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退市規則 退市新規修改了什麼內容?

2020-12-16 綜投網

  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向市場發布了退市新規的徵求意見稿。借鑑了科創板、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經驗,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

  來看此次退市新規的主要修訂點:

  1、新增多個退市指標,包括扣非前後淨利潤孰低者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市值低於3億元、信息披露或規範運作存在重大缺陷、半數以上董事無法對年報或半年報保證真實準確完整、重大違法財務造假、退市風險警示股票被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等。

  2、將原來的面值退市指標修改為「1元退市」指標。

  3、取消單一淨利潤和營收指標,新增組合指標: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且營收低於1億元,將被ST,連續兩年,終止上市;退市風險警示股票被出具非標審計報告的,觸及終止上市標準。

  4、新增信息披露、規範運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拒不改正和半數以上董事對於半年報或年報不保真兩類情形,並細化具體標準。

  5、在原來信息披露重大違法退市子類型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財務造假退市判定標準。

  6、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明確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觸及財務類指標即終止上市。

  7、取消交易類退市情形的退市整理期設置,退市整理期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將退市整理期交易時限從30個交易日縮短為15個交易日。

  8、將重大違法類退市連續停牌時點從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或法院判決之日,延後到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或法院生效判決之日。

  9、可轉債兼具股票屬性,同步取消可轉債暫停上市,不再另行規定其終止上市條件,明確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可轉債同步終止上市。

  10、將風險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期股票納入風險警示板交易。改革完成後,創業板與主板(含中小企業板)在主要退市指標、退市流程等安排上基本保持一致。

相關焦點

  • 2020年退市新規發布 退市新規增加了哪些內容?
    14日晚間,上交所、深交所分別就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向社會徵求意見。新一輪的全市場退市制度即將落地,新規增加了哪些內容?  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先後發布退市新規。在借鑑科創板、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滬深交易所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
  • 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8大要點:退市指標增加 退市進程提速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8大要點:退市指標增加,退市進程提速A股又迎重磅規定,退市新規來了。交易所規定,財務類退市風險警示情形、退市指標從2020年開始起算,即依據公司2020年年報披露情況或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2020年的違法行為判斷其股票交易是否觸及退市風險警示。重大違法類退市指標新增「造假金額+造假比例」的量化指標,該指標考察的時間周期為三年,以2020年作為連續三年的首年。
  • 深交所修訂退市規則:部分退市標準已難以適應新證券法要求
    第三,主板(含中小企業板)借鑑創業板做法,系統優化《股票上市規則》的退市章節體例,按照交易類、財務類、規範類、重大違法類等四類強制退市情形進行分節,每類情形對應的具體退市指標和退市流程在同一節中完整呈現,編排更合理、內容更清晰。三、本次《股票上市規則(徵求意見稿)》修訂主要涉及哪些內容?預期達到什麼效果?
  • A股退市新規出爐:新增多個退市紅線 取消暫停和恢復上市
    來源:券商中國新退市規則來了!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向市場發布了退市新規的徵求意見稿。借鑑了科創板、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經驗,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二是新規生效實施前未被暫停上市的,財務類退市指標以2020年年報作為首個起算年度進行規則適用;新規中增加的「造假金額+造假比例」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強制退市指標,以2020年度作為首個起算年度進行規則適用。按上述安排,2020年度是財務類退市指標的首個適用年度,公司如2020年年報觸及新規指標,則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如2021年年報仍觸及相關指標,將終止上市。
  • 退市新規加大市場出清力度
    此外,在此次退市新規修訂中,還增加了簡化退市環節、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程序、對應當退市的企業直接終止上市、避免重大違法類、主業「空心化」的企業長期滯留市場、擾亂市場預期和定價機制等新的內容。就在滬深交易所分別就修訂後的業務規則公開徵求意見的同時,還修訂了科創板和創業板的相關規則,主要修訂內容包括退市標準、退市流程、優化風險警示指標、完善重大 違法限制減持情形、設立風險警示板(深交所),並公布了規則的過渡期安排。總體來看,儘管退市制度迎來重大修訂,但由於滬深交易所退市標準高度一致,導致市場總體標準也保持一致,並未出現不同市場有明顯差異的現象。
  • 退市新規:怎麼看、怎麼辦
    因此,要清退低質量上市企業、淨化資本市場生態,必須從退市制度入手進行改革。從退市制度的改革歷史看,此次退市新規可以與2012年的退市制度改革,並列為中國退市制度發展過程中的兩個重要節點。中國資本市場起步較晚,與之相對應的,2012年以前中國退市制度處於逐步建立和初步發展狀態,退市標準以財務指標「淨利潤」為主。
  • 滬深交易所就退市新規徵求意見 推動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
    12月14日晚,滬深交易所對《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以下簡稱《股票上市規則》)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等多項配套規則進行修訂,並發布修訂後的相關規則徵求意見稿(以下合稱「退市新規」),對外公開徵求意見。
  • 退市新規任重道遠
    縱觀歷年來A股市場的退市情況,確實顯得並不樂觀。根據數據顯示,從2001年以來,剔除吸收合併以及重新上市的企業,A股市場累計退市數量仍不到百家。從2015年以來,A股市場的退市公司數量開始有所增加,但年內退市公司依然未能夠突破20家,今年屬於歷年來退市數量最多的年份,但截至目前,全年退市公司數量為17家,尚未突破20家的水平。A股市場的退市公司數量長期低迷,即使近年來的退市數量有所增長,但與同期的上市數量相比,A股市場的上市率及退市率卻呈現出明顯的差距。
  • 以退求穩的退市新規可能適得其反
    退市新規的寬容只會帶來更大損害正式發布的退市新規,雖然根據市場意見對徵求意見稿做了一些修改,但依舊保持了對虧損退市指標的畫蛇添足,並未有實質性的改變。連續虧損的考核時間從之前的三年縮短為兩年不失為一個進步,但新規增加的組合性指標則很難不讓人覺得別有心機。
  • 退市新規正式出爐
    經過充分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備受關注的退市新規如今正式出爐。12月31日,圍繞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滬深交易所正式發布新修訂的《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下稱《股票上市規則》)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等多項配套規則(以下合稱「退市新規」)。
  • 退市新規正式出爐
    經過充分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備受關注的退市新規正式出爐。12月31日晚,滬深交易所分別正式發布退市新規。與徵求意見稿相比,退市新規重點對此前市場質疑較多的重大違法「造假金額+造假比例」退市指標等做出完善。
  • A股退市新規出爐 新增多個退市紅線!市值低於3億、年報不...
    A股退市新規出爐 新增多個退市紅線!市值低於3億、年報不保真或退市 取消暫停和恢復上市 摘要 【歷史時刻!A股退市新規出爐 新增多條退市紅線!市值低於3億或退市】新退市規則來了!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向市場發布了退市新規的徵求意見稿。
  • 退市新規來了,多條紅線力度空前!13大要點速看
    就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的發布情況,上交所相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問題一:本次退市制度改革的背景是什麼,規則修訂的總體思路是什麼?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健全市場優勝劣汰機制、合理配置市場資源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宣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
  • 退市制度改革徵求意見來了!完善4類強制退市指標,簡化退市程序
    2、新規生效實施前未被暫停上市的,財務類退市指標以2020年年報作為首個起算年度進行規則適用;新規中增加的「造假金額+造假比例」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強制退市指標,以2020年度作為首個起算年度進行規則適用。按上述安排,2020年度是財務類退市指標的首個適用年度,公司如2020年年報觸及新規指標,則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如2021年年報仍觸及相關指標,將終止上市。
  • 深交所新聞發言人就修訂退市相關業務規則答記者問
    第三,主板(含中小企業板)借鑑創業板做法,系統優化《股票上市規則》的退市章節體例,按照交易類、財務類、規範類、重大違法類等四類強制退市情形進行分節,每類情形對應的具體退市指標和退市流程在同一節中完整呈現,編排更合理、內容更清晰。三、本次《股票上市規則(徵求意見稿)》修訂主要涉及哪些內容?預期達到什麼效果?
  • 李湛:退市新規出臺,打造良好的優勝劣汰市場生態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李湛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集體發布《股票上市規則(徵求意見稿)》《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等多項文件,其中參照科創板、創業板經驗,在退市程序上取消暫停上市
  • 退市制度改革是什麼?退市新規對股市的影響
    優化退市指標  2012年以來,滬深交易所主板退市制度先後經歷了三次大的改革,已經建立了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和重大違法類等4類強制退市指標體系和主動退市情形,本次修訂對於4類強制退市指標均有完善:  首當其衝的是財務類退市指標,其修訂變化較大。
  •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正式落地
    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已於2020年12月31日起正式實施。相比早前的徵求意見稿,退市新規的退市力度再度升級,全面修訂了財務指標類、交易指標類、規範類、重大違法類退市標準。對此,業內分析認為,退市新規的落地將進一步完善退市制度,有力打擊「惡意保殼」行為。
  •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要來了,先看一份「體檢報告」
    對於股票已暫停上市的公司,在2020年年報披露後,仍按照兩所2018年11月修訂的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判斷其股票是否符合恢復上市條件或觸及終止上市標準,並按照前述規則規定的程序實施恢復上市、終止上市。對於股票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或其他風險警示的公司,在2020年年度報告披露前,其股票繼續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或其他風險警示。
  • 簡化流程加快節奏上交所退市新規公開徵求意見
    12月14日,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的徵求意見稿(以下合稱「退市新規」),對外公開徵求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