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15晚會雖然姍姍來遲,但還是來了,被曝光的第一個竟然是我們心目中高級營養食品——海參。而海參從出生到銷售,處處造假處處違規,這樣的海參你還敢吃嗎?我們來了解一下。
海參苗違規使用敵敵畏
山東作為全國最大的海參生產加工基地,出產的海參佔全國產量的一半。在山東即墨(有些小夥伴是不是很熟悉這個名字)記者發現,在廣闊的海參苗養殖基地,池塘邊有大量違禁使用的農藥敵敵畏
原來敵敵畏是海參養殖戶,為了能快速方便的清理海參池塘中,其他不利於海參生長的魚蝦用的。僅僅為了方便清理池塘,每畝的池塘竟然要用2公斤敵敵畏。而利用這種方式清理池塘也是因為海參的抗藥性極強,能殺魚蝦卻殺不死海參。
小知識:敵敵畏又名DDVP,一種有機磷殺蟲劑,能溶於有機溶劑,易水解,遇鹼分解更快。毒性大,急性毒性LD50值。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敵敵畏在2B類致癌物清單中。
敵敵畏有嚴格的使用規範,僅適用於農作物滅殺害蟲與糧倉衛生害蟲防治。
海參的另一種養殖方式是大棚養殖,也存在違規用藥的問題。在大棚養殖海參換水時,海參易誘發各種疾病,養殖戶為了海參少死亡,就大量使用抗生素藥物——土黴素,並且用的是獸用土黴素等。
海參生長期造假
海參苗雖然在山東培育,但卻不是在山東生長。原來北方海參生長周期長達3~5年,而海參苗運輸到南方養殖卻可以在3~5月就出產加工銷售,北方海參生長周期長肉質緊密屬於高檔精品。
但市場上80% 的海參都是在南方養殖的,海參在南方長大後又會被運回北方加生產。在銷售市場上,商家也多以次充好,說自己的海參是北方海參。
海參加工過程中的違規現象
海參除了在生長周期造假除外,在海參的成品加工中也存在違規現象。我國對於海參的加工有明確的要求,在加工過程中僅允許使用食鹽,不允許使用其他食品添加劑。
而在山東,海參在加工成為成品前,卻要在一種叫麥芽糊精的東西中浸泡3天,才會被加工。這其中的奧秘就是,浸泡麥芽糊精的海參,20斤左右新鮮的活海參就可以加工一斤料幹,而不浸泡麥芽糊精的海參卻需要30斤左右才能加工成一斤成品,這其中的利潤就相當大了。
這兒要說明一下,麥芽糊精是一種食品添加劑,一般並沒有什麼危害,只是為了造假增加海參的重量。
小結
這種經歷了從海參苗到最後的海參加工處處違規的海參,不知道大家願不願意吃,食品安全關係著我們能否吃到放心的食材。不知道現在即墨的海參從業者怎麼想。
山東即墨一座美麗的古城,玩過一款遊戲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個名字,那璀璨的煙火可能是一些人的記憶。在這場315晚會後,不難猜出即墨的海參產業必然面臨一定的危機。本來一種高級滋補品產業卻因為違規,使得所有從業者面臨難題。最後希望我們都能在食品領域,重視食品的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