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新規發威 161股逼近風險警示

2021-01-19 手機鳳凰網

近日,退市新規已正式實施,財務類退市風險警示等均以2020年為首個起算年度,這讓A股公司2020年的財務表現備受關注,誰將成為新規下首批風險警示股?經Wind統計,從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來看,有*ST節能(000820)等101股實現淨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34股期末淨資產為負值,這些情況均觸及新規下的退市風險警示情形。此外,滬深兩市有68股已接近三連虧,上述個股在新規下雖不會被暫停上市,但將會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經統計,上述個股剔除重合後,合計有161股逼近風險警示。

101股營收小於1億

按照退市新規,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也出現了重大變化,其中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從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來看,經Wind統計,該類個股共有101隻。

Wind數據顯示,在今年前三季度,滬深兩市上市公司中共有128股實現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在上述128股中又有長白山、覽海醫療、ST夏華、*ST安信、豐華股份等106股實現淨利潤(所述淨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者為準)為負值。

需要指出的是,《上交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中明確規定,採用第五套市值及財務指標上市的科創板公司,自上市之日起第四個完整會計年度起適用上述退市風險警示指標。

經Wind統計,在上述106股中,共有神州細胞、澤璟製藥、康希諾等5家科創板公司採用的是第五套上市標準。剔除這5股後,A股合計共有101股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低於1億元且淨利潤為負值。

以覽海醫療為例,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為0.38億元,對應實現歸屬淨利潤約為-1.22億元,對應實現扣非後歸屬淨利潤約為-1.26億元。

牛牛金融研究總監劉迪寰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增營收低於1億元且淨利潤為負值的組合類財務退市指標是這次退市新規的一大亮點,通過多維度刻畫,將持續虧損且收入規模不足1億元的公司識別出來,表徵上市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更加精準。「明確淨利潤取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值,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多年來公司通過外部輸血、出售資產等盈餘管理手段規避退市的問題。」劉迪寰如是說。

34股淨資產為負值

「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淨資產為負值」也是新規下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指標之一。

滬深交易所發布的股票上市規則顯示,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淨資產為負值,或追溯後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期末淨資產為負值,公司股票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由於2020年年報尚未出爐,暫以2020年前三季度末來看,A股共有ST巴士、*ST九有、ST景谷等34股淨資產為負值(剔除暫停上市的天翔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34股中,均為ST或*ST個股。根據交易所披露的新舊規則適用銜接安排,新上市規則生效實施前因觸及原上市規則規定情形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司,以及已經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公司,在公司2020年度報告披露前,交易所對其股票繼續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或其他風險警示;在公司2020年度報告披露後,適用新上市規則的有關規定決定對其股票是否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或其他風險警示。

退市新規下,這也意味著上述34股面臨繼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其他風險警示的可能。

經Wind統計,在上述34股中,有*ST金鈺、*ST博信、*ST節能等10股與上述提及的101股(營收低於1億元且淨利潤為負值)出現重合。投融資專家許小恆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淨資產為負數說明企業已經資不抵債,這樣的企業存在在二級市場上是有一定風險的,有必要給投資者進行提示。「此次退市新規力度空前,財務類退市指標的補充和完善也有助於我國A股市場形成良好的出口關。」許小恆如是說。

對於財務造假,證監會也一直秉承「零容忍」的態度。近期,證監會通報了ST金剛信息披露違法案件調查情況,經查,ST金剛涉嫌重大財務造假。

68股面臨三連虧風險

退市新規的下發,也讓A股市場將出現可交易的三連虧企業,而這些企業如未觸及新規下的退市風險警示,將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Wind顯示,A股市場共計有68股在2018年、2019年連續虧損,且在2020年前三季度也處於虧損狀態,其中32股觸及上述兩種退市風險警示情形,這也意味著將有36股面臨較大的其他風險警示。

退市新規落地後,財務類退市風險警示情形、退市指標及新增重大違法退市指標均以2020年為首個起算年度,這讓已連續虧損的企業成為了市場熱議的焦點,意味著即使公司在2018年、2019年連續虧損,公司在2020年繼續虧損也將不會被暫停上市。

對於該類企業,交易所也做出了安排。根據交易所發布的銜接安排,未觸及新規退市風險警示情形但觸及《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11月修訂)》暫停上市標準的,不實施暫停上市,對其股票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經Wind統計,剔除今年上市的科創板個股,滬深兩市共有*ST商城、*ST時萬等68股在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三季度處於虧損狀態。在上述68股中,有*ST節能等32股已觸及前述營收低於1億元且淨利潤為負值或者淨資產為負值的情形,將有36股面臨被實施ST的風險。

據了解,近兩月*ST節能利空消息不斷,披露公司及控股股東神霧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被立案調查後,*ST節能又在2020年11月24日披露實控人吳道洪被立案調查。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ST節能董秘辦公室進行採訪,不過對方電話未有人接聽。

北京商報記者 董亮 馬換換

相關焦點

  • 退市新規發威 ST板塊集體重挫 近30股跌停 機構:利好頭部績優股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退市新規發威!ST板塊集體重挫,近30隻個股跌停!機構:利好頭部績優股 昨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完善財務、交易、規範、違法四大類強制退市指標,並對退市流程有所調整。今日,不少ST股以及績差股迅速大跌。
  • 退市新規引發ST股跌停潮 面值跌破1元將觸發退市 哪些個股存在風險?
    原標題:退市新規引發ST股跌停潮,面值跌破1元將觸發退市,哪些個股存在風險?  退市新規的威懾力量正在逐步顯現。12月15日收盤時,ST股迎來大面積的跌停潮,有31隻個股跌幅超過5%,觸及跌停線,共有144隻ST股下跌,在所有ST股中佔比為66.98%。
  • 退市新規引發ST股震蕩 ST生物反彈漲停
    ST股眾生相:兩極分化 風險與機遇並存上周退市新規出臺後,ST板塊迎來跌停潮,但在經歷最初的恐慌後,目前來看,資本市場對退市新規的反應逐漸變得理性。目前在ST板塊中,風險與機遇並存,除了可能被退市的問題股以外,也包含了一些業績有大幅改善的卻被「錯殺」的ST股。
  • 退市新規引發ST股走勢分化,優勝劣汰下回歸價值投資
    有分析人士指出,新規優化明確了退市的標準,主要針對殭屍企業、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企業,而對於短期內盈利困難,營收達標的ST企業而言卻是利好,這類企業有發展潛力,新規出臺後反而有望「摘星摘帽」。  ST股眾生相:兩極分化 風險與機遇並存  上周退市新規出臺後,ST板塊迎來跌停潮,但在經歷最初的恐慌後,目前來看,資本市場對退市新規的反應逐漸變得理性。
  • A股閃電開啟「避雷」模式 ST公司在退市新規威懾下大面積跌停 業內...
    原標題:A股閃電開啟「避雷」模式 摘要 【A股閃電開啟「避雷」模式 ST公司在退市新規威懾下大面積跌停 業內認為資本市場投資生態迎來重塑】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退市新規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退市新規:怎麼看、怎麼辦
    鄭登津、陳運森/文 近日,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對退市指標做了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同時簡化退市流程,強化風險警示,被稱為「史上最嚴退市新規」。自1998年正式實施至今,A股上市公司共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及其他風險警示(ST)共1013起,同期撤銷705起。為保殼,被ST公司紛紛採用盈餘管理的手段避免最終被退市,旨在警示退市風險的ST制度,客觀上卻成為幫助上市公司免於退市的一道緩衝屏障。
  • 2020年退市新規發布 退市新規增加了哪些內容?
    14日晚間,上交所、深交所分別就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向社會徵求意見。新一輪的全市場退市制度即將落地,新規增加了哪些內容?  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先後發布退市新規。在借鑑科創板、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滬深交易所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
  • 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8大要點:退市指標增加 退市進程提速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8大要點:退市指標增加,退市進程提速A股又迎重磅規定,退市新規來了。此次,鑑於風險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整體呈現市值水平偏低、股價波動頻繁等特點,為強化風險揭示效果,深交所設立包含風險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在內的風險警示板,對風險警示股票予以「另板揭示」,同時優化風險警示股票的適當性管理和交易機制安排。
  • A股退市新規出爐:新增多個退市紅線 取消暫停和恢復上市
    來源:券商中國新退市規則來了!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向市場發布了退市新規的徵求意見稿。借鑑了科創板、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經驗,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在交易機制方面,對風險警示股票設置交易量上限,投資者每日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和盤後定價交易累計買入單只風險警示股票的數量不得超過50萬股。深交所新聞發言人表示,相較於正常交易的股票,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存在退市風險或其他風險,其市值普遍偏低,股價易波動、易被炒作。基於此,本次設立風險警示板塊,在完善退市整理股票交易機制的同時,明確風險警示股票交易機制及適當性管理的要求。
  • 深交所:投資者每日累計買入單只風險警示股票不得超過50萬股
    在交易機制方面,對風險警示股票設置交易量上限,投資者每日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和盤後定價交易累計買入單只風險警示股票的數量不得超過50萬股。基於此,本次設立風險警示板塊,在完善退市整理股票交易機制的同時,明確風險警示股票交易機制及適當性管理的要求。一是強化「買者自負」的風險意識。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方面,新增普通投資者首次買入風險警示股票籤署風險揭示書的要求。二是遏制過度投機炒作行為。在交易機制方面,對風險警示股票設置交易量上限,投資者每日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和盤後定價交易累計買入單只風險警示股票的數量不得超過50萬股。
  • 退市新規標準從優路徑從速,87隻...
    總體而言,退市新規標準更合理,退市節奏更快。從15日市場表現看,新規威懾力顯現,*ST板塊情緒萎靡,個股跌多漲少。(資料圖,新華社發)(小標題)豐富退市路徑對於採用組合財務指標的初衷,交易所表示,隨著註冊制理念不斷深入,盈利已經不是衡量公司價值的唯一標準。
  • A股退市新規出爐 新增多個退市紅線!市值低於3億、年報不...
    在交易機制方面,對風險警示股票設置交易量上限,投資者每日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和盤後定價交易累計買入單只風險警示股票的數量不得超過50萬股。  深交所新聞發言人表示,相較於正常交易的股票,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存在退市風險或其他風險,其市值普遍偏低,股價易波動、易被炒作。
  • 退市新規發布,這些品種要記得迴避了
    滬深交易所發布修訂後的退市新規,對外公開徵求意見。關於退市指標,取消了原來單一的淨利潤、營業收入指標,新增「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的組合財務指標,新增「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的市值指標。
  • 退市新規來了:ST板塊集體崩了 哪些股票危險了?
    不少券商指出,在退市制度改革下,殼公司將越來越沒有價值,績優價值類公司其風險溢價將更大更受投資者青睞,料會出現強者恆強,弱者更弱兩極分化情況。 ST板塊集體崩了截止至15日收盤,當前A股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的公司共計134家,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ST)的公司共計83家。
  • 全面優化指標體系 退市新規來了
    財務類退市指標方面,滬深交易所新增「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的組合財務指標,取消單一淨利潤為負值和營業收入低於1000萬的指標,並對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的下一年度財務指標進行交叉適用。此外,滬深交易所還將審計意見退市指標納入財務類退市類型,並和其他財務指標交叉適用,進一步嚴格退市執行。
  •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要來了,先看一份「體檢報告」
    Wind數據顯示,目前滬深兩市4107隻個股中,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於1元僅有1隻為凱迪退,該股已經處於退市整理期。而另外還有*ST剛泰和*ST金鈺最近20個交易日中有個別交易日在1元以上,不過,目前已經連續低於1元,滿足退市新規條件指日可待。
  • 李湛:退市新規出臺,打造良好的優勝劣汰市場生態
    在退市新規發布後,截至目前,剔除15家暫停上市公司,兩市共有208家風險警示公司。截至今日下午收盤,208家風險警示公司中144家出現下跌,佔比近七成。其中,*ST公司123家,下跌87家;ST公司85家,下跌57家。可以看出,針對新發布的退市新規而言,其整體對於今日市場是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並非是所謂的放鬆標準,對於年報方面也是進一步嚴禁縱容造假。
  • 賀宛男:對退市新規還需全面解讀
    筆者一向對A股公司上市容易退市難持有批評意見,但客觀地說,對本次退市新規還得作全面分析。本次新規明確了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和重大違法類等4類強制退市指標體系,以及主動退市的實施辦法。在筆者看來,尤其是財務類、規範類退市指標的修訂有很大進步。
  • 退市新規加大市場出清力度
    就在滬深交易所分別就修訂後的業務規則公開徵求意見的同時,還修訂了科創板和創業板的相關規則,主要修訂內容包括退市標準、退市流程、優化風險警示指標、完善重大 違法限制減持情形、設立風險警示板(深交所),並公布了規則的過渡期安排。總體來看,儘管退市制度迎來重大修訂,但由於滬深交易所退市標準高度一致,導致市場總體標準也保持一致,並未出現不同市場有明顯差異的現象。
  • 退市新規正式出爐
    經過充分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備受關注的退市新規正式出爐。12月31日晚,滬深交易所分別正式發布退市新規。與徵求意見稿相比,退市新規重點對此前市場質疑較多的重大違法「造假金額+造假比例」退市指標等做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