懾力量正在逐步顯現。12月15日收盤時,ST股迎來大面積的跌停潮,有31隻個股跌幅超過5%,觸及跌停線,共有144隻ST股下跌,在所有ST股中佔比為66.98%。
  • 退市新規加大市場出清力度
    此外,在此次退市新規修訂中,還增加了簡化退市環節、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程序、對應當退市的企業直接終止上市、避免重大違法類、主業「空心化」的企業長期滯留市場、擾亂市場預期和定價機制等新的內容。不過,對於退市企業數量和比例問題,國開證券認為,中國資本市場具有特殊性,退市比例不應簡單進行國際對比。從A股退市的情況來看,過去十年間每年退市企業不超過20家,2020年非重組的退市企業為18家,總體退市比例較低。但是,退市比例不應簡單機械地進行國際對比,過去在核准制的環境下,審核機構實際上對企業質量全面把關,對企業質量有擔保,存量企業的退市率和國外的註冊制環境下的退市率沒有可比性。
  • 以退求穩的退市新規可能適得其反
    退市新規的寬容只會帶來更大損害正式發布的退市新規,雖然根據市場意見對徵求意見稿做了一些修改,但依舊保持了對虧損退市指標的畫蛇添足,並未有實質性的改變。連續虧損的考核時間從之前的三年縮短為兩年不失為一個進步,但新規增加的組合性指標則很難不讓人覺得別有心機。
  • 李湛:退市新規出臺,打造良好的優勝劣汰市場生態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李湛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集體發布《股票上市規則(徵求意見稿)》《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等多項文件,其中參照科創板、創業板經驗,在退市程序上取消暫停上市
  • 退市新規引發ST股震蕩 ST生物反彈漲停
    從ST概念指數可以窺見市場情緒的變化,12月14日,滬深兩地交易所同時發布了退市規則徵求意見稿,對交易類、財務類、規範類以及重大違法類四種退市指標進行優化和修改,並增加類多條觸及退市的標準,新規出臺後一度引發ST板塊震蕩,個股漲少跌多,連續四天ST概念指數連續下滑,從1194點下跌到1168點,觸及11月以來的最低點,但在上周五開始回升,周一12月21日收盤時則基本「收復失地
  • 退市新規箭在弦上,市場生態會發生何種變化?
    新的退市新規標準可能會充分吸取前期標位,即2019科創板與2020年創業板註冊制改革中的相條款,那麼我們發現,有兩個重要標準值得關注。即:1、多維度刻畫喪失持續經營能力的主業「空心化」企業的基本特徵,引入「扣非淨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一個億」的退市指標,取代以往單一的連續虧損退市指標;增加市值退市指標、信息披露或規範運作存在重大缺陷退市指標;保留了非標審計意見、交易類退市指標等。
  • A股退市新規出爐:新增多個退市紅線 取消暫停和恢復上市
    來源:券商中國新退市規則來了!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向市場發布了退市新規的徵求意見稿。借鑑了科創板、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經驗,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二是新規生效實施前未被暫停上市的,財務類退市指標以2020年年報作為首個起算年度進行規則適用;新規中增加的「造假金額+造假比例」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強制退市指標,以2020年度作為首個起算年度進行規則適用。按上述安排,2020年度是財務類退市指標的首個適用年度,公司如2020年年報觸及新規指標,則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如2021年年報仍觸及相關指標,將終止上市。
  • 退市新規引發ST股走勢分化,優勝劣汰下回歸價值投資
    從ST概念指數可以窺見市場情緒的變化,12月14日,滬深兩地交易所同時發布了退市規則徵求意見稿,對交易類、財務類、規範類以及重大違法類四種退市指標進行優化和修改,並增加類多條觸及退市的標準,  新規出臺後一度引發ST板塊震蕩,個股漲少跌多,連續四天ST概念指數連續下滑,從1194點下跌到1168點,觸及11月以來的最低點,但在上周五開始回升,周一12月21日收盤時則基本
  • 全面優化指標體系 退市新規來了
    股市退市的法治化建設再向前邁進一步。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退市新規的徵求意見稿,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  在此次退市制度改革中,滬深交易所全面優化現有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和重大違法類四類強制退市指標體系,並通過財務類指標和審計意見類型指標的交叉適用,打擊規避退市。
  • 再添「紅線」退市新規將加速市場優勝劣汰
    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對《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等多項配套規則(以下合稱「退市新規」)進行修訂,並發布了徵求意見稿。
  • 退市新規正式出爐
    經過充分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備受關注的退市新規如今正式出爐。12月31日,圍繞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滬深交易所正式發布新修訂的《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下稱《股票上市規則》)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等多項配套規則(以下合稱「退市新規」)。
  • 退市新規來了,多條紅線力度空前!13大要點速看
    退市新規來了。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以下為時報君提煉的內容要點: 1、新增市值退市,標準為連續20個交易日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此外,面值退市標準明確為「1元退市」。2、財務指標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