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勢造英雄,直播帶貨風頭正勁。
很多人都在觀察直播帶貨這種新消費形式。現在是全民直播,全民帶貨,受疫情影響,除了王者榮耀的日活大漲之外,淘寶直播、抖音快手直播的日活也迎來了大幅提升,人們對於直播購物這種購物形式越來越習以為常。
直播是新技術革命的產物,如果你還在對直播進化感到無動於衷,那麼你一定會錯過一段美好的體驗時光。
今天跟大家分享四種關於直播帶貨有趣現象。
電視購物往矣,直播帶貨正盛
從 「八心八箭,南非真鑽,只要998」 到 「OMG,我的媽呀,買它買它」,從「馬上撥打電話搶購吧」到「再不下單就沒貨啦」。
20多年前如火如荼的電視購物與今天動輒上千萬人在直播間圍觀的直播帶貨到底有什麼區別?是什麼魔力讓李佳琦5秒鐘賣光幾萬根口紅,讓主播辛巴在婚禮上直播帶貨1.3億,讓董明珠直播賣幾個億的電器,讓羅永浩毅然決然入場?
雖然直播帶貨依然火爆,電視購物基本涼涼,但是屢屢現場翻車的直播帶貨能撐多久,沒有人敢下結論。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國第一檔電視購物節目誕生於1992年,最早是廣東珠江電視臺推出的「美的競品TV特惠店」。當時還不是網際網路的天下,看電視是人們最常見的休閒娛樂方式,所以在電視中進行商品的售賣也就順理成章了。
巔峰時期,全國的電視購物節目一度發展到2000多個,後來隨著網際網路大潮的到來,看電視的人數銳減,電視受眾群體的年齡與日俱增,購買力下降。加之廣電總局管控越來越嚴格,對諸多電視廣告,電視購物點名通報,電視購物一蹶不振,逐漸走向消亡,輸給了時代。
和電視購物的經典口播比較像的是,直播帶貨的時候那一聲聲「買它!買它!」會讓用戶情不自禁點開商品連結看看,而且眼看商品一個個售出,面對確實優惠的品牌價格,自己不受控制的下單。很多人從來不會為電視裡天花亂墜的忽悠買單,但是面對直播間的盛況卻難以自拔。
以前在電視上帶貨的主持人基本沒有背書,而現在這些知名大主播已經是好產品和優惠的代名詞,這在用戶心中牢牢佔據了地位。
薇婭反覆在直播間中強調「我會給大家帶來更多好產品,而且還會把優惠實惠給到大家。」誰都知道大主播們可以拿到低價產品,而且很多都是知名品牌的商品,所以人們更願意相信這些主播,放心下單。
與之對比,人們對於電視購物的信任已經失去,每每出現電視購物虛假宣傳,暴利運營,品質拙劣等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是很多直播帶貨目前正遇到的,因為不是只有大主播在帶貨,人人都在直播帶貨,所以很難百分百保證所帶產品的品質和售後服務。
翻車是對直播帶貨最大的考驗和挑戰,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身價上億的明星不如粉絲百萬的網紅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共646部,比去年同期886部減少了27%,劇集數量下降了30%。加上今年的疫情,演員們更是沒法拍戲。
在此情況下,明星們一方面需要保持熱度,另一方面也要考慮生存,電商直播成為當下最佳的切入口。
直播不是這麼好做的,韭菜不是這麼好割的。不遵從直播帶貨的規則,天王巨星也不好使。
前有李湘直播帶貂皮大衣和羊奶粉銷量翻車;王祖藍直播間42萬觀看,6萬進店,但銷售成績只有兩位數;後有葉璇因為賺得太少退出直播帶貨。在流量與利益的驅動下,越來越多明星跨界加入直播帶貨陣容。5月,劉濤加入淘寶直播,花名「劉一刀」;陳赫和汪涵也都在今日開啟自己的直播帶貨首秀;朱丹、葉一茜、林依輪等明星早已不如直播帶貨大軍。
明星在帶貨時發生翻車事件已經屢見不鮮,想要在直播中取得穩定可觀的成績並非易事。產品價值相對較低時,再強大的明星個人魅力也挽救不了帶貨量。直播受眾的經濟承受能力對於直播中推薦產品的價格、類別會直接產生影響。所以很多主播在選品的時候都會選擇幾十塊的商品,以食品、日用品、美妝護膚為主,即便是天王天后級別的明星也僅僅是為了價格低廉的日用品帶貨。
像薇婭、李佳琦這種大主播的身後有一個龐大的團隊進行支撐,嚴苛的商品評估體系讓網紅主播更容易被消費者信賴;配套的商務團隊接洽品牌方,利用本身的知名度獲得議價權,將實惠給到粉絲;強大的策劃團隊不斷打造購物節,為粉絲營造新鮮感。
與之相比,明星帶貨團隊在初期則略顯單薄,草率的選品,不沒有保障的售後也在不斷消磨公眾對明星的信任與好感。而且帶貨王紅都有著自己的清晰定位,根據自己的專業程度和經驗,有重點地選品。主播熟稔地運用直播技巧,帶動直播間氣氛,積極與粉絲進行互動、答疑。
直播帶貨不是在鏡頭面前單純地誇誇產品就可以讓粉絲爽快下單買帳,主播需要背負粉絲的信任與期待,滿足用戶的預期。越簡單的事情,越不簡單。
在帶貨江湖中,明星與網紅關於流量的較量,或許才剛剛開始。
「沒有縣長樣子」的縣長
平均每兩天就有一個縣長走進直播間,為家鄉的土特產品進行代言、帶貨,參與互動的網民已超3億。
山東商河縣的一位副縣長王帥,模仿網紅李佳琦「直播」賣燒雞。19 年 12 月 25 日,這位年輕的 80 後博士副縣長發布短視頻吆喝商河縣的皇家扒雞。直播中金句頻出:「距離千年老店,只差八百年」「所有女生,你們的魔鬼來咯」「皇家的感覺,太子才能享有」。視頻中他十分接地氣,一口氣吃了幾隻扒雞,網友留言道:「太可愛了這個縣長」「帶貨能力超強」「感覺他吃啥都香」。視頻發布後,2 天賣出 1000多隻扒雞。
直播間的副縣長變身網紅,角色轉換很徹底,所有的語言、動作、形態和情景都與網紅直播一模一樣,甚至比「李佳琦」更「李佳琦」,在年輕的受眾眼裡,王帥就是「李佳琦」,確切地說是不一樣的「李佳琦」。
相聲有四門功課,「說、學、逗、唱」,縣長們在帶貨的時候也要「說、學、逗、唱」。
甘肅禮縣副縣長在直播中親切與粉絲互動,稱粉絲為「寶寶」,直播期間共賣出了1500多斤蘋果,粉絲在留言區說道:」這屆縣長怎麼這麼帥?」這是一群被縣長耽誤了的金牌銷售。「
安徽碭山縣副縣長在直播中曾唱起了《我的中國心》,說自己嗓音洪亮就是因為經常吃梨膏,這是最好的現身說法,半小時賣掉了5000份梨膏,連馬雲都下了單。
在吉林汪清縣掛職的副縣長王勝民在一次直播中,由於時間倉促來不及準備產品,於是從網上下載了一些黑木耳的圖片,直播內容全部即興發揮,開場跟粉絲調侃道:」黑木耳去哪裡了?在回來的路上已經被我忍不住吃掉了。「沒想到他的直播首秀火了,短短四分半中有57000多網友點讚,當天超過68萬人觀看直播,商品賣斷貨。
縣長們帶有方言口音的普通話,抵擋不住他們賣貨的熱情,最真實的才是最動人的。
領導幹部利用直播帶貨幫助農村脫貧致富是一項創新舉措,但距離持之以恆還有很多路要走。
被逼無奈,直播自救
受疫情影響,很多線下門店的銷售額大受損失,店主們開啟了直播自救。
線下冰封,線上拓新,雲賣房、雲賣車、雲大廚、雲門店等短時間內密集出現。今年2月份,僅淘寶直播上就多了超過100種職業,商家自己開淘寶直播賣貨的同比增長50%,其中超過兩成來自線下店鋪,多個職業被「倒逼」上雲。
受疫情影響,全國有60多個城市的售樓處暫時關閉。廣西柳州的房產銷售唐林開始在網上「雲賣房」,透過直播屏幕,他帶領網友們遊覽了所銷售的房產。最高一場直播有6萬人觀看,直播後20多人加他微信,平時線下他一天只能帶看兩組客戶,「直播帶來了很好的曝光量,提高了效率」。
餐飲業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之一,海底撈,老鄉雞,西貝莜麵村在疫情期間紛紛上過熱搜,很多餐飲行業也將直播看做自救的重要一環,在淘寶直播宣布零門檻入駐之後,很多知名餐飲品牌將後廚放到了直播間,在線教網友製作美食,向全國人民公開自己家的後廚環境。這是一場帶貨大戰,也是一場公關PK。
銷售汽車的4S店同樣因疫情而大量關閉,不少車企送口罩等方式也難以吸引顧客到店,他們也加入了直播賣車的行列,有不少車企針對線上渠道推出了優惠。據不完全統計,寶馬、奧迪等23個全球汽車品牌均開播賣車,每天至少有100場汽車直播。
很多MCN機構經常能夠接到酒店、線下商場的培訓需求,希望可以將他們的大堂經理、導購進行直播培訓,讓他們在手機前進行直播帶貨,雖然不能讓顧客來到門店進行消費,但是會員卡、優惠券等商品的售賣也可以幫助店家恢復元氣。
雖然直播帶貨讓企業有了一線生機,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很多企業還知道怎麼自救,但是對於三四線城市的一些線下門店店主,他們對於直播這種新鮮事物很陌生,並不是看的陌生,而是做的陌生。
在河南平頂山經營一家服裝店的樊阿姨,平時也經常刷一刷短視頻,有些時候還會給自己門店錄製個小視頻發到網上,權當消遣。19年年底,她的一個視頻火了,有四十多萬的閱讀,手機不斷接到顧客電話,自己的心情也很激動。
別人都讓她開個直播帳號,「以前都是在手機裡看別人直播,自己也沒鼓搗過,咱能給粉絲們講好嗎?」
在緊張與慌亂的試衣與產品講解中,她完成了自己人生第一次直播。「直播還真不是我這個年紀的人玩的,播了四個多小時,嗓子都啞了,一口水都沒顧得上,結果一件衣服都沒賣出去,太傷信心了。」「要想掙錢,哪有那麼容易啊!」
疫情爆發後,她在兒女的幫助下,漸漸熟悉了直播的規則,她也依然在堅持直播帶貨,最多的時候直播間能有8000多粉絲在線支持、「我記得播了一個多禮拜,庫存的200多件冬裝沒剩幾件,手機接到的詢問電話也多了。」直播效果明顯,她的信心也有了。
現在她一天要直播四五個小時,介紹100多套衣服。「我們這些主播比不上那些知名大網紅,就為給自己家門店增加銷量,只要朋友們願意看我直播,哪怕直播間只有一個人,我也播。」
不為別的,只為突破困境,開播。
最後
直播的興起,原本在需要在線下進行的活動都挪到了線上,雲演唱會,雲發布會,雲畢業典禮。帶貨主播、直播培訓師、主播運營成為了新興職業。各家網際網路公司對於流量的廝殺愈加激烈,作為電商直播界的後浪,拼多多迎頭追趕;百度李彥宏親自進入直播現場;流量爭奪的陣地早已從城市到了農村。
不少企業老闆和個人哪管三七二十一,他們只知道:總有一股神秘力量召喚著我,去直播,去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