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優化指標體系 退市新規來了

2020-12-16 中證網

  股市退市的法治化建設再向前邁進一步。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退市新規的徵求意見稿,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

  在此次退市制度改革中,滬深交易所全面優化現有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和重大違法類四類強制退市指標體系,並通過財務類指標和審計意見類型指標的交叉適用,打擊規避退市。同時,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退市流程大幅縮短;退市整理期從30個交易日縮減至15個交易日,取消交易類退市情形的退市整理期,並放開首日漲跌幅限制,壓縮投機炒作空間。

  滬深交易所表示,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制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既是落實新證券法精神,也有助於形成上市公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並進一步推動常態化退市機制的形成。

  完善強制類退市指標

  近年來,滬深交易所已建立起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和重大違法類等四類強制退市指標體系和主動退市情形。此次退市制度改革對退市指標進行了完善和優化。

  財務類退市指標方面,滬深交易所新增「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的組合財務指標,取消單一淨利潤為負值和營業收入低於1000萬的指標,並對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的下一年度財務指標進行交叉適用。此外,滬深交易所還將審計意見退市指標納入財務類退市類型,並和其他財務指標交叉適用,進一步嚴格退市執行。

  在業內看來,本次改革改變了以往單純考核淨利潤的退市指標,從盈利能力、營收規模等方面對上市公司持續經營能力進行多維度考察。此外,財務類退市指標之間交叉適用,可解決公司通過外部輸血、出售資產等盈餘管理手段規避退市的問題,推動殭屍空殼企業出清。

  交易類退市指標方面,滬深交易所將原來的面值退市指標修改為「1元退市」指標,同時新增「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總市值均低於3億元」的市值指標。

  規範類退市指標方面,新增「信息披露、規範運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拒不改正和半數以上董事對於半年報或年報不保真」兩類情形,並細化具體標準。

  重大違法類指標方面,新增造假金額加造假比例的量化指標:連續3年虛增利潤、淨利潤每年平均金額均超當年相應數據的100%,且總額超10億元;或資產負債表各科目連續3年虛假記載金額合計數額超淨資產50%,且總額超過10億元。

  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

  此前,退市效率一直被詬病。本次退市制度改革,滬深交易所均在退市流程上作出調整。與此同時,科創板和創業板也同步優化退市指標和程序。

  一是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明確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觸及財務類指標即終止上市,縮短退市流程,即公司觸及退市指標,其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次年再次觸及退市指標的,其股票終止上市。

  二是取消交易類退市情形的退市整理期設置,其餘類型退市整理期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將退市整理期交易時限從30個交易日縮短為15個交易日。

  三是停牌時點後移,將重大違法類退市連續停牌時點從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或法院判決之日,延後到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或法院生效判決之日。

  此外,深交所此次還設立包含風險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在內的風險警示板,對風險警示股票予以「另板揭示」,在完善退市整理股票交易機制的同時,明確風險警示股票交易機制及適當性管理的要求。

  嚴格落實退市制度

  每當新規出爐,新老劃斷都是備受關注的問題。

  滬深交易所明確,為保障退市制度改革的穩步推進、維護市場的平穩運行,按照「區別對待存量和增量公司」原則,在新老規則銜接上給予市場一定的緩衝期。

  對於新規生效實施前股票已暫停上市的公司,後續適用舊規判斷應否恢復上市或終止上市,適用舊規執行後續退市整理期等程序。

  對於股票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或其他風險警示的公司,在2020年年度報告披露前,其股票繼續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或其他風險警示;在2020年度報告披露後,一律按照新規判斷是否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或其他風險警示;依據舊規觸及暫停上市標準但未觸及新規退市風險警示標準的,對其股票實施其他風險警示,並在2021年度報告披露後按新規執行,未觸及新規其他風險警示情形的,撤銷其他風險警示。

  與此同時,滬深交易所強調,在後續落實工作方面,將按照證監會統一部署,通過多種形式廣泛聽取市場意見,抓緊推進退市相關規則的修訂完善,並報送證監會審批通過後正式對外發布實施。

  上交所稱,將堅決承擔退市工作主體責任,嚴格退市監管,堅決落實退市制度中的各項要求,堅持應退盡退,將符合退市條件的公司,特別是嚴重違法違規、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公司,堅決出清,加快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更好服務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交所稱,將踐行「不幹預」理念,充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支持上市公司通過併購重組、破產重整等方式實現市場化出清,化解存量風險,並依法履行退市職責,嚴格落實退市制度,堅決打擊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對觸及退市標準的公司「一退到底」。

相關焦點

  • 券商解讀退市新規:A股估值體系重塑力量再加碼
    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發布退市新規的徵求意見稿,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而今年上市公司退市速度明顯加快,今年滬深兩市累計15家退市,創出歷史新高。機構認為,退市新規的實施有望發揮市場化退市功能,股票市場資產質量進一步提高,A股估值有望重塑。華泰證券:資產優化估值重塑退市新規的出臺有望進一步優化股票資產端,A股估值體系有望重塑。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出臺,優化退市標準、簡化退市流程以及強化退市監管。
  • 退市新規來了 多條紅線力度空前:市值不得低於3億 財務指標...
    退市新規來了。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以下為時報君提煉的內容要點:    1、新增市值退市,標準為連續20個交易日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此外,面值退市標準明確為「1元退市」。    2、財務指標有變。
  • 退市新規來了,多條紅線力度空前:市值不得低於3億,財務指標...
    退市新規來了。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以下為時報君提煉的內容要點: 1、新增市值退市,標準為連續20個交易日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此外,面值退市標準明確為「1元退市」。
  • 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8大要點:退市指標增加 退市進程提速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8大要點:退市指標增加,退市進程提速A股又迎重磅規定,退市新規來了。要點四:科創板、創業板同步優化退市指標。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退市制度的修改,科創板和創業板也同步優化了相關制度。科創板方面,上交所表示,科創板在前期制度探索的基礎上,結合此次退市制度改革的總體要求,同步優化退市指標和程序。
  •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要來了:市值不得低於3億,財務指標大幅收緊…13大...
    退市新規來了。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以下為時報君提煉的內容要點: 1、新增市值退市,標準為連續20個交易日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此外,面值退市標準明確為「1元退市」。
  • 退市新規來了:ST板塊集體崩了 哪些股票危險了?
    其中完善了4類強制退市指標,分別是取消單一退市指標,新增組合財務指標、新增市值退市指標、新增信息披露、規範運作退市指標、明確財務造假退市判定標準。具體如下:來自東方財富製圖)券商:殼公司將越來越沒有價值會出現強者恆強,弱者更弱國盛證券認為,本次退市制度改革通過進一步優化退市指標、縮短退市流程,加大市場出清力度,提升退市效率,以期形成上市公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
  • 退市新規:怎麼看、怎麼辦
    鄭登津、陳運森/文 近日,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對退市指標做了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同時簡化退市流程,強化風險警示,被稱為「史上最嚴退市新規」。新增市場交易指標,通過「股票成交量」和「股票收盤價」進行判定。自此,中國退市標準開始由單一的財務指標向市場化、多元化發展,並在之後的2014年和2018年又分別進行兩次改革,最終建立起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和重大違法類四類強制退市指標體系。同時,逐漸完善退市程序,設立風險警示板,使退市標準和程序都趨於全面和完善。
  • 退市新規加大市場出清力度
    以科創板為例,退市標準重點落實「從嚴性」,比如在重大違法類強制退市方面,吸收了最新退市制度改革成果,明確了信息披露重大違法和公共安全重大違法等重大違法類退市情形;在市場指標類退市方面,構建成交量、股票價格、股東人數和市值四類退市標準,指標體系更加豐富完整;在財務指標方面,在定性基礎上做出定量規定,多維度刻畫喪失持續經營能力的主業「空心化」企業的基本特徵,不再採用單一的連續虧損退市指標。
  • 退市新規發布:「1元退市」、市值不低於3億元、完善四類強制退市指標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昨日晚間,滬深兩地交易所向市場發布了退市新規的徵求意見稿。本次修訂借鑑了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經驗,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新增扣非前後淨利潤孰低者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市值低於3億元、信息披露或規範運作存在重大缺陷、半數以上董事無法對年報或半年報保證真實準確完整、重大違法財務造假、退市風險警示股票被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等退市指標,完善面值退市指標有關表述,全面優化現有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和重大違法類四類強制退市指標體系。
  • 退市新規來了,多條紅線力度空前!13大要點速看
    退市新規來了。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以下為時報君提煉的內容要點: 1、新增市值退市,標準為連續20個交易日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此外,面值退市標準明確為「1元退市」。2、財務指標有變。
  •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正式落地
    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已於2020年12月31日起正式實施。相比早前的徵求意見稿,退市新規的退市力度再度升級,全面修訂了財務指標類、交易指標類、規範類、重大違法類退市標準。對此,業內分析認為,退市新規的落地將進一步完善退市制度,有力打擊「惡意保殼」行為。
  • 麻辣財經:退市新規來了!有進有出優勝劣汰
    、退市流程、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頂層設計推動健全退市機制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制度。客觀看,已經誕生30年的A股市場,在完善退市制度上一直沒有停步。就以2006年證券法修訂這個時間點看,十幾年來,退市制度就已有過多次重大改革。
  • 上交所:科創板在前期制度探索的基礎上,同步優化退市指標和程序
    中國發展網訊 12月14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的徵求意見稿(以下合稱退市新規),對外公開徵求意見。
  • 賀宛男:對退市新規還需全面解讀
    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退市新規」發布後,市場迅速作出反應。尤其是「號稱史上最嚴,但對財務造假無比仁慈!康美、康得新都不用退市了」的網文,更是到處轉載,讀者無不齊聲叫好。這說明什麼?說明從嚴退市,將財務造假的「害群之馬」堅決清出市場,已成市場共識。
  • 滬深交易所就退市新規徵求意見 推動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
    退市指標進一步優化加大市場出清力度近年來,滬深交易所已建立起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和重大違法類等四類強制退市指標體系和主動退市情形,本輪退市制度改革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資本市場的重要部署,嚴格落實新證券法精神,通過進一步優化退市指標、縮短退市流程,加大市場出清力度,提升退市效率,以期形成上市公司有進有出
  • 再添「紅線」退市新規將加速市場優勝劣汰
    退市新規呈現三大亮點「退市新規不僅是註冊制改革的配套,更是補齊了我國資本市場的制度短板。」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內容看,退市新規完善和優化了上市公司退市標準、簡化了退市流程、加大了對財務造假打擊力度。
  • 退市新規重拳嚴懲造假者,調整指標快速、多渠道出清
    經過公開徵求意見後,12月31日晚間,退市新規正式出臺。這其中,備受市場關注的重大財務造假退市量化指標被修改完善。「反饋意見中,部分意見建議從嚴設置比例指標和金額指標,體現了市場對嚴懲財務造假行為的強烈期待。」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交所」)表示,有鑑於此,退市新規吸收了上述建議,下調了造假金額和造假比例下限。
  • 退市新規正式出爐
    經過充分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備受關注的退市新規正式出爐。12月31日晚,滬深交易所分別正式發布退市新規。與徵求意見稿相比,退市新規重點對此前市場質疑較多的重大違法「造假金額+造假比例」退市指標等做出完善。
  • 2020年退市新規發布 退市新規增加了哪些內容?
    14日晚間,上交所、深交所分別就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向社會徵求意見。新一輪的全市場退市制度即將落地,新規增加了哪些內容?  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先後發布退市新規。在借鑑科創板、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滬深交易所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
  • 取消暫停上市恢復上市 滬深退市新規力度空前
    在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的道路上,退市制度改革一直被放在重要位置,如今醞釀數月後,退市新規來了。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集體發布《股票上市規則(徵求意見稿)》《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等多項文件,其中參照科創板、創業板經驗,在退市程序上取消暫停上市、恢復上市環節,在財務類退市標準上新增組合財務退市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