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金祝
智能物流搬運、水下管道智能巡檢、飛行器設計仿真、智能網聯汽車設計……當時下最熱門的科技項目出現在大學生的比賽項目中,是怎樣的場景?
為積極踐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落實國家創新驅動與製造強國戰略,培養面向適應全球可持續發展需求的工程師後備力量,提升全國大學生工程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國家級大學生工程科技創新競賽——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從2020年9月起正式全面啟動。
據悉,此項賽事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辦、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程訓練教學指導委員會舉辦,以「守德崇勞工程創新求卓越,服務社會智造強國勇擔當」為主題,採用校級初賽、省級複賽、全國總決賽三級賽制。全國總決賽暫定於2021年5月初至6月底擇時舉行。
參賽學生倍數增長 賽事影響力逐年增強
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自2009年第一屆的單項「機械」專業知識競賽至今,已成功舉辦六次,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參與賽事、爭創佳績,賽事規模也越來越大。據統計,十年間參賽學生增長370%,參賽隊伍增長460%。如今工程能力競賽已成為高校工程類競賽中最高榮譽、最高含金量、最高競技水平、最具影響力的賽事。
據了解,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不僅覆蓋多學科,還將呈現校企協同、多學科交叉的豐富內涵,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建,打造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高端工程創新賽事及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工程實踐與創新教育體系,培養適應全球可持續發展需求的未來工程師。
新賽事全面升級 4大賽道13個賽項全方位覆蓋
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在往屆賽事的基礎上,立足人才培養和工程實際,更加突出賽事挑戰性、綜合性、智能化及中國特色。將共設置4大賽道13個賽項,其中工程基礎賽道:勢能驅動車、熱能驅動車和工程文化3個賽項;「智能+」賽道:智能物流搬運、水下管道智能巡檢、生活垃圾智能分類和智能配送無人機4個賽項;虛擬仿真賽道:飛行器設計仿真、智能網聯汽車設計、工程場景數位化和企業運營仿真4個賽項;工程創客賽道:關鍵核心技術挑戰和未來技術探索2個賽項。
此次大賽將重點考察學生利用跨學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解決面向實際問題的設計、製造與創新能力,強調工程思維、工程創新、工程倫理與團隊合作等綜合素質,重視挑戰性和綜合性。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院校均可參加此次賽事,正式註冊的全日制在校學生都可報名參賽,其中全國總決賽每個參賽隊隊員數為3-4人。
大賽將於2020年9月底舉行「大賽賽道及賽制解題會」線上直播活動,具體直播時間及更多賽事信息,登錄大賽官網:http://www.gcxl.edu.cn/ 了解詳情。