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聚焦
專家談如何應對「退市新規」
「逢低買入、逢高賣出」,
這幾乎已成為大多數股民們
投資上市公司的「穩賺」秘訣。
但這個秘訣發揮作用的前提,
是必須要將其用在好的上市公司上。
如果一不小心用在了
一個面臨退市風險的上市公司上,
那麼這個秘訣帶給股民們的,
可能就只剩下「血本無歸」了。
特別是在12月14日晚
滬深交易所發布「退市新規」後。
「嚴格的退市執行可能導致
股票流動性迅速消失
和股價大幅下跌,
可以預見『退市新規』的發布,
將對中小投資者的經濟利益
產生重大影響。」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
財務與會計學系主任陳俊教授
近日在接受浙江新聞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學者簡介:陳俊,浙江大學管理學院財務與會計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財務與會計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全球創業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學全球浙商研究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首席專家,財政部「楊紀琬會計學獎」獲得者,入選財政部全國會計領軍人才,曾獲多項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浙江大學「優質教學獎」,浙江大學校級先進工作者等教研榮譽。兼任國家自然和社會科學基金以及教育部項目評審和成果鑑定專家、浙江省總會計師協會副會長、浙江省行為科學學會常務理事、《管理工程學報》專題編委、《中國會計評論》理事等。主要從事會計、審計與內部控制以及財務智能化等領域的教研和社會服務工作。
那麼,在「退市新規」下,
廣大投資者應該如何避免「踩雷」,
或者說應重點關註上市公司的哪些指標?
此次新規對上市公司和資本市場
將產生哪些影響?
作為上市公司、監管部門以及投資者,
分別應該如何應對?
在採訪中,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陳俊教授
與財通證券保薦業務負責人李斌,
共同圍繞上述話題進行了分析。
陳俊教授特別提醒投資者:
要警惕流動性匱乏、股價過低
以及市值過低的個股,
並對主業不清、萎縮且喪失成長性的
公司保持警覺。
圖片來源:網絡
採訪現場
Q
此次新規發布釋放了哪些信號?
很顯然,退市新規發布不僅是進一步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安排,更是完善註冊制改革的重要環節,體現出對資本市場從嚴監管的信號。
可以預見,未來將進一步優化退市指標、縮短退市流程,加大市場出清力度,提升退市效率。
Q
此次新規發布對資本市場有什麼重要意義?
新規發布對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健全市場優勝劣汰機制、合理配置市場資源有著重要意義。
「讓市場起主導作用,去選擇和引導更優的資源配置,讓真正好的公司獲得資本市場的流動性溢價。」陳俊說,「同時讓股票市場的定價功能發揮出來,差的公司不退市,價格信號就會受到幹擾,市場的效率就會受到傷害,這能有效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李斌認為,「從資本市場看來,能更好的形成上市公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
Q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新規發布後會有什麼影響呢?
陳俊認為,新規就像一把雙刃劍,對於好公司來說,懲劣就相當於獎優,但對於目前接近退市邊緣的公司來說,退市風險將大大增加。
李斌認為,本次退市制度的完善,可以進一步鼓勵、引導價值投資,社會資本將進一步向經營業績優良,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優質企業集中,有利於他們做大做強。反之,對經營業績欠佳的企業,應努力改善自身基本面,否則可能面臨退市風險。
同時,本次退市制度進一步強化了信息披露退市要求,因此那些信息披露或者規範運作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的企業,將直接面臨退市風險。
圖片來源:網絡
Q
對於浙江的上市公司來說,新規上市後需要更加注重哪些要素呢?
「根據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和浙江上市公司協會聯合發布的《浙江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數報告》,浙江上市公司民營企業居多,在內控方面兩極分化嚴重,良莠不齊現象顯著。」陳俊談到,「浙江上市公司應當更加關注自身主業的經營和公司長期的發展,也要更加關注市場交易和財務指標的異常變化,同時此次新增規範類指標和重大違法類指標也要求上市公司要加強公司治理、強化內部控制。」
「在我看來,浙江上市企業整體質量還是不錯的,政策新規下,企業要更重視信息披露,敬畏市場,尊重市場。」李斌認為。
Q
新規發布後,您認為公司、市場需要注重加強哪些配套工作?
陳俊認為,上市公司作為具有高度流通性的公眾公司,應高度關切公眾投資者的利益,應從完善公司治理、重視內控建設和充分信息披露入手,切實保障上市公司健康規範運作,主動規避各類退市風險。
與此同時,由於新規嚴格了退市標準,簡化了退市流程,加大了退市監管,上市公司規避退市的空間被大大壓縮,高風險公司的退市概率急劇上升。為此,上市公司應戒棄依賴盈餘管理的機會主義心態,以及寄希望於資產出售和政府補助等臨時抱佛腳的想法,也不要再有保殼、賣殼再撈一筆的指望。而應切實聚焦市場、做強主業、練好內功,堅定走持續經營、高質量發展之路。
對交易所來說,由於嚴格退市執行可能導致股票流動性迅速消失和股價大幅下跌,可以預見,將對中小投資者的經濟利益產生重大影響。因此,以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為己任的監管部門,在嚴格監管的同時負有投資者教育的重任。監管部門應加強及時的風險提示,應當加強投資者教育,宣傳好退市新規,做好必要的解釋和引導工作。
「從財通證券的角度來看,我們首先會保薦更多優質公司,把握入口端,防止病從口入,其次加大投資者保護力度。」李斌談到,「一方面做好金融顧問角色,一方面做實金融家庭醫生制度,引導投資者從『炒』股票向投資優質企業的觀念轉變。」
Q
從廣大投資者角度出發,未來投資上市公司可以重點關注哪些指標?
從規避退市風險的角度,陳俊指出,投資者應警惕流動性匱乏、股價過低以及市值過低的個股,並對主業不清、萎縮且喪失成長性的公司保持警覺。同時,應高度重視審計報告所揭示的風險和審計意見類型,充分關注利潤和收入等聯動性財務指標的異常變化,儘量遠離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規範運作存在重大缺陷,以及存在財務造假顯跡和重大違法違規的上市公司。
由於退市新規明確了有關強制退市的諸多量化標準,陳俊建議,總體上投資者應遠離那些處於退市量化標準臨界值附近的個股,不盲目跟風博傻,不要有僥倖心理。
相關閱讀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出爐,專家如何看?陳俊:是對好公司的獎賞!信息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朱承
編輯整理/排版:段婷
歡迎關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官方微信
原標題:《股票逢低買入,穩賺?陳俊:「退市新規」下,股民們要遠離這樣的個股...》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